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感官的歷史:200 年前的人如何聽?
我們今天太容易接收到視覺刺激,讓我們忘記了這件事的時代意義。我今天隨便上網就可以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林布蘭,他一輩子沒看過《蒙娜麗莎的微笑》。
不止如此,我們今天熟知的文藝復興時代的偉大畫家,他們的油畫、壁畫,林布蘭可能都沒有看過。他唯一能接觸這些畫的方式,是透過版畫家所畫下的臨摹版畫。連林布蘭都如此,那更不用說一般人了。
所以以前的歐洲人,當他們有幸旅行到羅馬、到佛羅倫斯,看到前輩畫家的偉大作品時,真的會在畫作前面痛哭流涕。相較於此,我們今天就算買了機票飛到巴黎進到羅浮宮,也只有 30 秒的時間可以看《蒙娜麗莎的微笑》,自拍的時間都不太夠,更不用說痛哭一場了。
▎感官也有歷史:200 年前的人究竟看到/聽到了什麼?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這份古今之間的差距。這份差距,為歷史學者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為就算一幅畫有流傳下來,我們要怎麼知道 200 年前的人在看這幅畫的時候,心裡會有哪些觸動?看那幅畫,會牽動什麼樣的社會意義?
物理意義上相同的一幅畫,放到不同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幅畫。聲音也是如此。同樣的聲音,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下,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聲音。
從 1970 年代開始,就有一些史家很認真地看待這個問題,並且開創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叫做感官的文化史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perception)。
最早開拓這個領域的人之一,就是法國的歷史學家 Alain Corbin。他在《大地的鐘聲》(Village Bells) 一書中,就清楚地示範了何謂感官的文化史。
書一開頭,Corbin 就讓我們看到一連串我們今天已經不能理解的狂熱場景。
▎200 年前法國農民對鐘聲的狂熱
1799 11 月 25 日,在法國布列納這個地方,一群婦女帶著小孩,他們不惜違抗法令,用肉身衝破了教堂鐘樓的大門,登上鐘樓狂熱地敲鐘。隨後政府官員趕來,以法律的名義要求他們停下來,否則會被逮捕。出乎官員意料的是,到了晚上八點,又有一群孩童趁著夜色潛入了鐘樓,開始大敲特敲。究其原因,原來他們只是想要慶祝聖卡特琳娜節(天主教的聖徒節日)。
另一個場景:1830 年 12 月某日,在布列納堡這個地方,村民叫罵著衝進了鎮政府大廳。究其原因,只是因為鎮議會決定將鎮上一口裂開的鐘拍賣掉。
布列納堡原有四口鐘,裂開的這一口,已經好幾年都無法敲了。賣掉的話,可以得到
5000 法郎的收入,足夠為學校再蓋一棟校舍,還能再為鎮上添購一口時鐘。但村民們拒絕賣掉它。在拍賣會當天,被卸下的鐘剛一落地,人群就湧了上來。男人們擁抱著鐘,嘴裡不斷起誓,女人們念叨著所有聖人的名字,想阻止它被破壞。她們哭泣著獻上最深情的話語,並讓孫子們親吻鐘身。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 200 年前的法國村民對鐘如此癡情、如此狂愛?
