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部品] Bell Race Star 安全帽 w/ Sena 50s 開箱

看板biker標題[部品] Bell Race Star 安全帽 w/ Sena 50s 開箱作者
Virex
(臉黑非洲人QQ)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9

《部品名稱》Bell Race Star & Sena 50s

官方照片
https://i.imgur.com/bI5X4qi.png


帽體規格
https://i.imgur.com/5CN29uO.png

外觀
https://i.imgur.com/vNLSt9U.jpg
https://i.imgur.com/Gqq1KGL.jpg
https://i.imgur.com/pebHxYz.jpg
https://i.imgur.com/bIrvavr.jpg
https://i.imgur.com/OtCeXV1.jpg
https://i.imgur.com/AKuOhZV.jpg
https://i.imgur.com/s66rChs.jpg

額頭 logo
https://i.imgur.com/pryGqgV.jpg
https://i.imgur.com/vRBZWTu.jpg

帽子線條一路拉到鴨尾
https://i.imgur.com/mERKPQc.jpg
https://i.imgur.com/0ByDubZ.jpg

左右碳纖維跟 BELL 字樣
https://i.imgur.com/mF31pjd.jpg
https://i.imgur.com/VE3zHyO.jpg
https://i.imgur.com/w6OHhT0.jpg
https://i.imgur.com/zGng9Ay.jpg

鴨尾左側的型號
https://i.imgur.com/LsHxi0b.jpg

最後端,DOT 與 SENLL 字樣
https://i.imgur.com/AfqQf3j.jpg


進排氣口的部分,都是無段落的撥桿設計。

額頭進氣口
https://i.imgur.com/NjlQ8a7.jpg

https://i.imgur.com/OJixcCW.jpg

頭頂前方進氣口
https://i.imgur.com/zAHJFnk.jpg
https://i.imgur.com/vBYEQyb.jpg

頭頂後方排氣口
https://i.imgur.com/5WDQvia.jpg
https://i.imgur.com/fGWyTUo.jpg

下巴進氣口
https://i.imgur.com/DbjQiZv.jpg
https://i.imgur.com/Tnkq3EQ.jpg

下巴內部還有個矽膠塞,
可以選擇塞著讓下巴進氣往鏡片吹,或是抽起直接吹往嘴巴。
https://i.imgur.com/I9G2hiN.jpg

正面有個小鼻罩,然後兩頰 EPS 上有 BELL logo
https://i.imgur.com/bBSYG0Z.jpg

帽口,可以看到,兩頰是有做緊急快拆設計的,
但覺得 BELL 設計的拉取點位置太裡面了,有點微妙。
然後跟 Star 一樣是有頸圈的設計。
https://i.imgur.com/HciFPaq.jpg

下巴罩,整體性真的很棒
https://i.imgur.com/jJ51bco.jpg
https://i.imgur.com/WV3KKvb.jpg
https://i.imgur.com/Qr7jfX3.jpg
https://i.imgur.com/5BeGhJP.jpg
https://i.imgur.com/LLTzLTi.jpg

扣具則是賽事帽唯一選擇的雙 D 扣,尾端是磁吸設計。
D 環上有 BELL 的創立時間,1954 年。
https://i.imgur.com/Z14PEuC.jpg
https://i.imgur.com/fmENhMl.jpg
https://i.imgur.com/q23XsRQ.jpg


頭頂內襯
https://i.imgur.com/Uzrp9kv.jpg

https://i.imgur.com/J74Ipef.jpg
https://i.imgur.com/qON1PDK.jpg

正上方還有多一塊,看起來是可視使用者頭型決定是否要拿掉。
https://i.imgur.com/ACcxMdU.jpg


拆下後露出緩衝層, Bell Race Star 是採用 Flex 緩衝技術。
所以是有三層的,分別為 EPO、EPP、EPS 對應不同速度的衝擊。
https://i.imgur.com/t7jjm4O.png


最裡面黑色部分為 EPO ,中間紅色為 EPP,最外層則是 EPS。
https://i.imgur.com/I7ya2c4.jpg

這頂的氣道以歐美帽廠來講,蠻淺的。
https://i.imgur.com/CIKC4uJ.jpg

SNELL 貼紙也貼在這邊
https://i.imgur.com/bCzjCwu.jpg

兩頰的部分,三個點對應的是磁吸的頰襯。
這頂是較早期的版本,沒有預留耳機孔,後期版本就修正為有預留了。
https://i.imgur.com/adDBezs.jpg

