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林爽文之變[上]

看板Warfare標題[心得] 林爽文之變[上] 作者
Nomic
()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1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3/blog-post.html

--

林爽文之變[上]


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起事以來,天地會等會眾在臺灣的起義過程大體可分為三階段:五十一年十一月至次年二月為初起之時,會眾接連攻陷彰化、淡水、諸羅、鳳山等縣廳,清軍雖然自福建援臺,只能困守府城等要地,三個月內會眾形勢大好。從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至十月間為第二階段,除了守禦府城閩浙總督常青的清軍之外,柴大紀屢次在諸羅挫敗起義者,七個月之內雖然清軍危殆、會眾聲勢浩大,形勢發展下來卻始終膠著相持。在第三階段(五十二年十月至次年三月),以福康安為首的清軍率領著滿州侍衛、貴州綠營、四川屯練等精兵大舉渡臺,諸羅解圍,清軍接著在斗六門、大里杙、集集埔、小半天、大武壠連戰皆捷,將林爽文、莊大田等要角一一俘獲,全臺於是底定 。


在清軍與天地會眾相持的第二階段,據守諸羅的柴大紀成為諸般紀錄中的焦點;掇拾《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內的記載,可知乾隆五十二年四月至七月間,諸羅一帶的清兵三個月內打壞了大砲12門(見下表),平均十天就打壞一門,可見其戰鬥之密集──據柴大紀所
言,到了該年六月末,諸羅城內佈署的大砲只28門,其中三千斤以上的只有6尊 :


時間點 炸裂砲數 出處
四月初四 打裂大砲2門 卷十七
五月初九 打裂大砲1門 卷二十四
六月初十 打裂大砲2門 卷三十五
六月初十 炸碎大砲1門,
打裂子母砲1門 卷三十五
六月二十日 打裂大砲1門 卷三十五
六月二十四日 打裂大砲1門 卷三十五
六月二十八日 打裂大砲1門 卷三十五
七月初九 打裂大砲2門 卷三十八


諸羅的據守是否如柴大紀文報中所說的那樣艱難,在福康安率隊抵臺了解情況之時就已經啟人疑竇。3個月內損毀大砲12門在此役中已經算是最劇烈,但和其他戰事中打壞大砲的頻率比起來不算太離譜──一百年前姚啟聖在閩南與明鄭交手,八個月(康熙十七年
[1678年]十月至次年六月)內打壞63門炮,平均四天報銷一門 ,顯然打得更激烈。從其他蛛絲馬跡也可以看出戰況如何。乾隆五十二年八月,清軍清點過臺灣府城的軍備,其中只有炮子1,800多顆,但結論卻是如此已「足敷應用」 。顯然諸羅的「激戰」並不曾令清軍緊張砲彈不夠用,而戰時僅剩1,800顆砲子的存量,和剛打完第二次金川之役砲子卻還剩30萬發的清軍一比較 ,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這也意味著大砲屢屢打壞,與其說是反應戰況,或許更多是折射出閩臺武備的廢弛。常青在乾隆五十二年七月的奏報中提到,自乾隆四十二年以來迄今,兵丁鳥槍損壞應改造的數量就已經累積到了6,468桿尚未補造;臺灣變起,抽調援臺的兵丁挑帶好槍,以至於福建各地存營的鳥槍竟有半數不堪使用 。由於臺灣的駐軍是從福建輪流抽調而來的所謂「班兵」,以權謀錢出了新把式;福康安等人彈劾柴大紀時奏道:

「(柴大紀)將臺灣所轄守兵私令渡回內地貿易牟利,駐守之兵所存無幾。」


「內地派往臺灣戍兵,多有賣放私回,以致缺額。其在臺者,惟上游延建等兵留在營中當差,而漳泉兵則聽其在外營生,開賭窩娼、販賣私鹽,恣為奸利。鎮將等令其按月繳錢,如該兵獲利甚厚,又須再有饋送,而經年並不操演。迨各兵換班回來,鳥槍俱已銹澁難用。」


「查柴大紀操演各營兵丁,每年不過一二次,各營將弁相率效尤,亦不認真訓練;甚至兵丁防汛,該班亦俱帮貼錢文,私相替代,自三百五十文至六百文不等,多不親當差使。又使兵丁等名雖充伍,其有資本者仍各貿易營生,餘俱游手飲博,相習成風,營制遂不可問。惟派令兵丁至內地貿易一事,嚴訊柴大紀,堅不承認;質之王天植及弁兵等,亦僉供兵丁在臺自做生理屬實,並非柴大紀出貲派令貿易。」


