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申請博士班的心路里程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申請博士班的心路里程作者
a068980980
(0.0)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6

朋友託我代po的最後一篇文了,希望能幫助到有興趣的人。

Medium版:https://reurl.cc/6Zr69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台大唸完了碩班,又發paper之後,我相信我自己應該是有興趣做研究的。2021年7月,我開始準備申請國外博士班,一路準備英文、SOP、Research Proposal等,直到2022年4月,我終於收到了Monash University的offer跟scholarship。在這路上,才慢慢了解到許多申請博班的眉眉角角,在此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夠幫助到有緣人。

這篇會是以申請博士的概念為主,讀書型碩士的申請方式應該會跟這個有所出入。所以我預計接下來還會繼續看下去的你是真的對做研究有興趣,而且已經發了一篇自己的paper(博士申請者平均都有發過一篇以上的paper,如果你沒有發過paper,真的確定你喜歡做研究?),如果覺得上述條件不符合,可以先左轉去看發paper的秘辛(感受我的痛苦吧),或是我對於我們lab的感想。

先感謝你願意繼續看到這裡,但必須先老實說: 就算以下的全部做到,要進夢幻學校還是看緣分。(我申請CMU、MIT也沒有上) 老師今年有沒有缺人、你發的paper數量、質量是不是輾壓群雄、你的推薦人是不是大名鼎鼎等,都是成敗的一部分。看完以下能學到的,是讓你提前做好準備,更有機會申請上好地方而已。

首先要先說一下我認為申請時各事項的影響力排序:
Intern >>> 跟教授的交情 >> 推薦信 >> 發過的paper >> SOP >> 英文成績 = 在校成績其中,如果多跟教授交流,更有機會intern,多去找其他教授做研究,也會拿到更多推薦信,所以如果離申請還有時間,考慮先做這幾項吧!

以下我會講如何找老師談話、SOP該如何寫、推薦信的注意事項。英文、發paper、在校成績就不提及了,篇幅很長,請直接搜尋想要看的部分。

1. 如何找到match的教授?
我亦無他,查就對了! 廣讀paper,看看哪些是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來幫自己下關鍵字,明確自己的定位,之後就能靠關鍵字去反查相關的老師。 另外請多多詢問身邊的多拉A
夢: 那些總是可以給出一堆related work的同學們,問問他們有沒有推薦的老師。尤其請他們推薦剛上任的新教授,雖然我們完全沒聽過這號人物,但多拉A夢們總跟和運租車一樣甚麼都知道。而且往往新教授才是最缺學生,也是我們最有機會申請上的時候。 最後也記得問問自己的指導教授,他可比我們多讀了那麼多paper,人脈也比我們廣,請他們好好推薦吧。

2. 打好交情(靠關係)效果非常顯著
找到了match的教授後,接著就該來聊天認識一下了,畢竟接下來你要跟這個老師度過3-5年的光陰,不僅你不想遇到爛老師,教授也不希望收了一個合不來的學生每天跟他乾瞪眼。

2a. 寄cold mail
通常我們需要先寄出cold mail來跟老師建立橋樑,這裡我學到的是要把"我就是來找指導教授的”這件事透過其他事情包裝一下,改成寫信說,"我最近發了新paper,老師有沒有興趣來聽聽? 另外,我最近在找指導教授..." 讓對方不會覺得你意圖明顯,同時,若對方不想收你,也可以假裝沒有讀到後面這額外敘述就好,不需要正面打槍你,方便教授回信。

當然,可能還是有些教授會連回信都沒有,畢竟教授們也是很忙的,這時候如果真的很希望可以跟對方連絡的話,可以請認識的人在中間當橋樑(通常是兩邊都認識的教授),在你寫信的時候"順便"寄給這些雙方都認識的人,對方教授一看是自己人,就會趕快回信了


P.S. 之後跟老師的書信來往建議都用同一封(用回覆的),不要額外開新主旨(就算要講的事情已經不一樣了),這樣老師只要讀一下上面的信件就會知道你是誰了。

2b. 跟教授聊天
有書信來往之後,就可以約聊了!(咦),這會是一次既輕鬆又有壓力的聊天: 你必須要讓自己拿出平常心跟老師聊天,因為他也想要知道你們之間聊不聊得來,但同時你又要展現出自己的專業水平,老師才看得上你。

我建議除了自介之外,還要準備好research proposal: 最好是投影片形式,讓他可以更好理解你的想法。老師在聽完之後,就會馬上對你的project提出建議,這時你也可以順便了解他的feedback對你來說是否有幫助。

