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 好雷] Akira的創造與毀滅

看板movie標題[ 好雷] Akira的創造與毀滅作者
lovealice
(123)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防雷



































「有一天我們也會……」
「已經開始了呢。」


原本是想朝聖cyberpunk經典,看看是什麼催生了《駭客任務》和《攻殼機動隊》;同時感受一下James Dean式的青春暴烈。然而逐漸理解劇情後,才發現Akira象徵原子,也是生命、欲望的隱喻。「每個人都有阿基拉的力量」,意即每個人都由原子組成,即是最純粹的力量,同時代表生與死、創造與毀滅。所以電影中多次展現廢墟、從廢墟中站起的人與建築、兼具孩童與老人特徵的實驗者、在街頭扮演死神的年輕生命,重重堆疊的意象猶如城市上空環繞的霓虹,昭示生死的互相證成,循環不息。

而這創造與毀滅又從何而來?從形而上降至物質界,在世界大戰之後,「我們花了三十年重建這城市」,長自廢墟的新東京,控制的欲望愈攀愈高,最終妄圖控制自然力量,改造超級人類,卻被自己製造的科學怪物反噬。這是電影情節,卻非全然虛構,而是反映了戰後的日本:瘋狂科學家以科技創造新世界,也創造出毀滅性的原子彈。遭到原子彈攻擊的日本,復以新科技重建社會,創造經濟高峰,也製造出無數社會問題:政策剝削、武裝抗爭、恐怖攻擊、青少年暴走族、藥物與性氾濫……,最終與股市一同泡沫化。被死亡威脅
過的人類,在焦慮中擴張手掌,只能捏碎自己渺小的軀體。多麼悲哀的循環。

電影的最後,人事已非,但金田與同伴一如往常地騎車奔馳,希望仍在延續。而明明已消失的鐵雄猶宣示著「我是鐵雄」,彰顯著自我與力量。我想,作者確實對人性感到悲哀,卻不完全絕望,就像那句台詞:「未來不會只朝一個方向前進,應該也有我們能選擇的未來。」

葉郎的專業影評:
https://www.facebook.com/916363928417199/posts/3124127077640862/?sfnsn=mo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74831912570391&id=916363928417199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208.20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lovealice (220.137.208.200 臺灣), 06/25/2020 23:18:20 ※ 編輯: lovealice (220.137.208.200 臺灣), 06/25/2020 23:18:49

ParkXiyeon 06/26 00:49推 總覺得寓含很多層面的意義

jen10969 06/26 01:17漫畫有更多的描寫 可以也去找漫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