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我們跟日本算越差越遠嗎?
※ 引述《ihl123456 (雨風評)》之銘言:
: 今天看完澳洲跟日本的比賽
: 日本的三分球真的穩到一個不行
: 你說日本是賽到的? 難道每球都是賽到的?
: 各種對位三分 大號三分 急停三分
: 講難聽點這樣八村如果有打澳洲搞不好打包回家了
: 像以前的韓國隊一樣 每次出手就讓人覺得會進
: 我們跟日本的差距算越差越遠嗎?
其實從二十年前開始
看台日籃球的球迷來說
這個差距來回是異常明顯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除了日本近年出了
幾位NBA球員以外
在亞洲或者其他的國際賽
並沒有取得到相對應的名次
但是他們不斷的把人才庫精進
加上研發出一套相對符合
適合本身條件的籃球發展模式
並且持續挹注資源將日本籃球各方勢力
統合起來再將在國際籃球競爭力
進一步提升
先不說名次
光是他們球賽內容就很有感
傳導快速
走位流暢
人人皆能突傳投
防守上身材受限但還是努力對抗跟跟上
不說要跟歐美強權來比這離太遠
跟我們十年前還是五五開
台灣球評當時常常洗腦我們類似
「日本球員的體能運動力天份對抗皆不如台灣,但是夠拼跟灌籃高手一樣來跟我們抗衡」
反正台灣球員就是技術比較差一點
也說的像我們真要打正常日本跟我們
有種64或者73開。
台灣應該都能贏感覺
但實際就是五五。
雙方就是頂多10-15內拉鋸而已
結果現在走到什麼差距?
當然我們有CBA三王加上阿提諾
基本上跟日本1.5-2軍上有贏球本錢
(就大概昨天那隻日本隊)
但是回頭看到他們下一批都努力在爬上位
2001的富永跟河村
2002田中力
2003山崎
跟目前最紅2005的川島
連八村都才1998生而已
重點說歸化跟混血幫助很大
但事實上這兩年日本隊主體
都不是靠這些啊
另外梯隊的接班銜接隨處可見以外
日本目前也在努力延續基層球員兌現
他們的天份感覺
其實不管哪一國都是認為
把基層菁英球員提供一個
延續開發發展他們天份就是一個很大課題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順利成長
那是不是至少到兌現天份就好了?
是的
日本目前看起來就是往這些方向走
那台灣呢?
台灣球員目前要兌現天份
就是要靠很多機運了
近年來年輕球員最好例子還是林庭謙
本來我認為18歲時的他很可能頂多就是
運動力差兩級的劉錚
而且殺起來就往籃框進攻而已
結果現在是綜合
陳盈駿跟劉錚部份優異能力的綜合體
真的很不簡單啊
但剩下整體差日本實在太多
不是球員素質
而是銜接國際籃球這一塊上
這不是陳建州需要扛的
因為職業籃球的賽制規範本來就
跟國際籃球差距很大
連NBA主體都不能隨便派隊打了
都還要拿出一個月以上集訓
而且還是輸了幾年才找出方式拿回來
那我們這種層級的外加籃協問題
是要職籃怎麼扛?
