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覺察身體所需,設計自己的<理想的簡單飲

看板book標題[心得] 覺察身體所需,設計自己的<理想的簡單飲作者
littleeye
( Ting)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歡迎光臨我的書酒帳

https://www.instagram.com/p/Cz7hzEeSE-b/?igshid=MzRlODBiNWFlZA==

https://i.imgur.com/8l522MO.jpg

圖 覺察身體所需,設計自己的<理想的簡單飲

https://i.imgur.com/dr8Yu1a.jpg
圖 覺察身體所需,設計自己的<理想的簡單飲

Dominique Loreau 著
李虹慧、朱心怡 譯
如果出版社

「...人類變成消費機器,食道與胃袋中填滿了維生素、瘦身食品、安眠藥,減重療程...最後,我們因為這個貪婪的消費機器,而承受不健康的後果。我們因為過度依賴,成為被便利和利潤支配的對象,變得只能像孩子一樣聽從他人的話語,忘記什麼才是對自己最好的。p.4-5」

如果你曾疑惑過自己吃的食物到底健不健康,或是對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健康飲食指引」無所適從,不妨閱讀《理想的簡單飲食》,重新檢視自己對於食物與健康的定義,對於作者的理念毋庸全盤接收,可以細細思考並透過各種科學、非科學管道查證,找到自己能接受並喜歡的飲食模式。

「自由並非沒有節制,相反地,當你能夠自我節制,你會獲得更多的自由。p.28」,在許多教人自律的書籍或演講中,類似的概念不斷出現,但唯有真正將所讀所聞化為自己生活的一部份,才能有所用處,不過作者也強調「飲食節制並不等同於節食。p.29」,而且「身體需要均衡的營養,但不需要多p.39」,所以要學會覺知身體飽足的訊號,克制看到美食仍想進食的慾望。

書中提到讓人很有感的事,觀察祖父母輩年代與現今家具、廚具的體積變化,會發現「超級市場的推車尺寸變大,家裡冰箱也變大,隨之變大的還有盤子、杯子、櫥櫃跟我們的...臀部
。p.44」,當所有裝盛食物的器具都變成更大尺寸,我們也會不知不覺間擴張了食量,想當然耳體重與體脂也是只增不減,然後又花大錢健身、購買減脂餐及助消化的健康食品等等。

此外,作者也提醒讀者們,食品工業決定人們的食物份量,但主要目的只是為了自身利益,要我們不斷消費,他們的考量並非民眾健康,然而不斷增加的消費慾望讓現代人活在憂鬱、壓力以及肥胖的狀態。

書中有提供許多建議及食譜,讓讀者可以調整、節制飲食的方式,作者希望人們打破常規,在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前多做嘗試,然後建立自己的飲食黃金原則,擁有原則不代表必須僵化,只要活著的每一天都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飲食方式。

書中提及的觀念與現代推廣的並無太多牴觸,有些甚至是老生常談,顯然有些飲食原則是不論世代與國籍,都擁有共同的飲食觀念,像是提倡三餐清淡飲食,因為清淡不代表平淡無味,相反地,它更能凸顯食材的原味。

另外作者希望就算只有一個人,更應該要好好料理、好好吃飯,與人聚餐是享受快樂,而獨食則是為了健康。「為自己準備食物,對維持身心平衡非常重要。我們不僅能找回身體的自主權,採買、烹煮食材也是花時間好好生活的證明。...這些隨手可得的幸福,就存在於我們
自身當中。p.79」

本書並非單純的雞湯式散文,作者有提出有關節制飲食的具體方式,像是可以使用視覺化方式分配食物分量,想像餐盤是時鐘,在12點到6點位置放入蔬菜、6點到9點放入蛋白質、9點到12點放入澱粉;或是將食物裝入一個盤子或碗內,也可以用托盤裝多道小份量的菜餚,並選用小巧精緻的食器裝盛,將所有東西都減量到最小尺寸,尤其是冰箱,雖然大冰箱能裝下許多東西,但我們會因此很容易就忘記冰箱裡還有什麼食物。

關於吃到飽這件事,臺灣人最愛的自助餐吃到飽,每當有龍蝦等高級料理吃到飽的宣傳時,往往都會造成一股風潮,但作者卻認為,「我們很少從自助式冷盤或雞尾酒餐會獲得滿足,因為眼睛想吃的超出胃所能承載的範圍。過度飲食後,我們總會覺得充滿負擔和罪惡感。P.135」,完全道出我在吃到飽之後的心理轉折。

閱讀完本書後,給自己的期許是盡量一周至少下廚3次,持續觀察自己的食量變化,調整為一
顆握緊拳頭的大小(即胃的大小),學會料理原型食物,讓自己吃得健康又美味!

———————————————————————
本次搭配的酒類是 #日本酒 #大吟釀

300ml、14~15%

在 #sogo日本展 購入,酒精濃度對我算是偏高,但入喉不會有嗆鼻的辣味,是非常順口的酒


搭配晚餐食用非常適合,不過為了符合書中建議,只飲半杯(台灣啤酒杯)左右的量,不過度貪杯
----
Sent from BePTT on my iPhone 14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67.126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