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如果可以選擇,會想幾歲才生小孩?

看板marriage標題Re: [閒聊] 如果可以選擇,會想幾歲才生小孩?作者
mariewtsai
(是狗狗可愛還是貓貓可愛)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如果一個女人隨著年齡越大 智慧越高
累積社會給予的各種歷練
能夠轉換為善於思考、能於寬容的處事態度
那我相信較為高齡的女性 在於養育小孩上
自然誠如B大所言
會不同於那些不知為何懷孕的懞懂少女
懂得如何找出最適合養育小孩的方法

但是「生」
是一門與「養」全然不同的課題
有本領養 也要先有本領生
高齡產婦需要經歷的心裏壓力
包含可能伴隨的一系列的產前、產程篩檢
以及各種不確定性的擔憂
是的 各種醫藥輔助下 確實更能讓女性在高齡下受孕
但是不是人人均負擔得起費用
何況注射賀爾蒙針劑
也對於欲受孕的女性造成不少的身心壓力

我認為這個主題主要探討的重點
是「自己的人生版圖」當中「幾歲懷孕對自己有利」
如果萬事俱足 那就真的可以好好規劃一番
善於借用身邊類似資源、工作前景的人
當作規劃上的參考

而並不是以放諸全人類女性 都納入去共同探討
又或者只舉特定某些女性的經驗來討論
我認為適當的方法
是拿 # 生活圈、或求學工作道途經驗類似的人 #
當作經驗參考
將「機會成本」的概念放入
算上職涯可能受到若干影響、自身經濟能力、以及年薪資增值程度、家庭支持 ...等

有些推文提到自己早生 所以有機會好好衝刺工作
有些人則認為幸好自己工作到一定程度 才跑去生
這兩種完全相反的體驗
可能是因為工作性質不同 不是嗎?
建議原原po還是不要捨近求遠
看完版友推文有個大概了解後
從身邊觀察起 好好做點務實的規劃



