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規模化效應 台灣教改失敗的原因
「規模化效應」是約翰李斯特今年翻譯的新書
他是「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史蒂芬李維特的好友
他的實驗法「現場實驗」已經在2019年由杜芙洛夫妻(窮人的經濟學作者)拿下諾貝爾獎
規模化效應指的是一個經濟體能否擴大規模
比方說麥當勞就可以規模化
高級餐廳不行
書中舉例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
就是人力資源無法「規模化」
李斯特曾經在窮人地區辦學校,因為優良老師需要錢,所以他們發現比較好的做法
是壓低成本,去找不那麼厲害的老師
如果是汽車零件,那麼賣得好的話,成本會不斷下降
但是人力資源不是這樣,優秀老師不會因為學校好就自砍薪水來應徵
所以台灣教育改革失敗就在這裡
廣設大學就是想辦法規模化
但是資金不足造成老師素質低落
進而造成學歷貶值
就業市場不再看重大學學歷
所有制定教育政策的官員應該都要去看這本書
還有很多非常精采的部分,像是作者去優步擔任顧問歷程
推薦所有想看經濟學的讀者去看
--
看起來蠻有趣的 謝謝分享
謝謝分享
附帶一提,〔窮人的經濟學〕好看
印度、中國那種人口基底大的才比較適合規模化
不是人口問題,菁英就那麼少
台灣廣設大學讓全民教育程度往上提高至高等教育沒
問題,但管理出了問題,某些職校、專科跟本沒有達
到升格門檻但卻浮濫開放升格,而且這政策也沒有考
慮到人口老化少子化的問題,但讓全民教育水準提升
這件事我並不覺得這個是不好的,為什麼大學畢業還
在做低薪工作我覺得那是台灣產業面整體的問題
你問問看為什麼企業、公司找不到人就要政府開放更
多外籍移工而不是提高勞工薪水雇用更多本地勞工?
※ 編輯: arsl400 (219.91.32.112 臺灣), 01/30/2023 08:45:53
如果你把教育的價值濃縮成一個特定的觀點,那麼你要說
他成功或是失敗都可以,畢竟是依照這個特定觀點出發。
教育的資金不足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根本不存在什麼教
育單位不缺錢的可能世界吧。
而且你想像中的菁英,其實在現實生活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你對菁英的看法也過於單一化,即便只使用教育的觀點
來看,教育人才比較像是「門檻式」,就是教師是否具有
足夠的門檻指導那個層級的學生。你總不會覺得高中生的
教師一定要是中研院院士,或是博士等級的菁英來教育國
小吧?這些菁英不一定能夠教導的比一般大學學歷的人要
好。
要講特定觀點當然是,現在問題就是台灣技職體系教育出了問題,沒有國家會把失業定義 為沒問題 然後現在國中小都在推創新創客教育,問題是有這樣能力的老師本來就少又貴,你去查 蒙特梭利學費多少就知道,也就是只有少數出得起學費的學生才能受這樣的教育 大學也一樣,傑出的教授又不能大規模的請,硬要講就是錄線上課程,然而實際上線 上課程根本就不能跟進入教授實驗室那種一對一家教的方式相比,所以當然不可行
我不覺得以前的教授比現在的會教
非常同意5樓13樓24樓的看法
我有小孩子,我真心覺得蒙特梭利只是個哪裡騙錢的幌子
,不能說沒用,但是不會比一般的常規教育有用多少。再
來,大專院校要看性質,對頂尖的研究型大學而言,教授
的KPI在論文升等,不是在教育。所以你口中的傑出教授
跟教學品質不見得是正比。我能這樣說,就是遇過教學馬
虎專心在投論文的。
我不了解大學研究所教育你指的是哪個類別,不過我想到
了大學,要擔負完全責任的是學生自己,有沒有紮實的唸
書,比教授有沒有辦法手把手的帶還要重要。我不知道實
驗室裏面有什麼一對一的,還有差別在哪裏就是了。
科技進步,現在很多線上講座,我還蠻推薦王道還的,真
的有講什麼東西。不過你也很難要求一般的學者有辦法做
出這樣子的演講。舉世皆然好嗎...
