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安全帽內墨片的實用性?

看板biker標題Re: [問題] 安全帽內墨片的實用性?作者
Virex
(臉黑非洲人QQ)
時間推噓22 推:23 噓:1 →:43

基本上,目前安全帽要降低透光度的方法。

1. 內墨片
2. 更換外鏡片成電鍍/墨片
3. 電致墨片
4. 光致墨片
5. 額外戴墨鏡


大概就這幾種方法,以下分析優缺點。


1. 內墨片

優點:能快速切換透光度,相對便宜、方便的解法。

缺點:額外機構帶來的重量、額頭通風不能做。

至於有些人說內墨片會卡眼鏡、收起來掉下來、下緣會造成視差。
這其實跟帽款機構設計有關,
說真的我不覺得這算內墨片的問題,是單一帽款問題。




2. 更換外鏡片成電鍍/墨片

優點:最直接處理掉透光度的問題,相對便宜的解法。

缺點:裝了就是單一選擇,沒有騎乘中可快速更換的可能性。
如果要更換,需要額外帶一片鏡片,說真的挺麻煩的...

當然會有人說,鏡片可以打開就好。
但騎乘中打開鏡片,除非都騎 20~30 kph,不然一個異物噴過來...



3. 電致墨片

優點:很潮,可以快速開關選擇透光度,也有感光偵測可以自動開關。
缺點:需充電且開啟後也就淺墨的程度,開啟後看水灘或玻璃會有明顯的摩爾紋。
價格貴。

這基本上沒啥好討論的,因為也買不到了,e-Tint 沒在做了,但真的很潮(笑



4. 光致墨片

優點:隨紫外線強弱自動調整透光度,一片到底。
缺點:因為是隨紫外線強弱變色,所以原則上不可控制,加上變色退色需要時間。
如果是長隧道的話,剛出隧道的瞬間鏡片還是透明的,要等變色,反之亦然。
原廠鏡片的話,價格貴。

紫外線強度是很微妙的,雖然原則上來說太陽越大也會越強。
但陰天也還是會有人想要鏡片暗一點,這時候就要看光致墨片開不開心變色了。
市面上除了 SHOEI、BELL、NEXX 等品牌原廠就有出相關鏡片外,
還有 Pinlock、UGAM 等變色防霧片,但鏡片是會擋紫外線的,這類產品效果會差一點。比較便宜且效果好的應該是類似 Yours 這種貼在鏡片外的防刮片,但不是每頂都能貼。


5. 額外戴墨鏡

優點:最直接處理掉透光度的問題。
比起額外帶一片外鏡片,體積小很多。

缺點:不是每個人都方便帶墨鏡,
眼鏡族就不太適合,當然有夾片這種東西啦...但有點微妙。
而且眼鏡上夾片,要快速調整對於有戴手套的人,不是太友善。
戴墨鏡也不可能騎乘中快速穿脫,其實他的問題跟更換外鏡片差不多。




總結:

以上五種方法,
除了最後一個戴墨鏡,沒嘗試過,其他都親身試過,應該算有點說服力?

使用的經驗就如我推文說的,各種解法都各有各的問題。
內墨片好不好用真的取決於你的使用環境。
如果每次騎車都不用考慮夜間的問題,那當然單鏡片帽款換電鍍/墨片很棒。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條件,總會有人需要跨日夜騎乘。
那對應這類使用環境的使用者,
內墨片帽款就是非常方便的選擇,論快速切換透光度,真的算目前唯一解。

至於內墨片這種東西,不止國內廠商喜歡用,國外也是。
就不講偏像 Toring 的帽款,基本上一定會配,因為長途旅行很難保證不會夜騎。

極端一點像 CABERG 當家的賽道帽 Drift Evo 依然有內墨片設計。
官方的解法是叫你要拿來跑比賽的話,請自行移除。
https://i.imgur.com/rN55ttS.png

圖 安全帽內墨片的實用性?

雖然送 FRHPhe 認證的 Drif Evo Corsa,應該就是拔掉內墨片機構的修改版本。
但就外觀來說,基本上一模一樣就是,頂多就是少了內墨片開的機構。
https://i.imgur.com/8gdbRz1.png
圖 安全帽內墨片的實用性?


至於額外機構帶來的重量,
其實過 SNELL 帽款,即便單鏡片帽款,也超重。
所以戴日規 X14、RX7X 的,說內墨片款很重...
https://i.imgur.com/IYWCdWY.png

圖 安全帽內墨片的實用性?

