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麥克瘋/職籃選秀選嘸人 大球員時代已
麥克瘋/職籃選秀選嘸人 大球員時代已結束
作者:體育大主播陳楷
上週職業籃球的PLG跟T1都舉行新人選秀會,不過雷聲大雨點小,一共只選了15位球員,即使加上本週SBL再選了11人,扣掉兩位重複指名也只有24位能繼續籃球路。球員經歷兩三輪的測試跟落選折磨,但除非兩聯盟合併,明年還是繼續各辦各的選秀會。(陳楷報導)
兩聯盟才成立兩三年,鼓勵更多年輕球員投入職籃的效應尚未浮現,但各隊基本陣容都粗具規模進入成熟高原期,要填補的位置已經有限,聯盟官方雖然耗資近百萬精心設計軟硬體好讓一生只有一次選秀的新秀風光亮相,各隊卻小心翼翼,選了一兩個人就叫停,即使加上外籍生兩聯盟11隊一共才挑了15人,搭好了豪華舞台卻沒有幾個人能上台,大部分參選選手落寞離開。高雄海神執行長李偉誠表示,確實各隊都接近滿編,海神也沒有立即的戰力需求,只選了唐維傑是相信他的未來潛力,可以等他一個球季養傷。
台灣師大的前鋒張兆辰在PLG落選,不過到了T1卻成了新球隊台北台新成軍的第一指名,順位還在國手資歷的唐維傑之前。「P選秀落選多少有點失落,突然(T1)第三選到起伏真的滿大。因為測試會上給我的位置也不是我希望的,讓我去打五號位,比較少表現機會,幾乎都在擋拆,我也覺得這樣出來選滿危險的,但還是獲得青睞。」
PLG跟T1聯盟對外籍大學生的上場限制,決定了選秀會的初步走向。T1取消第三類球員後,外籍大學生必須跟洋將競爭登錄名額與上場時間,大幅限縮獲選機會,而PLG雖然產生了史上首位外籍生狀元阿拉薩,但加上丹尼爾也只有兩位獲選,而且PLG同樣限制每隊最多一位外籍生,新選一個就等於淘汰前一個,前兩屆上榜的五位外籍生只有聶歐瑪打滿兩季,戴瑞騰來台六年大學加職業總共只打了28場,攻城獅從容毅燊、伊波卡再換阿拉薩,三年用了三個外籍生,唯一留任的只剩領航猿的丁恩迪,競爭激烈程度不下於洋將。
至於本土球員則大致分為三級:第一級是該屆前三順位好手,無論在哪一聯盟都能直接上場的即戰力,這樣的球員通常在大學時期就已經被經紀公司鎖定,選前直接私下開放兩聯盟報價,談妥合約後也只需要報名一個聯盟,去年的張鎮衙、陳范柏彥,今年的林信寬跟高錦瑋都是如此。第二級則是肯定獲選但不確定順位的球員,通常兩聯盟甚至SBL聯賽都報名,再視選秀會結果跟合約條件決定加盟球隊。球員重複報名選秀的確符合自身最大利益,但萬一操作不慎,就發生去年海神用150萬交換中信特攻首輪選人權選了白曜誠,但他最後卻選擇加盟PLG的領航猿的尷尬狀況。第三級則是身材條件與職業標準有落差,或者天賦誘人但尚待開發的潛力股,球隊視需求酌量補進買樂透,但不給保證合約,這一級球員跟外籍生一樣,也只有短短一兩年時間證明自己,不然很快就被下一批學弟們取代。去年前鋒呂蔡瑜倫三場選秀會都獲選,選擇加盟T1台啤但又被借給雲豹,一整季只打了12場共62分鐘。
職籃興起確實讓過去可能連SBL都沒有機會的大學球員躍躍欲試,加上愈來愈多的外籍生,UBA球隊競爭愈來愈激烈,但除了學校外在環境,球員自身心態更為關鍵,職業選手的養成沒有假期,只有天真的高中球員才以為上了大學可以留頭髮混夜店,先玩兩年再回來準備,結果投籃體能都沒有打好基礎,等到大三大四要畢業急著想努力追回落差就受傷浪費更多時間。今年可以選的材料絕對不只15人,但是沒有做好準備就報名,落選也不意外。中信特攻教練李逸驊表示,「進到職籃能快速上場的兩大要素,一個是三分線很準,因為老外人家需要包夾,對角就是很大的空檔,另外就是防守。」
