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高中聯賽進攻時限改成30秒

看板basketballTW標題Re: [討論] 高中聯賽進攻時限改成30秒作者
daviiid
(David)
時間推噓34 推:34 噓:0 →:98

※ 引述《kimoji (好舒服)》之銘言:
: 大家都知到台灣最大的問題:
: 學生聯賽為了戰績而殺雞取卵
: 190的在高中聯賽都被拉去打中鋒
: 狂練15秒內進攻,全場壓迫
: 卻忽略戰術跑位跟基本動作
: 甚至還有史魯齊這種怪奇中鋒的存在
: 200公分的在高中就被棄用
: 本該去練鋒衛基本動作的小前鋒被叫去打中鋒
: 往上層級打通通適應不良
: 如果把進攻調成30秒,仿照NCAA
: 是不是就能從制度面改善這個問題呢
: 讓190到195回歸小前鋒或後衛
: 195以上的就算打中鋒也去練前鋒腳步、外線
: 多培養那些接近200的禁區球員
: 半場組織戰比例變多
: 讓小球員的球場判斷力變更好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Redmi Note 7.

進攻時間30秒幫助非常有限
問題還是在目前臺灣普遍的
基層教練的執教觀念
雖然慢慢正在變好
但需要接軌世界還有一段路

2個月前有一名臺灣老教練跟我通電話
這名教練帶出很多現在在打職業球隊的

他說:「現在臺灣高中籃球圈在強調,在學生階段不要打太多戰術,這樣會限制球員發展」

我說:「打戰術跟限制球員打球有什麼關係嗎?……」

後續就不說了
結論是
如果目前基層教練的風氣比較偏向戰術會限制球員發展
那就不是幾秒的問題
給你50秒你也是會看到球員在外面互相傳來傳去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再說

你真的認為臺灣教練都是傻子嗎?
他們會不知道臺灣球員不高勢必要轉型?

這麼簡單說吧
每個人大概都有自身體能條件
跟能做到的事

好跟不好訓練只是讓球員能否突破自己的上限
用數值比喻容易懂
我靈活度可能這輩子就50 頂標60
但我接受到頂級跟專業的訓練讓我突破到65-70

但還是有限度
就像拿NBA來說也會有Kevin Durant 或是希臘字母哥這種怪物
或是 Ben Wallace 或 Chuck Hayes 這種矮中鋒

而且臺灣一堆矮中鋒還要歸咎於
人口少 2000多萬人而已
更前顯易懂的方式來說
你去看看系際盃 班際聯賽
可能還會看到170左右的中鋒
所以才導致臺灣很多190左右跑不快的
在臺灣學生籃球還是可以生存

籃球不是你硬把他放一個位子
就會變成你想要的球員….

我雖然不在臺灣籃球圈有一陣子了
但據我旁敲側擊打聽的吧
臺灣籃球基層也在進步了
看一個人高就叫他打中鋒不練鋒線動作等等的網路傳說
5-10年前可能真的比較多這樣子
但現在我是不知道基層還有哪邊是這樣子的

當然教練有教練可以進步的地方
重點還有臺灣目前的整體體育大環境的部分
不過當然啦
都有在變好就是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17.134.152 (澳大利亞)
PTT 網址
※ 編輯: daviiid (101.117.134.152 澳大利亞), 10/22/2021 19:16:06 ※ 編輯: daviiid (101.117.134.152 澳大利亞), 10/22/2021 19:18:46

flyclud 10/22 19:20我滿好奇是練戰術不好,還是教練沒戰術?

flyclud 10/22 19:24美國NCAA進攻時間就是30秒這麼長,他們也是希望培養

flyclud 10/22 19:24每個學生處理球的能力

miniUU 10/22 19:25很有畫面,腦海馬上浮出某年中華二隊教練

kimoji 10/22 19:29學生聯賽應該以培養學生處理球的能力為主

kimoji 10/22 19:30硬要24秒就交卷,不如給他們30秒多思考

s053845 10/22 19:31系際盃我177打4-5號,因為系上一個190的只愛打羽球.

kimoji 10/22 19:34我系上188中鋒鈍到跟木頭一樣,籃板比後衛還少

handsomehank10/22 19:46日本可以參考 打交流賽hbl冠軍都會被虐

germy 10/22 20:03台灣教練是不怎樣 但說真的球員沒天分練也差不到哪

wtfskysa 10/22 20:03練全場包夾 快攻 會讓球員未來好練戰術?

