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TÁR塔爾】音樂不難欣賞 一切都怪人心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TÁR塔爾】是一部用了一大堆的專有名詞、音樂家名字、各種頭銜與排練過程堆疊而成的電影,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覺得這部片的訊息量過大而產生理解困難。
但是我那愚鈍的腦袋看到的東西卻滿簡單的。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爬上上流社會的女人企圖控制一切卻敗在自己的慾望底下的故事。
甚至電影海報的意境都是如此明白。
電影的開場讓觀眾聽了民族音樂長達快要十分鐘,在一片漆黑當中先放上了老環球片頭,然後再用倒敘放上所有工作人員的民單,先放工作人員名單這招已經是在【星際大戰】之前電影才會做的事了,一開始就讓觀眾們肅然起敬,覺得這部電影一定非常高深莫測。
接下來,凱特布蘭琪接受《紐約客》訪問,在中間還插入一個片段,她把各種黑膠唱片一個個放在地上,用腳去調整位置,畫面還特別有一段是她踩在伯恩斯坦的唱片上,調整好了之後忽然有別的女人的腳跑出來,她的腳還過去調了一下情。
好個女性出頭天,踩在前人成就腳下還調情的畫面啊。
然後凱特布蘭琪就在訪問者介紹了一堆豐功偉業之後開始述說自己要代理柏林愛樂錄製馬勒的第五交響曲的原因,接受訪問的塔爾在主持人的描述下「一開始顯得有點緊張」,但是接下來卻侃侃而談,先是提到自己對現在的女性平權沒有什麼好抱怨的,接下來卻又提到各種傑出女性指揮家都的處境(要特別一提,她講的每一個傑出女性顯然都沒有她的地位),然後接下來提到了她所認為的指揮家:不是跟著打拍子的人,而是決定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停下來的人。
塔爾自戀、控制欲極強,自尊心也很強,但是卻又用各種談吐、詞彙去掩飾自己的人。
在電影的之後的每一段描繪,都越來越清楚的展現出這點,塔爾自得於自己的地位,但是又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所以她「只在排練時發揮創意」,因為正式公演的時候就要注重形象了,可以恣意縱情縱性的時刻就只有關起門來排練時,在那種時候,所有的人都唯她馬首是瞻,而且不僅她自得,旁邊的人也挺巴結她的,馬克史壯飾演的指揮家好友卡普蘭想盡辦法要學會塔爾的一招半式,在塔爾跟他提到「旁邊有人一直看你,很想認識你」的時候,卡普蘭回道「拜託,不要離我而去,否則我就會變得跟他同類了」。
一開始我還以為塔爾是在暗示卡普蘭是同志,但我看完整部片想起那片段,才察覺,卡普蘭是覺得跟塔爾在一起交談吃飯,使得他自覺高人一等。
塔爾就是這麼一個用盡力量塑造自己高不可攀形象的人。
接下來所有的戲,都可以看出塔爾的頤氣指使,最想討好她的莫過於戀人兼助理的法蘭西斯,她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樣,極盡所能的伺候塔爾,遞水、給藥、排行程,塔爾乍看之下似乎對法蘭西斯很有禮貌,但是卻經常給予不與理睬的冷暴力,不只是助理法蘭西斯,她的太太兼首席小提琴手莎朗古德諾、助理指揮,每個人面對塔爾就像是要伺候女王一般,雖說塔爾是指揮,一切都是要聽她的,但是也是塔爾讓整個氣場變得一切只有她作主,片中所謂的民主討論都是假的,幾乎都只是形式,無論是撤換助理指揮、徵選首席大提琴,幾乎只要塔爾心中下了決定,就一切都得照他的意思。
她也非常擅於用自己的氣場讓旁人神經緊張,從自以為是的大學生,到欺負自己孩子的小學生,塔爾都很擅於用威壓的方式去壓迫對方。
「你要給三十個人一人一根指揮棒?交響樂可不是民主制度」
塔爾在陪女兒玩的時候這麼說,但這台詞有弦外之音,其實已經完整說出整部片的意涵了,塔爾本質上是個女王,只有她在控制一切,沒有任何人說話的餘地,藝術家都是縱情縱性又渴望關注的。
