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世界/中國/台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世界/中國/台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作者
darkdog0430
(..)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14

再補充台灣歷史上,較有規模的2場戰役,
1場是林爽文事件中,
高屏地區,
莊大田所部反擊清軍的鳳山縣城-下淡水戰役,
莊大田所部勝.

另1場是乙未戰爭中,
雲嘉地區,
黑旗軍,徐驤部,雲嘉民兵等臺軍諸部,
防守反擊日軍的2次他里霧-大莆林戰役,
臺軍敗,而且規模小(尤其第1次,才幾百上千).
不過過程頗刺激的,也寫個兩筆.
------------------------------------

戰役名稱,
吃我的反手拍!鳳山縣城-下淡水戰役.

時間,
1787年2月13日-3月8日(農曆).

雙方指揮官,
輔國大元帥_莊大田 VS 福建海壇總兵_郝壯猷

雙方兵力,
清軍約六千人,
莊大田所部應至多一萬(數千).
另有與莊部敵對的泉州籍和客家民兵,只做防守,
約一萬一千人(但此戰役前與後皆有出擊[註1]),

結果,
佔領北高雄的清軍,被反擊而潰敗,指揮官隻身逃離,官兵陣亡失蹤三千六百人.
莊大田部再度佔領北高雄.

戰鬥過程(以下日期皆為農曆),
1786年年底(乾隆五十二年1月4日)起,
來自中國的1萬清軍援兵,陸續抵達台灣,
其中清軍約五千人,
由福建海壇總兵郝壯猷率領,
1月16日從台南府城出發,
攻擊盤據高雄,屏東的莊大田部.
另外在莊大田部的南側和東側,
皆有與其敵對的泉州籍和粵莊(客家)民兵防守.
分別是高雄南部六莊約三千人(泉州籍),
以及屏東六堆約八千人(客家),
清軍與莊大田部對峙於北高雄一帶24天,
清軍受阻不能前進.
雙方態勢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乾隆五十二年1月16日(農曆)態勢
https://ibb.co/H27JC3T

但在2月13日,
由游擊鄭嵩領五百援軍,
經海運繞攻莊大田部後方的鳳山縣城之南,
莊大田眾受此影響,
在北高雄的前線連連撤退,
2月22日,清軍攻佔鳳山縣城,
莊大田部被逼退到高雄東邊山區(今大寮區一帶),
以及在屏東北部的里港老巢.
清軍於23日派出參將瑚圖里所部,會同屏東清軍,共約千餘人.
經客家民兵領地,跨過高屏溪,
佔領莊大田部里港老巢的南側據點-下淡水,


清軍在下淡水駐守數日,敵軍並未進攻.
接著有七百清軍在24日被調回台南,
總兵郝壯猷恐兵力不足,
催促瑚圖里部撤回鳳山縣城,
但瑚圖里部於29日往南方萬丹,新園一帶撤退時,
卻被莊大田眾阻擊!瑚圖里部受阻不能撤退.
雙方態勢如下圖二所示.

圖二. 乾隆五十二年2月23日(農曆)態勢
https://ibb.co/cLtmWX8

3月4日,遊擊鄭嵩領兵六百,前往下淡水接應瑚圖里部,
在跨渡高屏溪時,
被預先埋伏在下游處的莊大田眾圍攻!
"四面圍逼,官兵驚潰",
鄭嵩僅1人突圍,其餘清兵覆沒.
同時瑚圖里部聽說援軍到達,連忙前往會合,
但到達前援軍已敗,再度被逐回下淡水.

3月6日,莊大田部大舉反攻,直撲鳳山縣城!
其前鋒三千人抵達城外,清軍收兵進城防守.
3月8日黎明,莊大田部主力到達,包圍縣城,
並立即發起佯攻,被清軍以槍砲擊退.
接著莊大田眾撤圍,改駐紮城郊,至中午埋鍋造飯,
一副早上打敗仗,中午開飯飯的散漫樣子.