這麼說的吧 1 我相信全世界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地方的球隊 會為了練習戰術 而有機會快攻卻慢下來 全場包夾能拿到球卻不包夾 至少我在的澳洲沒有 再說包夾就能簡單拿到球 該檢討的是進攻球隊 怎麼會是防守球隊…. 2 戰術跟打的快不快沒有關係 你所為的「戰術」可能就只是喊個數字 跑來跑去 Umm.. 這方面很難用幾個字解釋清楚 如果連檯面上的教練都搞不清楚了 但一般人更可能很難懂

germy 10/22 20:03重點是有身體條件和天分 只因為長得高擺到內線

germy 10/22 20:04就不會後衛動作的話 那只能說他沒天分 練也是白練

hungpeisheng10/22 20:06認真說…運動能力好的在棒球隊…

這倒是 所以我常跟朋友說 臺灣人才少還不是真正目前主要課題 主要課題應該是 怎麼建立出好的職業規模 增加基層參與率

hungpeisheng10/22 20:07能當投手的運動能力,協調基本上都非常好

hungpeisheng10/22 20:07今年平鎮、穀保好幾個超過190….

jyekid 10/22 20:10斷腿老外打籃球的協調性真的好

gopher 10/22 20:13穀保今年高一是真的一票190+的選手,但平鎮沒這麼

gopher 10/22 20:13誇張啦

river23 10/22 20:27要是他們來打籃球

black205 10/22 20:27我中鋒籃板少都是卡位給隊友搶啊QQ

alex0589 10/22 20:50這些協調性和身材都好的 如果打籃球還真浪費

arrivemax 10/22 20:50台灣人口不算少啦,人種平均偏矮而已

gopher 10/22 21:39他們有條件去練棒球就去練吧,來打籃球就算打的很好

gopher 10/22 21:39也很難打出亞洲,但打棒球卻有機會拼上最高殿堂

vy8824 10/22 22:02170左右的中鋒XD

CtCtCt 10/22 22:15打戰術會限制球員發展 所以拚命操體能!?

peter31409 沒那麼誇張啦

10/22 22:29 哈哈哈 所以我說有可能看到 沒有說都是啊

peter31409 10/22 22:29我178打4號都被高度碾壓

peter31409 10/22 22:29學校系隊還是很多185左右的內線

jackie36952 10/22 22:29以前想法真的太簡單了

mikol 10/23 01:04運動能力跟身材好的不打籃球是好事 台灣球員練到頂

mikol 10/23 01:04就是CBA球星 而且五到十年才有一個

jyekid 10/23 01:11cba球星已經很好了

BLABLA007 10/23 04:17幫你翻譯教練的話啦

BLABLA007 10/23 04:18因應賽制問題 操體能才是最佳解

賽制是不是教練操體能的主要問題 還有待觀察 但據我的認知 是這樣的.. 因為老一輩的教練都是這樣操 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教練 有一種「這就是練球」的感覺 原因很多 一來臺灣籃協沒有幫助臺灣教練去更新觀念 舉辦教練講習之類的 理所當然當他們接任球隊的時候就是會用一樣的方式 二來臺灣沒有發達的職業籃球 所以很多基層教練一帶就是20-30年 也沒有所謂代換問題 但近幾年會比較飛快的發展 開始有職業籃球 教練汰換率高了 新教練新觀念慢慢影響基層 順帶一題那現在20-40歲的教練 思維會比較不一樣 因為網路發達 有心的會自己去學習 所以冒出很多 訓練師的職業 或是好的年輕教練 結論 雖然是有教練這樣的想法 操體能簡單打比賽等等… 但有時候聊天下來 我更認為 臺灣很多的教練 「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沒有職業籃球 英文不好 沒機會到國外學習 演變成 用以前自己教練那一套 在撐

BLABLA007 10/23 04:18比賽場次少 然後又集中同一天甚至B2B連戰

BLABLA007 10/23 04:18學生的球齡每個又不超過五年 閉著眼睛都知道操體能

BLABLA007 10/23 04:19是最快的入門方式 用跑的就可以跑死對手

BLABLA007 10/23 04:19不信你去成人級跑看看 每個球齡都超過五年都有經驗

BLABLA007 10/23 04:19應付這種狀況 即使沒打過甲乙組也是懂得控制節奏

BLABLA007 10/23 04:19跟怎麼護球

BLABLA007 10/23 04:20可以用在對手球齡不超過五年而且身體發育沒完全

BLABLA007 10/23 04:20這是教練比較看重的點阿

BLABLA007 10/23 04:21如果JHBL跟HBL有心的話直接從賽制改善 拉長天數

BLABLA007 10/23 04:21增加比賽場次(地方區域性的多辦比賽)