組訓上大家都知道差距
前面版友有提到去日本移地訓練
日本其實在這個盃賽結束
下個月中旬已經安排跟伊朗國家隊
在日本打兩場友誼賽了
而我們原本安排八月的瓊斯盃
現在暫時延到九月份
連確認要不要打都不知道
基層人才庫只能看U18跟U17 U16的培訓
結果幾乎在2020全部斷光
U17以下在更早就沒了
今年好不容易疫情比較控制一些
結果8/21伊朗舉辦的U18亞青
現在我們連名單都還沒出來
台灣以往都是提前約兩個月名單就出來
除了上次黃萬隆打完松山盃7/6號
才選出來名單去打8/5號的2018亞青
黃萬隆當時就說培訓時間上超級緊迫
結果當然因為澳紐加入問題外加巴林
我們史上最差的第九
那一年有譚傑龍 馬建豪 林正 林勵 林彥廷
魏嘉豪 陳范柏彥 高錦偉 丁冠皓 潘宣頤
章富溢 李允傑
其實身材還是不錯的
但最後真的沒辦法拿了這個成績
那今年這個時間點又是很緊迫了
前面板友b大說籃協暑假會把亞青培訓
回歸
但是目前遲遲沒有消息
高中生正式最大盃賽在三月底就結束
剩下一些地方等盃賽都是給二隊小隊
或者下學年度球員主要在練的
等於也讓這些應屆畢業生其實
有時間能夠提前安排培訓才對
結果還要到這個時間點
我們說棒球U18好了
因為他們有選拔賽(其實籃球以前也有辦過亞青國手選拔賽)叫玉山盃
球隊以縣市來分
各縣市內當然還有各自的地方選拔賽
組成明星隊來打全國的選拔
6/12新北冠軍後晚上名單就出來了
他們要打的是約三個月後9/9的世青U18
在美國舉辦
然後6/19第一階段集訓36人
選材上今年從一級強校榖保平鎮選到
羅東高工都有人進
然後7月中份兩隊打藍白對抗七場後
再選出最後名單
再來第二階段集訓
然後因為在美國比
所以提前一週9/2去。在當地以賽代訓
這個才看到有一個計畫性的安排啊
人家幾乎都沒停掉
籃球這邊可能提前去大學跟學長開始練
或者找資源自己來
但是如果國家願意挹注的話
選手能獲得的成長資源幾乎100%
會比自己來的好
這也是國家隊的一個優勢
結果這週名單如果又沒出來
真的樂觀來說就是閉門練
等到兩週前搞不好才生出來名單
我也是服了
棒球還有月底要打的U12
跟之後U15 U23亞運
培訓大名單早就出來
U23跟亞運名單人選還都沒重複
亞運甚至停賽還是有做第一階段集訓
真的我可以體諒因為疫情跟規定派不出隊
出國比賽
但是基層培訓跟組訓這個真的不行
連比我們更鎖國的中國
今年都早早把U18名單搞出來了
中華籃協真的是再追求最強下限嗎?
我們還要看幾年這些基層菁英球員
背後資源沒那麼好的
只能在國內打基層比賽
連統合組訓機會的沒有
看看同期最菁英的球員當做激勵自己努力
的動機不是也很好嗎?
希望在未來一週內看到亞青U18大名單
瓊斯盃辦不了就算了
可以統合幾個聯盟未來讓一些年輕人
上場較少的
或者有意選秀跟打職籃的25歲以上球員
打個夏季聯盟也很好啊
有心還是多少能做出一些改變的
或者我真的不懂籃協的難處
請多見諒了
台籃加油
陳建州光是把霹靂跟國內職籃環境提升成這樣就謝天了
國際賽真的不用扛
加油!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
棒球也是在中職主導國際賽才慢慢起色,加上辜接棒協
才有今天,要看臺籃有誰願意出來大破大立就是了
光長期培訓計劃的精度跟執行度就差好幾條街了 沒意
外可能會越拉越開
感覺今年U18會不會又不派隊參加了,之前版友Po籃協
工作報告指派成人打國際賽...
重點就是the 吹
想到奧運日本本來滿心期待能擊敗阿根廷 結果是被虐
阿根廷好歹世界杯銀牌,日本應該很難贏。
看系列文還以為日本進四強了
但日本其實有拉近跟他們的差距了 看比賽內容也知道
其實重點不在於日本有沒有強 而是相較起來的進步跟
改變。棒球這邊也是。但你說要睡嗎? 日本在世界差
距仍然很大。台棒再頂尖聯盟勢力式微跟wbc也沒有成
績。但要說的是一個改變跟進展上正向是很明確的
上面吹打成睡。不好意思
即使日本只是1.5軍也是有展現出韌性,而不是一下就
被打垮掉
但是不少鄉民還是只以成績為依歸
根本不是現在什麼幼苗問題好嗎,而是這次去打國際
賽內線人手太少,規劃碰碰加伯勳,悲劇的內線還贏
個球?
可是樓上大大我也不是在說現在籃球差距問題。而是
組訓跟根基。你換了幾個200出頭的內線。我怕還磨合
不起來或者parker不敢用…。這是現況。但是基本組
訓跟基層本來就是更需要重視的。
而且伯勳這次的表現很不錯
當然林正 譚傑龍 孫思堯個別比賽有佳作。曾祥均季
後賽也有佳作。但就是沒有跟過大隊湊過啊….
成績本來就是重點 下再多資源打的多激烈 沒成績要
怎麼說服這些資源是有效的?
