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東山彰良《流》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東山彰良《流》作者
regip
(gipp)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8

§流

真的幸好不是什麼寶島少年
《流》這書名取得好多了
時代的洪流下,故事從山東一路流向台北、從爺爺到兒子孫子,再流轉迴去
節奏與故事流順精彩且土味真實,分不清是50年前還是的現在
作者以台灣、中國、當時的人們、這些背景、念想編織而成的精彩

如果不是初版在日本,我手上拿著這本,會放在本土文學的架上
相當親切





---------------------- 以下有雷、文長 ----------------------


§殘壁後的廁所

作者的文筆很好
在頭一頁楔子的時候,寥寥幾句便在眼前劃開了一整片遼闊的田野殘垣
印象很深,僅僅是這一頁就讓我為之讚嘆
但沒想到的是,也才翻一頁,故事從便秘的拉屎開始..
我滯了幾秒
幹!天知道我有多想把前面的讚嘆給收回!!
過了這漫長的、秋生還沒穿上褲子的幾秒鐘,這個衝突感屎我在半夜裡放聲大笑
真是,有夠無言的這個傢伙;DDDD



§揉製

再提提作者厲害的地方吧
並非說字句洗鍊、或是詞藻優美
而是描述的恰到好處、流順明快、如詩意般俗力的文采
最厲害的是作者的幽默,非常漂亮、非常鄉土的點入其中
另外每個篇章的尾巴,都特別有餘韻,很有意思

那年代的背景實際上都可是長篇論文:抗日、國共內戰、撤退來台、戒嚴、角頭、市場
這些都摻雜揉入在書中每個人的思緒、情感、互動、生活當中
一切是多麼的熟悉
彷彿看見作者左手一伸山東的土,右手一撈台灣的泥,灑上黑水,摻入煙硝,揉捲成文
因此 共鳴 會是我們最大的感受
各懷心緒的在生活的泥巴中打滾,便是那時候在台灣的人們



§存在與不存在的鄉愁

在本省、外省
、日治時期下的台灣人、跟隨著國民黨流亡台灣的大陸人
、或是所謂的台灣人、中國人

我不想用刻劃這詞,這就有點生硬了
栩栩如生嗎? 也不 直到現在還確確實實的在你我身旁
這些人都有各自的念想,我想這幾年大家也都有很深認識
書中人都圍繞著這些情感書寫自己的故事
我想這就是《流》吧



§故事中的故事

“路上剛好遇到國民黨的部隊給飯吃,如果當時遇到的是共產黨
,俺們就會跟著共產黨走… 其實就是這麼回事。”

筆下的人物都相當的出色
小戰、毛毛、胖子、明泉叔叔、雷威、藍冬雪、高鷹翔、九官鳥
還是是郭爺爺李爺爺、植物園裡的岳先生、夏美玲、馬爺爺
有的鮮活、有的貼切,各自精采

有一則故事中的故事,我很喜歡──王克強的啞巴日本老婆
有些感情,會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毀掉,但也有些,是國仇家恨都比不上



§放下與放不下

談談我糊了眼睛的兩段
第一次是在我追著早晨的豆花攤的時候
第二次是在看守所與宇文叔叔會面的時候

豆花攤嗎,小時候我不懂,明明要去安養中心看我阿公的是小舅舅
我只是帶路給舅舅帶個路,很快就離開
阿公為什麼一直的盯著我看,直到我踏出房門
長大後懂了卻也晚了

宇文叔叔的在乎也是,葉爺爺早就死了
明知道會被抓進去關,他還是這樣的照顧秋生,不是家人、我不信


生死在許多地方被說道
古早的人有一種韌性
好比說郭爺爺的家人、豆花攤伯伯的故事──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但也有如王覺的數十年了,無法遺忘
我一直認為傷痕是沒有準則的,有多痛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我們只能接近理解,而無法真的碰觸,誰都不能慷他人之慨



§倆個真心實意的假面人

很難想像葉尊麟爺爺跟宇文叔叔到底懷著怎樣的心情,過著這些日子
能理解王覺得決心,是我我也會殺了他們全家,無論何種手段
可葉爺爺真敢把一家子的性命押給王覺,在我看來還是很不可思議..


“不是現在。”或許不只是秋生媽跟老虎說的
也是宇文叔叔看著秋生的想法吧

“是我自己要跟你去的,是我自己想要被捲入。”
宇文叔叔報仇是真的,但叔姪的感情就像小戰說的──那裝不得假

在結尾秋生舉起石頭時腦袋裡想法,映照著魯魯手上的槍
差了一點,秋生跟宇文叔叔還有魯魯的流便要持續轉動



§尾聲

最近看了兩本的日本的小說,風格卻是大相逕庭
上一本看似秋水般清澈冷冽,沁入心脾卻是溫暖柔和
這一部就好比春泥,在五十年前台北熙來攘往的土地中,落下生根
無論哪種,文字真是令人欲罷不能

想了想,上次看這樣本土;D文學是《乞丐囝仔》吧,居然也二十年了
當然,一本是傳記,一本是小說,著墨的點也不同
但裡邊都以生動詼諧的筆觸揮灑著濃烈的台灣,發現自己很喜歡這樣的味道


若以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楔子〉已暗示了所有
斷垣碑中土匪葉尊麟的紀實與警告,對映著在敵區隱藏身分的倆人

“你該不會是… 葉尊麟的兒子吧。”