BLABLA007 10/23 04:22才能解決此亂象 只改30秒改變不了多少

BLABLA007 10/23 04:22要讓孩子有更多經驗去學習各種打法 快慢都是經驗

BLABLA007 10/23 04:32學生需要時間學習 你場次夠多 從原本的30場增加

BLABLA007 10/23 04:32到100多場 能驗證平日練習的戰術可以從10套變成20~3

BLABLA007 10/23 04:330套戰術 從一年級練到三年級有二三百場經驗

BLABLA007 10/23 04:33不用想也知道 到成人級可以馬上適應

BLABLA007 10/23 04:33現在問題在場次少 賽程又密集 你是教練會怎麼幹?

場次少這點我也沒什麼立場說什麼 畢竟回到我說的 我也不在臺灣有一陣子了 但據我藉由朋友的了解 臺灣的比賽 其實不算少 雖然沒有實際數字 但我真的不認為比澳洲少 周圍的杯賽一堆 轉播的沒轉播的 只是不見得大家都知道 加上很多慢慢的發展出一堆 每個禮拜一場的賽制性比賽 只是最重點的還是HBL

BLABLA007 10/23 04:34想也知道越簡單越好 然後操體能

※ 編輯: daviiid (101.117.134.152 澳大利亞), 10/23/2021 06:50:30 ※ 編輯: daviiid (101.117.134.152 澳大利亞), 10/23/2021 07:03:30

akito555 10/23 07:38不是比賽少是有算業績的比太少,選我正解

daviiid 10/23 07:40同意 哈哈

ADDUCE 10/23 08:17誰?哪個教練?