其實籃球除了成績以外還有運動提供的正向性跟盈利
都很可觀啊。真的國際賽成績這塊如果放著這麼看。
那很難往上攀升了。我覺得現階段可以再更好就是了
內線只帶三個,底下怎樣組訓都贏不了好嗎,你又不
打5out,還是打擋拆,你起碼帶個5個,就算都只用3
個當主力,不常用的兩個在阿提諾不在場時上來頂個各
兩分鐘,籃板不要被拉開,你就不會打的很辛苦了
還有要打23區域,外圍輪轉要快,常常看到盈駿在弱
邊發呆,強邊的人來不及還原被噴三分,一個inside o
ut 就被噴三分了,還不用太費力轉移,這樣的防守是
根本沒在練默契阿
這跟組訓沒有什麼關係吧。這是選人問題吧…
怎麼可以甩給籃協 等等信徒來嗆你
現在 T P的人馬一堆在籃協了 以後這兩聯盟都要負責
了
沒人說組訓只能12個人練啊
我從頭都沒有說身材不是問題。組訓的涵蓋面還有二
隊跟涵蓋更深層次。這跟教練團跟球員雙方綜合考量
決定出來的結果。但是成績出來是不好沒錯。不過內
容還可以。跟組訓也沒有什麼關係
我覺得原PO應該是在強調基層組訓啦,不是針對這次
國際賽表現。
回覆原PO,我覺得疫情之下組訓參賽難度變高,畢竟台
灣在辦理群眾事務時的心態,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做得好人家覺得應該的,出了包肯定被撻伐,下台負
責都有可能,這種現象其實上至政府籃協,下至職業
學校都如此。之前東泰高中在疫情期間暑假集訓練球就
被罵的多慘...就連成績好的棒球,之前也放棄打去奧
運資格賽。像我自己沒在關注棒球的人,可能等奧運
打完才知道這次東奧有棒球項目吧。
從前面一篇版友參加籃協大會的文,看出在疫情下只求
無過的心態。
樓上f 大沒錯 但是東奧棒球的時間點是非常可怕的
那時候致死率高 疫苗安全能見度低。現在不太一樣。
最主要連隔壁中國都開始動起來..光說籃球熱度我們
也該開始了 否則真的只能看成人級別也很可惜
我同意不能一直在擋箭牌。該有的計畫要趕快啟動了!
最主要我也不期待派出去打。但是組訓一樣能做。202
0游艾喆那批也打不成 但組隊依舊打了一個循環性的
盃賽。這也還可以啊
光是國家隊專職教練的選聘...應該跟疫情影響不大吧.
..
籃球基層因為世界不太能到。所以幾乎兩年組一次亞
洲U18..真的已經很輕鬆了。不去打的一樣能組(去年
中國就是如此)
我記得去年有辦過一次中華白對職業隊的比賽,島內
交流是可以再多些。
唯一支持黑人選會長
推,組訓也是一個大問題
亞洲在世界的差距確實不是短時間可以拉近。但是嚴
格來說日本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在走。能不能成功是一回
事,但至少人家朝著那個方向走了。
總結就是樂色籃邪
推,台灣根本整條培訓都落後,只能一直自我安慰
連基本的制度面相關都零零落落,談何訓練內容,幹你
籃協
球員跟教練的實力都差 把他們聚集起來集訓還是差啊
一群人關起來high而已 上場打還是那些老症頭
那麼認真練幹嘛 打國際賽又沒錢 黑人老大搞好職籃
大家順順得進自嗨聯盟賺錢表演就好了
樓上有事嗎?
是說下個月有政大會去日本打世界大學籃球賽,滿期待
看到對到日本東海大學的
樓上其實個別學校跟職籃早就能出國打一些國際賽了.
(東超也是..還有你說政大)結果籃協底下的錢可能
真的很有限只能給成人國家隊出國
這就是為什麼棒球籃球差距越來越大
職籃是不用扛啦 球員競爭力怎麼來 看看旅外的吧
優質好文
推 還算有理 不過政府資源有限為何要獨厚你籃球?
拔河溜冰足球也都想要資源耶 體育署一向是你有打
出成績就有更多資源,按照我們罰球都罰不進除非靠
立委爭取不然應該不容易
2013以前全本土的時候在亞洲甚至輸給我們!不要把
日本捧的太高!這幾年大量歸化跟混血才是重點。中
華隊應該往這方向努力
日本除了棒球以外其他運動都打破成見到處歸化跟用混
血兒。可能是體悟到倭人基因差大家一等,平時狗眼
看人低的日本仔出了一堆黑人選手
今年的日本的歸化?混血兒?有影響力?要不要舉一
個近年除了八村以外,日本國際賽平均得分超過兩位
數的第二個混血球員?