在尾巴,老頭拋出疑問也點出了答案
圍繞著槍桿土匪的遺跡,故事開始流轉




§後記

看完了書,餘韻仍在,天還未光
我心一動,踏上了胖胖的摩托,一路向50年後的書中騎去
我很想說時間隨著兩側的城市快速的倒退
可惜,現實不如愛因斯坦想的那麼美好
倒退的只有身下那台喘著氣、紅燈時時不時的熄火的胖車

在黑幕漸褪的晨光裡,只有路牌上的名從那年代起便注視著城市至今
尤其從廣州路到迪化街的路上,昆明、桂林、貴陽、成都、峨嵋、西寧..
國民政府遷台的鄉愁依然壟罩著整個台北
我依然在故事裡


廣州街東起博愛路,轉個巷子便是台北植物園
西側剝皮寮的舊社區還保留著火燒重建後的相貌
城市逐漸醒來,市場早餐、賣粥的店已有幾位老先生坐著,也不少人和我一樣在街上漫步https://i.imgur.com/aV846iZ.jpeg

圖https://i.imgur.com/aV846iZ.jpeg?e=1667142229&s=zdGIVprEp54QYOCoJdvwNQ, 東山彰良《流》
走著走著左右看看,或許是我起得晚了,沒能見到那豆花攤的伯伯
也許下次


迪化街跟剝皮寮一樣,保留著當時的樣貌,嗯..至少看起來跟搜到的古早照片一樣
布店在書中就已不在,只有市場建築仍然久遠
左側的屋簷上有一隻散步的貓,原以為他也是來尋找書中的吉光片羽
結果居然是隻早起偷窺人家的貓..
https://i.imgur.com/aqomPGJ.mp4


六點多的植物園,方踏進門便傳來許多濃濃的外省腔,我回到了書中
是的,有些東西是不變的,哪個年代的老人家都是成群結隊的在運動
只差了個聽日本歌的,便完美了這次巡禮
也許也是下次吧

https://i.imgur.com/COhA88D.jpeg

圖https://i.imgur.com/COhA88D.jpeg?e=1667157104&s=jYL5IX9DK2x-_59LoAeQMg, 東山彰良《流》
我在尋找秋生跟毛毛的涼亭,可能入夜後才有線索
夜裡的植物園還會滿是談戀愛的年輕人嗎?不曉得
但我肯定同樣是那樣走了好幾圈還不知所措的男生


他的故事收得很完美,台北還在繼續,我踏上歸途,迎向朝陽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0.4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regip (123.193.0.41 臺灣), 09/16/2022 23:30:26

sbs509909/17 06:20中國人把台灣當跳板還被當成台灣文學

sbs509909/17 06:21他父親1949來台,1973離開,只待了24年。一來台就來念彰

sbs509909/17 06:22化中學,軍公教子弟學費減免,就學機會比一般台灣人高,

sbs509909/17 06:23他父親在台灣當老師,後來帶著五歲的他移民到日本,

sbs509909/17 06:24在此同時當時跟他父親年紀差不多的大多數台灣人根本窮到

sbs509909/17 06:24沒有辦法升學。很多都只有接受義務教育小學畢業而已。

sbs509909/17 06:46他外祖父是黃埔軍校出身的中華民國陸軍將領,曾任中部警

sbs509909/17 06:47備司令,這是高級外省人吧?這種等級的目前還在台灣的,

sbs509909/17 06:47我知道的狀況有一家子弟是住大安區高級大廈娶外省正妹。

sbs509909/17 06:49書裡面把他爺爺寫得好像來台灣是在戰亂中的無奈,矛盾的

sbs509909/17 06:49是為什麼1949能安插自己兒子過來台灣念高中?

sbs509909/17 06:50當時大多數底層阿兵被國民黨騙來的北杯根本沒辦法帶家人

sbs509909/17 06:50過來吧?能帶家人來的是很有權勢的或有關係的。

sbs509909/17 06:53這種有關係的中國權貴子弟,在台灣沒待多久就又跑到國外

sbs509909/17 06:54,如果有勇氣自稱高級中國難民還比較值得尊敬。

ctw0109/17 08:27樓上 只是小說是在認真什麼?作者也沒說需要你的尊敬

沒關係的,s大的背景考究也很有意思,有不同觀點和討論都是很好的事 我是覺得因戰亂而被迫離開家園的人,都是無奈的,沒有所謂高低之分 日子是有過得好或不好沒錯,國共在那時期只要長得像人,就是騙來跟撈來 台灣當時在日治戰敗的情況下,窮困是必然,無論國民政府是否來台都一樣 僅有的資源就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 其實書裡就有說,當時的外省人多認為自己只是過客,作者的爺爺父親也屬於其中而已 實際上也沒隱藏家境的事情,爺爺經商、父親當老師、姑姑做編輯 、宇文叔叔在跑船、爺爺們都在打麻將 是覺得書中著墨的是各種情感,如果抱持著既定的印象去看,會有點可惜 並非只有窮困苦難才是文學 而只要寫台灣事、說台灣話,我便會覺得是台灣文學,個人偏見;D

※ 編輯: regip (123.193.0.41 臺灣), 09/17/2022 13:26:24

ddqueen09/18 06:57好像當年除了有權勢的人之外,有名望的知識分子也能帶家

ddqueen09/18 06:58人一起來台。啊,不過名望本身就會產生權勢的光環……

ddqueen09/18 07:00娶外省正妹的部分……已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