所以整部片在我眼中看起來,塔爾就是個控制慾極強,只想到自己的需求,平常在別人面前賣弄詞藻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唯我獨尊的一個人,她極愛面子,又蹭惡世俗。即使自己摔倒受傷,還要在第二天在樂團成員的面前謊稱自己是被人攻擊,然後還跟被攻擊的人搏鬥。
但是這個女王的生活就是會出現她無法控制的聲音,她的失控就是先從這些她無法控制的聲響開始,使她一步步的崩潰。
她最控制不了的就是自己的情慾與感性,那個一直只有出現在電子郵件當中,顯然曾發生過關係,但不願面對的學生,最後拖垮了自己的名譽。
她極盡所能想要取悅的年輕女大提琴手,完全不吃她的優雅賣弄,更使得她的情感生活落空。
而法蘭西斯這個她習以為常,宛如丫鬟般的助手,在最後也棄她而去。
從警笛聲、不知名的鈴聲、半夜響起的節拍器等聲響開始,到新加入的大提琴樂手純真的凝視,這都是讓女王般的塔爾無法維持她精心為自己打理好的形象的雜音,到最後塔爾被這些事物一步步的影響,身邊的事物也一一脫離她想要的秩序,直至一切名利全都離他而去。
最後,失去一切華麗堂皇包裝的塔爾回到自己的家鄉,原來他的故鄉不過是個純樸的鄉下,需要名利肯定的塔爾,回到房間掛上自己小時候得過的獎牌,看著VHS裡那她小時候一路聽到大的表演,聽著VHS當中的話語默默流下淚來。
「我們不需要懂樂理、或是各種各樣的技法才能欣賞音樂,音樂是純粹的,是流動的」
片尾,塔爾到了東南亞接下表演,從旅館前往按摩院的塔爾,按摩院當中她從一排彷彿樂團般坐定的服務員當中選擇一位為她服務的時候,塔爾忍不住跑到外面吐了出來。
那些按摩服務員,不就像是柏林愛樂的樂手般,坐定在那邊任她與取予求,恣意臨幸嗎?最後失去「柏林愛樂」這個古典樂首席殿堂舞台的塔爾,在一群COSPLAY成為「魔物獵人」造型的粉絲觀眾注目下演奏著【魔物獵人】的音樂,表演場上降下了投影幕,放起了遊戲當中的旁白,而塔爾戴上耳機繼續指揮她眼前的樂團。
這個場合一切不再唯她獨尊了,粉絲們在意的只有遊戲畫面與音樂,塔爾這個指揮家不再是這些人眼中的焦點了。
此時,我並不清楚塔爾是不是終於領悟她自己也是一個跟自己冷嘲熱諷過的學生一樣「為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貌而忘記音樂的純粹」的人,無視身邊的環境開始沈浸在音樂當中,還是她只是又選擇了一個讓自己感覺起來高人一等的環境繼續裝逼。
我只有感覺到,在這部片當中,打動人的音樂沒有格式的限制,無論是黑膠唱片、WAV、MP3甚至YouTube影片或是VHS。
即使音質會改變,但那些音樂仍舊還是擁有打動人心的魔力,
這也代表欣賞音樂的門檻並不高,但是永遠都會有裝逼的人假借專業、藝術之名賣弄辭藻,沽名釣譽的人告訴你一定要怎麼做才是欣賞音樂的方式,那些人只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高人一等,讓音樂只能有一種他們想要的呈現形式才是「正統」才是「高雅」。但是說到底,這些人只是為了自己而這麼做而已。
--
這部片看一般影評是一種,看樂評的影評又是另一種
現在所謂古典樂 原本就是為貴族服務的音樂 所以古
典樂界有一種自傲
覺得自己窮盡一生追求極致的美 其他音樂多少不如古
典樂
小眾音樂因為小眾 所以才要擺姿態 平衡沒多少人喜
歡的遺憾感
本人也在古典音樂界混過幾年 一點感想
樂團指揮自我中心 我覺得是職業病啦 平常團練本來
就是都聽指揮的 只是不同指揮的嚴重程度也不一樣
再說了 柏林愛樂那種等級的樂團 裡面樂手不是獨奏
家級也是老師級 指揮不強勢根本壓不住
像阿巴多人就太好
感謝分享經驗
推
Abbado XD
劇本/剪接很有新鮮感
推 寫得真好
這部場次好少QQ
寫得好棒,解了我幾場戲的惑!不過預告裡面的一些
片段刪減了,正片沒有
那個不斷出現像迷宮的圖案有沒有合適的理解?
