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其他] 翻譯:如何幫助孩童面對寵物的死亡

看板cat標題[心得/其他] 翻譯:如何幫助孩童面對寵物的死亡作者
daidai
(腳踏實地)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本文為系列翻譯文之一,前面數篇請查詢貓板同ID即可閱讀。

好讀版:
https://petlosssupportpagetw.blogspot.com/2022/02/helping-children-cope.html

本文翻譯自:Helping Children Cope https://www.pet-loss.net/children.shtml

寵物與孩童似乎很自然地就能玩在一起。研究兒童行為發展的人做出好些複雜的解釋,說為什麼孩童與寵物可以如此美好地共處。他們提到孩童能從與寵物的關係裡得到的許多益處,包括能夠對於責任感、人際互動、與溝通等等有更多的瞭解。

然而對我們這些從小和寵物一起長大的人來說,是從比較單純的角度去理解這種關係的。我們記得寵物從來不會嘲弄我們的犯錯或哀傷,我們可以對牠們傾訴心中的秘密而十分安全。只要我們發揮想像力,就可把寵物轉變為任何的伙伴:英雄、野狼、常人難以馴服的老虎、凶猛的野獸讓我們在假想遊戲中去征服、或忠實的伙伴來拯救被敵人俘虜的我們。寵物是我們對抗世界的友軍,當家長罵我們、兄弟姊妹騷擾我們、人類朋友拋棄我們、霸凌讓我們的生活很難過時,寵物是會永遠站在我們這邊的朋友。記得這些時光的我們都知道,失去寵物對我們的孩童來說會是多麼絕望的事。

卡蘿知道她的貴賓犬查維對她女兒米蘭妮有多麼重要。「他是她的弟弟。她還沒兩歲時我們認養了查維,所以她甚至無法記得沒有他在身邊的生活。他一直是她的玩伴、她永遠不會長大的弟弟。從某些角度來看,他的死亡對她的打擊是最大的了。」

卡蘿發現米蘭妮對他人缺乏同理心的評語會跟成年的寵物飼主有一樣的強烈反應。「查維死後的某日,我們在雜貨店遇到某人,我們以為她會關心於是就講了他過世的事。我不記得那人是誰或她說了什麼,但當時米蘭妮馬上匆忙地離開現場。當我們坐進車裡時,她說:『媽媽,她認為查維不過只是隻狗...,當然他是狗,但對我們來說他絕不只是這樣,有些人就是不瞭解這點。』」

更糟的是,寵物的死亡可能是孩童人生首次遭遇的死亡,所以家長除了需要試圖安撫孩子對於朋友消失的哀傷,還得嘗試去解釋死亡的概念。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因為很少成年人會已經準備好如何解釋死亡,甚至是對他自己。電視是孩童主要的資訊來源之一(譯註:如今可能更多是網路了),卻對此幾乎沒有幫助,當卡通人物承受各種各樣的暴力都能活下來,而被殺死的角色可以在下一季奇蹟般地復活時,我們要如何跟孩童解釋寵物身上發生什麼事?為什麼牠不會再回家了呢?

如同所有關於在家人間處理哀傷的事,溝通是最關鍵的。最好別假設你的孩子能不能理解,或者你的孩子可能相信什麼事情。電視不是孩童唯一擁有的資訊來源。孩童可從廣泛的來源接收到你無法掌控的資訊,包括書籍、雜誌、音樂、其他孩童、老師、與其他大人。

來自這些地方的資訊或許會經過孩子自身的經驗(有些事你可能不知道,不管你有多會觀察)、他的個人價值觀和家人的價值觀、以及任何其他的解釋與分辨的過程,在他年輕的腦袋中去過濾與理解。藉由坦承地與你的孩子談話(這代表你也要分享你自己內心的感受),你可以發現孩子瞭解死亡遠超過你所預期的,或者你可以發現他有某些誤解而你正好有機會去導正。

不同年齡的孩童可能對寵物的死亡有不同的反應。此外,不同年齡的孩童傾向於和寵物擁有不同種類的關係。寵物對學步兒來說可能像是個很好抱的玩偶,對較大的孩童來說寵物像是毛絨絨的兄弟姊妹與知己,而對青少年來說寵物是穩定性與愛的來源。當然,當孩童越長越大,他們會共享更多經歷,這種同伴感就會越長越強烈。很快地,寵物不再是有趣的毛絨玩具,而對孩童來說變成了具有獨特個性的對象,孩童會認為能跟寵物分享他的心情而寵物也能理解他。