報告完research proposal後,若還有時間,其實也很建議問問老師的待人處事,例如他會不會管學生,每個人適合的老師都不同。對於老師的個性,lab的實際情況等,除了問老師以外,也很建議跟他們的學生談談,方法就跟前面一樣,多聽多問,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授。像我自己當初也有兩個教授在考慮,但跟Monash的學生們討論過後,他們告訴我平時他們都有在跟其他lab合作,甚至合作對象居然還有MIT跟我的偶像XD 所以我後來就二話不說選擇這間lab了。

2c. Intern! 大幅提高上的機率
如果你跟老師聊得很來,離申請還有時間的話,那就可以發大絕,問老師可不可以去他那邊intern! 拜託!你之後選擇的老師就要直接跟他做3年欸,當然要先試試水溫,且跟老師真的合作過之後,自然也就更容易申請上。如果有時間的話,Intern絕對是好選擇。

3. 容易被忽略的Research Proposal
就如同前面所提到,找老師其實就需要research proposal了,但我認識的許多人都沒有準備這塊。其實之後在寫SOP時,如果已經有research proposal,也會寫得更具體。有點學校甚至要求繳交research proposal而非SOP,所以我建議不論怎樣都要想好自己的
Proposal.

Research Proposal就是你未來博士期間想要做甚麼,你的願景為何? 如果沒有想法的話,一樣建議從自己的關鍵字去下手,你需要想到一個大概念,配上3~5個可以實際發成
paper的小主題。例如: 我的大概念是幫助人更好地體驗清醒夢,那小主題就是各種幫忙的方法: 幫助人進入夢境、幫助人穩定的待在清醒夢中、幫助人產生想要的夢境。通常會先想到一兩個小主題,在從這邊去擴展,看看甚麼樣的大題目可以把這些概念囊括起來,此時在反回來推小主題還可以是甚麼。

注意! 此時的proposal不能只是想到idea而已,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就像真的要發paper一樣做好準備,把related work、實驗該怎麼做等等都一一列舉出來,這些都有可能是老師會臨時提問的,拿出個半吊子的作品反而會NG。

4. SOP重點: 將過去合理化,與未來做結合
就如同前面列出的順序一樣,要能夠因為SOP寫得非常好而申請上是非常困難的,但它又是一個每間學校都必須繳交的東西,所以還是只能硬著頭皮寫完。在撰寫過程中,其實可以再度檢視自己的過去,未來走向,還能鍛鍊思考能力,也算是對未來的一點幫助。

SOP的重點就是要向對方闡述自己過去的經歷與優點,並指出未來自己的目標,所以很多人會用時序性寫法,但我會條列出能力,讓對方更一目了然知道我的強項。

4a. 條列自己的強項
舉例來說,我認為我程式撰寫很強,還有做過許多遊戲,甚至有數次教書的經驗,那我就會把這些一一拆成段落,去展現我的強項。別人一看過去,就能知道你會甚麼,但缺點是上下文容易不夠連貫 (例如你要怎麼提到遊戲跟教書的關係)。

4b. SOP像一串粽子,要有一條主軸貫穿全文
這是我覺得SOP最難達到的事情了,你過去的所作所為,都要是你未來選擇的原因。但誰都知道過去又不是這樣發生的! 像我寫說未來我希望能夠研究清醒夢,但這件願景跟我以前去做VR project以及做遊戲一點關係都沒有啊! 所以寫出來的東西很容易東一塊西一塊,這時候我們要掰出道理來,去說服別人一切都是合理的。

這件事情會花上非常多時間,我們需要從更抽象的意義去想,這幾件事情之間的關聯是甚麼? 舉例來說,我過去做的VR,遊戲,跟未來的清醒夢,我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他們都是"沉浸式體驗",那我SOP的主軸就會是這個"沉浸式體驗": 跟大家說我從以前就希望讓人可以沉浸在虛擬的體驗中,於是我做了VR project (然後就可以去展開來寫一段過去的經歷),還做了許多遊戲 (一樣展開來寫自身的強項), 那未來希望可以透過清醒夢,來做出全新的"沉浸式體驗" (開始展開來寫research proposal)。 這樣一寫,三件無關的事情,是不是就兜在一起了? 所以重點不是過去你為何選擇這樣做 (一切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而是要能夠找到合理的講法串在一起。 久而久之,你就會覺得: 對欸,我這麼做都是合理的! 自己開始被自己的瞎掰說服了XD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問: 那教書的經驗要怎麼串聯在一起? 總不會說我想要教沉浸式體驗
吧? 這時候我們就只能開大絕,把這件事再延伸,說: 要做出"沉浸式體驗"是個長遠的計畫,我們要栽培後輩讓更多人加入,一起來完成。 怎麼樣? 是不是又突然串在一起了?

