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美中因素的影響力前所未見--2024年臺灣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www.nippon.com/hk/in-depth/d00898/?pnum=1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nippon.com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美中因素的影響力前所未見--2024年臺灣總統選舉的關注點
小笠原欣幸
1996年,臺灣採行直接民選,踏入民主化的里程碑,從那時開始至今已舉行過7次總統選舉。當選者分別為國民黨的李登輝、民進黨的陳水扁(兩度)、國民黨的馬英九(兩度)和民進黨的蔡英文(兩度),由兩大政黨反覆輪替執政。第8次選舉將於明年1月13日(星期六)舉行。
臺灣的選民對選舉非常關注,過去7次投票率平均為75.8%。參加選舉造勢或談論選舉話題的人數比例遠高於日本,臺灣選舉的盛況在海外也廣為人知。
維持現狀派為稍微染上「臺灣」色彩的中間派
候選人的立場、政策、魅力等是與其他民主國家共通的爭點,但臺灣特有的議題亦不容忽視。
這些議題包括臺灣的方向、歷史觀、與中國的距離感等,可以大致歸結為「臺灣的定位」。
在臺灣民主化之後,統獨之爭、族群間的對立等,曾在威權體制時期被壓制的衝突開始浮現,臺灣因此經歷了一段方向不明的時期。然而,在民主化的中華民國體制之下,維持現狀、族群融合和包容少數群體的多元文化主義逐漸成為臺灣社會的主流。
期待與中國大陸統一(中國民族主義)的統派,在蔣介石和蔣經國時代曾是官方的意識形態並構建了強大的勢力,但其認同正逐漸減少。主張揚棄中華民國並建立臺灣共和國的獨派(臺灣民族主義)認同逐漸擴大,但與過半數仍有距離。最受多數人認同的是維持現狀派。我們必須認知到臺灣政治中存在著這三種政治立場。
根據臺灣的「聯合報」民意調查,過去10年(2013-2022年)的認同度平均為:獨派30.2%、維持現狀派49.8%、統派14.3%。民進黨的核心支持者是獨派,國民黨的核心支持者是統派,但僅憑這些支持都無法單獨過半。為了在選戰中獲勝,就必須爭取維持現狀派的選票。這些維持現狀派雖然可以說是中間派,但並非毫無立場,而是稍微染上「臺灣」色彩的中間派。
在中國推動統一的情勢下,那些主張維持現狀的人對臺灣有著深厚情感,並對統一感到排斥。換句話說,這些維持現狀派被視為擁有溫和「臺灣認同」的群體。過去7次總統選舉中,能爭取到較多這些「臺灣認同」選票的候選人才能勝選(*1)。
加上美中因素的選舉
在此發揮關鍵作用的是美中因素。將統一臺灣作為國家目標的中國,試圖動用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影響臺灣總統選舉。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原本在國共內戰中長期敵對,但在2005年,雙方為了對抗民進黨建立了合作關係。國民黨雖然反對共產黨所主張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但皆認同「一個中國」,抱持著需要保持對話空間的立場。中國認為,國民黨勝選對於運作統一更有助益。
另一方面,美國認為維持不受中國支配的臺灣現狀符合其國家利益。這個觀點在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是一致的。歷屆美國政府都與國民黨和民進黨維持溝通管道,在臺灣選舉中保持中立。然而,自2016年美中對立升溫後,美國對親中路線的國民黨有所顧忌,並希望民進黨獲得勝選。雖然美國政府避免直接表態,但政治人物、記者和專家的觀點在美國媒體上屢獲曝光。