扳著指頭算人頭比養成績效或許太過嚴苛,職業隊人力需求也並非全無伸縮彈性,即使中信特攻後衛群快要滿出來,李逸驊還是選了輔大李沛澄持續新陳代謝。「沒有入選的球員,我們也可能找幾位比較優秀潛力的來練習看看,因為一場球真的看不出球員的全力發揮,試練看看如果能融入球隊表現出來,還是有機會。」但籃協公布的選秀指引規定首輪保證月薪六萬、次輪五萬,T1聯盟又拉到首輪八萬、第二輪以後六萬,雖然給球員多一重保障,也多一道門檻,如果球團評估可有可無,等球員落選後再接觸,就不受一年最少得付60萬的限制。不過去年唯一落選後還能重新入隊的也僅有國王高承恩一人,處女季仍在聯盟邊緣掙扎。絕大多數選不上職業的只能等SBL最後機會,但四隊一共也只多選了11人,至於公開二級乃至一般組即使仍不乏特異功能球員叩關,頂多通過測試列入候選名單但尚無人獲選,雖然台灣近兩年籃球聯盟加聯賽快速擴編,但種種跡象顯示「大球員時代」已經結束,只有彰化柏力力加入SBL第一年一口氣走了六人又補了七人,總教練吳俊雄表示「態度」是選擇新秀的關鍵。「我們都選打球很激情很熱情,對籃球很大渴望的人,這適合我們的style。」
從前年PLG鋼鐵人跟T1獵鷹讓劉駿霆成為第一位重複指名選手後,去年共有五位球員被兩個甚至三個聯盟聯賽同時指名,但白曜誠讓海神「選到空氣」費了一番手腳才落腳領航猿,今年先被PLG選到的球員迅速宣布簽約或放棄T1選秀,沒有放棄的蘇培凱跟劉承彥也沒有出席T1選秀會,最後兩聯盟15人名單完全不重複並非巧合,暗示各球團檯面下已達成默契,除了第一級非要不可的頂尖好手必須先商談以外,連二級以後的球員也在選前協調完畢,只要別隊看上就果斷放生,避免經紀公司來回哄抬身價造成球團彼此困擾,但如此一來也大大喪失選秀會的懸疑刺激興味,第三級甚至第二級球員獲選機會降低。
高雄師大的廖景泰積極準備資料向各隊自我推銷,也全程參加所有的體能測試會卻兩度落榜,一直到SBL倒數第三順位才被柏力力選走,「第一場其實我最放得開,P是測試看看,我其實沒有很大信心被選上,但愈放鬆反而打得愈好,在自己預期水準之上,T就開始有點小緊張,可能會在T被選到,也有跟T球隊試訓,也覺得滿有機會,但是又失利了。」廖景泰坦承,被拒絕兩次後走進第三場選秀會確實需要一點勇氣。「那時候有點懷疑自己,到底要不要繼續籃球這條路,還要不要來S體測;但身邊師長親友鼓勵,我自己預測S應該前三輪被選到,結果三輪又都沒有,有點心灰意冷覺得能力不足,想是不是要往自由球員努力,第四輪被選到很興奮又很緊張。」今年只有王翊帆被PLG攻城獅跟SBL裕隆、以及郭振復被T1太陽跟SBL台銀被重複指名,兩人在P或T都是二輪才獲選,但SBL就跳到首輪,雖然沒有職業光環但保障更為實際,也是合理的選擇。
其實選秀是封閉型職業運動聯盟的產物,利用高中及大學球員平衡各隊實力,但是NBA選秀嚴禁球隊選前跟球員經紀人談約,事實上也不必要,因為聯盟已經跟球員工會在勞資集體議價協定中談妥首輪個別順位球員的薪資範圍,同時受到團隊薪資上限控制,球團只要關注自身戰力需求做出選擇即可。台灣號稱職業籃球但距離勞資協定甚至薪資上限還有一段很長的路,況且選秀並不是唯一的補強方式,歐洲足球的開放式聯賽以自家培養的青年梯隊與交易市場進行人員流動,同樣可以維持競爭水準與比賽品質。台灣籃球過去發展其實反而比較類似歐陸,但NBA是台灣運動迷最熱衷的國外賽事,即使國內選手質量遠不如美國,職業聯盟還是舉辦選秀會希望在休季期間吸引球迷持續關注;只是三聯盟聯賽獨立比賽,跟NBA單一聯盟托辣斯的壟斷性質完全不同,各自辦理選秀會其實失去意義,只是部分球員入隊流程而已。連白手起家不拿台啤球員既有合約的台新都只選了兩人就放棄,說明球團其實認為今年各隊淘汰釋出的球員還比大學畢業的菜鳥有價值。
這樣的場景確實荒謬,又不可能聯合選秀。部分球團領隊表示,短期內快速膨脹生出12支球隊完全超出國內市場規模,但兩聯盟競爭態勢下設立任何薪資上限或合約限制無異自縛手腳,徒然被隔壁棚捧去;然而放任各隊錢鬥後損益又難以兩平,頂多量入為出,口袋不夠深的母企業勢必被迫轉手,以「租借」「合作」等名義降低球隊經營成本,最終仍然是走向減隊合併聯盟一途。但兩聯盟的主事者若不能相互釋出善意解開當初分手的恩怨情結,又因為各自經營結構差異逐漸發展出不同的遊戲規則,想在接下來短短三個月內求同存異共享共榮仍是緣木求魚,現在正是各聯盟租借場地籌備新賽季賽程的時刻,如果錯過開季就得再等一年。
--
林力仁:你說什麼結束?
