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心向群山-為什麼人類願以身殉山?
方格子圖文好讀版:https://vocus.cc/article/67318d8afd897800017fa192
楔子
我時常會問自己什麼時候喜歡上爬山的?明明第一次參加登山社行程攀登抹茶山是那麼的
慘不忍睹,結果這幾年我又陸續參加了好幾個行程,其中也不乏走到差點失溫的悲慘經歷
,但我總覺得自己不會放棄登山。我也時常問自己登頂是第一要事嗎?還是登山的過程更
為有趣?我又是如何感知山和山裡的世界?
本書作者羅伯特麥可法倫(Robert Macfarlane) 是個傑出的年輕登山家,他也試圖理解
為什麼人類會心向高山,至死不渝?人類為什麼會對岩石和冰雪有如此深刻的愛意,如飛
蛾撲火、奮不顧身?他將探索歷程紀錄而成這本《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中譯為《心向群山》。
我初讀本書時驚為天人,馬上將手中的書還給圖書館直購實體書(這樣才能用螢光筆畫線
),難以相信這位現年45歲的英國登山家能在28歲的年紀就以如此優美的文字陳述人類情
感與山岳地景交織而成的歷史,當然翻譯林建興先生深厚的文字能力也功不可沒。本書是
我今年讀到文字感染力最強的自然書寫,十分推薦給對登山有興趣、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登
山、還有追求登頂以外的登山者。
山裡的地質學家
不知道該說是博物學家(Naturalist)必定會成為登山家,抑或是登山家必定會成為博物學
家,本書開頭以地質學史為開場,17世紀英國牧師波納特(Burnet Thomas, 1635-1715)
穿越阿爾卑斯山之旅即為分水嶺,作者往前回溯基督教神學、文藝復興人本主義對自然的
看法,以及往後探究地質學的濫觴。
正統基督教神學認為神在創世紀的第3天決定了山河的面貌,山是山、海是海,即便上帝
為懲罰人類的罪孽降下洪水,事過境遷洪水消退,山仍是山、海仍是海,地貌不會變化;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不再折服於超自然的力量以求人類的敬意和虔誠,而是更關注於人類
基本的情緒,例如悲傷、憤怒、失望以及因情緒衍伸出的思想,這些時代的人們不曾想過
登山。
波納特雖為牧師,卻專注於眼前所見,提出「世界蛋」的想法挑戰教廷,其假設已經很接
近我們目前認知的地球結構:地球是層狀結構內部為火、中間夾有液體層,我們居住的地
方是蛋殼,但它原本是光滑的。當光滑的蛋殼受到太陽照射破裂,而液體層的物質滲出造
成洪水,並在蛋殼表面沖刷出皺褶形成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地貌。因為波納特的理論,開始
讓人們注意到地景是會變動的。
之後布馮 (George Buffon, 1707-1788)、赫頓(James Hutton, 1726-1797)、萊歐(Sir
Charles Lyell, 1797-1875) 等人追隨波特納的腳步在歐洲掀起地質學革命,透過實際走
訪回溯地貌的物理過程,試圖融合推理和想像。
地質學的發展直接挑戰人類對於「深沉時間」的感受與想像。在人類有限的壽命中,我們
無法目睹平地拔起的高山的全程,相較於山上岩石的風化終於裂解,生物的肉體是如此不
值一提的瞬間即逝,這種強烈又有點變態的奇異感讓人類莫名興奮。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登高一呼"We can do everything” 之後,開啟了登山和地質探勘的黃金時代,此時的大
英帝國已不再將眼光侷限於蘇格蘭高地和阿爾卑斯山,他們想要挑戰更高、更神秘的山脈
—世界的屋脊,喜馬拉雅山。
山不存心殺人,也不存心討好人
當人類超出理智與科學,是出於精神的需求開始登山,登山活動儼然成為一種朝聖、甚至
殉道的行為。陡峭的岩壁、貧瘠的荒漠、冷冽的空氣便開始對人類的大腦施展致命的吸引
力,讓無數人甘願以身殉山。因為在山頂上人類可以感受到神性,得以用神的視野俯瞰眾
生,而肉身毀滅不過是為達到神境的可能過程。
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於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後,英國社會再次受到
