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病死or餓死二選一?台灣一夜爆60確診 醫

看板medstudent標題Re: [新聞] 病死or餓死二選一?台灣一夜爆60確診 醫作者
Freighter
(貨輪)
時間推噓30 推:30 噓:0 →:50

※ 引述《mitsloanboy (GG輪班救台灣)》之銘言:
: 病死or餓死二選一?台灣一夜爆60確診 醫曝最壞結果:只剩2條路可走
: 周刊王CTWANT |陳俐君
: 2022年1月22日 週六 上午10:59
: [周刊王CTWANT] 台灣維持了好一段時間的本土「+0」紀錄,因為這一波新冠變種的
: Omicron疫情,再度陷入「遍地開花」的疫情危機;且眼看下周就要過農曆新年,桃園亞: 旭電子廠,昨天(21日)深夜又一口氣暴增60例確診,讓人憂心忡忡。對此,中山醫大附: 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坦言,台灣目前最壞的情況,只剩2條路可以走,感嘆:「: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是路線的選擇!」
: 台灣從桃機群聚,一路燒出了至少7條傳播鏈,桃園亞旭電腦工廠緊急採檢1千多人,昨天: 深夜指揮中心出面證實,這波採檢有60人呈現陽性;再加上下午記者會已公布的6人,累: 積已有66人確診。眼看國內疫情遍地開花,又即將逢農曆新年假期,本土疫情再度拉起警: 報。
: 謝宗學醫師在臉書「Dr. E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現在我們確定進入選擇的分歧點: ,第一個選擇是進行清零政策,也就是在1月23日,學測結束後,就升到三級疫情警戒,: 過年禁止人流移動。另一條路是漸進式的與病毒共存,也就是持續維持二級警戒,小幅加: 強限制社交活動,疫調隔離政策持續,盡量控制疫情不要快速蔓延。
: 謝宗學分析,若政府是選擇往「清零政策」走,疫情的確會受到控制,但內需產業重創,: 許多店家可能無法再承受打擊,倒閉潮又要再現;但若是選擇「漸進式與病毒共存
: 」,一旦過年人流大量移動,疫情又將在全台蔓延,屆時醫療體系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但: 這樣做,可讓國內的內需產業保有生機。
: 謝宗學坦言,即使 Omicron 變異株重症率不高,但當罹病人數暴增,還是會有人因病過: 世。他用比較直白和激烈的說法,選擇第一條路,病死的人數可能下降,但餓死的人數可: 能上升;選擇第二條路,病死的人數可能上升,但餓死的人數可能下降。
: 謝宗學直言,春節是全國醫療量能最低的時候,政府若要選擇和病毒共存,可預期的是,: 過年後全台感染人數可能會暴增,屆時急診的壓力,將持續到往後數個月,對醫療量能將: 會是一大考驗。
: 心得:
: 為了台灣內需經濟的大局!抱持著醫德與志業,共存一定是再麻煩醫護擔待一點!哪次不: 是醫護?畢竟醫護都是死忠的:)

假設不得不面對共存。

1.本科業務不會降載,但照顧確診者的業務量大增。
@篩檢站、專責病房、防疫旅館、強化版防疫旅館、疫苗
注射...等業務,去年五月業務降載,支援尚有餘裕,現
在本科業務無法降載,這些業務仍須大家抽空支援。

2.入院雖普篩,但社區充斥確診者,入院陰轉陽或偽陰患
者量增加,病房一定常常鬧群聚,開開關關,只出不入。
@大家一定遇過病房流感群聚,關病房清消,只出不入兩週
不得收病房喝西北風的經驗,以後會常常發生。

3.洗腎、復健、日間留院等,天天來院天天回家,但滯留醫
院時間長的單位,一定常常爆掉。
@這類型病人雖定期篩檢或打疫苗,但他們仍長時間暴露在
外界未知環境,有潛在感染風險。

4.工作完全分艙分流,排班困難或工作量大增。
@大部分醫院硬體和軟體,完全分艙分流有實務上困難,去
年疫情正盛時,能確實分出幾套人力和幾個辦公室來工作的
不多,不少都是「盡量分艙,合理分流」

各位臨床工作人員接下來要辛苦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145.227 (臺灣)
PTT 網址

HoterLin01/22 17:22業務一定會降載啦 看到病毒 一堆病人病嚇都嚇好了

elfish12301/22 17:31業務降載真的苦到Vs

Freighter01/22 17:44微薄的防疫獎金杯水車薪呀

leon8014801/22 18:37業務降載但是雜事會多一堆

WMX01/22 18:57完全當感冒恢復原本生活習慣,大家整天咳咳咳,然後繼續上班

deltaz01/22 19:23總額設計應該會讓點值暴增,收入不會差太多才是,但是錢

deltaz01/22 19:23到底去哪裡了???

seccret01/22 20:53但這病毒不會消失,這情況只是早晚問題

m8201/22 23:08共存到某種程度就不用分艙分流,院內感染也不用只出不入了...

m8201/22 23:09就算不是武肺入院,也會有UTI+COIVD, ulcer+COIVD, SBP+COVID

m8201/22 23:09AMI+COVID, fracture+COVID......

seccret01/22 23:10沒錯,案例多就會越來越鬆綁

m8201/22 23:10醫療人員+COVID,沒症狀還是得滾回去上班

seccret01/22 23:11越多人得病沒事,大家越不怕,越可共存

seccret01/22 23:12現在就大部份人沒得病過,所以怕得要死

seccret01/22 23:12歐美人就是朋友得病好的一堆,當然不怕

Atima01/22 23:51真正的共存就是他媽連驗都不用驗 我就開藥給你回去吃

Atima01/22 23:51口罩也不用戴 反正沒死人就繼續上班 這才叫真正的共存

Atima01/22 23:52以前得流感有規定一定要請假?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隔離??