頰襯
https://i.imgur.com/bYKAHpX.jpg

不過運氣不錯,
剛好頰襯裝完後有個凹槽處可以塞耳機,還很一敗。 ( 此耳機為 SENA 10C PRO )
https://i.imgur.com/uTwvTLa.jpg
https://i.imgur.com/JzzODcH.jpg
https://i.imgur.com/JPGCfIg.jpg

頤帶為可拆式
https://i.imgur.com/ZMFqqbM.jpg

頸圈
https://i.imgur.com/wQ4YI08.jpg

內襯一覽
https://i.imgur.com/z8PwUTj.jpg


順帶一提,RACE STAR 與 PRO STAR 除了束口袋型的帽袋外,還都有附贈手提帽袋。
https://i.imgur.com/L8Ai28t.jpg



最後快速開箱一下 SENA 50S

外盒
https://i.imgur.com/tTKppO6.jpg

https://i.imgur.com/K8d61mt.jpg
https://i.imgur.com/hbhJ0tG.jpg
https://i.imgur.com/fM2Yxjn.jpg

開箱
https://i.imgur.com/SMxCwOe.jpg

所有配件
https://i.imgur.com/gnrTvep.jpg

主機天線打開長這樣,但平常其實不會開就是。
https://i.imgur.com/YUK2BqZ.jpg

主機金屬接點
https://i.imgur.com/9ML0aQO.jpg

充電孔也改用 TYPE C 了
https://i.imgur.com/UhprABS.jpg

底座我是用夾式的,一樣有金屬接點,主機直接扣上即可。
https://i.imgur.com/L0xpNVl.jpg

主機扣上後要釋放主機的話,按壓旁邊銀色那顆紐就可以抽起。
https://i.imgur.com/ZZIljEW.jpg

底座下方有個溝通按鈕,使用後會直接切斷耳機所有訊號。
但很可惜不像以前玩耳機時,有些藍芽耳機按下去會用麥克風收音。
雖然 50S 機體上也沒麥克風可以收音就是。
https://i.imgur.com/rbUH0Xu.jpg

底座內側是直接連接耳機與麥克風,要更換麥克風要拿六角板手拆螺絲才能更換。
https://i.imgur.com/zToB6vX.jpg

裝上後,長這樣,原本想往後把 BELL LOGO 直接蓋掉,但頸圈卡點在那就作罷了。
https://i.imgur.com/rV0NM60.jpg
https://i.imgur.com/UzzBaFo.jpg

實際配戴,未裝 50S 前
https://i.imgur.com/7uUQZl6.jpg

裝了 50S 後
https://i.imgur.com/LQUe9ve.jpg
https://i.imgur.com/a6q7PD5.jpg
https://i.imgur.com/HGlrNFc.jpg


《體驗感想》

先來講帽子的部分,整體來說, Race Star 優於 Star 有感的地方。
1. 通風,不知道為什麼,明明額頭與頭頂進氣口根本一樣,但通風明顯強很多。
2. 下巴進氣口的手感,Star 是大滑塊,Race Star 則是撥桿,但撥桿手感很好也明確。
3. 內襯材質,Race Star 的內襯材質超舒服... 雖然平常戴頭套的話感受度差別不大。 4. 頰襯磁吸,很潮、很好拆。
5. FLEX 緩衝技術,這是當時 BELL 自家研發的最頂級技術。
( 但目前在 Moto-10 有名叫 Spherical 的新技術就是 )
6. 不知道為什麼,Race Star 的鏡片扣很順手,Star 的話扣沒問題,但開要很大力。

再來講講 SENA 50S ,
會入手的原因,就... 想試試旗艦款加上配色很符合這頂帽子。
實際功能確實多到爆,但周圍沒人用 SENA 就廢一半了 QQ
改用 TPYE C 讓線可以少帶一條。
而底座跟機身的金屬接點的設計確實很棒,不用接線也減少線折到的機會對懶人而言是加分的。

原本還有考慮 Sena 50R 和 Cardo Packtalk,
但前者主機不可拆的設計覺得不方便,雖厚度因此薄了一點,但最終還是放棄這選項。 後者則是因為當下沒看到特別甜的價格,最後就選擇 SENA 50S 了。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87.7 (臺灣)
PTT 網址

as5656v10/30 02:54超詳細 推

alfa2810/30 08:40想請問頭型/原本帶過什麼帽子跟尺寸之比較!