清軍因而開城門出擊!
結果被莊部大隊反攻,再次包圍鳳山縣城.
出城的清軍連忙退回城內,
同時穿著清軍服飾(繳獲於3月4日)的莊部民兵混入,在南門放火!
城外的莊部主力也發動攻城戰.
總兵郝壯猷見城內失火,單騎從西門出,奔向打鼓港,要從海路逃離.
消息傳到其他清兵耳內,守軍大潰!
多數官兵也撤往打鼓港,大部分被擊殺或失蹤.
除了清軍高級將領4人坐漁船逃回台南外,
千總以下軍官共21人,2人陣亡,18人失蹤,僅1人到6月逃回台南.
士兵陣亡失蹤三千人,六百餘人逃回清軍陣中.

而清軍遺留的槍砲被莊部所奪,其勢力再振.

參考資料, http://www.guoxue123.com/tw/01/031/005.htm

[註1]
此次戰役前,
莊大田所部主力北上攻擊台南府城,
屏東六堆的客家民兵趁機攻擊莊大田眾在里港一帶的老巢,
造成莊部損失慘重(Wiki篤嘉莊之戰,農曆1月),停下北上的腳步.

而此次戰役後,
莊大田部再度北上進攻府城,與清軍對峙,
農曆九月底,高雄南部六莊(泉州籍)的三千民兵出擊,背刺莊大田部,
莊部在台南城外被清軍和六莊民兵夾擊,一路潰回下淡水.
但莊部也去端南部六莊的老巢,
六莊民兵連忙趕回,10月2日,於途中被截擊,且遭到重創,"全軍十覆其九".

---------------------------------------------------------------
戰役名稱,
第一次和第二次他里霧(今雲林斗南)-大莆林(今嘉義大林)戰役.

時間,
第一次,1895年9月2, 3日.
第二次,1895年10月1-8日.

雙方兵力,
第一次,
日軍約400人(2步兵中隊,1騎兵小隊) VS 臺軍約1000人(黑旗軍1營,簡精華民兵約500).
第二次,
只計算斗六-他里霧-大莆林這條路線,有確切作戰紀錄的,和西螺,棘桐2營民兵,
日軍約2000人(2個大隊附砲兵,騎兵) VS 臺軍約3000人(黑旗軍2營,徐驤1營,簡精華等民兵約5營[註1]).

結果,
第一次,
八卦山戰役後,日軍大隊在彰化整補,向南發起搜索進攻,佔領他里霧和大莆林,遭反擊後撤回彰化北斗.
(中文wiki寫9月6日日軍又攻佔他里霧,資料來源,
"自9月3日至9月7日 大莆林、他里霧、荊桐巷戦闘詳報 指揮官千田歩兵少佐"
https://reurl.cc/g8DZyV ,供參考.)
日軍應陣亡十餘人,臺軍不詳,1名黑旗軍營官戰死[註2].

第二次,
日軍整補後,目標指向嘉義縣城,
連連攻佔他里霧,斗六街,大莆林等城鎮.
期間臺軍大舉反擊他里霧和大莆林日軍[註2],
但日軍援兵前往解圍,臺軍全線敗退.
日軍應傷亡60人左右,臺軍傷亡200-300人.

戰鬥過程,

第一次,
1895年8月27, 28日,日軍在八卦山戰役獲得勝利,後數日間佔領彰化全縣.
8月30日,日軍1騎兵小隊和1步兵中隊從彰化北斗出發,向南發起搜索進攻,
9月1日先抵達斗六街,
9月2日抵達他里霧和大莆林,
途中未遇到明顯抵抗,當地居民迎接,一路大順暢.
但在2日當日,日軍騎兵與大莆林居民發生衝突,
該地區土豪簡精華(大莆林,古坑)一隻穿雲箭,嘯聚400-500民兵,
切斷大莆林日軍後路,並對日軍放火銃擊,打死十餘人.
此時日軍應有騎兵1小隊和1中隊在大莆林,後方1中隊在他里霧.
恰巧黑旗軍一部(不足500人)接近大莆林,立刻加入戰鬥,過程中營官(管帶)戰死,
激戰半日後,日軍撤離大莆林.
簡精華等民兵會同黑旗軍繼續往北邀擊日軍,
而日軍高層因為病員過多,決定留在彰化整補.
9月3日,雲林日軍在砲兵接應下,全數撤回彰化.


