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機械熱流組筆試心得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機械熱流組筆試心得作者
Ashi0127
(ashhhhhhi)
時間推噓13 推:13 噓:0 →:3

一、背景與考試動機
國立杏仁豆腐冰大學綠能系,系排40~50%大約中間名次,大一普物下還被當。系上不強迫做專題研究,決定大學的中後期拿來準備考研究所。

我從高中以來電學比較弱一些,且在學校學了不少熱傳及CFD模擬,所以選擇走熱流方向,
在大二下去偉文補習班補了王立宏老師的熱力與流力、喻超凡老師的工數。


二、考試成績
 學校系所   熱力 流力 工數 名次
台大機械航空組 72.6 71 40 正取1 *

清大工科乙組 79 82 51 備取1

成大航太甲組 79 56 49 正取6

成大工科戊組 80 84 80 正取7

中央機械熱流組 92 82 -- 正取1 **

*台大機械熱力含熱傳,英文很低就不說了
**中央機械流力含熱傳


三、讀書規畫
各科複習都應該要有兩次(或者更多),一次是在上完課當天或隔天,第二次在補習班進度結束(9月中)後開始。

可以找到戰友一起念是最好的,我個人前期工數偏弱,可和我工數很強的同學一起討論,吸收他的精華。

我個人腦波弱又很懶,沒有壓力比較不會有進度,可以固定與戰友每周排幾天考試(強迫排進度),而題目可以每個人從課本或歷屆出幾題考,我個人認為這個非常有效,跟我一起念的同學和我都進步得很快,離開圖書館在吃飯時也能夠討論出一些精華,會很有成就感。

選擇適合自己念書的地方,我在家很難專注,每當要念書時就會突然想整理房間,圖書館和咖啡廳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四上的課程盡量排到最少,把除了看書以外的事情降到最少,日常生活就是念書、吃飯、睡覺這樣,回家之後我是不看書,讓自己休息一下,但也不能太晚睡,每天最好都能控制在8點進圖書館,晚上12點半之前睡,不過我其實常常睡過頭哈哈。

戒不掉手機的話可以直接不要帶去圖書館,我朋友是放在機車裡,中午吃飯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用一下,我自從沒帶手機之後,進度直接飛速躍進,手機真的影響很大,手遊跟
YouTube可以刪掉,這些都很浪費時間。

1.大二下
我是大二下與暑假開始去補習,當時只是佛系聽課,上課抄個筆記,回家都沒有複習,不過還是會有一點點印象,會比較知道工數哪些地方要先會,才能在流力的課聽得懂。

2.3~6月(大三下)
爛命一條真的該念書了,春季班進度很輕鬆,因此上完課隔天必須要複習完前一天上的進度,我個人是把進度內的題目都有些一遍,並且每天去圖書館或咖啡店培養念書的氣氛,否則到暑期班會很不適應。如果不會grouping method趕快練一練,不只在工數能得分,流力和熱力都可以用到,後面時間沒空搞這些。

3.6~9月
每周上三天(有些地方好像是四天),剩下的四天要把課程複習完,如果課本題目寫不完就先算了,盡量不要壓迫到後面的進度。老師常常會在上課講哪些很重要或不重要,一定要註記清楚。另外這時候建議不要熬夜,我暑期班被朋友邀去打世紀帝國跟PUBG,所以我上課常常睡著XD。

4.9~11月
複習第二遍,如果這時候還沒有念書的心情,建議買胡椒餅就好別浪費錢了,當時身邊真的有些朋友就一臉砲灰樣,晚上還在熬夜打Game,千萬不要比爛,學校的課也盡量排少一點。

有上題庫班的人當然隔天也是要把上課內容練一遍,我這時候有與戰友們在圖書館一起排考試進度,每周考一些,最好能在11月底前結束第二遍複習,到之後寫歷屆的時候會發現,其實考試沒有想像中的難。

5.12月~考前
狂寫歷屆,我有跟學長要到比較古早的歷屆,把想要考的學校都寫了大概7年以上,會越寫越有心得,12月時我一天寫大概2~4份考卷,到1月可以一天寫到8份以上,至於要怎麼排時間看個人,至少要把自己要考的寫完,我後面多的時間還有寫其他所的考古。

我在考前兩周有整理各科的精要筆記,主要是常考的內容以及我常錯的題目,考前幾天會不知道要念什麼時,就念這些整理出來的筆記就好,考試前的等待時間也是念這些。


四、各科準備
1.熱力學
要背的東西不少,下課回家複習時能背盡量背,到了第二次複習或是寫歷屆的時候自然就會背起來了。

第一定律跟第二定律是基礎,到了循環時會反覆使用那些公式,必須熟知用法和查表時機。各循環的圖和過程也要熟記,特別是Carnot和Rankine。熱力一般式必須熟記基本內容(Maxwell Relations及內能、焓、熵關係式),熱化學跟濕氣那些的有時間就看吧,某些系所特別愛考,有寫歷屆會自己發現,如果怕會忘記,可以等到考前幾周再念。我個人覺得熱力學跟其他科比起來是蠻簡單的一科,老師有教到的地方都不應該放掉。