如果純試戴過的話, Arai RX7X 戴 XL Shoei X14 戴 L Xlite X-802R 戴 XXL 現在手邊有的帽子 Nexx X.Wed2 戴 XL Nexx SX.100R 戴 XXL Icon Airfilte 戴 3XL Raven Ipsum 戴 XXL Bell Star 戴 XL (微夾,但自己加海綿調整後好很多) Bell Race Star 戴 XL (微夾,但不知道是不是 FLEX 的關係,沒 Star 調整前夾,所以就沒特別加海綿) 曾經有過的帽子 Nitek 戴 XL (微夾) OGK Kaumi 戴 XL,但那時候不懂,後來感覺買大了,應該 L 比較合適點。

jacky79111110/30 10:10謝謝分享,照片也好多細節,感覺很不錯的帽子耶!可

jacky79111110/30 10:10惜太晚有這篇,已經下訂帽子~

larry90111710/30 10:12V大的開箱文總讓我佩服不已

lucky12382010/30 11:10推開箱

alfa2810/30 15:38謝謝V大,我戴RX7X XL想入手bell SRT.

SRT 與 STAR 系列是共用鏡片的,可以去試試它的快拆,很有感。 自己戴著帽子的情況下還能更換鏡片,這真的在其他帽子上很難做到。

lucky12382010/30 16:50期待樓上開箱,也在考慮SRT

pttLithium10/30 23:51戴過舊款STAR真的是上品,但鏡片的鍍膜和質感真的慘

pttLithium10/30 23:51不忍睹,用沒幾年防霧防潑水效果整個近乎零….(沒有

pttLithium10/30 23:51頻繁清洗,皆用中性清潔劑)希望樓主新款有改善此缺

pttLithium10/30 23:51點了

目前還沒過這種情況。

ElrosHsun10/31 12:56bell我戴真的夾爆QQ 頭頂後有兩角的可能沒辦法

我戴過直接夾爆的帽子應該是 Nitek 12K 的版本,戴上去直接很有感頂到 EPS。

Schlink10/31 13:36請問排氣效果和BELL STAR一樣的不優嗎?謝謝

Schlink10/31 13:41還是因為進氣變明顯而有感變好? 謝謝

我自身感受上整體進排氣各方面都變好了, 最近變涼了,眼鏡起霧狀況也比 Star 好很多。 尤其昨天跟今天晨跑都有遇到飄雨,昨天雨勢比較大一點,進氣孔全關騎車也還好。 這頂帽子大概九月底拿到,所以也有蠻炎熱的天氣戴出門的,整體而言我覺得蠻涼的。 但這點讓我蠻匪夷所思的,明明前面進氣口跟 Star 基本雷同,怎會有那麼明顯差異。

Schlink10/31 16:15多謝心得,我猜可能是額頭內襯有相對應打洞,加進氣道的

Schlink10/31 16:15角度也有差異,所以體感增加了。

Schlink10/31 16:17如果內襯長的雷同,那可能就是額頭和頭頂的進氣道角度和

Schlink10/31 16:17star不同。

這猜測跟我自己所想的差不多, 但可惜我那顆 Star 是有 Mips 的版本,所以 EPS 上多一片 Mips 擋住。 沒辦法很直觀的觀察這部分細節。 總之,以內襯的舒適性、整體通風,Race Star 都是蠻明顯優於 Star 的。

alien81811/03 08:05這開箱有夠詳細,感謝分享

反正都要開了,就盡可能提供一些資訊,加上個人喜歡買冷門品牌,開箱也少 (?

momomo2911/13 12:17謝分享,自己前陣子從Sol sf5換了bell eliminator 重量

momomo2911/13 12:17通風升級有感,荷包也很有感

Eliminator 我也很喜歡,但喜歡的 Carbon 或 RSD 聯名款都不太便宜。

cscpony 10/19 00:33BELL srt 戴到現在路上沒撞過帽 star系列

cscpony 10/19 00:33好多都好好看

很正常的,就冷門的帽子又是歐美頭型容易夾。 不然 Race Star 的各方面性能不比同時期的 Shoei X14 差。 彩繪的話,個人超喜歡以前有頂 Ace Cafe 聯名的黑色底金邊的 Race Star。 不過近期有幾款大色塊的彩繪也很棒就是。

※ 編輯: Virex (1.162.0.201 臺灣), 10/20/2022 21: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