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好雷] 《HOKUSAI》北齋:浮世繪傳奇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HOKUSAI》北齋:浮世繪傳奇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時間推噓11 推:11 噓:0 →:37

《HOKUSAI》北齋:浮世繪傳奇

  2022/8/26正式上映 預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z1zsFabV0

  

  比起日本戰國史,

  對德川幕府治下的江戶歷史不算熟悉,

  活躍於當時的諸多浮世繪名家也僅是耳聞大名,

  個人的藝術修養並沒有深厚到一看見熟悉的浮世繪,

  便能想起--

   啊,這是葛飾北齋的作品;那是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還有歌川國芳……

  所知寥寥的幾位大師名字,

  遑論對大師們的生平或繪畫風格有幾%的瞭解。

  儘管如此,《北齋》還是讓我掉了好幾次淚,

  片尾跑完的當下,很希望馬上Repeat,繼續坐兩小時再看一遍,

  散場後,也忍不住一再回想豐富且美麗的鏡頭、此呼彼應的對白餘韻。


  
  《北齋》雖以人為片名,
 
  主軸並非葛飾北齋一人,

  片頭破題說的這段話--


   德川幕府治下維持一段長時間的承平時期

   江戶城得以發展出蓬勃且豐富的町人文化

   然而通俗文化對於幕府統治的不滿與諷刺

   讓幕府採取嚴厲手段以壓制民間反對言論

   (大意如此,文字細節必定有所不同)


  簡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與當時的社會背景,

  不論熟悉德川幕府或江戶歷史與否,

  此刻當下,享有或者渴望自由的人們,

  應該可以從開宗明義的這一段,

  看出本劇的主題--言論與創作的自由
   
  因此,不難理解,
  
  何以本片不是順敘北齋一生並詳述其作品誕生的過程,

  特意分為四章,

  固然有北齋生平相關記載不可考之處,

  或許也出於為了濃縮這段江戶時代蓬勃的町人文化
  
  因政治壓迫,使得繪師與作家逐漸失去創作自由甚至性命的歷史。

  而得享九十高壽的北齋身處在時代沈閟的氛圍中,

  堅持創作到人生最後一刻,

  儘管備受幕府打壓,依舊創作出如此美麗而動人的作品,

  作為「浮世繪傳奇」的主角,自是不必多言。

  (好啦,簡言之,北齋就是世界有名)


  
  四章之中,壹之章的出場人物多、情節相對複雜且張力較強,

  隨著時間推進,後三章描述幕府壓迫、北齋生命的困頓、創作環境維艱,

  直至劇終前,統治階層對輿論及創作的控制並未鬆綁,

  甚至,四之章鮮血淋漓地展示創作者堅守本心的下場……是如此怵目驚心!
  
  沈重的三章,所占時間不知有沒有全齣一半以上,

  也難怪有人覺得很拖沓、不好看,(個人倒是一幕幕看得好揪心、激動就是)

  幕府對人民的管束控制不斷緊縮,

  在螢幕上呈現出來的長度,也許只有60分鐘左右,

  觀眾席上的人們已感坐立難安、沈悶不耐,

  而北齋與同時代的創作者身處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

  是一個小時的幾千倍、幾萬倍……

  光是想像,就有種窒息感浮現。



  為了紓解窒息(?),

  在日本史、藝術史都不太瞭的情況下,

  來寫一點觀影心得。






||| 避 雷 針 |||

  





 壹之章

  
  全劇最「熱鬧」、充滿角色特寫的一章,

  請好好品味阿部寬的蔦屋重三郎、玉木宏的歌麿、浦上晟周的寫樂的眼神美(?)

  上述三位只在首章登場,以呈顯江戶城中蓬勃發達的出版業榮景~

  不過,
 
  打從一開頭蔦屋經營的「耕書屋」就被幕府人馬抄了,

  拆店打人、燒書與版畫,

  靠……觀眾我看得心頭火起,

  只見蔦屋重三郎眼神清徹透亮(好美!)瞭然於心地淡定道:

   政府拆「耕書屋」以殺雞儆猴,

   代表「耕書屋」是江戶首屈一指的出版商,
   
   未來引領江戶出版風潮的勢必是「耕書屋」。

  他沒有屈服之意,還渴望在江戶播下更多種子、發掘更多人才。

          
  劇中歌麿便是蔦屋最看重的繪師,

  捧在手心、養在弟弟源次郎經營的青樓裡,

  歌麿生活起居在此,在青樓裡畫青樓女子,全由蔦屋買單。

  他與蔦屋談起最近想畫的花魁麻雪(芋生悠)拒絕了他的作畫請求,

  於是,蔦屋登門向麻雪再次提出歌麿的要求,

  並問起她討厭繪師的原因--

  一位野猴子似的繪師讓她「罰站」了整天,還無禮地撲到她身上來「觀察」(?)。  

  在「耕書屋」工作的瑣吉(辻本祐樹)聽到「野猴子」的形容,

  立刻想起他所熟識的繪師,便跟老闆詳細介紹一番,

  讓心生好奇的蔦屋走訪而來,

  不請自入地看起滿屋子的畫作,直到主人回來--

  其實,這位「野猴子」繪師、後來的葛飾北齋開頭便以幼年之姿登場,

  在砂礫上不知畫著什麼圖

  (相同舉動還見於本章後半及四之章)

