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出版社需要政府保護嗎?
這兩天剛好版上有這個議題討論,蠻有趣的,我想從自己比較商業面的角度來切入前文幾個作者提出的兩個觀點。
1. 出版社能培育及扶持本土作家
2. 出版社倒光,之後的書籍作品變成粗製濫造
1. 出版社能培育及扶持本土作家
幾篇文章都高舉著保護文化的大旗,這句話這麼說並不是要批評什麼,只是想釐清是否如此。我想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出版社背負著一種社會責任,又或者出版社產業在營利的過程促進了本土文化的興盛。
那麼問題來了,出版社到底培育及扶持了多少本土作家,比較簡單的量化方式,其中支出的金額是多少?
a. 這些金額是作家應得的嗎?是否真有培育的作用?
b. 出版社有額外溢出支付嗎?是讓作家獲得能更精進自己的收入嗎?
c. 培育作家功能只有出版社能提供嗎?是否有其他替代方式?
因為不清楚出版社的產業結構,但我相信如果能極度透明的列出來,主要的利益結構:公司經營者、股東、員工薪資、作家薪資、收入、盈利模式等,相信可以比較容易判斷各自利益的立場跟驗證這句話的說法。如果該產業是個需要政府保護跟介入的產業,那如果用納稅人的錢,又或者要爭取民眾支持,這些透明度我想內部人士應該提供。
2. 出版社倒光,之後的書籍作品變成粗製濫造
這個論點我比較感興趣,我個人是從商的業者,對於商業市場有些部分經營的心得,我也喜歡看書瞭解不同的知識,因此想提出一些看法來討論。
這一句話講得是一種主觀的觀點,我試著用客觀的量化來表明。
>>>>粗製濫造的定義是什麼?書本的內容如何定義粗製濫造呢?
外國文學需要的:翻譯、排版,為了壓低成本,可能翻譯的品質降低了,因為成本不夠。本土文學需要的:付給作家的費用降低,作家沒飯吃了,所有人轉行不寫了,或是亂寫一通。
這種狀況是一種推測,事實上真的會發生嗎?就我個人的經驗,市場上充斥著越來越爛的產品,這種機率很低。因為商品品質是一種競爭方式,也很直接涉及能獲利多少。只要有利可圖,作家也會被驅動跟改進自己哩。假設現行市場書籍品質都很爛,大家很難忍受。這時候就會有個人發現,這是一個新的切入點,只要主打品質好,就是一個很有利的賣點,促使他更新品質投入,也會得利益上的回饋。看看南門書局的轉型吧,很多版友都說他們書籍品質不錯,這就是自由市場的良性競爭。
>>只是會有一個問題是,完全交由市場處理,大眾品味優先才能存活,小眾商品需要找到自己存活的方式。
假設一個狀況,出版社倒光了,因為momo博客來誠品議價能力太高,給予出版社的錢太少,出版社的人發現賠錢不幹。
所以momo、博客來、誠品就沒有書可以賣,但是賣書又是一門收入來源(製作書籍還是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於是他們自己組成一間製作公司,又或者有其他財團看準了利益點,馬上開一間公司切入要賺這筆錢。
於是又回了原點,書籍從國外跟本土開始製作跟經營,至於內容會粗製濫造嗎?
這繼續涉及原本的問題,如何定義或量化粗製濫造
a. 國外書籍翻譯,如無意外一定是找原本那批人,只是從出版社換成了一間新公司,對
翻譯來說就是換個老闆,有可能會壓榨翻譯嗎?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新公司重視品質,反而做得比原出版社更好
b. 本土作家書籍:
甲、 新公司直接放棄本土作業,都是賠錢乾脆不做
乙、 新公司直接繼承原出版社,支付類似的錢給作家
丙、 新公司更重視本土作家了,經營得更好,獲得更多收入,支付給作家更多的錢
這兩個點如何量化有個簡單的方式,
(1) 看新公司支付給翻譯跟作家的錢有沒有提高,他們分潤有沒有提高
(2) 看新公司銷售的書籍數量是不是更高,如果更高合理推論更多人看到書籍跟知識
透過這些切分跟量化,應該可以更清楚來衡量這句話的可信度。
我對市場理解應該就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只要有利可圖,把知識轉化成實體書或電子書,這個商品不可能停售
只是重新分配裡面的利益關係而已,如果把裡面的利益關係全部公開攤開來看,或許會比較有說服力一點
最後我想討論一個點,就是商品品質會因為通路壟斷而變得更低呢?
各位覺得7-11提供的商品品質有沒有比自營超商更好呢?
全聯超市提供的價格是不是真的比本土超市更低呢?
串流影劇、音樂的服務有沒有比以前更高更哄抬呢?
我想答案很清楚喔!
1. 通路壟斷是在極端的情況下需要政府介入,例如全部通路都倒光了,momo一家獨大,
才有可能不利消費者,如果博客來跟誠品都還在,不可能
2. 商品品質是會退步的嗎?照理來說,不會喔!因為科技會一直進步,以後說不好用人
工智能處理校正跟排版、印刷,或是線上一條龍投稿書籍跟發布,還能做得比舊產業更好。原理是什麼,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利益點(例如品質更好),則客人的訂單會向你而去,你會獲利利益上的好處,因此更熱衷於提供更好的商品品質或服務。
至於另一個議題:大型財團、公司、通路商,利用其大型的資本投資席捲整個市場,導致小店家陸續倒閉。這樣子是否不利於整個產業發展或者應該保護小商店的多元性。
這個部分比較複雜,我對這個議題也蠻關注的,不過我還沒有很清楚的想法,如果有人有見解也可以分享,謝謝
在此跟大家推薦一本近期我看得書“原則”,剛剛上述我分析的方式就是利用作者講得一
些觀點:極度透明、極度客觀。然後他還提到一件事情我還蠻受用的,如果你發現對方學識比你高,你需要放下無謂的堅持,主動向對方請教。
然後關於出版社的利益結盟跟組織,如果想了解的話也可以參考陳時中的自傳(推薦),他裡面提到很多實務上業者為了各自的利益,過程怎麼爭吵跟喬,可以從中揣摩這些利益團體的想法做法,應該人性大多數都差不多。
另外打個廣告,我有在studygroup開設一個公司經營閱讀群組,有興趣的公司負責人可以來參加喔!