寫歷屆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是想查表就能查,不是想用狀態方程就能用,需要注意原卷是否有附表。

2.流體力學
流力很吃重考古跟觀念,有些是機械所愛考,有些是土木環工愛考,但前期能學就學,爛命一條沒什麼好Care,清大工科的歷屆真的要看。

流力會考的名詞解釋比較少而且很固定,一定要拿到,重要的方程式要會使用,機械熱流組很愛考的就是內外流場黏性流,內流場層流的速度分布要能毫不猶豫的推出來,邊界層速度分布要會推(題型很制式化),B-E要會推也要會用,知道哪項在何時為0;RTT的M-E要多寫題目來練習,記得看題目要先分辨是否為黏性流。

我個人二維流場只有把各個流場的複數位勢背起來,可壓縮流是直接去了,幸好今年我都沒遇到。

3.工程數學
工數真的爆多,因此要注意老師有說哪裡會考哪裡不會考,我第二次念的順序是Laplace、ODE、Fourier、矩陣、PDE、向量、複變,這些一定要念,再來級數解跟邊界值建議都要念(我沒念邊界值結果今年考超多),Bessel大概考前幾周花幾十分鐘就能看完,我大部分的證明幾乎放掉,只有記有考過的東西,剩下的就去了。

我工數是有抱同學大腿,因此後期進步比較快,所以真的很建議要一起念書。但遇到不會的題目還是要多想幾次,而不是直接到處問,真的想不出來再問同學或者老師,有思考才有進步。

另外,我工數準備到比較晚才結束,因此1月才開始寫歷屆,建議暑假在上課時就要念得紮實,工數的量很大,一旦遇到不熟悉的章節,第二次複習的時間就要花很久。

4.熱傳學
我原本是要想說可以考個交大機械,結果人家今年不考專業科目…

熱傳學的傳導的題目最好能全會,對流有很多數據和公式要背,建議可以早點背熟或做一份筆記,分辨內外流場、層紊流和邊界不同時所分別使用到的公式,中央機械的對流題目都考得很像,建議看個考古題,台大機械的話至少要做到別人可能會的題目你都要會。輻射可以等考試近一點的時候再花些時間準備。

五、考試心得
碩士學位應該是我人生最後一個學位,而且都上大學了,應該要知道這對人生的影響不小,值得傾注大量的時間和心力。許多人11月就有學校可以念,但我知道這是他們前幾年的努力而得到的成果,我是花不到一年的時間準備,需要投入的肯定要非常多。

我在念到11、12月時常常會覺得我是不是要當兵了?是不是要重考了?還在思考要怎麼延畢才能好好準備重考,但考出來的成績結果讓我非常驚訝,原來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感謝王立宏老師與喻超凡老師,他們教得很豐富也很精確,讓我準備得負擔沒那麼大,我最近還有問喻老該選哪間學校的,他也提供了很多意見給我,我覺得他提供的意見比別人都還要有用,畢竟他看了許多跟我同樣的人那麼多次了,真的很感謝他們。

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我考試的時候餵飽我無底的胃,以及戰友們一起奮戰努力,陪我一起每周小考,還有教我工數,有一陣子我們會比誰先到圖書館,晚到的要請飲料,讓我後期都很準時的到圖書館報到。

希望未來要考研究所的同學們可以加油,考試只要用心投入時間與心力,一定會有很好的結果。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14.191.184 (臺灣)
PTT 網址

roger1268 03/13 20:34推 強者我同學 各種刷榜

hahaha945 03/13 20:36推一個好戰友兼刷榜仔

skygogo123 03/13 20:43推推好朋友的朋友

Goldroger432 03/13 20:45推一面之緣的同學

c29010100 03/13 20:47推我的晚餐呢

※ 編輯: Ashi0127 (120.114.191.184 臺灣), 03/13/2020 21:00:35

poiu860325im 03/13 21:00佩服

rrkk12124580 03/13 21:07推迷因工程

※ 編輯: Ashi0127 (120.114.191.184 臺灣), 03/13/2020 21:21:33

vickifff 03/13 21:40陪伴我們考研路程的迷因XD

Justapig 03/13 22:00幹嘛星星正取喇XD

那個是備註的意思啦XD,後面有補充說明

ccugoo 03/13 22:10迷因工程推

bean44 03/13 22:22推迷因工程

※ 編輯: Ashi0127 (101.9.149.149 臺灣), 03/13/2020 23:01:58

aqeghkmb 03/13 23:11

Ashi0127 03/13 23:45剛有位站內信給我的Ryan大 你訊息好像被

Ashi0127 03/13 23:45吃了 可以再試一次嗎

etyh3241698 03/14 08:05推航組 我是去年正一

bread12345 05/27 18:45我只是路過的麵包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