※ 引述《ballII (無限期徵才)》之銘言:
: ※ 引述《prick60404 ()》之銘言:
: : 以前總是對於小孩有很多美好的幻想,覺得結婚成立家庭後就是要生小孩了
: : 但近期觀看本版文章或是身邊案例突然對生小孩這件事有點恐懼
: : "結婚不會改變你的生活,生小孩才會"
: : 目前跟老婆均是30歲,說來也是不大不小的年紀,但對於生小孩似乎還有幾年可以等!?
: : 也或許一年都等不了,很多人說要生就早點生?
: 很「心甘情願」生小孩的年紀,通常是偏老的年紀,
: 因為年輕時玩夠了,或衝刺夠了。
: 但據說年老生小孩會提高遺傳疾病風險?
: 不過目前研究結果可能可以安撫你:
: 1) 女人35歲以上生產:
: https://www.rileychildrens.org/connections/new-study-says-older-moms-may-have-smarter-kids
: (縮 https://tinyurl.com/y4h3hoxn
: 2) 女人40歲以上生產:
: https://babyology.com.au/toddler/learning-and-development/good-news-for-older-parents-study-says-your-kids-may-be-smarter-and-taller/
: (縮 https://tinyurl.com/y6falmpl
: 3) 「究竟40歲才生好不好呢?」
: https://qz.com/662007/research-says-children-of-older-mothers-are-smarter-taller-and-stronger/
: (縮 https://tinyurl.com/jhzc4vz
: 研究結果都是:
: 媽媽越老,小孩越聰明、身高越高、越健康。
: 雖然這種研究從以前就不少了,但這研究對象還真是越做越老……
: 第三篇還特地說明「若同時考量唐氏症隱憂,你該怎麼選擇」。
: 結論如下:
: 利大於弊。
: The benefits outweighed the costs.
: (The macro-level trends outweigh the individual-level risk factors.)
: 上述談的是生出來的小孩健康狀態如何。
: 可是,首先你得生得出來啊。
: 越老,一定是越難生。
: 講個粗糙結論:
: 越老,就是越難生,但一旦生得出來就可能很聰明。(???)
: 若不管孩子那方,先看自己:
: 越老,是不是越沒有體力生小孩或帶小孩?自己越痛苦?
: 我看網路上很多網友都這麼說。
: 但我身邊的朋友(有許多偏老才生產)幾乎沒這麼說過,
: 大多說「很滿意自己是在這個年紀生」。
: 有位40以上生產的朋友,她兩胎都是溫柔生產,
: 產後恢復很快,會陰完全無撕裂傷。
: 另外一位的第三胎接近40歲,第一、二胎分別是自然與無痛,第三胎溫柔生產,
: 她最愛第三胎的生產經驗。
: 上述是兩個「年老時生產經驗很好」的例子。
: (但恰好都用溫柔生產,可能有點特殊,不夠普遍。)
: 至於年老帶小孩,
: 第一位媽媽一直在跑公民參與和數位資訊開放運動,
: 第二位媽媽則管理園藝,另外蟲魚鳥獸也一把抓。
: 至於我其他朋友,即使年近半百還是持續爬山或健身,(帶孩子爬山也行,)
: 都是活動力很強的人,
: 所以很難感應到她們有多累……
: 高收入族群若40歲以前沒有小孩、沒有育兒支出,
: (又沒買房的話XD)
: 長年的投資本金應該累積到天高了。
: 之後生了小孩,會有錢還滿夠的感覺。
: 若達到財富自由,在人生規畫上的心智狀態完全是不同層面,
: 會更強調經營自己的生活樂趣,與陪伴家人。
: 例如其他一般高收入戶的目標通常是努力工作把小孩推到名校學區、推到第一志願,
: 但這些人搞不好想安排孩子自學,或至少放孩子玩(發展自由度更大的意思),
: 總之這些人的思想,傾向變得比較奇怪。XD(很多元的意思啦。)
: 以上。我支持「心甘情願生」的時候才生。
: 若最後拖到太老而生不出來,那就算了啊。
: 主要是你到底為何想要有小孩呢?
: 如果只是「應該跟別的家庭一樣要有個小孩」,
: 最後也可能只是發展成「別家小孩怎樣怎樣,我小孩也得怎樣」的境地。
: 最好自己心裡有個願景(不必明確,但要有足夠的自主動機),
: 然後才生。
: P.S. 平衡報導,介紹一個35歲以前生完兩胎封肚的朋友,
: (在我朋友裡已是偏年輕生產了,)
: 她很明確的想要有小孩,
: 但她臉書內容總是在談豐富的工作與活動,看不太出她「為何想要有小孩」。
: 偶爾提到小孩時,曾說她完全不看小孩功課(即使全班倒數她也沒關係),
: 只教他們要對自己負責,創造自己的興趣和價值。
: 很明顯她嚮往的是:「以後快樂做自己,不必理小孩的成就」的人生。
: 那她為何要有小孩?
: 我沒有問,但我的觀察是:
: 小孩是生來豐富她的人生的,她真的很愛小孩。
: 但小孩的人生未來如何,她不會去設定。
: 她是為了自己而生小孩,不是為了小孩而生小孩。
: 狹隘的說:她是為了「純粹的私欲」而生小孩,而不是為了「奉獻給小孩」而生小孩。: 光看上面這句話,可能就會惹來「自私」、「小孩好可憐」的評論,
: 但在我看來,這樣的父母的小孩最快樂,
: 因為她「快樂做自己」的人格,會在她與孩子的親密互動中影響孩子,
: 以後孩子也會快樂做自己。
: 所謂「純粹的私欲」,就純粹是為了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私欲加諸孩子身上。
: (我那朋友的父母也是這種無為而治的風格,真的是家庭複製。)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4.88.27.119 (美國)
PTT 網址

manuol 12/14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