--
小眾的書不乏好書,許多哲學、史學、文學著作對台灣來說都
是小眾,出版社倒光或失去多元性導致的就是這些小眾書消失
,未來要找可能只剩簡體字版(現在就有這種感覺
然後還有你說的本土作家問題
本土作家失去舞台,台灣人的閱聽只剩國外作品,本土完全式
微
我覺得你的推斷最大問題在於把書都當成一種商品你當然會得
出少數通路整合資源更有效率商品品質更好的結論
但實際情況是例如我媽以前要煮腰子,她絕對會去傳統市場找
而不是去更近的全聯或美聯社甚至五花肉也是傳統市場能找到
更肥美的,但若是找你那套簡化一點的推斷,肉,就是同種商
品,全聯更有效率提供大量且高品質的肉,所以全聯獨霸也是
沒關係的
非常同意你提出的問題跟論點
書籍出版的商業模式在新的科技影響下需要重新建立
在網路時代,小眾文化作者應該能靠自己而不是依賴出版社,
來聚集客戶
我認為應該在商言商,不該把出版物賦予太多傳承文化的想像
是要保護整個產業,但不是保護不思進取的產業,比如台
灣國產車!
還有現在就覺得只剩簡體版,那可見根本和小眾多元性無
關!出了會賣不好的東西,你是要出版社怎麼出?
台灣的本土作家應該早就不靠出版社了。作家們比出版
社靈活得多,各種斜槓比比皆是,尤其經紀人的角色漸
漸浮現,出版社只能算是收入來源的其中之一。
爆
Re: [問題] 當作家可以維持生活嗎姑娘妳好,我是阿爸小生,偶爾客串回文,點綴妳的人生。 看到妳還在用上古世紀的方式毛遂自薦, 忍不住來告訴妳現實。 首先,關於妳的問題: 「當作家能維持生活嗎?」39
Re: [閒聊] 抄掉「漫畫村」盜版漫畫仍猖獗 集英社:老實說,像免費盜版漫畫網站這種事,主要的獲利來源其實還是流量 也就是流量夠高,賺廣告商的錢在營利 要解決網路上的盜版漫畫網站,我個人是覺得走司法途徑不一定有用的,因為 只要架站在國外,你想打也很難打。 當然沒用還是得做,畢竟這是一個態度問題。17
[討論] 出版業與1111折扣戰小弟在出版界打雜一陣子,這次引起這次起點的 松鼠文化我也很熟,所以第一時間就看到了。 看到書版大家都是從消費者端來看,想說也許 我可以帶一點出版業(僅限小出版社啦)的角度給大家。 多年前在打工的時候就聽到同事說他朋友家是開7
Re: [閒聊] 是說幾個台輕作者近況如何啊中文的創作市場在台灣站不住腳,出版大衰退這個時代背景是個問題 同樣在衰退,人口基數大的對岸影響可能比較沒那麼嚴重,人口基數小的台灣就很嚴重了 台灣市場小這個就宿命,現在少子化繼續摧殘下去,有閱讀習慣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少 尤其是實體書市場更不用說,因為實體書占空間,但台灣的地價房價居高不下,就算 硬要買也買不到大空間儲存書籍,實體書被淘汰是必然的。7
Re: [閒聊] 赤松健的當選是不是證明宅宅有影響力他最大的優點是 能指出問題 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這就屌打一堆嘴砲政見了 赤松很明確的指出,像《漫畫村》這種盜版網站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可以數位閱讀,而且 一次就能看到所有出版社的作品。「既然盜版能做到,那官方做不到不是很令人咬牙切齒7
Re: [閒聊] 臺灣漫畫產業頹勢的原因是什麼?在台灣,可能大家都或多或少認識一些畫政治色彩的圖文作家 但可能卻連兩個畫一般漫畫的作家都想不太出來 我認為問題就出在行銷上 那些圖文作家畫工很好嗎?故事有趣嗎? 但因為這些作品服務於特定政治立場1
Re: [討論] 11/11歇業潮【書多打點折怎麼了嗎?momo購物網引起的書籍折扣戰】 上述影片詳細的介紹通路,出版社,作家的關係,獲利。 書價的定價。 如果想支持作家or出版社,要去哪裡買書?四大買書管道的分析比較5
Re: [閒聊] 台灣本土漫畫還有發展空間嗎?本土漫畫先不談題材,首先你要有本土的人才 你本土人才怎麼培養,能留下多少人,才能談本土漫畫要 怎麼發展。 我也不要求多高,最基本的,就算血緣外貌不像台灣人,但至少也要是住 在台灣,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與台灣人有共同生活經驗。2
Re: [閒聊] 因為只看日本動漫,導致台灣產業無法內 : 容各式各樣,有舊書續作也有新書,但是那種「舊書愛藏版」倒是一本都沒有,3/17上 架 : 的有260本,愛藏版7本 : 台灣目前出版的書是夠多的,甚至可以說(出版書的數量/人口數)這個指標來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