4c. 段落之間也要連貫
是的,寫SOP真的很麻煩,不像是列點一樣枚舉即可,連段落之間都得有因果關係,所以寫完個個段落之後重新調整順序是很容易發生的。實際做法跟上面類似,我們一樣要找出關聯性,找到一段落的尾所陳述的事情與另一段的頭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我在做的兩個VR project,跟我身為第一作者所發的paper: "Game Illusionization"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幾件事本來就是分開發生的。但其中的一個VR project: “Impossible Staircase”裡,我們有研究到人的錯覺,我們讓VR使用者在搭電梯向下時,他們會誤以為他們在往上搭電梯。這就是很好的一個切入點,如果上一段結尾用這個發現的錯覺收尾,我下一段就可以說: 正是因為過去研究時,發現錯覺對於提升沉浸感很有幫助,於是我發了我自己的paper: Game Illusionization。 這樣就成功把兩段串在一起了。

如果發現兩段落之間真的是完全沒有交集,那大絕招就是切回主題,段落尾說:做了這件事,所以我能達到 (主軸)了,下一段落一樣從主軸開始: 為了達到 (主軸),我還需要...。把不同主題,透過主軸連在一起,這時又更能體會到主軸的重要性了。

4d. 寫出對方學校/教授的好
在寫為何要去對方學校時,教授、學校的好都要提及。像我就都是因為我需要找的教授在這個學校,那我肯定可以講出這個教授好在哪裡,可是我對於這間學校卻是一點也不了解,這時就可以去學校官網的Introduction看(抄),去知道對方說的優點有哪些,挑跟自己有關的寫下來就對了。

4e. 請身邊的人評論
有寫過文章的人肯定都知道,自己與他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多請他人幫忙,可以知道上下文有沒有連貫,有沒有緊抓主軸等。如果是走HCI的話,可以請UX Pacer們幫忙,上述的許多重點都是我的mentor所教導我的,非常有用。

5. 請老師幫你寫強推薦信
大家都知道要寫推薦信,但請記得問你的老師能不能幫你寫"強"推薦信,這代表老師非常支持你,覺得你是萬中選一的人才,對方學校看到了才會驚艷。如果可以的話,找對方學校會認識的教授會更好,據說外國的推薦信會更有用,因為他們不太認識台灣人。

6. 最後補充
其實還有許許多多要注意的小點,例如有個人網頁更好,在校成績好可以申請獎學金等等,但因篇幅不特別論述,其實我建議大家還是越早準備越好,甚至我建議準備好了再申請,不要趕鴨子上架,有些人可能會想說今年沒上,可以明年再投一次就好,但據說申請失敗會影響你下次的申請,所以如果你知道今年希望不大的話,就直接再蹲一年吧。

我當初7月畢業後,由於疫情所以無法出國intern,我就抱著先投投看的心態去申請。準備托福、SOP、research proposal等花了我非常多時間,最後到了4月初才正式處理完所有的申請。夢幻學校由於本身發的paper不夠多,自然是不會上,但其中我很有體悟的是University of Chicago跟Monash University,兩間都是我預計應該上的了的學校。我跟Chicago裡我要找的老師 (Pedro Lopes) 相談甚歡,而且我要做的方向跟未來展望甚至都跟他一致,但Pedro說他們lab人太多了,今年只會再收1人,而我又知道他目前有
resarch intern的學生,那我自然是無望。另一邊Monash的老師Floyd Mueller我本來沒有說特別喜歡,跟這個老師的方向不完全一致,但在聊過後他也都很支持我想做的研究,而且Floyd的lab相對有空缺,所以我最後反而是進了Monash。(進來之後才發現我跟這邊其實相性更好XD 但這又是後話了) 只能說要進一個lab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要因為沒有申請上就妄自菲薄。

感謝你看到最後,這些我申請完後的體悟,我會有種 "如果當初有人早點跟我說就好了"的感覺,希望這長長的一大篇廢話能夠為你帶來啟發,也祝各位未來申請順利。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5.147 (臺灣)
PTT 網址

qazStarStar07/16 21:30推,2.a寄信的部分以前遇過教授說不要用同一封,這

qazStarStar07/16 21:30樣他還要慢慢翻前文,想請教這個是東西方差異嗎?

a06898098007/16 21:51我覺得各自都有道理,但如果不熟我覺得還是同一封,

a06898098007/16 21:51不然對教授來講相當於又收到一封陌生的信,還要先搞清

a06898098007/16 21:52還要先搞清楚你是誰就很麻煩,至於是不是東西方差異

a06898098007/16 21:52我就不知道了。

julikeet7907/17 01:30很好 都知道要讀洋博了

tommytyc07/17 09:40質量@@

henry36778607/17 12:15大推,大恩不言謝

jk5271407/17 12:51推分享,受益良多

jimmy111211107/18 22:48優文

NoyVaughty07/22 02:53謝分享,不知道在推特上跟教授們多互動有沒有用?

ee8iqp7x07/28 15:25推分享

bladeaster08/24 13:25推優質

hardy1808/26 18:46推 還在努力讀完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