那麼臺灣的民意將採取何種立場呢?獨派採取親美、反中立場。統派則持親中立場,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維持現狀派雖然與獨派有所區別,但在樂見美國對臺支持和規避與中國統一方面則立場相同。如果問題變成「是否要統一」,臺灣民意的壓倒性多數將會是「NO」。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的政治經濟體制是在「親美、反共」路線下所建立。這是由蔣介石創立再到蔣經國領導的國民黨政權,在伴隨著嚴厲壓制的背景下所維持。這種價值觀在臺灣社會中已深入人心。面對「美中選邊站」的問題時,臺灣的多數派傾向於選擇美國。主張強化與美國合作的民進黨符合這一民意趨勢。
國民黨則轉向國共合作路線,導致其親美立場逐漸減弱。在美中和諧的時代,這種立場或許還可被接受,但在美中對立的時代,可能就行不通了。美中對立的加劇對於民進黨有利,而對國民黨則有不利影響。2016年和2020年國民黨的敗選也可套用這個框架來解釋。繼承蔣介石的「親美、反共」路線的人就是蔡英文。
「疑美論」在臺灣輿論中逐漸擴散
然而,從2022年底到2023年初,臺灣輿論出現了變化。在臺灣,對美國真實意圖抱持懷疑態度的「疑美論」思潮逐漸擴散。「疑美論」是一種認為「美國只是利用臺灣作為牽制中國的棋子,臺灣要是都照美國的意思去做,最後將被捲入戰爭並被拋棄」的觀點。
這個觀點本身並不新鮮,中國過去在宣傳中也曾經使用。然而,隨著烏克蘭戰爭的長期化,戰爭的慘痛現實以更真實的形式呈現在臺灣民眾面前。美國雖然向烏克蘭提供大量武器,卻完全不派遣軍隊,這讓臺灣擔憂落入相同處境。此外,日美大聲疾呼臺海衝突危機的言論也對臺灣造成了影響。藍營的政治人物、名嘴、學者等也積極的主張此類「疑美論」。
根據臺灣的民意調查,和「疑美論」相關的認知過去約佔30%,也就是與國民黨的基本盤相當,但在23年初擴大至約40%。超過40%後將具有主導輿論的力量(由於中間派和「不知道」的人占20-30%)。
自習近平上臺至今已過10年,中國對臺灣實行了打壓和攏絡並用的政策,然而臺灣的民意卻離中國越來越遠。臺灣的多數派不喜歡中國的體制,認為臺灣自由民主的體制更好,所以不願意接受統一。這種結構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
然而當對美國的信任度產生動搖時,情況就不一樣了。臺灣的民意將在與美中之間的距離取捨上發生分歧。這就是「疑美論」,可說是中國利用烏克蘭戰爭打開了臺灣親美民意的缺口。中國希望「疑美論」進一步擴大,使國民黨能處於有利地位,而美國則將努力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臺灣的民意將持續成為美中激烈角力的舞臺,蔡英文總統的訪美和馬英九前總統的訪中都導因於此。若說「疑美論」的走向將決定這次選舉的結果也不為過。
執政黨、在野黨的總統候選人
執政黨民進黨已確定提名兼任黨主席的賴清德副總統(63歲)參選。賴清德出生於舊臺北縣(今新北市)萬里的煤礦工人家庭,他曾是內科醫生,後來改投身政治,先後歷任立法委員、臺南市長、行政院長,最後出任副總統。他隸屬於黨內最大派系新潮流系。賴清德的隱憂是與蔡英文總統的競合關係,但由於去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敗選慘重,包括英系在內全黨都不得不倚靠賴清德,現任黨主席的他更容易發揮領導力。
賴清德的支持層面雖然有獨派色彩,但其思路與蔡英文相同,同樣為現實主義路線。在對外政策方面,他採取防備中國,重視與美日關係;在內政方面,則是強化臺灣經濟和鞏固臺灣認同的路線。不同之處在於,他可能會比蔡政府更積極地尋求與日本合作。
