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經典的政變戰史
一般說到戰史多半聯想到正面戰場的各種戰例,比方甚麼
背水一戰或者斜行戰列甚麼的。那麼武裝政變方面呢? 有
沒有甚麼經典的戰例?
--
利比亞綠色革命如何
李市民不講武德啊
本能寺啊
不講武德在門後埋伏兵
南韓雙十二政變
納粹燒國會嫁禍給共產黨
凱撒vs龐培 法薩盧斯戰役 畢竟凱撒的確是帶兵反抗元老院了
另外英國內戰也算吧?
朱棣
武昌起義
高平陵之變,經典在曹爽覺得還可以做富家翁
不要說曹爽了,當時也沒人覺得司馬懿會這麼狠
蔣濟後來也因為對這件事情後悔而死
更正,站在司馬家的蔣濟也是這樣認為
司馬乂政變司馬冏
寧王朱宸濠被王陽明平叛
周初的三監之亂,皇族勾結前朝殘黨叛亂
林口兵變
啊不是 馬上被小兵鎮壓
不是湖口嗎?
袁紹建議何進 找董卓進京誅殺宦官
10月革命、霧月政變、412政變、懷仁堂政變
本能寺之變
經典近代軍事政變國家就泰國跟土耳其吧
泰國和土耳其的軍事政變,有否總結出政變的攻守方面應有那些要點? 比方說,政變成功的十大守則,或者傻瓜也知道的弭平政變之道,這類 的?
※ 編輯: saltlake (114.24.91.45 臺灣), 09/21/2021 14:00:50單論軍事政變的話,“我認為”就:
1.政變者是否掌握軍權(Y/N)
2.政變者掌握軍權的層級/規模(高/低) (大/小)
3.官方政權中樞的防衛(強/弱)
泰國、土耳其政變成功就單純整個軍權都在高層軍
官手上,官方政府沒什麼反抗就被攻陷
反例像是226事變,領頭的沒有軍銜不夠高,連帶
能攜帶的部隊規模也低,發動政變打不出決定戰果
得不到支持一拖僵持就只能投降
政變部隊規模不夠大甚至周圍地方部隊反對的話,
就算打下中央政府也只會變成分裂甚至內戰
這是個人對軍事政變的拙見
國共內戰?
1993年的俄聯邦憲政危機吧,當時挺葉部隊直接砲擊蘇維埃
白宮的畫面到現在仍歷歷在目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寧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道鄉公生
☺
李天下
黃旗加身
慈禧
辛酉政變
甲申朝局之變
戊戌政變
政變就在中樞裡解決最好,搞到大規模兵戎相見的話其實是失敗
如果只論意圖和計畫而不論成敗的話,個人認為鴻門宴
也可以算是。
政變專家算嗎?一生搞過20次政變的鮑勃·德納爾
看到政變專家 就想到《說苑》:"春秋之中,弒君36,亡國52"
伊拉克王國時期也蠻會軍事政變的 只是最後一次就真的王國gg
1936西班牙政變?
奧斯曼和羅馬的近衛軍繼承法時期也算是定期政變吧
1936/2/26日本
51
[問卦] 中國為何不會有軍事政變?毛澤東說過槍桿子出政權 習近平才小學畢業一定一堆人不爽吧? 隨便一個師圍住中南海逼習近平下台應該不難吧? 是中國人不太喜歡軍事政變? 還是共產黨的領導人決定方式大家都能接受?29
Re: [鋼鍊] 軍隊真的很容易叛變嗎?比較扯的是一些非洲國家會被自家的基層軍官推翻 例如利比亞的格達費 他是上校 上校說大也不是很大,上校面對少將都要鞠躬哈腰了 上校能掌握的兵力最多也只有一個旅吧?20
[心得] 朴正熙是如何透過極度兒戲的政變奪權的朴正熙在1961年發動五一六政變,然後掌權到1979年大家都很清楚。 不過他這個政變其實就......連業餘程度也不如 以下資料大部分來自趙甲濟的《總統:朴正熙傳》 在政變之前,因為政變方內部消息管控十分不濟,導致陸軍要政變的消息已經傳遍了。 原本政變方預料4月19日(419學運一週年)會發生大規模示威,就將政變日期定在那天。15
Re: [問題] 為何有些軍事政變或軍隊掌權較為嚴重?印尼和菲律賓都發生過軍人政變,但菲律賓沒有成功 土耳其以前一樣軍事政變好幾次,主要是因為世俗和宗教取向的衝突 中東地區軍人掌權,幾乎都是走世俗路線,企圖排除伊斯蘭影響 顯然也是效法土耳其的例子 但其他國家奪權之後,往往有強人上台掌權數十年14
Re: [問題] 為何有些軍事政變或軍隊掌權較為嚴重?我之前有再觀察緬甸,我還是拿緬甸當一個主要討論案例好了。 我個人讀戰爭史的看法,軍事政變頻發的國家, 往往會是以下三種狀況之一或是同時有多個狀況: 1. 軍事政變只是一個儀式,其實是幕後的政治檯面下運作導致當下政府垮台。 簡而言之,軍隊只是政變工具。最好的案例是泰國。或是2017年的辛巴威政變。4
Re: [問卦] 馬來西亞經濟停滯也太久了吧巴西軍政府時期1964-1985 墨西哥一黨專政1929-2000 土耳其二戰後四度軍事政變 泰國二戰後五度政變 印尼蘇哈托獨裁統治1968-19984
[問卦] 有沒有軍事政變的八卦韓國516軍事政變,1961年5月16日由少將朴正熙發動的一場成功兵變 結果就是讓朴正熙上台就職,這一當就當了將近20年,直到遭暗殺為止 有沒有相關八卦 --X
[問卦] 為啥中國這麼無恥?緬甸軍事政變 不干涉他國內政 幾內亞軍事政變 堅決反對政變 為啥中國這麼噁心 處處跟世界作對 毒瘤般的存在 越來越多國家看清中國的卑劣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