daviiid 10/23 08:35這還是不方便說 不好意思

BLABLA007 10/23 08:58自辦友誼賽跟官方的加一加差不多30場阿 我是認為不

BLABLA007 10/23 08:58夠啦

BLABLA007 10/23 08:59起碼要打個一百場差不多

BLABLA007 10/23 09:01隊內練習跑戰術成功是一回事 用在正式比賽又是另一

BLABLA007 10/23 09:01回事

aee08 10/23 09:04台灣的比賽一點都不少了好嗎…增加更多比賽只會讓

aee08 10/23 09:04體能有優勢的球隊有更多優勢 這只是讓你從10場快攻

aee08 10/23 09:04就可以贏對手的比賽變成100場而已 而且為了要跑更多

aee08 10/23 09:04場比賽所以體能訓練量搞不好會變更多…

seimo 10/23 10:08其實真的有變多 但是是不是普及性還是只有限制名額

seimo 10/23 10:08邀請hbl強隊而已 不然開學以來已經有三個比賽以上

seimo 10/23 10:08但不是很多球隊而已

seimo 10/23 10:10棒球這邊開學以來除了全國性立德盃 金龍盃以外 地

seimo 10/23 10:10方也有配合打 全國性起碼都會有20隊以上參加 現在

seimo 10/23 10:10還有黑豹旗跟鋁棒組 真正高中棒球聯賽木棒則是要到

seimo 10/23 10:10年底

seimo 10/23 10:12棒球最扯是台中金龍盃9/14結束 9/16高雄立德盃開打

seimo 10/23 10:12 北部球隊根本沒法回北部XD

seimo 10/23 10:14高中籃球應該參加相對其他基層比賽較多了。只是籃

seimo 10/23 10:14協組訓跟關注系統不好而已

seimo 10/23 10:21說是全國性的高中籃球邀請賽 甲組會來也是球隊數不

seimo 10/23 10:21多 甲組近乎40隊 但普遍能來一半都很少

BLABLA007 10/23 11:18全台性質的成本太高 學校不一定能負擔的了

BLABLA007 10/23 11:18地區北中南甚至縣市區域性質的比賽多辦一些比較重要

wtfskysa 10/23 11:28北中南地區性 其實蠻多高中比賽會去參加 只是某些

wtfskysa 10/23 11:28實力較強的隊伍會選擇全台性實力較強的去參加 比較

wtfskysa 10/23 11:28多經費的就出國訓練

wtfskysa 10/23 11:34而且他們身分是學生 根本不是俱樂部運動員 要他們

wtfskysa 10/23 11:34全部時間投入在籃球 真的是對的嗎

seimo 10/23 11:53目前的比賽有hbl 聖母盃 長耀盃 會長盃 登峰造極

seimo 10/23 11:53球學(今年沒有) 花蓮菁英盃

seimo 10/23 11:54比賽多跟投入時間沒有絕對關係..是跟球隊訓練時長

seimo 10/23 11:54比較有關係。

seimo 10/23 11:55如果球隊就是完全砸時間當職業隊在練 那肯定會發生

seimo 10/23 11:55這種狀態

seimo 10/23 11:56但是這些比賽其實沒有多到需要這樣搞 而且部份盃賽

seimo 10/23 11:56有的就是要給球隊調整用 練新人的

seimo 10/23 12:00棒球不是 棒球的訓練像平鎮榖保幾乎完全要走上讓球

seimo 10/23 12:00探看上的能力 球員有的一個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趟

seimo 10/23 12:00一個月有休到四天就偷笑 他們機會每個月都在打比賽

seimo 10/23 12:00 棒球是可以這樣搞 籃球可不行 而且很明顯籃球員沒

seimo 10/23 12:00傻到要認知完全靠籃球這行吃飯

seimo 10/23 12:14現在慢慢職籃把頂層架設好 然後訓練知識授與球員

seimo 10/23 12:14這些球員老了退役下去回歸基層就慢慢再教下一代 比

seimo 10/23 12:14賽就是讓他們更有機會實戰練習(有競賽壓力下 跟熱

seimo 10/23 12:14身友誼賽不同)

seimo 10/23 12:20這些退役變教練的人 本身有沒有學到職業球員認知

seimo 10/23 12:20知識 訓練跟教育球員心理都是很重要

seimo 10/23 12:23十幾年前統一獅前投手球員去帶三信家商 叫人家不要

seimo 10/23 12:23催球速 結果整隊小孩都投不到130. 現在高中甲組投

seimo 10/23 12:23不到130除非是高一根本很難見到 連16強以外都有140

seimo 10/23 12:23以上的投手 小孩子都知道要有基本球速才能上去

seimo 10/23 12:24那位統一老球員就是標準下來老觀念害人XD

seimo 10/23 12:28所以我認為現在基層教練不會沒料 只是成績起不來

seimo 10/23 12:28我認為籃協組訓應該問題更大

seimo 10/23 20:18另外還有兩點比較實際 籃球最頂尖的層級目前只到cb

seimo 10/23 20:18a 代表能夠獲得的球員對等訓練等發展資訊只能到此

seimo 10/23 20:18。再來才是最殘酷目前運科等訓練的優勢不對黃種甚

seimo 10/23 20:18至亞洲有足夠證明能達到最高層級的機會 (但是台灣

seimo 10/23 20:18目前要談這點還太遠。自身都沒努力

seimo 10/23 20:23這麼說好了 不是說有人送去歐美學訓練回來就一定能

seimo 10/23 20:23幫台灣能帶出nba球員 而是本身有人自身打到nba或者

seimo 10/23 20:23去打高階職業聯盟澳洲nbl 之類 然後退役對於培養後

seimo 10/23 20:23進也有興趣 加上資源挹注設備 也許會有其他更好的

seimo 10/23 20:23另外真的要強 真的不能照本宣科抄人家..

seimo 10/23 20:25中國的姚明 台灣王建民都已經在挹注在養成球員發展

seimo 10/23 20:25上 台灣有誰?

seimo 10/23 20:35中國雖然不怎樣強 但是姚大賽起碼組訓上做得可以

seimo 10/23 20:35看年輕球員承接上國際賽的成長

seimo 10/23 20:43美國都沒培養幾個黃種nba球員 自然也不會幫忙培養

seimo 10/23 20:43亞洲 他們投入自家黑人白人就好。黃種要靠自培就是

seimo 10/23 20:43要剛好遇到天份身材訓練養成環境缺一不可的條件 這

seimo 10/23 20:43種台灣差中日韓伊太多 不是光靠訓練師教練就能成功

seimo 10/23 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