說穿了就是台灣整體籃球水準爛到爆,即使最佳陣容組
出來還是上不了世界舞台,長期60名的水準跟棒球一
點都比不上好嗎
不要再拿棒球來類比,壓根就沒得比,台籃問題更多
更複雜
陳要付啥責任,台籃就一盤爛掉的菜,陳只是幫加辣
吸引客戶品嚐,但長期仍掩蓋不了本來的爛菜臭味
日本籃協的努力無庸置疑,但個人是覺得青訓、戰術、
基本功訓練等技術性改進跟找歸化、找混血,缺一不可
;比較好奇的是日本感覺是一瞬間進步很多,沒啥過
渡期;男籃在13、14年時還會被台灣電,然後到了16年
之後,一下子變成能電台灣四十分(以前就算贏,也
都是幾分之差而已);女籃也是,13年之前的十餘年,
對中國未得一勝,而且場均被電30分起跳是正常的事,
然後13年突然脫胎換骨,對中國拿到五勝一敗的優勢,
這個比較匪夷所思,改革成效進步得速度超明顯
上面的五勝一敗應為七勝一敗,少算了13年亞錦
3X
[閒聊] 國際賽打得爛怪國內聯賽的邏輯?我P寶拉 而且還是那種看不起T分一杯羹的那種P寶 昨天看完亞洲盃火不火 火 那新北玫瑰罰球爛不爛 爛 教練團是不是不懂規則 不懂 SO???35
Re: [閒聊] p+六隊蠻剛好的吧棒球跟籃球差太多了 說說二軍好了 二軍優點有哪些? 1.給新秀足夠上場時間來養成發展 2.如果主力有傷疼老化可以提供輪替10
Re: [閒聊] 台灣的球隊多,有助於籃球發展吧有助於籃球產業的發展是一定 不過對於國際賽成績的效益卻是負的 球隊增加了快三倍 等於現在台灣籃球圈有三分之二的球員 在以前的環境根本不夠格打SBL5
[專欄] 國際賽誰跟你雖敗猶榮?談中華隊贏的方法國際籃球賽誰跟你雖敗猶榮?談中華隊贏的方法 作者:陶帥運動talk 2022/07/18 中華隊繼世界盃後,又再次於亞洲盃 #雖敗猶榮。 初賽一勝二敗後,複賽最後被零秒絕殺逆轉敗給了約旦。這次相較於墨爾本的世界盃,17
[討論] 國內兩個聯盟算自爽聯盟嗎?嚴格說國內應該有三個聯盟P+、SBL、T1,這兩年p+熱度有打起來T1也投很多資源在行銷。 但現在到了國際賽輸很難看是事實,跟其他亞洲國家差距變大也是事實。 前面有網友提到國內球員訓練量不足,在國季賽禁區就算了連基本的罰球都不行。 這些球員是不是以為在國內聯賽打得好場邊球迷為他尖叫就自以為真的很強啊? 你在國際賽就是被別人吃好玩的啊,這次亞洲盃基本上就是靠規劃、劉錚、陳盈駿31
[閒聊] 職業比賽對台灣球員的提升二軍讓歸化兩個本土,還能跟中國一軍打成這樣,真的蠻感動的 只是這樣的拼搶和身體碰撞,其實體能下降是很快的 命中率也會急速墜落,專注力失誤就隨之而來,比分就拉開了.... 今天看完球簡單心得 1. 台灣的職業籃球真的幫助球員提升,相信未來國際賽會越打越好17
Re: [閒聊] 全一軍陣容打今天的中國很有機會贏吧?文很長。不喜互入 印象上次有看到一個紀錄片 談到中國籃球國家隊的選人改革 原因也在於2013的慘敗 當時的中國隊名單看起來都是一時之選12
[討論] 中華隊需要更多國際賽,希望今年有瓊斯盃其實輸球就是好幾個關鍵跟犯錯造成的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大家也不要太難過,過兩天就沒事了 中華隊需要更多的國際賽磨練,除了國外邀情賽外 瓊斯盃依然是很重要一個磨練機會,然後也不是自爽盃 因為中華隊很多年沒有拿冠軍了,至少近十幾年都沒有拿過冠軍15
Re: [閒聊] 真中華一隊打得贏中國隊嗎??聊一下目前杜鋒帶領的中國隊 他自上任以來 很明顯就跟李楠當時帶領得不同風格 他很明顯就是要以鋒衛開始 也就是小陣容為主 所以以往像是翟小川 顧全這種都是三號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