Atima01/22 23:53共存就是把COVID當成URI~~~

Atima01/22 23:53但COVID就不是URI...

Atima01/22 23:54看那些國外共存仔也是挺好笑的 要共存還幹嘛驗??

Atima01/22 23:54幫篩劑廠商賺錢??

sarahhuang01/23 00:23樓上概念正確

leon8014801/23 00:31就重症率死亡率跟一般感冒就不是一樣等級阿

seccret01/23 00:44遲早會這樣,過渡期當然還是會驗一下

Freighter01/23 01:08政府不敢直接把COVID當URI,皮韌硬是不打疫苗的快20%,

Freighter01/23 01:09照現在沒疫苗的COVID染疫重症和死亡率,完全開綠燈,醫

Freighter01/23 01:10院爆炸外,政府擔不起放生這20%後的死亡人數,要選舉了

lwamp01/23 01:15不敢放推 邊境還一直鬆綁 真的很蠢

m8201/23 01:55放推/鬆綁是不同強度的政策,誰說開車只能剎車油門踩死選一個

m8201/23 01:56台灣人就是耳朵硬阿,要不是病毒進來了,現在催去打第三劑

m8201/23 01:56你看會有多少人理你

lwamp01/23 01:58政府就不敢承擔責任 把責任丟給人民最簡單

lwamp01/23 02:05有人開車煞車油門一起踩嗎 這就是我們政府正在做到事

m8201/23 02:40你怎麼會有油門是人可以決定的錯覺XD 油門是病毒決定的

m8201/23 02:40人只能踩剎車

lwamp01/23 02:48邊境一直放毒進來 有像是踩煞車的樣子嗎

chillybreeze01/23 07:28現在這種狀況去年就演過了,海龜一直回來就是會突破

chillybreeze01/23 07:28,劇本一年就給了,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政府和人民反

chillybreeze01/23 07:28應這麼意外

WMX01/23 07:45如果真的當感冒流感,就不用上飛機還要出陰性證明了

WMX01/23 07:46全球政府都還是盡量擋,

WMX01/23 07:46所謂「共存」是政府說服人民要儘早習慣

WMX01/23 07:49臨床工作增加一堆,還一堆人說不用緊張只是小感冒

WMX01/23 07:49還真希望全球都當小感冒就好,政府早日放推

mightymouse01/23 09:12目標清零的擋跟共存的擋是不一樣的

mightymouse01/23 09:13現在的擋法已經不可能清零了

ohyakmu01/23 09:52現在只剩中國跟台灣還在想清零吧

WMX01/23 10:35因為台灣跟英國美國以色列情況不同,台灣現在還可以去查足跡

WMX01/23 10:36台灣哪天傳播鍊畫不出來也會放棄畫,這是全球都經歷的過程

WMX01/23 10:38每個國家都是在盡量組閣,只是不同階段用不同方法

WMX01/23 10:39當全球都發現篩和隔離都沒意義時,才是真正當感冒

suhhwanjen01/23 10:40指揮腦袋有洞,一直放人進來還想清0

suhhwanjen01/23 10:44要嘛境外14+0隔離+境內三級 全力封堵清零

suhhwanjen01/23 10:45要嘛邊境管制鬆一點,境內也不升級,共存

chungrew01/23 10:46沒辦法 現在只能且戰且走

nnsc01/23 11:57一直擋一直擋,擋不住了就說要共存,很正常的劇本,可以不

nnsc01/23 11:57用病死也可以不用餓死,不要雙標搞醫護人員滿腦子選舉就好

jeff5201/23 12:22真的啊,明明是政府決策的問題,出事了才一副好像只能經

jeff5201/23 12:22濟防疫二擇一,這很中共

yen05506501/23 12:53美國醫院所有病人篩下去一半都是陽性的..... 就是當作

yen05506501/23 12:53全部的活人都是確診者啊

m8201/23 15:48境外14+7能幹嘛? 沒看疫調資訊嗎? 主要傳染鏈都不是7+7

m8201/23 15:48主要傳染鏈都是海港空港進來的,想清零? 有種斷航阿

m8201/23 15:48進口貨品都不要進來,晶片也不准運出去

suhhwanjen01/23 17:39對啊 沒種沒魄力還在喊清零欺騙社會

elfish12301/23 17:45現在就是無法清零 又想改共存 又不敢跟民眾說把它當流

elfish12301/23 17:45感 科科

elfish12301/23 17:45先確定真的沒有海龜帶進來的再說

elfish12301/23 17:46衛福部說的話能信嗎??

sixinch01/23 18:27意圖清零才可能達到共存,意圖共存只會搞爆醫療體系

rason601/23 22:05一邊說要共存一邊繼續防疫但越來越鬆,衝擊不會那麼大囉?

WMX01/23 23:27共存不是一個防疫目標,而是必需接受的結果

WMX01/23 23:31如果某年流感、腸病毒大流行,不可能是"我們目標是跟它共存"

WMX01/23 23:31人類沒有"選擇共存還是清零"的權力和能力

lwamp01/23 23:47共存當然是一個目標 只是不能明說 不然都有去年經驗跟這次

lwamp01/23 23:47西堤群聚還不禁內用 這是想清零的做法嗎

mark020401/24 16:30推 sixinch: 意圖清零才可能達到共存,意圖共存只會搞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