▎鐘聲的日常功能
其中一個理由,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鐘具有相當重要的功能。比如早上敲鐘人會敲晨鐘,中午會敲午鐘,黃昏會敲昏鐘,甚至晚上還要敲「回家鐘」,提醒在外訪友、玩樂的人該回家了。
我們今天已經不需要鐘來報時了,但當時的農民、工人卻都需要這個。如果鐘早敲了、晚敲了,或忘記敲了,不但可能引發勞雇糾紛,還可能引爆全部村民的不滿。
尤其在冬天的時候,天色很快就暗下來。如果黃昏鐘晚敲了,那麼很多人就要摸黑回家,提高意外發生的機率。
而在夏天的時候,由於人們一大早就要到田裡幹活,晚上很早就睡了,因此村民們都會希望夏夜晚間的「回家鐘」能夠提早,以免干擾睡眠。如果敲晚了,就可能引發全村的人集體抗議。
▎鐘聲的宗教功能
除了報時之外,鐘的另一種重要功能,就是宣告宗教儀式的莊嚴、神聖。重要的宗教節日,例如復活節、聖誕節、耶穌升天節,那是一定要敲鐘的。
另外像是出生受洗時、死亡下葬時,也都是要敲的。而且怎麼敲、敲多大力、敲幾下,還都有嚴格的規定。依照身分地位的不同,敲鐘的待遇也不同。
例如私生子女受洗時,可能就是不敲鐘的。女子結婚後,如果在第七個月或第八個月就生下了孩子,洗禮時也可能不敲鐘。
至於喪鐘的敲法,不同地方往往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在訥沙泰勒這個地方,男人死亡時是敲 15 下鐘;女人死亡時是敲 12 下鐘。而在比利、埃斯克拉韋爾等地,人們為男人敲
13 下鐘,為女人敲 11 下鐘,為兒童敲 7 下鐘。在古爾奈,男人是 12 下,女人是 8
下。
這些規定,我們今天看來可能覺得很瑣碎,但當時的人真的是非常在意這些細微的差異,而他們的耳朵也被訓練成能夠分辨出這些細微的差異。如果敲不對或少敲了,亡者的遺族很可能會產生屈辱感,甚至因此和教士發生衝突。而當鐘聲正確地敲響的時候,鐘也就能夠發揮撫慰心靈的力量。
▎鐘聲凝聚了整個村鎮
除了日常的功能和宗教的功能外,鐘還有另一項重大的功能,那就是它可以凝聚一整個村鎮的認同感。
以前歐洲有一種職業叫「鑄鐘匠」,他們平時遊走在各村莊和小鎮之間,等到有誰需要鑄造鐘了,就可以把鑄鐘匠請過去。
但造鐘這件事,絕不是付錢雇工就完事了,而是全村都要動員起來的。鑄鐘匠來了之後,村民們一定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不但要幫忙跑腿、搬東西,家家戶戶還要輪流請鑄鐘師傅吃飯。
至於鑄鐘的金屬哪裡來?除了向鑄鐘師傅購買之外,人們也都會捐出家裡不用的廢金屬,例如舊銅鍋、錫碗碟、舊平底鍋、變形的燭台、柴架、研鉢,或是銅幣。
由於各種金屬的比例未必正確,敲久了,也就往往發生鐘裂開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這樣造出來鐘,顯然已經是整個村鎮集體記憶的一部分。鐘鑄造完成的那天,必定是個大日子。人們往往聚集到小酒館裡,或者去到神父家,一起吃飯、一起唱歌。
▎城市的興起與鐘聲的衰落
然而整個 19 世紀,其實就是一段鐘聲的重要性漸漸衰落的歷程。一方面是因為政教逐漸分離,法國正式成為一個世俗主義的國家,鐘聲的宗教力量也就沒有那麼強大了。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的興起。1908~,法國《震旦報》刊出一篇文章,標題叫〈
鐘的折磨〉,內文是這麼寫的:
「在如今的時代,直到子夜時分仍待在戲院或咖啡館裡看表演的人數不勝數,敲鐘召喚幾個罕見的教徒去做早彌撒,真是荒謬透頂。」
至此,晚睡晚起的都市人,他們在擺脫了宗教的束縛之後,開始要求「安靜的權利」。
▎20 世紀值得銘記的鐘聲
不過,也正因為世俗主義的介入,20 世紀兩場世界大戰開打的時候,國家都調用了鐘聲,在開戰時刻,全國的鐘樓全部敲響,創造出了世俗性的集體聲音記憶。
在《大地的鐘聲》這本書之外,我特別想提到的是:二戰末期,巴黎從納粹德國手中解放的那一天,全巴黎的教堂一齊敲響的鐘聲,也是許多老巴黎人心中永難磨滅的記憶。
作為一個法國人,20 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也經歷了那一天。在她的回憶錄裡,當西蒙波娃回憶起那一天的巴黎,她心中響起的聲音,既不是最後一發戰爭砲火的聲音,也不是巴黎市民歡騰湧上街的聲音,甚至不是收音機傳來英國廣播公司正式宣告巴黎解放的聲音,而是巴黎各個教堂此起彼落敲響的鐘聲。
.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歡迎你收聽我的 Podcast 節目衣櫥裡的讀者
第16集:【歷史學】19世紀法國農民的聽覺世界|Village Bells。
在這一集裡,我不僅介紹了史家 Alain Corbin 的書,也聊到了巴黎聖母院在大火之後,第一次敲響的鐘聲。
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p5zxCm
Spotify|https://spoti.fi/3uzN4Dn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p6DGWs
YouTube|https://youtu.be/H882nBUYOBg
--
本文網頁版:https://bit.ly/3vKpKnF
推好文、整理
謝謝分享
這個有趣。也讓我對"愛因斯坦的夢"裡面一個關於洪鐘
的小故事更有感覺。鐘這種東西在過去古早時的台灣並
不像在西方文化那樣強烈塑造出時間的印象。
然後有點理解"回到未來"為何把壞鐘樓當成重要場景。
好特別,謝謝分享~
推!