你可能會發現,藉由觀察你的寵物與孩子互動,寵物自己在關係裡建立起了這些區分的界線。舉例來說,成年的狗可能把嬰兒或學步兒視為一隻幼犬,是需要特別關注與保護的,而不是能平等地與其打鬧的對象。貓時常遠離幼童,因幼童還沒學會如何溫柔或尊重地對待貓。但當孩童長得較大、較能瞭解如何與寵物互動時,他們之間的隔閡就可能會消失。

諮商師黛安‧瑪莎妮對於如何幫助幼童去適應寵物的死亡有個建議。「我發現讓孩子告訴我『他認為寵物現在在哪裡』很有幫助。我會鼓勵他們描述那裡的模樣、他相信哪些動物或人們也在那裡、他的寵物在那裡做些什麼事。透過這種創意的練習,我能瞭解對這孩子而言,有沒有死亡的哪些層面令他害怕,並去處理之。孩童可能一開始對寵物死後的世界有較為模糊的概念,他們會樂於探索各種可能性。想像力是孩童生活的一大部分,而這種練習可以在孩童喪失寵物時,有助於去提供他能減少害怕的資訊。

「我不會害怕去告訴孩童,沒有人能準確知道當我們死後會去哪裡。誠實是面對孩童時最必要的,而且因為我們並不確知我們死後會去哪裡,告訴他們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當家人有某種靈性或宗教信仰背景時,我會將這些信念融入這種練習當中。大致上來說,當孩童將寵物現在可能在哪裡的場景給描述出來(視覺化)、感覺比較確定寵物的需求都滿足了、並且瞭解到寵物將不會從墓裡復甦過來,他將能往哀傷的『接受』階段邁進。」

雖然有些諮商師相信,青少年比較不會為寵物的死亡深刻地哀傷,但瑪莎妮不這麼認為。「我個人覺得青少年與寵物的關係可以比我們理解的更為深刻許多」她說道,「我對這個年齡層的孩子仍舊會使用前述的視覺化技巧。許多青少年很可能與寵物有很深刻的情感連結,因為我們文化產生的家庭結構越來越不傳統了。當青少年失去一隻動物時,他可能是喪失了那位永遠在他身旁的唯一同伴。

「我覺得去鼓勵孩童探索自己現有的社會支持系統是很重要的,並且要建議他能如何找到其他在這艱苦的時期能夠支持他的人。這個年齡層似乎覺得一位稍長於他的成年朋友的聆聽、建議、與教養有安慰的效果。青少年常常很難將自己脆弱的感情展現給同儕看,他們可能不理解也常常無法回答關於死亡與失落的問題。

「針對這個年齡層,我使用『紀念寵物』的技巧,我會建議青少年選擇一項寵物最可愛的特質,並將其融入展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舉例來說,如果青少年喜歡他的貓總是以溫暖的態度迎接他,他可以在向人打招呼時開始表達得更溫暖。人們常常提到寵物給他無條件的愛或者是個很好的傾聽者。藉由我們自己做出類似的行為,我們就能夠將對寵物的記憶生動地保留下來,同時紀念寵物帶給我們生命的美好。」(譯註:我個人覺得這建議超怪的啦,也許可以試試看吧。)

賓州的蕾吉娜的故事述說了她家的狗葵妮的死,闡述了不只是狗能對青少年多麼重要,更是家人的溝通與坦承對她面對喪失寵物時是多麼重要。當蕾吉娜13歲時葵妮8歲,葵妮被診斷患了癌症,必須安樂死。她在六年後寫了這封信,顯露出孩童能多麼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反應,以及其他家人的反應。

「我記得我們開車載著葵妮到SPCA,葵妮在我爸媽前座之間,」蕾吉娜寫道,「我們三個小孩坐在後座。我記得我想著,也許我們會迷路就只好回家了,這樣葵妮就不必安樂死了。但我們沒有迷路,還比我希望的更快抵達了SPCA。我們一起將葵妮抱進去,將她交給一個人,全家注目著他帶去走廊另一頭。在葵妮進入房間之前,她回頭看了我們一眼,彷彿在道別。我的媽媽忍不住爆哭出來,我也是。我們全家人抱在一起,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都感受著一樣的痛苦,看著我們的寵物在承受那麼大的痛苦。我的爸爸、兄弟、姊妹也全都眼眶含淚。

「在那天之後,如果我看到葵妮的照片或聽到一首慢歌讓我想起她,我都會馬上開始哭。我的家人對我幫助非常多。我媽媽會告訴我,葵妮本來很痛苦,但現在她可以休息了。知道我能依靠家人,真的很有幫助。