請去看刻意練習,裡面講得很清楚,簡單講一對一教學強在立即性的回饋,學生時代大家 都知道,家裡有請家教的同學成績比較好,大學也是,看網路影片和實驗室不一樣, 我那個時候就是拿人工智慧企畫獎,靠的就是一次一次的提案,幾乎每次都被教授打槍 這種來回問答式的學習才是最強的 後來我為了準備出國準備北上補習英文,很多人包含要幫我寫推薦信的教授都勸我留在 高雄看線上教學影片就好,我堅持一定要來,當時家裡經濟很緊,是我堅持一定要現場 教學的,像是英文口說沒有老師現場回饋,一定是鳥到不行,這些全部都是科學證實的
台灣教改失敗是書中看法還是你自己的?
當然是我的看法
我認為廣設大學跟規模化的概念不太一樣,不太能直接套用
當然不一樣,一樣的話教改就成了
※ 編輯: arsl400 (219.91.32.112 臺灣), 01/30/2023 13:03:26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好事,高學歷低薪是另外一個社會結
構問題,不能直接把低薪歸咎於教育普及化,畢竟薪資
結構牽扯很多總經因素及供需法則。
廣設大學主要核心是高等知識普及化,但只要有心想學
習,任何人在家都能免費透過網路影片跟隨哈佛耶魯大
學大師一起上課,我國台大開放課程也做得很好,這些
都是免費公開的。
知識理應是人類寶貴資產,最理想狀態是可以彼此無私
共享,激發更棒的創意。
教育的本質是分享知識,而不是競技炫耀或賺錢的舞台
,教育者會讓人尊敬的不是頭銜名稱,而是那種一生懸
命用盡力氣在教導傳播知識的熱血沸騰,這個才是教育
的宗旨。
薪水高低不應該是教育者要負擔的責任。
教師的報酬跟工程師找工作一樣啊,大部分人也不會因
爲某個新創公司的產業前景看好或是得到政府資金挹注
而放棄FAANG的薪水吧…
書中的說法是這種人才很少
※ 編輯: arsl400 (219.91.32.112 臺灣), 01/30/2023 17:58:31我認為教改失敗跟老師素質低落無關 是社會上根本不需要這
麼多大學畢業生的工作 結果一堆大學畢業生在做國高中生就
能做的工作 當然就造成低薪 造成教育資源浪費
大學教授的本業是做研究 教書只是附帶的 大學生本來就有
責任自己要學好 何況現在有很多開放式課程 學生覺得自己
老師教不好 可以上網找課程看
你說一定要老師親自教才學的好 那也只現於實作型的課程
學生進了研究所就是在進行這種訓練了
而研究能力 現在台灣的大學教授其實這方面是有提升的 所
以現在在研究所接受教授一對一訓練的人 其教學品質不會
比以前差
受教了,謝謝分享你的故事。
教改失敗很多原因的
其中之一是沒有因材施教
沒有大學資質去讀大學,浪費其他天賦也浪費社會資源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讀書天賦的
我覺得你說台灣教改失敗是因為人力無法規模化 是對的
但是關鍵不是老師規模化而是學生無法規模化
實際上即使是私校還是有能力請到有一定程度的老師
可是學生就不夠 當然就收不到錢
是否所有人都適合/需要讀大學 也是一個問題
廣設大學頂尖可能更強 但是數量不可能跟上增設的人數
廣設大學頂尖的都變弱了
除了少子化外,教育資源的分散
以前前35%的大學生,排名35%大概就是第一級私校
現在前45%還有國立大學可以讀
瑞士才800萬人,大學競爭力比我們高多了
35%離頂尖很遠 我說的是1%的
以前的1%基本上比現在頂尖阿
30%-35%是以前大學錄取率
以前光是競爭人數就多很多
現在的資訊流通進步太多了 保證比以前的1%強
台灣比較容易出問題,台灣太多大學
跟國外又不太一樣
資訊流通不代表比以前強,重點在競爭強度
專業專精的知識,不是靠資訊流通就可以學好的
現在的學生資源多太多了 如果這樣臺灣頂尖人才還比以前
弱 到底是教育真的出了什麼大問題 還是你的認知有誤呢
其實我覺得教改有成功也有失敗的地方
失敗的地方就是製造太多大學畢業生 一堆人在做國高中生就
能勝任的工作 造成教育資源浪費
成功的地方 就是我覺得現在年輕人英文程度普遍有提升 更
能國際化
而且現在很多大學校系專題或實習是必修 不像早期修課就
能畢業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是比老一輩的在畢業時有更多實
務經驗
從產業面看 看看我們的護國神山台積電 早期要台清交碩士
畢業才能進台積 現在因為一直擴廠 很多中字輩甚至後段國
立碩士也進了台積 等於是進台積的門檻降低了 可是台積電
的競爭力並沒有因此下降
註:我講的進台積是指工程師
最後講的那段跟前文好像沒什麼太大關聯性
因為台積電根本不需要多高素質的畢業生 需要的是日操
夜操的肝XDD
台大素質本來就比以前降低阿,這沒什麼問題
資源多,不代表比以前素質好
少子化,台大比以前好考了,天賦就有差異了
再者之前論文事件...
