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
圖文好讀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KCBJfG7qMV9873HS/?mibextid=WC7FNe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
你分得清楚社工與志工嗎?社工是公部門或社福團體中,連結資源、協助個案的守門員;志工是無償投入公益的夥伴。這兩者常常被混淆。
這本書是坊間極少以社工為主軸的著作,作者王晨宇從基層社工的角度出發,書寫社工日常所見的案主、照顧者與社工,補足社工場域中長久以來不被重視、微弱的聲音。
社工是人,不是神。
王晨宇多次在書中懇切道出這句話。他語重心長的指出:
每一次個案的死亡都彷彿撕裂了社工,尤其每個服務對象都帶著不同的故事進入他們的世界,那是他們的生命故事,刻骨銘心的每一段經歷。
很多人認為這是一份只要說說話就可以賺錢的工作,但社工也有感情,也會受傷。即便服務對象上一秒因為一時的情緒怒斥,說社工根本幫不上忙,但要是他在下一秒離去,社工們也會因此掉淚。
作者擔任社工時,較長時間服務身心障礙者。全台灣總計約有一百二十萬名身心障礙者,占總人口數的百分之五左右。
他強調,在批評或不理解身心障礙者時,請暫停五秒鐘,試著去同理他們的感受,或者想像自己是他們的家人。你不一定要像社工一樣無條件包容他、接納他,只要試圖理解,那就踏出了助人的第一步。
提及照顧者艱辛與痛苦,王晨宇提醒,許多身心障礙家庭隨著心智障礙者的年歲增長,照顧者也ㄧ起變老,落入了「照顧障礙者」的無限迴圈中,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離開。
這種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變老的情形,稱為「雙老家庭」,照顧者視身心障礙者為永生的羈絆,而那個循環中,只有照顧,沒有自己。
王晨宇進一步說明,社工雖然只是服務對象人生中的過客,卻也可能是他們生命中重要的旅伴。社工做的,就是陪他們走過人生最黑暗的那一段路,僅此而已。
面對承受高度壓力的照顧者,如果是你身邊的親朋好友,請多加關心他。可以打個電話給他,甚至登門拜訪,去理解、探望,問問有什麼是自己幫得上忙的。
陪伴勝過一切,照顧者與身心障礙者一樣,他們最需要的,通常就是「陪伴」,必須讓他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我們沒有將他丟下。
王晨宇表示,如果可以,鼓勵他使用長期照顧資源吧!孝順並非事事親力親為,關於照顧,更好的是交給「專業」。
一般人倘若遭逢巨變,都不見得能夠得到親友鄰居的扶持,何況「不想拖累別人」,又或者親屬「不想被拖累」的身心障礙者,面對困境當然更加不堪一擊。
孤苦無依的人,或許並非真的舉目無親,不管自願或被迫,他們離群索居,在一個沒有人想像的角落,孤苦伶仃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
高度經濟發展的社會結構造就他們悲戚的晚年,「孤獨死」正在台灣社會發生。
或許有點沈重,但作者很鮮明的描繪個案與照顧者的悲歌,也帶出社工深層的心聲,期待我們都能給社工多點鼓勵,更理解身邊的弱勢族群,撕下貼滿的標籤,看見他們良善美好的一面。
#王晨宇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
#這邊出版
#遠足文化
#社工
#照顧者
#身心障礙者
--
爆
[問卦] 為何陳姓社工只負責十餘件個案卻發生悲劇原文代Po 我是社會局社工,這位社工並不需要大家的同情,而是理解。 最近風波延燒,許多社工跳出來幫這位社工講話,但請恕我直言,隔行如隔山,服務不同 個案、需要和不同的上級單位交代的社工工作差異非常大,許多人同情社工案量高、人力 不足等等,在這個案子是不成立的:7
[推薦] 《我們都被貼滿了標籤》作者自肥推薦「你們一定很有愛心!」 「我長大以後也要成為跟你一樣的社工!」 「身心障礙?跟殘障是一樣的嗎?」 「你是不是智障?」 「要跟我們當朋友?可以呀,去偷你媽的錢給我們。」7
Re: [新聞] 不堪長照壓力!嘉義女去年棉被悶死父其他家新聞說她是用鐵捲門壓自己自殺的並留下遺書。介護殺人、介護自殺 看來是趨勢 。 . 在這麼黑暗的時刻分享知識。 .6
[問卦] 支不支持社工遠端科技訪視?身邊也有從事社工行業的朋友 經常聽她們說 約個訪視 很常遇到被放鳥 有的照顧者自己工作也忙 約個時間也忘記3
[問卦] 想問社工「主要照顧者」的定義?我以前有跟社工在長照機構裡一起工作過,我們會稱個案「回家」主要照顧個案的人為「主要照顧者」,而不是在機構裡面負責該案的保育員。 所以我想這個概念在幼兒組是不是一樣的,保母就相當於機構的保育員?而主要照顧者就是幼兒返家時照顧他的人? 我不是社工系畢業的,所以對這些名詞不是很懂。有沒有人可以幫忙解答?到底是社工他們的用法變來變去,還是記者亂定義?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RD.3
[時事] 宜蘭慈懷社工林姿妤獲「服務績優獎」用宜蘭慈懷社工林姿妤獲「服務績優獎」用心伴受創孩子逾9年 吳佩蓉 宜蘭慈懷基金會社工督導林姿妤在大學畢業後沒多久就至慈懷園擔任社工,9年來專業用心 陪伴一群受過傷的孩子,今年憑藉著她幫助人的堅持和努力,榮獲宜蘭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 #台北家扶2021年新手照顧者支持團體開始報名!!!!! 成為父母之後面對角色的轉換, 每一步對孩子而言都是成長, 每一步對照顧者而言都是學習。 但面對孩子的哭鬧,總讓人備感挫折,
- 作為一個曾是天涯淪落人但是已經先跑的前社工跟您說一聲,真的很謝謝你對於台灣社會弱勢的付出。也很尊敬您的經歷和故事以及血淚史。社工界有您真的很棒很好。 但是作為一個也曾經情緒耗竭且需要看身心科的助人工作者。其實你已經不太適合再擔任社工這份職業了。 說的話很重,但是身為社工,真的要面對一大堆狗屁倒灶的破事,還有不管基層死活的上司,當然還有熱誠或期待是可以繼續撐下去。 最近發生的新聞的確也把那位社工打成罪人了。聽您的故事你應該也已經陷入情緒耗竭,當社工已經沒有熱情,又沒有動力服務個案。我是覺得乾脆放個案自己找出路說不定比較好。坦白講社工太過自以為是了。因為社會對於社工的瞭解很少,所以社工圈會一直需要自我安慰。我不敢離開,我只會做社工。 我只想對您說,那很抱歉你就活該繼續被這個世界和社會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