最大在野黨國民黨決定不舉辦初選,而是由黨中央直接徵召提名候選人。迄今為止,傳出的可能人選有黨主席朱立倫(61歲)、新北市長侯友宜(65歲)以及鴻海精密工業創辦人郭台銘(72歲)。然而,朱立倫的支持率始終無法提升,而郭台銘雖有一定的支持率,但在黨內並未獲得廣泛支持。目前幾乎可確定將會徵召支持率最高的侯友宜。不過,侯友宜甫在去年11月成功連任市長,為避免遭受批評,他尚未表態是否投入選戰。預計他將在國民黨透過徵召的形式下,被提名為候選人。
侯友宜的父親侯溪濱是在青年時期接受過日本教育的本省人,二戰後加入國民黨軍隊,並在中國大陸參與了國共內戰。之後,在家鄉嘉義縣朴子經營豬肉零售以維持生計。侯友宜畢業於警察學校,開啟了他的警界生涯,53歲時轉換跑道擔任新北市副市長,並在2018年當選市長,逐漸成為未來的總統人選而受到關注。侯友宜屬於國民黨本土派的光譜,與抱有強烈中國意識的深藍(國民黨核心支持者)族群保持距離,這使得侯友宜成為對民進黨不滿民眾的吸票機。
第二大在野黨台灣民眾黨的黨主席,曾任臺北市長的柯文哲(63歲)已表態參選。柯文哲出生於新竹市,從急重症醫師轉型為政治人物,於2014年當選臺北市長。在國內政策上,柯文哲強調高效的治理;在對中政策上,他重視保持與中國的對話空間。雖然柯文哲當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的得票將影響同步舉行的立委選舉中民眾黨的席次。民眾黨有可能在國會中成為關鍵少數。
如果沒有意外,2024年總統選舉將由這3位競逐。雖然省籍問題應該不會成為選舉議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3位候選人都是本省人。
施政滿意度雖高,但不少選民期待政黨輪替
「臺灣的定位」也包括了如何看待臺灣的民主政治。對於臺灣的選民而言,政黨輪替是極為正常的,而且8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在滿意度高的桃園市和基隆市選戰中敗給了國民黨。根據對市民的民調顯示,雖然過半數的受訪者對民進黨8年來的市政成果表示「滿意」,但也有過半數的人表示「期待政黨輪替」。這種想法在這次總統選舉中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體現。
蔡總統的施政滿意度相較於陳水扁和馬英九要高許多。然而由於已執政8年,不少選民認為政黨輪替有其必要。賴清德如何說服選民相信繼續讓民進黨執政會更好,將變得非常重要。特別是避免貪腐和厭倦感將成為關鍵。
相反地,對國民黨來說,要能回應「政黨輪替真的好嗎?」的質疑將至關重要。在與中國對話的同時,要如何規避統一的壓力,以及如何避免與美國的關係變得齟齬,都是棘手的課題。
侯友宜至今尚未針對中臺關係和美臺關係表態,因此他將提出何種路線還屬未知數。過去他左右逢源的立場,成功地贏得了人們的期待,然而一旦成為正式提名候選人,他將不得不表明立場。這場路線之爭可能會在侯友宜於夏季公布政見後正式展開。
新政權的立場將影響美中兩國的戰略
臺灣的總統選舉雖然常被海外媒體稱為「統獨之爭」,但主要候選人都主張維持現狀。因此,理論上無論哪方勝選,臺灣的方向都不至於有所改變。然而這次選舉是在美中對立加劇的背景下所舉行。臺灣政府的立場差異對美中戰略的影響將極為深刻。雖然國民黨的侯友宜尚未公布政策,要下評論還為時過早,但從目前情勢來看,如果國民黨獲勝,對習近平政府將起正面作用,而對拜登政府則是負面影響;而如果民進黨獲勝,則情況相反。這樣的結構不至於有所改變。
美國和中國將以各種方式來影響臺灣總統選舉。臺灣政黨間的對立原本就衝突不斷,再加上美中因素的影響力前所未見,這次的總統選舉勢必會是場極為激烈的選戰。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不管認同問題為何
中國人是沒有辦法理解的
牠們只知道用虛幻的終猾冥卒或是儒教家族來威嚇情勒
