[心得] 第一次英荷海戰-普利茅斯海戰
【風帆時代】第一次英荷海戰:1652年8月·普利茅斯海戰
英國艦隊戰鬥序列如下:
指揮官
喬治·艾斯丘
荷蘭艦隊戰鬥序列如下:
指揮官
米希爾·德·魯伊特中將
貿易是荷蘭的立國之本,雖然出海有風險,聯省議會還是冒著被英國人截擊的危險繼續向海外派出商隊;1652年8月26日,在23艘戰艦和6艘縱火船的護衛下,一支由60艘商船組成的商隊開往地中海。在普利茅斯外海,他們遇到了艾斯丘指揮的英國艦隊。
英軍有40艘戰艦和5艘縱火船。荷軍此次的指揮官是副準將米希爾·德·魯伊特,他和艾斯丘私交不錯,不過在國家利益面前,私人間的友情顯得十分蒼白,艾斯丘率先攻擊了他的老朋友。
雖然英軍比荷軍多17艘戰艦,但荷蘭的不少商船也有武裝,這些武裝商船參加戰鬥後,英國便失去了數量優勢。
艦船在大洋上航行的時候,並非完全垂直於海面,當有風浪的時候,船隻便會左右搖擺。當時的戰艦普遍裝有三層火炮,如果船隻處於下風處,面對敵人的側舷會被抬高,最底層的炮位就可以露出水面開炮。
因為仰角較大,此時的火炮很容易攻擊到敵人的桅杆、風帆和索具。但上風處的戰艦情況就很不妙了,面對敵人的側舷會被風浪壓入海面,三層火炮只剩兩層可以接敵。
戰鬥開始後,德·魯伊特一方面與英國艦隊保持距離,另一方面則把艦隊部署在下風處,由此,荷蘭戰艦便不停發射鏈彈掃蕩英軍的桅杆和索具。
海戰時,船體中彈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水線以下中彈,水兵們就必須馬上進行排水工作,以免戰艦沉沒。由於破洞在水下,木工修理起來會相當麻煩。
如果中彈的地方是炮眼,那麼火炮就可能被當場打壞,炮手也會有生命危險。當遭到重炮攻擊的時候,炮彈可能會穿過船體,傷害到艙內的人員,一旦有人陣亡或受傷,整個船艙內的工作都會被打亂,直接導致戰艦火力下降。更嚴重的時候,穿過船體的炮彈會打壞桅杆的底部,導致帆船失去控制。
雖然擊中船體可以給敵艦帶來更大的損害,但當時火炮的命中率不高,在顛簸的海面打中船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艦長在作戰時會優先把敵方的船帆當作攻擊目標。
相對船體而言,風帆的目標更大,也更容易命中,如果風帆遭到破壞,戰艦就沒了動力,要麼無法行進,只能當固定炮臺,要麼就得退出戰場。雖然戰艦上的索具會以鐵鍊加強,但這仍然無法抵禦炮擊,鏈彈能在瞬間將船帆撕碎,也能輕易打斷帆船的桅杆。
英國戰艦的行駛速度越來越慢,雖然他們努力追擊荷蘭人,但始終無法靠近對方。最終,英國人放棄了追擊,準備撤回港口。
這時,德·魯伊特率領艦隊追擊英軍,一直追到普利茅斯,最後因為風向轉變,才折返回來。在這段時間裡,荷蘭商船趁機沖出海峽,安全駛入大西洋,德·魯伊特的護航任務成功完成。整個戰鬥中,雙方都沒有損失船隻,但人員傷亡卻不少。
此戰是荷蘭宣戰後的第一次勝仗,英國海軍因為這場敗北顏面盡失,德·魯伊特卻由此一戰成名。這也是德·魯伊特第一次全權指揮海戰。戰爭結束後,他回到荷蘭與新的海軍司令會合,開始準備下一次海戰。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Redmi Note 5.
