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日經亞洲:本田與日產將展開合併談判
※ 引述《QuentinHu (囧興)》之銘言:
: 一早來閒聊一下
: 剛剛找到9/29的新聞
: 日產有從雷諾手上回購5%股份
: 所以雷諾現在應該是持有10%而已
: 也有看到差不多時間點的新聞
: 說雷諾想把手上日產股份
: 全部都甩給本田
: 所以看起來這次日經透漏的合併消息
: 應該是已經運作了一段時間
: 可信度已經很高了
: 另外補充一下
: 這次的合併是兩方甚至三方
: 在一個控股公司底下
: 代表營運上,品牌都會存續
: 營運也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 這在大型公司的合併是常見的
: 控股公司的董事
: 不會只有三個品牌的人
: 肯定還會有他們背後的銀行集團
: 考慮日產之前就一直有負面消息
: 又是快破產倒閉又是
: 董事長很有可能是本田方的人
: 席次也是本田派居多
: 主導整體方向
: 另外
: 互相用對方的內燃機技術
: 在某些市場貼牌販售對方車型
: 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 至於三家都弱的BEV
: 就是這次合併的起因
: 看起來之前宣布的
: 共同投資開發 聯合分享的架構
: 投資金額太大,風險還是非常的高
: 所以直接合併就算了
: 不會有誰錢出的比較多吃虧的問題
:
:
會找本田出來,我相信日本政府應該也出了一點力。會這樣規劃,主要還是日本車廠裡面目前就剩下雙田有能力了,但是豐田有自己的體系要顧,而且自己的競爭力也還可以,暫時沒有去拯救別人的必要,畢竟要拯救別人,可不是無償的,起碼要換點東西過來,當下日產旗下幾乎沒有任何一樣東西值得豐田去換。
而本田,雖然今年目前開出來的財報也是慘,但至少當前整體財務尚穩,但這個穩主要得益於北美市場的銷售(攤開銷售數據、生產數據以及去過北美實際觀察就知道,本田幾乎是美國車了)還有二輪事業,但現金流跟資源不是通天的,怕就是合併之後,不要說沒救到日產跟三菱,還連自己也跟著下去,到最後要豐田一起來救。
當前是汽車業的百年變局,大家都是步步為營。傳統車廠本來真的認為,特斯拉固然想要改變生態,但只有他自己玩效果有限,沒想到中國車廠積極的加入特斯拉的陣營,還玩出了一個高度,導致了當下的結果。
我相信傳統車廠也是有在改變了,但是時局的變化實在莫測。川普上台,我相信會放緩北美市場的電動化腳步,至少在北美,電動車可能又是回到特斯拉「一個人的武林」的局面。但是其他市場,就不好說了。
現在對於傳統車廠,我覺得策略的規劃應該是能源方式多線發展+車輛智慧化,但是所謂的多線發展,基本都脫離不了電氣化,也就是說,純燃油的機會大概不多了,再怎麼樣起碼都得配個輕油電,但是在這個同時,純電也不能偏廢,以這樣的規劃來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雖然成本肯定增加,但看起來不這麼做是死路一條。另外就是,智慧化大概不可逆,雖然我實在是覺得,車子基本上還是以駕駛者為主,車輛系統只是輔助,所以車上的多媒體電子配備真的不需要這麼多,但時代的趨勢似乎不是如此。
現下是時代的巨輪瘋狂轉動的時刻,期待多年後的今天,這些曾經令我們熱血沸騰的品牌,依然以符合時代需求的姿態,屹立在我們面前,讓我們還能選擇。
--
43
[閒聊] 為何本田的車價大多比豐田日產還貴?在台灣北美歐洲中國,本田的車價比豐田日產都還要高 在日本,本田的車價跟豐田相當,但也比日產高(馬自達更別說了) 省油、HYBRID和車輛品質沒豐田好 內裝、操控、性能也沒歐系品牌好 EV更是輸慘了21
Re: [新聞] 不敵中國電動車競爭 歐洲汽車業今年至少算總賬就可以。 事實1:2024年,歐美日的傳統汽車廠商都不好受。豐田相對好一點,那是靠吃本田、日產 的份額和利潤,以及美國市場對中國汽車封閉下的超額利潤揹過來的。 事實2:2014年~2024的這十年,全世界汽車市場 銷量基本沒變化,不同口徑下略有出入, 但基本在8700萬輛左右,上下浮動在3%左右。12
[電車] 豐田加入特斯拉NACS充電系統!馬斯克曾酸豐田加入特斯拉NACS充電系統! 馬斯克曾酸豐田充太慢如今「棄暗投明」? 編輯 李中豪2023 年 10 月 20 日 【編輯李靖棠報導】隨著電動車逐漸在全球普及化,各大車廠也陸續推出自己的電動車款 ,但充電系統究竟該自行設計,還是跟隨市場加入「強者」,也讓不少企業傷透腦筋。《 路透》(Reuters)報導,繼福特(Ford Motor)、通用(General Motors)、日產汽車5
Re: [閒聊] 為何越來越多傳統車廠陷入經營麻煩看這件事情要把中國與其他分開看吧? 其他品牌一個個點名好了: 韓國現代起亞: 2024至今北美雙雙獲利創記錄 Genesis: 銷量持平 豐田:北美獲利與出貨創紀錄X
Re: [新聞] 日本傳統汽車廠商之間合作聯盟,可以解恕刪 : 心得/說明: : 日產和本田的電動車策略落後特斯拉和比亞迪。為因應中國崛起,兩者將合作於電動車領 : 域,以提升成本競爭力。日本汽車業正在意識到單打獨鬥的困難,因此展開合作,以應對 : 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