衝擊,並將適者生存與登山做連接,認為山岳的惡劣環境的挑戰可以淘汰體質不良、性格
軟弱、無法面對挫折的男性。在這個講求「男子氣概」的社會氛圍之下,除了往生者的家
人沒人會同情死於山難的往生者,且囿於當時運輸技術,往生者的遺體往往只能長眠於冰
河裂縫、峭壁深淵,未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衝擊。1865馬特洪峰山難,看到散落於冰河上、
殘破不堪的遺體,社會上開始出現貶抑登山活動的聲音,大文豪狄更斯更率先指出危險登
山是該譴責的,並斥其為「墮落的品味」。
然而這不影響後續的登山熱潮,曾幾何時作者也對登山探險心生嚮往,在他的想像中,探
險家無畏眉鬚上凍結的霜、無懼酷寒而發黑的四肢,邁著因高山肺水腫而顢頇的步伐,探
索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境,令小時候的他魂牽夢縈。然而,他最終還是了解到這種遺
世獨立的浪漫和面對困境的自滿僅是自身情緒的投射。在成年後多次攀登蘇格蘭和阿爾卑
斯山系與死亡擦身而過,「死在山上並沒有什麼內在的高貴可言」他說。
那些被死者拋下的人,都因為死者的自私而生命中產生裂痕。他們才是山難真正的受害者
:那些被拋下的人深愛死者,而死者卻只把愛輸給了山。對此,麥克法倫深惡痛絕,因此
從他領悟這點之後,他不再做危險的攀登。
" 那些爬上山頂的人,一半是愛著自己,一半是愛上自我湮滅"
-羅伯特麥可法倫(Robert Macfarlane)
最後,本書終章回到馬洛里(George Mallory, 1886-1924),這位在登山界幾乎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的傳奇登山家。馬洛里生前一再的回到聖母峰,試圖攀登她,1922年他聳聳肩告
訴紐約的記者不斷嘗試攀登聖母峰的原因 "Because it is there" 他的回答已成為登山
界的不朽,更為他的死亡增添傳奇色彩,但他本人或許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後人
試圖解讀馬洛里的想法,作者特別提出英國著名探險家楊赫斯本 (Sir Francis
Younghusband) 的看法:
他(馬洛里)必須用人類的精神去對抗...然而在他心裡,一定出現過「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究竟要三度退後,還是死去,對馬洛里而言後者或許容易一些。-楊赫斯本 (SirFrancis Younghusband)
楊赫斯本以同樣身為探險家的角度剖析馬洛里的心理狀態,功敗垂成的回國是無法讓人忍
受的,無論是成功登頂或死於山上,對探險家都是更具藝術性的結局,楊赫斯本可能當下
也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就如同許多英雄電影的結局,總明示暗示英雄的死亡,使其故事更
加悲壯,長存在人心中揮散不去。所以作者認為登山不僅僅是登山,透過歷史脈絡的研究
,旁觀者會比當事人更能看清楚登山活動背後繼承的文化傳統,因為背負著這樣的包袱,
讓馬洛里更容易受到聖母峰的吸引而喪命。馬洛里這樣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也將會為巍
峨高山再增添魔幻的色彩,吸引更多人前仆後繼的投入,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會心向高山,
至死不渝。
我的短評
從前文應該不難看出我有多麽喜歡這本書,我爬山的啟蒙前輩從一開始就給我「山永遠都
在,平安歸來才是唯一要事」的想法,因此我雖在山上感受過神性,卻不打算為此殉道,
每次出發前做足功課,遇到天候狀況不佳必果斷撤離、絕不眷戀登頂,對於面對嚴苛天氣
硬要上山、願意以身殉山的人感到非常好奇,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有這種想法? 在本書
裡我找到答案。
我也自知此生不會挑戰十四極峰,所以非常喜歡透過登山作家的眼和文字,感知這些不能
碰觸的世界,就如同狄更斯所說「神遊」即可。《心向群山》可以說是我近年所讀登山文
學中的佼佼者,對於人類登山史和自然書寫有興趣者,我是極力推薦本書。
書籍資訊
書籍原名: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