--
25
Re: [新聞]美海軍專家:艦隊規模更大的解放軍恐獲勝不知道這教授用來參考的28場海戰是哪幾場 但可以舉一些比較現代的案例 1943年3月2日-3月4日 俾斯麥海海戰 日本海軍出動8艘驅逐艦,8艘運兵船18
Re: [問題] 碧藍航線劇情 維希教廷錯了嗎?史實上就是法國投降後 英國怕法國海軍落入德國的手中,於是發動了一系列戰役 襲擊凱比爾港(又稱凱比爾之戰、凱比爾海戰 英語:Attack on Mers-el-Kébir)指英 國海軍於1940年7月3日對法屬阿爾及利亞沿海凱比爾港基地內的法國海軍戰艦發動的襲擊 。此次攻擊是英國策劃的彈弓計劃(Operation Catapult)的一部分,其目的在於在法國12
[心得] 17世紀風帆戰艦防護力小考圖文版: 前言 甲板上滿是鮮血與海水,受傷者哀號不斷,水手們裝填炮彈,賣力的把艦炮推出炮門;在 船長的指揮下,一門門的大炮發出怒吼,這就是電影"海軍上將"、"怒海爭鋒"、"神鬼奇 航"的海戰場景;但風帆時代的海戰,真的如電影拍得那樣嗎?飛舞的木屑真的會讓人受傷11
[閒聊] 鄭芝龍火船 大破荷蘭艦隊1633年10月的料羅灣戰役 荷軍由東印度公司的台灣長官漢斯·普特曼斯(Hans Putmans) 領軍 ,還有不服明朝招撫的海盜劉香加入助戰。 這場戰役,見證了鄭軍火船戰術的威力。 以下敘述來自這本書:10
[討論] 最偉大的海盜將軍最近剛好看到鄂圖曼帝國海軍史,發現了2個海盜將軍: 第一個就是巴巴羅薩海雷丁,在大航海時代這遊戲裡也出現過, 是一個希臘裔的穆斯林,在地中海橫行了30年,最終被鄂圖曼蘇丹 封為鄂圖曼海軍總司令。 他最出名的戰績就是1538年的普雷維札海戰,以122艘戰艦對上神聖同盟7
[心得] 鐵甲艦誕生[上]網誌圖文版: -- 鐵甲艦誕生[上] 1853年10月,俄羅斯、土耳其互換宣戰布告,後世所謂的克里米亞戰爭開打。在同年 11月的錫諾普(Sinope)海戰中,俄羅斯艦隊的明輪船將三層砲甲板、120門艦砲的戰列艦6
[討論] 17世紀的英荷商船比較前言 在17世紀早期,軍艦和商船之間的區別並不是涇渭分明;任何一艘船都必須要戰鬥;各國 政府不遺余力地鼓勵商人建造堅固的船只,並希望為它們配備精良的武器和人員,其雙重 目的是(1)確保商船的安全,(2)到了戰爭時期可以被征召為海軍。 到了17世紀中期,高度專業化的海軍崛起,戰鬥技術發生了改變,登船和肉搏戰慢慢地被5
[心得] 艦隊決戰思想與殘酷戰爭現實關於戰前傳統海軍思想的艦隊決戰這回事 畢竟軍人保守派多而且俗話說往往在準備打上一場戰爭(就是依照最後一次的老經驗辦事) 派出以戰艦為首的水上戰鬥艦出去艦隊決戰思想甚至有點接近宗教的這回事 在戰前倒也沒那麼稀奇 前篇我提到了日本海軍是重視艦隊決戰的產物1
[討論]萬年月經文-鄭芝龍有歐洲大帆船嗎?圖文版: 關於1633年荷蘭人與明朝的衝突,線民的認知是這樣的;1633年7月12日,荷蘭人突擊廈 門,擊沉了擊沉鄭芝龍的25~30艘大型戰船及其他的15~20艘小型戰船,這些大型戰船往往 載有2~30門的大砲,是鄭芝龍新造的歐式大帆船,但實情真是這樣的嗎? 其實原文的意思是鄭芝龍旗下有25~30艘裝有16或20或36門大炮,有歐洲火力等級的大型1
[心得]舷側齊射炮術的發展 Part V炮手實在是太少了 或許我們還可以從炮手的人數,來推算一二;1570年代,當時似乎每一門炮最多分配到一 個人;根據一條當時的法則,炮手應當佔據一艘軍艦人員編制的七分之一,而當時的船上 總人數大致是每3個人對應5噸的噸位:一艘500噸級的戰艦上有300人,武裝28門半蛇炮或 更大的火炮,炮手就是21~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