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AI的年代劣幣驅良幣的出版是不是更加嚴重
從盧卡·史蒂芬尼到米克爾森兄弟,自助出版騙局讓亞馬遜上充斥著垃圾電子書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114646-amazon-flooded-with-junk-ebooks
劣幣驅逐良幣在出版界本就不少見!
但看了這篇報導之後才驚覺到已嚴重到這種程度!甚至還有集團明擺著在推廣、製造各種拼湊、剽竊價值性極低的資訊垃圾,然後包裝成熱門流行的出版品,再虛偽勾結的集團式的互洗評價、互相吹捧!令人要再用評價去客觀的瞭解一他人對一本書的看法,更不易了。
將來如何從資訊海中,找到具價值的書藉!真的會越來越難。也許是更需要花心力的技術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750.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89.96 (臺灣)
※ PTT 網址
推
台灣電子出版隱憂現在是對岸劣質書充斥....
37
Re: [問題] 為何錯譯、誤譯的書還能銷售長紅?我大約兩年前看了史蒂芬平克簡體字版的[當下的啟蒙],順帶說這本書個人極為推薦。 然後大約一年多前吧,台灣繁版出了,我就去書店花五分鐘左右翻一下,越翻越憤慨。本來 我想因此發篇文的,但後來想台灣出版社作書已經很艱難了,不要再落井下石,就算了。( 台版叫再啟蒙的年代) 憤慨的是,台版和陸版的翻譯品質差很多,跟陸版相比,台版的讓人看不下去。23
Re: [閒聊] 實體書對比電子書有啥優勢?其實我是很不想幫實體書說話 但實體書還真的不能說沒優勢 實體書比起數位資訊,被竄改更動的可能性比較小 所以真正的歷史紀錄,貴重的歷史文件,我覺得用實體文 本的方式留存是會好一點的。21
[討論] 電子書不是紙本書的「數位版」,反而是最關鍵評論 李柏鋒 電子書不是紙本書的「數位版」,反而是最有效率的知識變現工具 我自己是一個重度的書籍使用者,因為從事的是知識經濟的工作,其實不管是電子書或是 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鋸木頭的鋸子,是電力或人力驅動的,都無所謂,只要能在對的 場景協助我完成工作即可。12
Re: [討論] 會在momo買書嗎?目前我不覺得MOMO低價促銷有什麼好抵制的, 那是MOMO運用自家整體事業經營模式(多角化的網路購物事業), 在仍有獲利的情況下交叉補貼而來, 交叉補貼如果是惡,那亞馬遜以前低價賣Kindle機器、 或在便宜Kindle機器上顯示廣告,對對手也是不公平的競爭,8
Re: [問卦] 以後新書出版會有售價規範?就資本市場之下 小書店甚至部分出版業無法生存的無奈啊 大型連鎖書店 一來就給你66折 但小書店跟出版社進價70折你敢信?3
Re: [問卦] 你大概幾歲才開始相信這世界上沒鬼的?原本是不太相信也不否定, 後來長大觀察漸漸發現, 我認識的人之中特別怕鬼的剛好都是心機重且陷害過別人的人, 而且是非常害怕且非常信,開始覺得這個巧合很不可思議, 剛好當時有在諮商,開始對心理學相關的事有興趣,就去找書來看。3
[討論] 海鴿、海鷹文化是怎麼樣的出版集團第一次發文~若違反版規再請告知 如題,我常在書店瀏覽人文歷史類的書籍 發現書櫃有不少:一本就懂、一口氣讀完、一本通XX歷史的標題 其中大部分都是海鴿、海鷹、海雁這家出版集團的產品 這些書的特色是作者幾乎都是同樣幾個人,似乎是非常博學的各國史專家1
[心得] 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的會 等2本書書評方格子好讀版: 因為這兩本書我覺得含金量沒那麼高,就一起放在同篇心得了。雖然大家都喜歡看好書 推廣的心得,不過我覺得雷書的心得其實也很有分享的價值。 第一本:大腦這樣記憶什麼都學的會 作者 Joshua Foer 原是一名科技專欄記者,他在本書紀錄自己如何經過一年的訓練拿下1
Re: [討論] 哥吉拉-1的製作成本在美國引起議論你說的有部分對,以前電影稍微打平 甚至稍微有點虧本都不要緊 靠樂園門票靠賣玩具長尾收入 做公司賺多少錢沒關係 但有沒有看起來穩健的現金流很有關係- 就算是技術類的期刊很多抽象化的概念也是不斷引用出現,可能某項技術被取代了也不代 表這樣東西毫無價值。 我不知道是有你是有什麼實務經驗告訴你讀舊書有害大腦的,即便是讀柏拉圖的書依舊是 很有價值的。會說沒價值的多半是沒能力分辨跟抽象理解書本內容吧。 書本的好處就是在於你可以反覆閱讀,細細品嚐,能出版的書基本上大多也都是經過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