可悲的是台灣還是有太多人吃這一套
只能讓牠們集體死在核子轟炸之中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
問題是美國的政策太難捉摸,當然希望台灣
在貿易戰跟隨美國,可這不代表美國希望
民進党一直鼓吹一邊一國。美國只需要一
個乖乖聽話不妄動的人
倭寇文
想不被核子轟炸得先有相對武器,但被美
國拿走了。
推 倭寇個屁
1
[轉錄] 脫北者冰狼:基進黨別調皮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2.轉錄來源︰ 脫北者冰狼 臉書1X
[轉錄] 苗博雅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5
[轉錄] 選後觀察】外媒觀點/野島剛:民進黨不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4
Re: [新聞] 一定會選2024總統!柯文哲:不要讓民進2018年柯市長曾說臺灣選舉經費太貴,是政治敗壞的開始 現在柯市長說2024年要出來選總統,不要讓民進黨太好選,是要逼民進黨多花點錢,所以柯 市長是要讓民進黨選舉經費增加嗎?這樣是讓臺灣政治繼續敗壞嗎? 如果柯市長講的是政府利用行政資源政策買票,這跟民進黨多花點錢沒什麼關係吧?那些錢 不都是稅金嗎?而且柯市長最重視財政紀律,最討厭政策買票(如敬老金),難不成他出來選1
[轉錄] 朱立倫 FB1.轉錄網址︰ 2.轉錄來源︰ 朱立倫 FB 3.轉錄內容︰2
Re: [問卦] 怎麼樣做到不惹怒對岸的維持現狀目前想到兩案~~~ 一個是跟老美提出,聯合國總部改設立在臺灣 聯合國總部所在地,是屬於國際領土,再查聯合國憲章,並沒有限定 聯合國總部必須設立在聯合國會員國的領土上 也就是說,今天聯合國總部如果能搬來臺灣,臺灣基本上就屬於中立區2
Re: [新聞] 民進黨:藍營抹黑鄭運鵬、蔡適應與劉建「黃彩玲強調,台灣民主選舉已經發展至今,國民黨到現在還在大搞負面選舉」 先看看2020年民進黨總統初選,賴清德被網路社群針對性攻擊, 騙子說謊、親中賣台、被中共收買。
18
[討論] 所以藍白不支持棒球原因 真的這麼狹隘喔41
[討論] 蔣萬安怎麼能蹭到翻車?29
[轉錄] 羅智強FB 請大家為陳芳盈集氣31
[討論] 台灣尚勇真的蠻洗腦的。26
Re: [討論]中國多人競賽世界排名都很低19
[討論] 民眾黨和蔣萬安是隨便亂蹭嗎?21
[討論] Chinese Taipei 隊伍沒有台北人!19
[討論] 郭國文和蔣萬安誰比較失禮?17
[討論] 蕭美琴怎麼可以那麼低調14
[討論] 所以到底是誰在崩潰?29
[討論] 本屆政治人物亂蹭排行榜?3X
[討論] 賴清德根本不愛棒球16
[討論] 陳啟昱當庭逮捕、聲押禁見14
[黑特] 館長談到棒球怎躲躲閃閃?11
[討論] 蔣萬安怎麼蹭棒球蹭成這副德性?9
[討論] 賴成立全民運動署,暫擱新住民署!做對27
[討論]中國多人競賽世界排名都很低1
[討論] 小草請別出征陳傑憲……17
Re: [討論] 業者爆料:清水洗不乾淨太陽能版28
[討論] 藍白粉是不是人格扭曲呀6
[黑特] 賤草崩潰一整天了,要崩到頭七嗎?6
[討論] 如果給民進黨繼續執政新竹 幾年有棒球場5
[舊聞] 潘孟安遭質疑搞「25億全台最貴棒球場」2
[討論] 要出多大的事情才會讓民進黨再起不能?5
Re: [討論]中國多人競賽世界排名都很低9
[討論] 藍白財劃法就是要封殺國家體育發展7
[討論] 今天一堆人在洗藍白擋體育預算,真or假?7
[討論] 民進黨 伍麗華 狂蹭耶3
[黑特] 為啥民進黨要蹭棒球好像功勞都他們的一樣1
[黑特] 2023台灣人均碳排暴增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