呂宗霖
從來就沒有大球員時代
簡單講就是海神去年花150萬變成空氣事件,才導致今
年私底下協調好避免空氣出現。
就不少人看到有12支職業隊就在那邊喊大球員時代,
但看選秀結果卻又不是如此
職籃本來就是窄門,所以我一直不認為成立職業之後就
一定會有更多學生願意投入籃球。
能打幾年是個問題 NBA平均5年 打不了可以去海外
被台籃淘汰 請問要去哪?
要是隊伍數不變,未來選秀大概每年頂多12位左右的球
員被選上,平均1隊選1個
去台塑?
成立職業本來就會吸引人才投入,這沒問題
不然只有sbl,他們選秀能有幾個
不錯了啦 當年sbl最慘一屆才選3位xd
一年有超過10幾個有選到很不錯了啦
台灣人口最多可以打籃球就40人,其它都湊人數
有職業化和好的環境一定會吸引人才投入,不過能上的
也只有那些人
整篇廢話,本來就要有實力跟潛力球團才會選你,不然
你以為職籃是給畢業生來練兵的哦。更何況現在還有SB
L舞台跟機會已經夠多了。你看看美國大學多少隊加上
國際求援NBA窄門更是難上加難
再8個球隊 就有球員囉
球隊太多太分散了不然全部聚集在一起選秀還是有可看
性的
笑死40人四隊都湊不滿
鄭瑋當初就是個SBL落選仔 但後來在夢想家 雲豹當主
力 很勵志 給落選球員參考
T1留2-3隊加入P不就好了
分散還是聚集有差嗎?難道合併變不到12隊就會變一
隊每年選四五個嗎XD籃球就是不用這麼多人啊
24個人很多吧
台灣有職業球員?
如果不是華裔 外籍生的規定 P還會選更多好嗎
如果是過去SBL時代 那PLG今天應該是無人中選
這樣還不算多嗎
就反映兩種情況啊 1.兩三年內都是這種趨近於飽和的
情況 2.目前三季下來真的有穩定表現的新秀就那四五
個,球團傾向私底下可能用1+1或是1年約去簽而不是
新秀保障兩年約
台灣沒有職業藍球員
只有藍球藝人
未來選秀只會越選越少人,基層籃球培養不應該以進
職業為主要目標。
要擴大基層人才庫,以職業當號召只會越來越不吸引人
誰跟誰分手,有哪隻球隊是從P分出來的嗎?怎麼不讓
各自走個幾年後再談,P現在做的不錯,T也在迎頭趕
上,就一堆寫手拿合併議題在蹭
廢言 剛成立第一年當然是選最多 鋼鐵人就選一堆充人
數 現在當然不需要了
連什麼戴什麼的外籍生也選 後來上場發現根本像不會
打球一樣 真的是搞笑時代
這樣才合理吧
感覺現在雙聯盟的關係,所以導致各球團都一直節省開
支,選秀不是選1 2就好或是都不要選,不然就是選秀
會完再接觸,場館也是現有將就用,
反正球迷沒有太大的抱怨就是繼續用或是等政府來協助
整修或蓋新的
52
Re: [閒聊] 未來兩聯盟合併遐想,T1的網路關注感覺有提升,現場看球的人也有變多,臺灣愛看籃球運動的人真的多。 : 兩聯盟合併應該是正解吧,我想像中的兩聯盟合併,並不是誰吞掉誰,而是維持現有聯盟 , 有點類似日本職棒的制度,推出臺灣職籃Taiw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此架構下P +聯盟與T1聯盟一樣的維持現有的制度,不過新人選秀需要一起選。 : 隊數的部分我認為可以各減一隊,我偏好T1桃園雲豹跟P+高雄鋼鐵人退場,雲豹我想不必多33
[專欄] 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T1 League》已有PLG還有SBL,談T1在台灣籃壇的定位與存在意義 運動視界 2022/08/15 作者:爪迷傑森 打從T1 League成立以來,就一直不斷受到外界與球迷的批評與質疑聲音,從一開始的是24
[情報] 艾迪 FB - 選秀相關訊息轉貼自 艾迪臉書 中華民國籃協欲協商國內3大籃球聯賽P.LEAGUE+(簡稱 #PLG)、#SBL #超級籃球聯賽 與新 成立t1 League進行 #共同選秀「破局」後,籃協日前又以 #FIBA 國際籃總規範為依據制 定 #選秀指引,要求3大聯賽依遵循此指引各自舉辦選秀,若有違相關規定將遭懲處。
8
[討論] 前P強度比前T高吧12
[閒聊]鬥牛變鬥毆 永和籃球場兩男打球打到在地上11
[乳摸] 攻城獅洋將敢搏疑似遭註銷11
[情報] TPBL 特攻VS攻城獅 海神VS國王 登錄名單6
[乳摸] 下季球季進入大製播分離時代1
[情報] 今日HBL(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