歐系帽就算加內墨片也比日規 X14、RX7X 還輕阿,大哥。
當然能說用配重好配戴感影響少,那為什麼內墨片款式就不能調整配重呢?


通風方面,雖然少了前額的進氣口,
但通常好的內墨片帽款,會在頭頂前方設置不小進氣口來彌補。
雖然前額那邊依然會因為沒有直接進氣而較悶,
但整體來說,其實配戴的整體悶感,不會有很明顯差距。
不如說,想要的是額頭直接被風打到還是整體不悶熱?
後者的話,內墨片帽款設計好的絕對做得到,
前者就真的沒辦法,
但話又說回來,怎麼沒有廠商想學 Arai 直接開洞在鏡片上呢? 還是這有專利?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91.94 (臺灣)
PTT 網址

MELOEX 08/24 18:32賽道帽信徒:帳面數字重但是有設計配重就

MELOEX 08/24 18:32感覺不到重量阿

Ankh 08/24 18:48不在鏡片上開洞猜是不想增加工序,或是鏡片

Ankh 08/24 18:48強度過不了關?

只是發文時寫額頭進風的問題,剛好想到 Arai 的做法。

MikeFreeway 08/24 19:02SOL早期全罩有出外墨片,掛在原片外

MikeFreeway 08/24 19:03層,平常推到最高,需要再拉下來,

MikeFreeway 08/24 19:03大小通常是原片60%,好處是不用自己

MikeFreeway 08/24 19:04帶鏡片,缺點就多一塊而且略擋頭頂

MikeFreeway 08/24 19:04通風

說到這個,就仿 Arai 的外掛墨片,但這個我沒用過。

YHank 08/24 19:29身為眼鏡族覺得最方便是配一副有度數墨鏡

YHank 08/24 19:30放在車廂,因為相對很少用幾乎不會壞

YHank 08/24 19:30我的都已經十幾年了還好好的,太陽大時

dwyanelin 08/24 19:30第一點,戴過一堆帽款都有這問題

YHank 08/24 19:31騎車前就換眼鏡,算是5.的改善版

YHank 08/24 19:31不過近日買新帽子後我都直接用1.內墨片了

YHank 08/24 19:32說真的不是真的很不得已誰會吃飽太閒每次

YHank 08/24 19:32白天騎車換墨片晚上騎車換普通片????

配有度數的墨鏡也不是不行,但高度近視或高散光不太好配,或者說選擇少。

dwyanelin 08/24 19:33就像我早說過,全罩左右上下視野每頂

dwyanelin 08/24 19:33不同,這邊一堆推文視為無稽之談,結

dwyanelin 08/24 19:33果火花羅在影片直接指出這是確實存在

dwyanelin 08/24 19:33的,印象還有拿shoei, arai直接實測

dwyanelin 08/24 19:35墨片有淺墨,電鍍片很多也淺墨,日常

dwyanelin 08/24 19:35使用絕對可以應對超過95%的情況

還是一樣,那是內墨片機構的設計問題, 會覺得都一樣,代表你高機率只只用過兩側卡點的內墨片機構。 好一點的內墨片機構不會只有兩邊卡點,掉下來機率很低。 另外就是所謂的下緣會造成視差,像 Shark 的內墨片幾乎不會有這問題。 而其他品牌的內墨片即便沒辦法覆蓋率那麼高, 但下緣就算有影響,真的有大到影響行車嗎? 因為除非要瞄儀錶板,不然正常會一直往下方看嗎?似乎不會。

jazz121123 08/24 19:36我眼鏡族, 我自己是選外戴墨鏡

jazz121123 08/24 19:37雖然騎乘中無法穿脫

jazz121123 08/24 19:37但我用起來還是覺得比方法2方便多了

jazz121123 08/24 19:38晚上時只要停紅綠燈就可以快速收墨鏡

騎乘中無法快速切換,在某些狀況下其實就會比較麻煩了。 不過其實外鏡片也不是不能在紅綠燈的情況下更換, 但要有那種快拆水準的,我只想到 Bell SRT/Star 系列那組鏡片座。 唯一可以讓我戴著安全帽拆裝鏡片也沒問題的..(雖然不知道這能幹麻