小時候 村子裡就如此 廟裡 有鼓跟鐘 早晚 各一次
90
[心得] 艾蜜莉在巴黎 Emily in Paris S01 (雷) Netflix 文化喜劇本週上架的 Netflix喜劇《艾蜜莉在巴黎》,由《慾望城市》Darren Star 主創、由邁入三十大關的美國甜心 Lily Collins 主演,談「一個美國人在巴黎」在時尚產業的職場文化與生活。此劇是浪漫喜劇、一切都輕飄飄地無傷大雅,不論是成功失敗熱戀失戀還是雲端谷底都沒什麼大不了,這劇情調性說難聽是風花雪月沒有重量與深度、但說正面則是輕巧聰慧完全沒負擔。此劇主角 Emily從芝加哥的時尚行銷母公司外派巴黎子公司Savoir,要為他們帶來「美國觀點」,當然也與公司同仁尤其女強人老闆既針鋒相對又互相學習、當然也要學習法國式生活更要學法國式調情! 這關係與處境,處處令人聯想到十年前上代美國甜心 Anne Hathaway主演的《穿著 Prada的惡魔》,甚至思考起兩性關係與文化身體時,也時有《西蒙波娃的美國紀行》之映照。不過《艾蜜莉在巴黎》把一切的張力與思辯都做了輕盈化處理、而且充分融入 2020 社群網路時代的「文青時尚」與「網紅文化」,作為新世紀年輕人的聲音來重新觀看文化底蘊源遠流長的老巴黎。巴黎這地方或有陰鬱與悲慘、但此劇選擇陽光與活力,巴黎文化可能有其傲慢與嚴肅、此劇則讓 Emily負責來鬆動,巴黎時尚可能有其尊貴與深邃、此劇則讓 Emily穿一套套多彩復古的文青裝自拍走大街。 我不知道一般觀眾怎麼看,但柯粉如我光看一集就心花怒放!Lily Collins當玉女也十年了,中間也曾嘗試轉型演技派、還在 Netflix拍過《深刻入骨》這種嚴肅作品?不過我還是覺得這種輕喜劇玉女戲路才是最適合、而且她臉上已開始有點皺紋要拍就要快!此劇她自己也是參與製作的,小資女不服輸的職場喜劇也演得輕快活潑詼諧促狹善用各種文化梗、這演技彷彿集她多年之大成。最棒的是,這大概是 Lily 歷年影劇裡愛情線最百花齊放的一齣,Emily 從離開芝加哥還和男友依依不捨彷彿生死相許,沒多久就上了三個吻了四個曖昧了五個!巴黎果然有種魔力等人去發掘。 從第一集起,這家法國行銷公司 Savoir 與美國空降 Emily就展開文化碰撞,當然一切都從美國主創與編導的視角來看,舉目所見都是刻板印象中品味出眾傲慢自負的保守巴黎老摳摳,不過 Emily也同樣被塑造成刻板印象中直爽過動沒國際觀的粗率美國年輕人。只是巴黎人與美國人只有這兩種對立的刻板印象嗎?那絕不!這刻板印象只是劇初製造對比醞釀笑料的熱身,到劇中認識的人慢慢多了文化光譜也漸豐富起來,而且我們會發現在巴黎主角群之外還有更廣大的年輕人更像 Emily的美國身段呢!也許 Emily來到這間公司與法國老摳摳衝突一場,是要促成巴黎文化進化的。64
[問卦] 死亡喪鐘??美國華盛頓國家大教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 9日敲響1,000次鐘聲,每個鐘聲代表1,000人 藉以悼念死於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的近百萬美國人 為什麼鐘聲要代表死亡啊??28