第二次,
1895年10月3日,經整補後的日軍,從彰化出發,直撲嘉義縣城,
其路線是從西螺,棘桐繞路,避開臺軍的樹仔腳-斗六街防線,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1895年10月3-8日態勢
https://ibb.co/2Yc94Xz

西螺,棘桐當地2營民兵無法抵擋,撐一天被擊潰.
10月5日,日軍往左翼進攻,
將佈防濁水溪南岸(樹仔腳)的黑旗軍王得標所部擊敗(至少1營),
該部撤往斗六街和他里霧.
10月6日凌晨,日軍一個中隊往南襲擊他里霧,
造成臺軍傷亡數十人,順利攻佔,日軍右翼也進抵雙溪口.
10月7日,日軍轉往進攻左翼的斗六街,
此時斗六街至少有黑旗軍1營,徐驤1營,民兵主力簡精華1營,
臺軍與日軍激烈交火,我寶島第一鐵人徐驤終在此戰戰死,
其餘諸部被擊敗,陣亡上百人,退至古坑一帶.
10月8日,日軍前鋒攻下大莆林,
與黑旗軍楊泗洪率領的黑旗軍接觸(至少1營,駐紮於民雄一帶),
當日,退至古坑的臺軍諸營與楊泗洪所部,
對他里霧和大莆林的日軍發動反擊.
據日軍紀載,此時他里霧只留守騎哨和通訊隊,
被大批民兵攻擊後,經巷戰失去聯繫,
日軍立刻由大莆林出動1中隊奪回,
但隨後再被臺軍控制,至此,大莆林日軍被短暫包圍.
臺軍方面,約黑旗軍2營,民兵2營(1500人),
對大莆林的400餘日軍發動2次進攻,
臺軍以驚人的勇氣,衝鋒至50公尺才開槍.
但日軍防守成功,並擊斃黑旗軍指揮楊泗洪.
當日晚,日軍援軍打破臺軍包圍,臺軍全線敗退.

10月9日,日軍攻佔民雄,10日,攻佔嘉義縣城,達到作戰目標.

[註1]
臺軍方面的參考資料,是"讓台記"和"台灣通史",有牴觸處以較詳細的"讓台記"為主,
而參戰的勇營數量(每營以400人計),有確切參戰的才計入.
[註2]
臺軍反攻他里霧和大莆林的部分,"讓台記"和"台灣通史"都沒有計載,
反而是日軍側的"台灣征討圖繪"和"攻台戰紀"有計載.