aika5512308 08/24 20:15推,講解的很專業

只是剛好各系統都用過,來幫內墨片平反一下,順便來賺 P 幣的。

kibou 08/24 20:24夏天4~6點 往西方騎車時 真的很需要遮光

zego41 08/24 20:43度數深的人很難配度數墨鏡啊 又貴

真的,以前也想配一副好看的,結果發現價格都好驚人。

MikeFreeway 08/24 20:52不考慮造型跟通風的話,外墨蠻好用的

dieorrun 08/24 21:20連國產的SF-6都沒視差問題了

hank13241 08/24 22:02其實我之前也比較過,最後雖然內墨片比

hank13241 08/24 22:03較方便,但我還是選擇自己戴墨鏡,因為

hedgehogs 08/24 22:03內墨片好用,帽子設計的好也很通風,

hedgehogs 08/24 22:03會在乎那幾克重量的,車上就別給我看

hedgehogs 08/24 22:03到呆重配備

hank13241 08/24 22:03內墨片的遮陽效果實在差太多,有時候我

hank13241 08/24 22:04都懷疑那個內墨片只是有顏色而已

說到這個...跟法規也有關就是。 有些內墨片為了法規,淺到跟透明差不多,以前有頂 Torc T14 就是這樣。 然後更慘的是它還沒有出可以替換的內墨鏡片。

BigBird110 08/24 22:06墨鏡一副400 .. 也便宜

hank13241 08/24 22:10所以還是回歸初衷,我我要墨鏡是為了遮

hank13241 08/24 22:11陽讓我騎車安全點,如果這個做不到那我

hank13241 08/24 22:11還是麻煩點自己戴墨鏡,當然內墨片對方

hank13241 08/24 22:12便性是很大提升,只是我還在尋找一款安

hank13241 08/24 22:12全帽好用之餘內墨片也確實達到遮陽效果

這就真的要挑帽款,有些原廠內墨有電鍍片可加購的或許能滿足你。

prosen 08/24 22:57整篇看下來合適的光致墨片看起來是最好的

kennylan 08/24 23:05沒吧?光感的很吃當下天氣狀況,而且變

kennylan 08/24 23:05化要一小段時間,總歸還是看使用情境

Kai88 08/25 01:22我的眼鏡鏡片是會變色的 我覺得有時會有太

Kai88 08/25 01:22黑的狀況 畢竟是隨uv量變深淺 變色也需要時

Kai88 08/25 01:22間 騎車的速度比較快 不一定會比較好用吧

光致墨片很吃紫外線,所以它會變多深還是多淺,使用者是不可控制的。 而變色需要時間沒錯,突然的光線大幅變化,光致墨片基本上沒辦法處理。 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進出隧道的瞬間。

a221690797 08/25 02:34ts的淺墨電鍍銀晚上騎車沒毛病

這說法,其實太吃每個人夜間視力跟夜間環境了。 這議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1Wy4a7h5 (biker)

moyashi 08/25 10:03嫌棄內墨重量,但卻在帽上加掛行車紀錄

moyashi 08/25 10:03器跟藍芽,這個我真心不懂

sanpeter 08/25 10:28

summerparis 08/25 10:35我的眼鏡有可以外掛墨鏡片。

summerparis 08/25 10:35太陽大的時候會從包包拿出來掛上,

summerparis 08/25 10:35但掛上去之後,手機螢幕就看不到了

summerparis 08/25 10:35。過隧道的時候暗非常多,但又無法

summerparis 08/25 10:35立刻拿下來。

過隧道這種亮度變化明顯的情境,最能體現內墨片可以快速切換的好處。

JinJoy 08/25 12:43茶色片+內墨片可以解決大多問題,不會太暗

這算是比較折衷的方案。

lafeyo523 08/25 14:05內墨帽重心有差 依個人條件衡量利弊得

lafeyo523 08/25 14:05失後我一直都是選擇有色鏡片

使用環境不跨日夜的話,單鏡片款搭配有色鏡片,沒什麼不好的。 但問題跨日夜要多帶一片真的很麻煩,不過就如你所說的,個人條件很重要。

YcL5566 08/25 15:05拿有SNELL的重量來救援是搞笑嗎

會特別拿 SNELL 出來講是因為隨便都 1600g 起跳。 一開始也有機構限制就是會有額外重量。 但客觀重量來說, 碳纖維帽體搭配內墨系統的帽款就真的不比 SNELL 帽款重阿。 至於配重問題 wildspirit 大的文章有補充。

york1987 08/25 16:22休得無禮!拜克版鄉民都是MOTOGP選手

york1987 08/25 16:23多了內墨片的重量拿不到冠軍你們要賠嗎

b8806 08/28 21:46電鍍片壽命最常,,下面一位

這說法跟我經驗正好是相反呢? 電鍍片的電鍍層非常容易因為外在因素脫落, 而墨片或透明片不用擔心這種問題。

※ 編輯: Virex (1.162.120.184 臺灣), 08/30/2022 11: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