推 今天包場看
被剪的主要是募款會,後來有以短片在柏林放
這部的交響樂在戲院觀賞效果很棒
請問titan高頻一樣刺耳嗎?還是松仁小廳表現會比較
好
可惜桃園新光特殊廳沒上
我以為是音樂的電影
結果只是在敘述一個自戀性格
他還是有在講音樂啊,而且講得挺不錯的 一開始教學生的那場戲就講得很不錯 學生喜歡安娜索爾沃茲多提爾的無調性音樂 老師反問如果無調性音樂的作者意圖這麼模糊 那麼又要怎麼詮釋?該做的應該是先從基礎開始 做自己能掌控的事,因為現在是在學習指揮 接下來就是舉例了巴哈,舉例巴哈的意思就是那是「音樂之父」 一切古典樂的基礎,至少我自己當年練鋼琴的時候一開始就是練巴哈 結果學生連續三次不買帳 第一次說自己是泛性別者,不能接受巴哈的生活態度 塔爾有點啼笑皆非的問他他不明白巴哈的生育能力跟他的音樂有什麼關聯 接下來講的點也很有趣,提到了如果要這樣界定 那麼整個古典音樂界都是由奧地利一群直男宮廷作曲家一手打造出來的 最後還指出,以後這個學生出去指揮作曲,那麼大家對於這個學生的印象 到底是來自於他的技術能力,還是其他的東西? 其實現在自己是影片工作者,我自己的感受就是 這情況也不是音樂界才有, 在我當學生的年代,那時候台灣電影新浪潮已經紅了十年 就有很多影片系所的學生可能都在玩意識流 結果也是真正的劇情影片與影像的基礎訓練都被忽視 經常都會看到那種我完全看不懂內容 異象非常模糊,然後在最後用文案講一堆裝飾文句 弄得那部片很厲害似的 塔爾在講學生其實就是在講這種狀態 不過挺有趣的就是他自己在外面也是這種賣弄詞彙的方式 動不動就飆一句希臘文或是猶太話 然後再來解釋那句話的英文是什麼 弄得好像這個字很高深值得細細探究 然而仔細思考之後就會發現,塔爾根本只是在迴避問題而已。
那學生真的不會一樣被出征,這社會風氣真的..
在泰國按摩那個片段,不懂她為何要吐?
因為她的獵捕者身分跟當下重疊了(很像在選妃),
而且那些女孩扇形坐位很像樂團位置,她指的女孩又
剛好寫5。那是塔爾永遠的遺憾馬勒五號。
Titan音響表現蠻好的,可以去看
推ㄍ
推
在家摸黑片段差點沒嚇死哈哈
推好文
這部是目前奧斯卡入圍裡頭,自己最推的。
爆
[贈票] 【TÁR塔爾】台北特映會搶先看榮獲本屆 奧斯卡金像獎 六項大獎提名 橫掃各大獎項最佳女主角獎 包括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精彩預告: 奧斯卡影后凱特布蘭琪主演的【TÁR塔爾】,已拿下包括威尼斯影展、金球獎、英國電影 學院獎…等共計27個最佳女主角的獎項,強勢問鼎本屆奧斯卡六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46
[閒聊] 現在還有人在買音樂CD嗎?音樂CD,放久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無法撥放音樂 而且音樂CD跟黑膠唱片不一樣,黑膠唱片是類比的,聽說比較好聽 而現代人播放音樂時,大部分都是使用MP3 現在還有人會買音樂CD嗎? --9
[閒聊] 菲倫跟修塔爾克會用什麼形式在一起?主要是最近有關於菲倫跟修塔爾克兩人的互動時 很多讀者就會變成贊因,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兩人互動時底下貼敲酒杯.jpg 快成本作定番了XD 難怪僧侶會離隊6
[好雷]《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為性別歧見部落格版: 坦白來說,會知道這部片還是因為前陣子看新聞,看到瑪琳艾索普針對奧斯卡熱門作品《 TÁR塔爾》中由凱特布蘭琪所飾演的莉蒂亞塔爾這個角色是否是以她為原型提出質疑,她 並不在意這個角色與她高度吻合,但她卻對角色的某些私生活與在職場上的表現頗有微詞 ,認為這樣子的設定無疑對她是種冒犯,而凱特布蘭琪事後亦在一次受訪中回應此事,不5