※ 引述《darkdog0430 (..)》之銘言
: 以台灣移民或原住民為本位,
: 參戰人數最多的戰役(陸戰,不包含澎湖海戰),
: 應該發生在林爽文事件和乙未戰爭中,
: 一.1787年11月8-24日,
: 大寶島順天帝林爽文VS清朝大學士福康安,
: 福康安率領的9千清軍登陸台灣,
: 會同地方團練共1萬4千人,
: 與林爽文部眾3萬人,
: 在彰化,嘉義地區展開攻防戰,
: 最終林爽文所部敗走南投山區.
: 尤其是24日打到爽文老家大里杙門口,
: 林軍主動夜襲,列炬如白晝,雙方激烈的用弓矢互射.
: https://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35/e8.html 台灣通史
: 二.1895年乙未戰爭中的兩次萬人戰役,
: 先是苗栗尖筆山戰役,
: 據日軍"征台圖繪",
: 8月8-9日,日軍出動1萬人,台灣軍聚集7千人,
: 雙方在頭份街,尖筆山猛烈交火,
: 台灣軍無法抵擋而主動撤退,
: 日軍僅俘獲13枝火槍.
: 但經此戰後,竹苗民兵陸續退出戰場.
: 之後是8月28日,彰化八卦山戰役,
: 台灣軍總兵力減少至5000人,
: 日軍差不多保持萬人.
: 台灣軍山頂砲台被日軍背刺擊破,
: 總指揮吳湯興和黑旗軍援軍指揮吳彭年都戰死.
: 重要將領剩徐驤部南撤,仍跟日軍死嗑到底.
: 如果將戰役的條件,再加上必需"打贏"!
: 那較具規模的,提供兩個例子,
: 1. 戴潮春事件中的斗六門圍城戰,
: 根據《戴案紀略》 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28828
: 戴潮春部隊中,
: 兵力最多的是自稱千歲,擁特殊兵種_藤牌軍[註1]的南王林日成,
: 最為凶悍,則是有火器能力加乘[註2]的西王陳弄所部.
: 1862年6月(農曆),萬餘戴軍包圍斗六門,守兵出戰反被擊殺1名千總.
: 清軍在台陸師和水師最高指揮官,台灣道總兵林向榮和水師副將林國忠,
: 於同月率兵前往解圍,
: 但被陳弄所部和其他戴軍(2萬餘+4千)截擊,
: 清軍戰敗退入斗六門,多次突圍失敗,
: 外圍清軍和民兵數次送兵送餉送糧,皆被截殺.
: 被困到9月(農曆),
: 已經是"掘土壁煮硝,燒木為炭,草根樹皮雜龍眼核,鞋皮混煮充飢,"
: 又被內應在民房放火,
: 守軍無彈無糧無宿,困守土城.
: 終於在9月17日(農曆)夜城破,
: 水陸2名指揮官,1名守備,4名千總皆陣亡.
: 清軍損失人數不詳,
: 由林向榮5月在嘉義攻防戰,所部3千人,
: 以及斗六門原有守軍1名千總來猜,總人數應有3-4千人.
: [註1]
: 四塊厝林日成,主要攻略台中,彰化地區,兵力最強,沒3萬都不好意思出門,
: 同樣是《戴案紀略》紀載,他還有1枝藤牌軍,出戰紀錄有2次,
: 第1次是1862年11月11日(農曆),大甲城攻防戰,
: 清軍和民兵兵分三路出城,迎戰林日成所部,
: 林日成藤牌軍稍後到達,"橫衝直撞,勢如驟雨",擊潰清軍其中兩路.
: 第2次是1863年2月(農曆),諸羅城防守戰,
: 包圍諸羅城的戴軍從林日成處招來藤牌軍,
: 逼近城邊,但被守軍以熱油潑下擊敗,"燒者皆爛".
: [註2]
: 小埔心陳弄,主要攻略嘉義,雲林,彰化地區,似乎火器專長,
: 同樣是《戴案紀略》紀載,
: 在最後的小埔心防守戰中,
: 清軍造孔明車,蓋上浸濕的棉被,內藏士兵(八路軍土坦克XD?),
: 逼近小埔心的城牆,
: 陳弄部守軍則製作兩頭尖的銅製銃子,並用油炒熱,射穿棉被和孔明車,擊斃士兵30餘人.: (台版巴雷特之重穿甲彈,大爺給跪了)
: 另陳弄有妻妾數人,也能打仗,其妻號稱銃無虛發,
: 小埔心城破之時,大甲民軍首領羅冠英,
: 被陳弄的妻妾詐降伏擊,羅和20餘人皆被火銃擊斃.
: 二. 大肚番眾大甲夜襲戰(VS鄭成功偏師),
: 1661年6月,鄭成功所部圍困熱蘭遮城期間,
: 因軍隊缺糧,
: 鄭成功分兵南北兩路,約有6鎮兵力前往北路屯田,
: 但鄭軍苛刻平埔族民,
: 8月,大肚番王_阿德狗讓,
: 率所部圍困竹塹,大甲一帶的援剿後鎮(900人[註1]),
: 鄭成功命令彰化的左前鋒鎮((打過南京之役,1000人[同註1]))前往救援,
: 大肚番眾主動迎戰.
: 依照網路各文章,
: 分別引述[台灣外記][諸羅縣志][梅氏日記]等哩哩叩叩的資料,
: 大致戰況是左前鋒鎮行至大甲溪北岸,
: 大肚番眾趁晚上衝進其營區,並擊潰該鎮,
: 鎮總兵官楊祖被標槍擲中,重傷後陣亡,
: 鄭軍損失無詳實記載,有可能上千[註2].
: 之後鄭軍派2鎮兵力反擊,伏擊擊斃阿德狗讓.
: 反擊成功後,鄭軍撤北路各鎮回嘉義,台南屯田.
: [註1]
: 鄭軍一鎮的士兵數量有網路文章探討,約600-1200人.
: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926790
: [註2] 有網路資料說鄭軍損失1200-1400人,應該是綜合[諸羅縣志]記載"無一生還",
: 以及[梅氏日記]說鄭軍每名將領率有1200-1400人的結果.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202.196.65 (臺灣)
PTT 網址

sbdr02/20 14:19這總兵名字真棒 好壯唷

hgt02/20 15:09真搞不懂為何中國將領很多看到不利的狀態,就來個自個兒偷溜

peterlee9702/20 15:10痾 當時的中國跟台灣是一體的 將來自中國很奇怪

hgt02/20 15:10連收攏殘兵都不想做,是不是平常對士兵都是剝削得很厲害呀??

hgt02/20 15:12所以完全不相信部屬??

