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 不丹是教室:再次穿越喜馬拉雅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不丹是教室:再次穿越喜馬拉雅 作者
james0211
(james)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2

剛剛去了不丹電影「不丹是教室 Lunana: A Yak in the Classroom」在台灣的院線首播。這
似乎又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香格里拉桃花源記類型故事,卻也依然是一樣亙久的感動。

一個很簡單的故事述說著美好的平淡。
年輕的老師烏金百無聊賴地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心裡始終懷著盡快離開不丹到國外當歌手的夢想,
卻不得不滿心不願意地去履行完最後一年的國家義務。
而這次的任務是從不丹首都聽瀑,
長途拔涉到偏遠喜馬拉雅山深處的山村魯納納支援當小學老師。
整部電影實景在不丹北部的魯納納村拍攝。
在這個雪山環繞近乎與現代文明近乎隔絕的村落裡,
主人翁烏金從原本的各種的排斥埋怨,
到之後開始衷心的愛上這裡的生活,直到最後的依依不捨悵然離去。
而魯納納村民們真誠的質樸、高原孩童們純淨的笑容、
女孩悠揚的歌聲與遠方的潔白雪山與碧綠草甸,
再一次的描繪起我們對於一個失落之地美好想像,而也悄悄地把心也遺留在雪山下,
並如同烏金般於離去時衷心地向神靈祈禱能再次回歸。

儘管被認為帶有濃厚的後殖民與東方主義色彩而受到部分的批判,
但尋找所謂的香格里拉的概念始終是個亙古並且不分中外的命題。
從古時的桃花源記,到二十世紀起的喜馬拉雅與西藏熱潮,
諸如希爾頓的「消失的地平線」,
以及六七零年代起在西方出現的大量東方與喜馬拉雅旅行筆記,
如安德魯哈維的「拉達克之旅」、皮賽爾的「木斯塘:尼泊爾的偏遠角落」等,
到後來的「香格里拉縣之爭」與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度熱潮,
都反映著人們在所謂的主流文明之中無可避免的心靈缺失,
以及對田園牧歌式的隱世樂土之想望。
香格里拉概念的可能源頭「香巴拉」傳說源自於佛教時輪金剛傳承中的描繪,
其本質是另一種版本的末世傳說與對未來理想世界的遙想,
而在如今的後工業時代成為一種跨越文化藩籬的共同意識。
在唐卡畫中,其也被描繪成一個由雪山環繞的傳說國度。
而當我們踏上翻山越嶺之路,跨越到了瑪尼堆經幡旗的另一側時,
種種的凡塵中的包袱、慾望彷彿也就將被遺忘在山的另一端。


看著烏金的旅途,我想起了曾經幾次相似的跨越喜馬拉雅的經歷。
一次是從德里花了好幾天時間翻山越嶺去到了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斯皮緹山谷,
另一次是從尼泊爾波卡拉徒步到木斯塘。
當從雲霧繚繞雪花紛飛一側翻越啞口後,
看到一縷金色的陽光照在玉帶般的河谷,雲霧逐漸地暈開成金色的麥田與星羅的村落,
遠方巨大而潔白的雪山寧靜而威嚴,
與手機上逐漸微弱的訊號共同昭示著與自我的渺小與和現世的虛幻。
也許曾經會有一點短暫的無力感,但很快的被一種深沉的平靜取代,
進而逐漸形成一種依戀與癮頭。
於是,儘管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真正的平靜需往內心裡探尋,
而香格里拉的追尋也許終究是夢幻泡影,
但無論身在何地,心中總想著再一次的穿越喜馬拉雅,
帶著某種天真地相信著在雪山幡影的另一側,依然還存在著幸福的可能。


--
all these things will one day swallow whole
and fade out again and fade out again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90.122 (臺灣)
PTT 網址

butmyass 07/18 07:46與自我的渺小與和現世的虛幻

kiki41052 07/18 08:39在內在找到寧靜,當下就身處在人間天堂

Xenomorph 07/18 09:06推 謝謝分享 很棒 讓人想看這部電影

bye2007 07/18 11:11推 想看

scorpions 07/18 13:56佩珠超可愛

stja 07/18 18:52

df76226 07/18 23:44推!台北電影節看完很喜歡

sallieiei 07/19 02:23後勁很強 哭爆

xcj 07/19 06:07推!超好看!好想念不丹,對了,首都應該是廷布噢:)

goldenjade 07/19 11:08推推

warden1030 07/20 13:57佩珠畫龍點睛

starsprince 07/29 22:32很好看,非常推薦,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