[心得] 顛覆三觀的 《氣味文明史》(網誌無音樂版) 「嗅覺是一個非常『具有社會性』的感官。」 若你對歐洲城市發展史有興趣,或許還可從嗅覺角度切入,從少見的面向探究; 或單純想了解歐洲香氛的社會發展史,19
[問卦] 到幾歲還會自言自語講動畫遊戲音效?這個症頭從我小的時候就開始有了 有時候一陣子比較熱衷什麼 就會突然唸出一些動畫台詞或遊戲特效 譬如: CS裡的GO GO GO1
[好雷] 築愛巴黎 Notre Dame (2019 法國片)今年四月院線上映的法國片《築愛巴黎》Notre Dame,暑假也在國內各大串流上架了,這片名 "Notre Dame" 英文直譯就是"Our Lady"、以歐洲基督教社會來說就是「我們的女士」聖母瑪麗亞、作為簡稱的廣泛運用就意指幾乎每個天主教城市都有的「聖母教堂」、以巴黎甚至以全法國來說就是專指「巴黎聖母院」不做他想!看看本片中文片名有「築愛」兩字,就知必和巴黎聖母院古蹟建築有關,只是想到這古蹟時我們又不禁想起幾年前新聞看到的 2019/04/15 巴黎「聖母院大火」、算是 2019 全巴黎甚至全法國共同的創傷!難道此片就在談論這創傷? 那倒沒有,很剛好此片拍在 2018 年、後製在 2019 年春、正期待 2019 年暑假在法上映時、2019 年四月就發生了「聖母院大火」XD 於是許多法國影評經過四月創傷等暑假再看這片時、竟然有種療癒感而紛紛好評!當然它本身就有自己想說的故事,原本這故事只追溯巴黎各種「裹足不前 vs 勇敢創新」的過去歷史,但時機來得真巧竟成為巴黎災後創傷療癒的鼓勵與啟示!話說現實中的巴黎母院屋頂燒掉後在 2019/04馬上展開屋頂重建概念競圖,本片這沒火災的巴黎聖母院則在 2018/12辦了個「地鐵新站」廣場競圖,我們建築師女主角 Maud 能把握機會一展長才嗎? 她當然沒有 XD 本片宣傳就告訴我們她是個「敗犬建築師」,可想而知在陽盛陰衰的建築界有其「玻璃天花板」,也未必是什麼性別歧視但充滿女性困境:她是單親媽媽一人養兩個小孩、前夫不但付不起贍養費甚至仍然給她養、每每找藉口來搭她伙食借她房間睡、她雖皺眉卻總是不爭氣地收留下來、更不爭氣的是反正自己人生鬱悶乾脆就那前夫暖暖被窩、竟還懷了前夫的第三個孩子真不知該怎麼辦... 從這開場家庭背景就可看出她裹足不前的庸碌處境:她明明可以大聲說不、她明明可以伸張自我、她明明可以做出改變,但這庸碌窮忙的人生就得過且過地重複下去。 同樣地在她的建築職場也一樣:她與一堆建築師男同事們都在當人家建築員工、事務所人人忙案老闆卻啥也不做只傲慢巡視,老闆只想榨取大家才能歸我所用卻毫無培育後進的意思、因此儘管有「聖母院廣場地鐵新站」競圖他卻軟硬兼施阻止員工參加、許多員工偷偷準備都被他抓到嗆退了、而蠟燭兩頭燒的窮忙 Maud 根本沒在奢求這競圖... 不過本片奇幻時刻來臨了,彷彿巴黎聖母 Notre Dame 神蹟鼓勵她這巴黎敗犬notre dame:一個她本來設計的別處公園被震爛了、她心血來潮重組設計當聖母院廣場,做完了卻已太晚無法交圖?聖母魔力傳她模型飛越巴黎夜空準時繳交!- 常常有什麼南柯一夢、白日夢、什麼洨夢的 在午夜鐘聲敲響12下之後 一切都恢復正常 請問哪時候會聽到這個正常的鐘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