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有雷] 《蚵子寮漁村紀事》一場展望的小搖滾

看板movie標題[有雷] 《蚵子寮漁村紀事》一場展望的小搖滾作者
KevinMoleaf
(陸坡)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圖文版請於連結:
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2599123383332873541335542/9608554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熱血、改革、蚵子寮,港邊阿公阿桑也很Rock!

電影英文名:Small Oyster Rock in Kezailiao

音樂往往是為生活帶來美好的一環,獨享受不如眾樂樂,台灣有著越來越多的音樂日活動,不管是爵士樂季、獨立音樂人發表的沙灘狂歡、或是台灣音樂盛事金曲獎,都在每一年度對你我在台灣的音樂小日子做出點滴的回憶,而在這些政府補助的大盛事外,地方上那些小鄉聚落是否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台灣音樂策展紀錄電影《蚵子寮漁村紀事》,是一部在海邊小漁村蚵子寮鄉親和在地青年們,聯手策劃「蚵寮漁村小搖滾」第二屆的紀實影片。原本在過去興盛的漁港在經過歲月與行業轉型之後轉為乏人問津,一群曾經生活在這家鄉的年輕人和港邊家庭們,試圖在這漸漸被時間沖淡的土地上找到自己留下的曾經,還有一場美麗花火的音樂盛宴。

有起有落是每個城鄉都有過的歷史曾經,台灣漁業的發達自今雖然在國際上留有些不名譽,但經濟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不管是遠洋漁業或是養殖場,風水輪轉,許許多多的原因讓往日風光不在走向沒落。





2016年由魏明毅所寫的《靜寂工人-碼頭的日與夜》就探討著台灣漁港從興盛逐漸走向衰敗的過程,有說著這些靠海靠港吃飯的討海人和貨運工的人生故事和軌跡。而不管大港口或小漁村要迎來全新的一頁,後續是否可以繼續寫下動人的故事?

《蚵子寮漁村紀事》是一部策展紀錄片,全片主要以台十七省道旁一個過去繁榮的漁港,因時代變遷而成不起眼的小漁村如何經過全村動員而轉變成吸引上千、萬人一年一度來朝聖的「蚵寮漁村小搖滾」。

裡面沒有太多漂亮和華麗的轉場,或有頭有臉的策展大團隊,而是一個個當地居民和地方打拼歸鄉的青年一起促成的地方音樂盛會,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吸引了許多樂迷樂團和年輕人一同在這個地方漁港內同樂,共同為搖滾點頭、搖晃身子。

影片中有趣的地方是這個港口團隊非常在地,漁村的大家沒人聽過獨立音樂、也非文藝青年、玩過地下樂團幾乎沒有。








他們只是地方的討海人和補網的婆婆媽媽,還有一些到大城市找出路的當地青年們,在意識到自己過去童年和回憶的沙灘和風景正在逐日消失下,想要為這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留下些什麼,或是找回一些自己家人過去的點點滴滴,所以舉辦了這場名為音樂祭,實際上是一場讓大家不要忘記漁村繁榮和這裡每天那日出日落的今日美景。

以一場搖滾音樂會開始,實際上是蚵子寮居民的鄉愁與記憶。當人口慢慢流失,沙灘因為海平面升高漸漸縮小、被政府徵收土地,和越來越多推疊在港邊石粽子。等到發現後想要去找回過去那些,沒想到卻是難上加難,很難去拼湊出完整的樣貌,許許多多只能靠著長輩的記憶去描繪,卻少了照片和有過紀錄的證明。

雖是一場樂團、義工、當地居民打造出的奇蹟音樂會,但卻也更讓人感受到那曇花一現的寂寥和漁村不管如何點綴卻也繁榮不在。

《蚵子寮漁村紀事》雖然是一部以紀實策展為主的紀錄片,但同時它並不是以「音樂祭」為初衷出發的電影。搖滾只是一種奪取現在年輕人們和網路用戶的目光,實質上的真正原因反而是:不要忘記蚵子寮這個漁村的過去、別忘了你是從哪裡來。一個生活的地方有著醞釀每個人成長的點滴。





更大更多的幾萬人大盛會並不是蚵子寮所需要的,而是凝聚一個地方大家,讓離外青年回頭想想他的家,也許才是音樂會背後所載想敘述的話語。

討海與養殖都是一項辛苦耗費心力的工作,行業的弱勢或改變也許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是記得那些曾經將這裡的故事繼續說下去,是讓後人知道這個地方那些閉上眼能可見的樣貌。

困留住青壯年在產業匱乏的家鄉也許不切實際,但讓這些青年們願意回老家對於自己的家鄉做出一些貢獻和喜歡上原先這個生膩的地方,也許才是現在的蚵子寮漁港最搖滾的小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79.167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KevinMoleaf (111.250.179.167 臺灣), 03/22/2020 15:15:17

chicane0920 03/22 15:29

shen0348 03/22 18:00靜寂工人很值得讀

rinsoukan 03/22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