「臣等於柴大紀案內審出收受各營巡閱夫價、兵丁曠伍替役、出錢包差、庇縱娼賭種種弊端,…漳泉兵丁與本地民人大半同鄉,言語相通,多有在外生理之事;臺灣土產,除米糖二種外無可販賣,各兵原無資本,不過在街市售賣槟榔糕餅、編織草鞋,日積錙銖為添補衣履之用。其汀州兵丁善於製造皮箱皮毯,多在皮貨鋪中帮作手藝,得受工資,亦非開行設肆。該兵等每日逐微利,閒散自由,憚於差操拘束,每月出錢六百文至三百文不等,僱倩同營兵丁替代上班,名為包差;此項包差兵丁,惟漳泉汀州最多。」


承平時期與其領死薪水,將領兵丁不如做生意尋外快,臺灣戍兵換防的特殊環境又使得營利的局面別開天地。做生理的時間多操練的時間就不夠用了,不如買人頂替,十年來鳥槍壞掉六千把也就無所謂,反正沒那麼多練兵的場合。一但變亂蜂起,在臺清軍的窘境可想而知。


然而,即使駐臺清軍訓練廢弛、火器窳劣,其火力優勢仍遠在起義者之上,這層差距便限制了天地會眾在交戰中的選擇。起事之初,會眾便專挑火器難以發揮的天候狀況進行突襲:

「獲奸細陳老二、林保保二名,訊供係賊軍師陳先天差令探聽…以諸、彰二縣俱乘大雨攻破,今俟天雨再來劫營攻府。」

「賊匪每逢大雨前來劫掠。我兵平日習慣驕惰不耐雨淋,往往喫虧。」

「莊大田旋又率眾至府城外十五里之南潭莊窺伺,欲待天雨,官兵難施鎗砲,即來攻城。」

「(魏大斌等)帶兵二千七百名前行,沿途與賊打仗,離諸羅尚有四五里,我兵正與賊戰之際,忽大雨如傾,道店、湯圓店、三崁店等處賊匪蜂擁而來,約有二萬餘人,圍困我兵,不能施放鎗砲,彼此鏖戰,殺死多賊;我兵奮勇力戰,賊始敗走。」

「常青、恆瑞同奏,言自七月二十六七八九等日,颶風霖雨,至八月初一日風雨稍息。臣等預揣賊人詭計,必乘雨後鎗砲潮濕,又來攻犯,…」


由於缺乏火力,會眾不得不求助於旁門左道作法避砲。起事之初便被清軍擒獲的女犯盧陳氏,就供認道自己「被賊夥黃七擄去,服侍伊妻陳金娘。因屢次被官兵鎗砲打死甚多,今日陳金娘叫伊露體出陣,要厭鎗砲,不想就被拏獲 」。而據金娘自述,雖然她「從番婦賓那學畫符醫治」,又得到林乞傳授「幾本請神治病的經」,替南路的會眾首領莊大田陣營祭神醫病;然而之所以請她做軍師,更少不了「請神保佑眾人不著槍砲」的用意。其實起義者心裡多少也明白裝神弄鬼只是求心安,實際並無作用:


「到(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初,莊大田兒子莊天位(畏)要攻鳳山,小婦人(金娘自稱)假說鄭王即鄭成功顯神助戰的話,莊大田叫畫符哄騙眾人,稱做仙姑。三月初八日,攻破鳳山,小婦人同去念咒,眾人就信果有法術。及莊大田每次來攻府城,小婦人帶一把劍在山頭念咒打鼓,假說神人保祐不受槍炮。其實槍炮打死的甚多,小婦人只說是他命裡該當,眾人就不疑了。」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4.18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Nomic (150.116.194.187 臺灣), 03/21/2023 00:53:06

tony336621103/21 11:24到底是念綠營還是露營?

IAMCSH03/21 14:23學避炮那裏,是學平埔族尪姨 ??

zeumax03/21 16:38真是做生意好地方,兵丁都直接做起生意來了

Aotearoa03/21 21:01這軍紀真是散漫到底了

tony336621103/21 21:01江南大營表示

Gogoblue03/21 23:50推代役金XD

AaronWang03/22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