以前頂尖大學生畢業,是要到世界闖天下,現在考公職比以前多
頂尖大學應該是隨著少子化而減少錄取人數
31
Re: [新聞] 央行放手 新台幣收30.02元創2年新低先講結論 央行應當放手讓新台幣貶值 這對股市而言也是有利的 我一直很推崇「安倍經濟學」 其中日本的量化寬鬆策略39
Re: [請益] 台灣人均GDP跟人均PPP怎麼差這麼多?台灣的工業有規模化、有全球能力 但服務業沒有,非常原始 沒有出口能力,甚至連統一國內的能力都沒有,大部分都細碎分割 這是全球少見的工業-服務業極端落差國家 例如香港、新加坡的服務業是可以外銷規模化,戰力很強的8
[閒聊]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幫忙解決幣圈經濟難題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剛放榜,頒給發展拍賣理論的史丹佛教授 Paul Milgrom 和 Robert Wilson。 Robert 老師接到諾貝爾委員會通知,深夜穿睡衣去對街鄰居兼學生 Paul 家,叫他起床通知他得獎 XD Paul 同時也是 Algorand 加密幣黃金團隊的一員,其熟諳賽局理論並發展的拍賣理論有助於解決 去中心化幣圈經濟中 V 神提過的三難問題:無法兼顧去中心化、安全性、與可擴展性。 讓我們來認識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與 Algorand 這個計劃吧!4
Re: [問卦] 小學為何沒教經濟學經濟學如果只是要知道概念 根本就不用特別學 你去市場做做小生意啦 你去研究一下股票啦 這些實際的經驗3
[問卦] 為甚麼台灣畜牧農產沒有走向產業規模化?直接從源頭就整併成幾間公司 雞蛋 菜 牛奶全都專業化 規模化生產 好會好在消費端能拿到品質一樣 價格穩定的產品 壞就是蛋農 酪農 菜農 果農全都只是集團打工仔 待遇不見得比較好 也有獨佔壟斷的風險X
[問卦]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什麼不頒給賺最多錢的人很多人都嘲笑經濟學家,說他們搞經濟,卻沒賺大錢 一堆人不研究經濟學,股市幣圈割韭菜就賺大錢 所以賺大錢的人比經濟學家實際多了 而且賺很多錢的人,講起話來就是比較有道理 比起賺不了大錢,但是只懂經濟學的人厲害多了1
[討論] 鄉民怎麼辨認科普書能不能看?之前在書局看到一本新書 叫做甜甜圈經濟學 作者一開始說美國過於強調 GDP 然後簡單說明 GDP的小歷史, 是因為 1930 年代美國國會為了了解美國的收入,- 感覺這本書作者地位很高 不過他寫人工智慧那章真的很糟 先不管他懂不懂人工智慧 諾貝爾獎得主羅伯席勒就說這種恐懼故事永遠不會退流行 參考故事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