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選前顧選票、選後救房市 50年來打房只成功兩次

看板home-sale標題選前顧選票、選後救房市 50年來打房只成功兩次作者
chuchu907
()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5

連結: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5676

內文:
從2018~2022年之間,政策打房聲浪不斷,但房市卻越打越熱,到了2023年已面臨技術循環末升段降溫之際,政府卻修法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打房,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指,政府在總統大選前且房市降溫同時,提出打房政策是企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選前緊縮房產政策,選後新政權就必須付出擴張政策的代價。

以從事房地產50年資歷印證,李同榮說,台灣50年來,所有打房政策只有兩次成功,第一次是蔣中正時期民國63年的4樓以上禁建,這是威權時代才能如此,但很像現在預售禁止轉售的強硬風格;另一次打房成功是蔣經國時代,追查3房以上向所有權人資金來源,這也是威權時代強硬體制下的政策。除了這兩次以外,幾乎所有打房政策都因太頻繁,未中核心而成效有限,包括央行選擇性限貸與財政部的稅制打房政策。

而2023面對總統大選之際,政府企圖以特殊的政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其實,政府可以不必大費周章,目前房市在技術循環面已走弱,房價也開始降溫的同時,政策打房已是多餘,除了給民眾有「收割政績」「政治操作」之遐想外,頻繁打房對市場的過度扭曲並無好處,選後又得振興房產經濟。

他舉例,像是在2000年總統大選之前,前政府對房產信用嚴格管制,大選後,陳水扁政府為解救金融逾放比過高的危機,連續兩年以8千億利息補貼方式,拉房產救金融。

而2012總統大選前,央行選擇性區域限貸與財政部2011年課徵奢侈稅,大選後房市在價量背離中卻死灰復燃;而2016年總統大選前政府也公布課徵房地合一稅1.0,並課徵囤房稅,大選後就公布前瞻建設,公共工程與交通建設擴張,房價也因此再展多頭氣勢。

如今面臨2024總統大選前,政府政策除了有央行四限貸、財政部房地合一2.0,並在房市技術循環面已轉弱降溫的同時,內政部又提平均地權修法五重拳,再再顯示政策企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李同榮認為,歷史將持續重演。

李同榮表示,從景氣循環理論與實務提出分析,近70年美國總體經濟的景氣循環實際狀況,跟傳統景氣循環理論的時間點有落差,因此經濟學家愛榭克(IZAAX)將傳統理論稍微改良,分成4階段的復甦期、成長期、榮景期以及衰退期。改良型的景氣循環週期裡頭,景氣成長的復甦期、成長期、榮景期就佔了4分之3,景氣收縮的衰退期,只會占景氣循環週期的4分之1。

近50年台灣的房地產景氣循環也是依照經濟學家愛榭克的四階段週期理論循環模式,除了1996~2000年因兩國論、亞太金融風暴影響不景氣期間拉長外,50年來同樣的台灣房市景氣衰退期,只會占景氣循環週期的4分之1,而某些學者評論台灣房產不景氣比景氣時間較長,這是偏頗誤導毫無根據的論述,而政府刻意的以政策企圖影響「房產經濟週期」,最終會由新政府付出代價。

心得:
花這麼多心力打房,再花更多時間救經濟(房市)?政府到底想要房價漲還跌啊?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64.128.164 (臺灣)
PTT 網址

toto12302/02 21:42房子漲 = QE 有關係

Arashi073102/02 22:22沒動稅制都是假的,眼睛業障重啊

pognini02/02 22:36連2年用8千億利息補貼?這位“專家”不覺得這數據有問題

pognini02/02 22:36嗎?中央政府90年度總預算也才2兆左右耶

tku952702/02 22:48他是不是在嗆政府 打房無用啊

supereva02/03 00:59打房是為了選票啊 還不懂嗎 什麼居住正義一直以來都

supereva02/03 00:59是選舉問題 台灣遊民不多 居住問題根本不大

Tylose02/03 02:36打炒房打很兇也很有用阿,不然房價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