PsMonkey02/20 15:41之前聽過 talin5814 版本的大林戰役,一直不太懂當年

PsMonkey02/20 15:41大林的重要性(尤其離嘉義又不遠... ) Orz

大林(大莆林)的重要性,應是來自於地形上好守, 根據日軍的紀載, 當時的大林一帶大多是水田, 只有泥濘的小路可以通行, 附近又有大片的甘蔗林和刺竹林, 臺軍可以埋伏在林中銃擊. 以雙方的戰力差距,日軍擁有野戰砲, 臺軍守天險會比守縣城的城牆更有利. 雲嘉平原不像中北部有獅球嶺,尖筆山,八卦山這樣的天險拱衛縣城. 這麼想的話,以大莆林為攻防重點確實是較好的選擇. 而之後事實也證明, 有黑旗軍主力駐守的嘉義縣城, 被日軍9門野戰砲轟擊1小時,牆倒兵潰,才2小時就被攻陷了, 日軍僅1死1傷.臺軍陣亡200多人,

wanters02/20 15:52想收殘兵必須兵源普遍受教育有基本的紀律與認同概念才行

jimmy568002/20 16:15蠻大機會是收不住一路潰退就是了

staryfish02/20 17:45push

window7702/20 17:45將領一個人偷溜逃回去 不會有懲處嗎?

有懲處,好壯哥被收監,後處斬XD 其他逃回的軍官被革職但留置軍前,戴罪立功.

a43500702/20 20:28乾隆很重視林爽文平亂的功績 除了有鬧大以外 主要也是離

a43500702/20 20:28島所以討伐的難度上升很多

c2274887202/21 01:00寶島第一鐵人wwww

苗栗人,經歷竹北阻擊戰,反攻新竹城,尖筆山戰役,防守頭份街,八卦山戰役, 從初募1營500人,戰到剩從者20餘人, 從山區逃離後,又募1營繼續戰, 最終戰死於雲嘉戰役,比吳湯興多一場,真鐵人無誤. NOTE, 雖說有網路資料說他到曾文溪畔(台南)才戰死, 但其引用的"台灣通史"其實並沒有寫這麼具體.

MotleyCrue02/21 12:54好壯喲XD

shirman02/21 13:02平日靠官威帶兵,所以風向不利時也有自知之明知道這時不

shirman02/21 13:02會有兵鳥他

shirman02/21 13:05戰國權兵衛第三集,他帶自己的子弟兵,結果被困在山裡面

shirman02/21 13:05,都知道兵對自己很不爽了。那些靠體制建立的官兵組合大

shirman02/21 13:05概在這類情況下會更惡劣,趁亂被摸腦袋都有可能

detonator02/21 16:51名字太好笑了

a43500702/22 11:05每每看到類似文章就會感慨台灣沒有像光榮一樣的公司...

colin112002/22 19:08客閩無雙? 聽起來比較像經營類遊戲

tello02/23 12:39那個時代的客家人真是好愛當走狗賣國阿

T5002/23 12:50殺小,林爽文連泉州閩南人都殺搶,客家人不打腦袋有洞

a43500702/23 21:36目前有專人整理過台灣械鬥混戰史嗎?

a43500702/23 21:37就是那種有大事件分水嶺 各山頭勢力範圍的那種

liebeTaiwan02/25 11:56有沒有人整理出客家當背骨仔的歷史

推文別亂講!!! 林爽文,戴潮春兩個大事件,客家人(粵莊),泉州人都是被打燒的對象, 有時連自己漳州人也打(如霧峰林家),從事件開始就是準備互相傷害.

gogogygy03/04 17:18

※ 編輯: darkdog0430 (111.243.115.222 臺灣), 08/01/2021 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