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112 年台師大國文所應屆上榜考試備考資料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12 年台師大國文所應屆上榜考試備考資料作者
fwnhcl
(Orchid)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第一次代發,手機排版,若有錯誤,煩請不吝指正,謝謝。

我親愛的大弟因為備考時花了很多時間蒐集相關資料,上榜後想分享給其他之後也想應試的考生,希望大家之後可以少花一些時間在翻找資料,但因為沒有帳號,故託我代發。

-以下為大弟自述,無另外修改-


一、成績:正取中前段

二、背景
東華大學華文系應屆畢業生,輔系東華中文

因為當時備考時,學長姊們的準備方式及心得分享對於當時的自己而言如暗黑海上明亮的燈塔,如今自己幸運考上,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別人的光,帶來些許的幫助~

因為自己屬於影音型學習者,所以找了許多影音學習資料,在此一併分享給所有需要的同學們(畢竟補習真的好貴,窮學生如我大大感恩所有願意錄開放式課程的老師們),希望此舉能幫助大家省去一些尋找資料的工夫,多一點讀書、看教學影片的時間:

【中國文學史】

1.台大歐麗娟老師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ocw/cou/102S104

說明:這套課程非常翔實,可以及早安排時間把整套課程看完,唯一的缺點是唐代以後就沒有介紹了。

2.輔大陳恬儀老師
http://powercam.fju.edu.tw/km/1375

說明:老師的中國文學史大致上有完整講完,唯一的缺點是排序比較亂,因為所有課程都放在一起&沒有課程內容的標題,要自己找一下,但透過ppt封面應該可以大致斷定內容。

3. B站也有許多中國的mooc課程,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看,其中福建的郭丹老師講得還不錯,備考時也看過一部分影片


4.敏隆講堂的Young--國文起手式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s3EV_be2F2zdHrqGzMkwmf0yRDxLUcG

說明:古典小說史在胡衍南老師負責講述的部分便相當完整,非常有參考價值

【中國思想史】

1.靜宜大學邱培超老師

此連結為老師上下學期的課堂錄影: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FwzJEfCwAqM609hAnsVz3v5gUqOO3W0

此連結為老師錄製的磨課師,但目前只有上學期: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paKPHCKOUgL0_0wDQ0C5D75WrsHqZAqR

說明:因為自己的思想史基礎超級差,又因種種原因在學校的思想史課程基本上都在口水與瞌睡中度過(但其實是自己的問題,畢竟後來的老師真的上得很好),於是這科便成為備考的重中之重(畢竟是從0開始);好在邱培超老師深入淺出的教法讓我很快地掌握思想史大致的重點脈絡,至少讓我這個思想史麻瓜稍微懂思想史魔法(?),而且老師在課堂上聊人生、聊靈性的部分也很療癒,是艱辛的備考路上珍貴的精神糧食。

2.夢華茶肆(舒窈)的中哲系列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nn7zhe0p6kx0876qbr33xdy

說明:因為邱培超老師的課程沒上到陸王心學的部分,而王陽明在台師大的考古題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因此我的宋明理學後來是以這個中哲podcast為補充,舒窈講解細心(雖然我這個麻瓜在還沒聽完邱培超老師的課之前其實聽不太懂,後來才能體會她講解的細膩),有時候蹦出來的以延伸思考、笑話也很耐人尋味。

3.輔大吳惠齡老師
http://powercam.fju.edu.tw/km/1154

說明:雖然老師上得也很好,但因為整體課程不齊全,所以我當時只有稍微看一下陸九淵的部分而已

【文字學】

這科融合了文字、聲韻、訓詁,應該是準備時最難準備的,因為自己準備的時間極短,因此也無法把所有課程看完,這點倒是有點可惜

1.極樂寺的小學課程
小學類的課程在淨空法師的理念下成為極樂寺的重要項目,因此極樂寺邀請了許多一流的學者來教學,譬如聲韻學大老竺家寧老師等等

極樂寺傳統文化電視台
https://www.amtbtn.org/online_tv.php?t=1#tvtop

說明:這裡頭有許多國學與佛學的課程,大家可以翻翻看,但因為播放起來有點麻煩,所以Yt上有人搬運了文字、聲韻、訓詁的課程,大家可以自己搜尋看看,個人偏好成大高佑仁老師的文字學、汪中文老師的說文解字(這個是被搬運到b站)、竺家寧老師的聲韻學(但這些絕對都不適合拿來衝刺用,因為文字、聲韻、訓詁都是完整的課程,時長都不算短)

2.政大磨課師課程:迷因漢字(黃庭頎老師)
https://ctld.video.nccu.edu.tw/km/1693

說明:因為太晚看到這個課程,所以不在備考資料中,但後來發現這個磨課師覺得老師切入的觀點有趣,也能夠使同學們理解文字學的內涵,若備考前知道一定會被我列入準備資料~

--
另外,我覺得考古題要看,但不能拘泥其中

譬如文學史就考了一題一模一樣的考古題(問文學史上的女性作家);然而像思想史考的方向便與過去幾年有點不太一樣,不只考先秦諸子的思想概念,還考驗你知不知道原文,也不只考你宋明理學的概念,而考你對當代學人研究成果的看法(這些都有點被突襲到,但考前真的也無法預測,而且我只是剛剛茁壯的思想史麻瓜欸!嗚嗚嗚~)

因此我覺得考古題要不要好好準備這個問題真的有點尷尬,然而,我想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就是愛情吧(也太突然XD

--

大致將備考時發現的影音資料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幫到有心向學的學弟妹們~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2 Pro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8.211.48 (臺灣)
PTT 網址

orzkk8803/03 10:29推 恭喜上榜

u9687303/04 11:34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