作者:Robert MacFarlane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2月
--
我的方格子沙龍 閱讀x園藝x生活隨筆
https://vocus.cc/salon/65adf9eafd89780001a80467
--
很有意思
同推薦
推,我也有買
搭配『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影集一起看就更有感覺
看標題沒什麼興趣看完原PO的介紹就想看了 感謝分享
謝謝分享
推 沒想到有這麼有趣的書,同樣登山愛好者
6
Re: [新聞] 賈永婕看好了!曾格爾PO「破紀錄攻頂影像一種可能性就是,之前所有登山家都把登山這件事想的太難了 事前籌備太久,預想了登山可能發生的各種突發事件,規劃最好的登山路徑,結果這些才是 阻礙人類記錄的障礙 曾格爾的優勢就是,不要考慮那麼多,就是憑著滿腔熱血衝上去 別人可能花22週規劃一次登山行程4
[問卦] 台灣登山高手--張元植 是不是還好而已?這幾年橫空出世一個台女 曾格爾 8000公尺高山已經快爬完一輪了 每爬一次就一次刷新世界紀錄 最快 最年輕 最煞氣的無氧攀登 反觀大曾格爾幾歲的台灣登山高手5
[遊記] [影片] 山的背面 - 人為什麼要去登山?人為什麼要去登山?為什麼有人寧願放著都市裡舒適的日子不過,卻發神經似的跑到深山裡,想要體驗幾天既不便又自虐的生活呢?在十幾年登山生涯中,我經常想起這"早該想清楚"的問題。這問題似乎每個登山者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答案,但若將這些林總總的答案整理歸納之後,卻又可發現其中似乎並非毫無規則可言,好像依稀隱藏著一種無法言喻的一致性。所幸世界上有不少傑出的社會學家及人類學家,已逐漸幫大家尋找出人類社會在工業化後,人們為何會開始將目光轉向高山及荒原。 不過對個別登山者來說,最近要不要找地方上山去,通常不會想太多這些背後的理論,只是先將之拋在腦後遺忘它,然後依舊時常走在下著大雨的偏遠山徑上,心裡不斷的咒罵:背包好重、雨好大、路好難走、腳好痛、天氣好鳥 ....,最後煞有其事地告訴自己以後別再來爬山了;好不容易下了山吃慶功宴的時候,也會再次連番向夥伴抱怨:以後只要我當個遊客就可以了,永遠不要再來這種地方了。不過,回到文明世界經過一陣子的沈澱之後,腦中之前所有痛苦萬分的經歷,卻逐漸默默地轉化為一連串的美好回憶。於是乎,又開始將不久前的自我承諾拋在腦後,思考著下次的連續假期在什麼時候?要安排去哪裡爬山?要找誰去?事情就這樣永無止境的反覆下去,不斷的在我身上打轉,也常不斷的在我爬山的朋友身上不斷輪迴。 另一方面,周遭未曾體驗這種魔力的親友,則對登山抱持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人覺得相當有趣,經常向我詢問關於登山的各種趣事,『你們都去爬哪些山?』『爬山是不是都不能洗澡?』『你們都吃些什麼東西?都只能吃巧克力嗎?』『山上有哪些好玩的東西?』。但我的父執輩們則多半抱持著懷疑、反對的態度,『山上很危險,可不可以不要去!』『放假的時候,乖乖待在家裡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副德性!』,甚至從小就三申五令的告誡兒女:你要幹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去登山。 無論是聽的津津有味或是十足的戒慎恐懼,即使近年來登百岳風氣已更為盛行,不少民眾仍並不太清楚登山者到底都在深山裡面做些什麼,對於那些走在路上、背著大背包好像"很專業"的登山者,多數民眾仍投以異樣的眼光,彷彿好像看到一群外太空來的自虐苦行 ET,倘若身上還發出莫名的惡臭,那就更加令人無法理解了。2
[情報] 「三條魚」的斜槓人生!詹喬愉新書25日發今天去書局看了此書,不僅是登山過程的紀錄,也是一個女孩的成長敘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囉。 ==== 「三條魚」的斜槓人生!詹喬愉新書25日發行 詹喬愉首本作品《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三條魚的追尋》將於4月25日正式發行。(彥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