「一個月後,我的父母前往SPCA領養回一隻漂亮的黑白迷你牧羊犬混小獵犬。一開始我不想要這隻可愛的小狗(我們取名為國王),因為我仍然想要葵妮。但隨著日子過去,我似乎愛上國王了。現在這個快樂的小朋友已經六歲大了。國王真的是我的狗,我給他的愛與照顧還不及他給我的那麼多的愛。」

有些人認為不應該使用「長眠了」(went to sleep)這一詞來形容死亡,不然孩童可能會害怕去睡覺,因為他會怕像寵物一樣一睡不醒。他們也論到,如果你說寵物病得太重了或傷得太重了所以他睡著了或去天堂了,那麼孩童可能害怕自己生病或受傷的時候也會發生這種事。孩童可能也會害怕如果這能發生在狗身上,那也可能發生在家人身上,像是媽媽或爸爸。

但是亞登並不排斥使用這個詞來表達,反正你的孩子終究會從哪裡聽到這個形容詞。「長眠了」(going to sleep)似乎是我們最用常來代稱死亡的詞,包括用在人類與動物身上,而若你的孩子沒有從你嘴裡聽到,他也將從其他小孩或大人那邊聽到,或許是獸醫或醫生。你可能需要擴展你的解釋並指出生病與病重的差異,例如扭到腳踝跟非常嚴重的傷病的差別。你可能也會想要解釋,狗與貓比人類要老得快很多,寵物的十五歲是很長壽了,但對人類來說是很短的時間。

至於小孩害怕發生在寵物身上的事也會發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我們要對自己誠實:這是可能的。我們沒有人是永生不死的,意外、疾病、或衰老都可能在任何時候突襲任何家人。當你解釋寵物的死亡給年幼的孩童瞭解時,首要的目標是安撫他的害怕,但是試圖去答應他們實際上你無法控制的事也許是不智的。寵物的死亡對任何年齡的人來說都可以是一次面對「我們自己也有一天會死」的機會。

不要告訴你的孩童任何將暗指他有任何潛在錯誤的話,或是說與寵物的分別不是永遠的。像是「他離開了」或「他不喜歡這裡了所以他走了」這種話,或讓孩童在不必要的疑惑與罪惡感中困住。孩子可能會想,寵物會離開是因為我上次拉牠的尾巴或對牠大喊嗎?這是我的錯嗎?如果我答應要當個好孩子,牠會回來嗎?如果孩童不瞭解寵物永遠不會回來了,他可能會不想接受新的寵物,忠心地堅決等待離去的寵物回來。

如果你的寵物生病了,而你知道牠在不久的未來即將過世,那麼你最好幫助孩子準備好去理解這無法避免的悲劇,而非去隱瞞寵物的病情不讓孩子知道。這樣子,你的孩子將能觀察寵物的病情,並更好地瞭解這死亡的過程。

「我們一年前從收容所領養了一隻狗,克里佛。」紐約的蘇珊寫道。「六個月前,他被診斷有嚴重的腎臟病。這個進行性的疾病診斷讓我們必須準備他即將死亡。他與我四歲的女兒是最好的朋友。我幫助她做心理準備,跟她解釋他生病了,而且可能有一天會過世。我們一起看圖書館借來的兒童圖畫書,認識怎麼面對寵物的過世。」蘇珊也在這過程中幫她自己做心理準備,藉由向女兒解釋事情的狀況以及盡可能地學習關於狗的病情如何監測的事。「以前失去過寵物讓我能對自己誠實,當他離開時我將會非常痛苦。」

關於寵物的死亡或是將死之病,你可以藉由對孩子盡可能地誠實以更好地幫助他。誠實與坦白將為調適之路鋪好地磚,也將幫助你與你的孩子討論你們的感受。如果你無法坦承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你的孩子可能會從其他來源聽到一些令他們困惑的觀念,不與孩子溝通你可能將沒有機會去得知這些觀念是什麼、以及如何反制之。



[譯者的話]

原文著於八零年代的美國,我相信與我們現在本土的孩童會有一些年代與文化的差異,例如孩子的資訊來源可能多了很多網路資訊,不同年齡層的孩童可能都比四十年前思想成熟得更快。但我相信家長與孩子彼此坦承溝通,以及尊重孩子的感受是一樣重要的。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16.220 (臺灣)
PTT 網址

luismars02/12 15:12倒是擔心我很傷心,小孩卻沒什麼感覺在那吵糖吃

impishdevil02/12 16:29蠻有幫助的文章 謝謝

KiyoiOno02/12 21:29雖然沒有小孩沒有這個煩惱,但我自己反而看哭了QQ

momvic11045602/13 00:27推翻譯

lynxes02/13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