[心得] Stillness of the windStillness of the wind 隨風而逝 其實玩這個遊戲是一兩年前, 覺得很值得再玩一次細細品味發掘更多秘密(有嗎?)再寫 ,但是重玩了一下還是放棄了,實在是無法再玩一次,心裡有點抗拒。4
[好雷] 塔爾 TÁR- 在(指揮家的)前面是什麼電影在本周上映 本文嘗試比較不以便宜行事的#metoo取消文化作為解讀 重點是在藝術(音樂材料)與政治性之間的關係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3
[好雷] 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 The Conductor (2021 紀錄片)記得幾年前看過荷蘭浪漫傳記片《首席指揮家》De Dirigent (2018)談美國戰間期的史實女指揮先驅 Antonia Brico,下週台灣院線也要上凱特布蘭琪演虛構女指揮家的《塔爾》TÁR (2022) ,那這週我就把握最後機會快來看看現役女指揮 Marin Alsop的紀錄片《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The Conductor (2021),尤其聽說 Alsop還出言批評《塔爾》那更令人好奇兩片取向有什麼不同!結果呢,看完這部 Alsop紀錄片後走出影院,整個人如沐春風充滿正能量,真對「古典音樂」這西方古代上流玩意兒再次充滿希望。 話說我也親炙過幾位指揮家的風采與風範,多少建立了我對指揮家這行的正面敬佩與負面質疑,而本片的 Marin Alsop竟投射了我的各種敬佩卻沒我的質疑!當然可以說這部紀錄片就是她的演出甚至宣傳、只節選她好的一面而拍不到壞的一面,不過我也不想去深究她有沒有另一面反正也與我無關、身為聽眾與觀眾我只在意她與此片的「表演」是否饗宴觀眾感動人心。結果很滿意:Alsop 不但是大師有領導風範、且沒有架子又超接地氣,「女權」奮鬥當然是本片最搶眼議題、但她會擴張關注到各種邊緣與後輩,她的音樂有其卓越、但音樂對她來說更是擁抱人們打開心窗的。 本片首先本身就是一部古典音樂饗宴!而且幾乎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曲目、從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到馬勒、偶有幾首 Alsop與在地社區的跨界音樂嘗試,倒是鮮少常令觀眾感到疏離的「現代音樂」;而許多 Alsop的人生自況起落挫折與樂人樂思、本片都有精選配樂悄悄切入襯托心境,要很懂又很愛古典樂的團隊方能為。本片絕不讓古典音樂高不可攀,儘管最後仍要切入最玄妙的「音樂之意義」,但開場要以最親切的「音樂廳 open house 」鼓勵孩子聽音樂,祭出 Alsop最敬仰的人生導師 Bernstein歷史錄影,還請一堆當代小朋友穿插黑白小朋友展開超時空傳承! 孩子,是本片訪談下的 Alsop起點,也成為她音樂人生的初衷。這初衷表面一點是初識伯恩斯坦丰采後心嚮往之暗暗勵志「我長大也要當個指揮家」,但連身為古典樂人的自己爸媽都打退堂鼓「學音樂很好,但指揮女生恐沒門」,還真的從此一路學音樂的歷程就遭到無數「玻璃天花板」,她如今身在樂壇最為大眾津津樂道的也是「女性出頭天」!本片隨後 1/3都在談女權奮鬥:學院太僵固她們就出來組團、接觸更多樂種帶來新活水,學校與樂團給她碰釘就正面溝通、大門大路憑實力願景消弭性別,有權位後更要成立女性獎學金、男生有數百年互助網絡女生也能有!2
Re: [討論] 你喜歡的古典樂我聽古典樂的時間很晚,甚至以前覺得古典樂好像是上流人才聽的, 總有一種隔閡,雖然國小的時候買過一張貝多芬命運交響曲,那是音樂課 時老師在課堂介紹的,印象中還有舒伯特的鱒魚,從此就沒特別注意這個 音樂。 大概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在Youtube上看到一個黑白影片,一個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