  爾後在江戶長屋中生活的他,專注地描繪案上花卉的眼神,

  彷彿一心想讓花的姿態顏色完美重現在圖紙上。

  對於蔦屋提出為「耕書屋」作畫的提議,
  
  北齋當時只追求磨鍊畫技、畫自己想畫的題材,因而拒絕了他。

  一訪未成,蔦屋第二次在北齋外出時,留了兩枚判金在屋裡,

  為了送還判金,北齋不得不踏入「耕書屋」,

  請瑣吉轉達他沒有意願為蔦屋作畫,

  讓瑣吉哀怨地碎唸一番:

   老闆特地上門拜訪還留錢給你,對我的作品卻看也不看一眼……
   
   (呃……只認識瑣吉的另一個筆名,看到二之章才確定這角色是誰~Orz)

  為了還錢,北齋去了瑣吉說的吉原找蔦屋,
  
  跟蔦屋、歌麿與他的花魁modle麻雪碰面了(顯然是「請君入甕」)

  歌麿點出北齋所畫的女人缺乏風韻、過於執著表面,

  北齋惱怒不平,

  但也被歌麿隨後的精湛畫技、引導女人如何展露風情的老練手法,激發出好勝心。

  歌麿為麻雪作畫以及做愛之時的眼神特寫,很值得玩味(笑)

  也很喜歡壹之章裡青樓場景的運鏡。



  不久,北齋帶了美人繪新作給蔦屋看,認為自己的畫技不遜於歌麿,

  蔦屋不以為然地反問他勤於作畫的目的何在?

  北齋的回答讓他失望地丟下錢便走人。

  真正讓北齋大受刺激的繪師,

  是接下來登場的這位。
  
  源次郎將熟客出於興趣所繪的歌舞伎演員肖像推薦給兄長,

  蔦屋首次親臨這位繪師作畫的現場時,

  「眼神」特寫再次出現,

  這回,繪師與他筆下人物同樣怒目圓瞪著,

  誇張但充滿情緒張力的神態,深具個人特色,

  蔦屋不惜重金以雲母摺形式出版了他的畫作,

  北齋再次來訪「耕書屋」時,見到的便是東洲齋寫樂作品暢銷現場……

   
  蔦屋、歌麿、寫樂與瑣吉齊聚吉原慶祝,

  麻雪席上侑酒與表演,北齋也受邀與會,

  寫樂與前輩歌麿交換創作的心得,

  敬陪末座的北齋聽得不爽而批評起寫樂誇張不實的畫風,

  寫樂平靜地道出他想呈現的是演員內心世界,

  他不曾拜師學藝,純然出於興趣而執起畫筆,

  他想隨心所欲畫出自己想畫的形象。

  能夠隨心所欲、不受侷限地創作,不就是一種自由?

  寫樂的回答,是個人的也是那個時代的渴望。


   
  先後受到蔦屋質問、寫樂回應的刺激,

  北齋悄然離開江戶、投入荒野自我放逐,一路往海邊(跟日本地理不熟)走,

  直至走入海中,在浪濤浮沈之後,

  感覺重獲新生的北齋奮力在沙灘上作畫(跟砂礫上畫的是相同圖案?)

  也真正尋得屬於他的畫風。

  等待北齋振作的這段期間,

  蔦屋患了江戶病(腳氣病),臥病在床,
  
 聽到北齋回到江戶的消息,

  只能用「垂死病中驚坐起」來形容他的喜悅了(好像怪怪的XD)

  北齋帶來的「浪濤」線稿,是他尋得的自我,

  蔦屋訝異但沒有否定這獨特的風格,

  他委託北齋畫成了一幅作品--〈江島春望〉。

  作品完成之時,蔦屋與北齋分享一幅世界輿圖,

  他堅信「畫作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夢想在異國開店推廣繪畫給世人,
  
  他開心地起身說要與北齋喝一杯,

  然而,看見他病情沈重的身影微晃著,

  讓這句話的力量似乎也動搖起來--

  究竟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讓「畫作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蔦屋倒下、壹之章隨他的葬禮落幕,

  後三章的時代巨輪輾壓而前--

  

 二之章
  

  北齋的繪畫事業巔峰,立業後也成了家。
   
  「耕書屋」的瑣吉開始創作小說,

  搭配北齋插畫成為了暢銷作品,

  圖畫與小說之間的高下較勁也砥礪彼此精進,

  不愧是從前一章就默默關注(又是眼神!)北齋的男人,

  可惜你只參與北齋的人生到本章,

  接著登場的是另一位小說家柳亭種彥(瑛太)

  本章有一幕很有意思的場景,

  出版商與創作者白天說鬼的「百物語」聚會,

  比鬼故事還可怕的現實,突然從天而降--

  歌麿因為創作被幕府判處入獄。
  
  聚會場中的人們驚慌地作鳥獸散,

  北齋的反應,與當年蔦屋逝世時相同--回去作畫,

  瑣吉質疑他「像今天這樣的日子還要作畫嗎?」

  北齋始終堅定認為「正因為是這樣的日子才更要創作」,

  或許是化悲憤為力量的信念吧?

  愈是受到打壓愈不能放棄創作。

  然而,聽到妻子懷孕消息時,

  北齋不免還是畏怯了,

  他懷疑孩子誕生在這樣的時代裡,會幸福嗎?(聽到好心酸>"<)

  
 三之章

  妻子已逝、女兒阿榮(河原れん)陪伴北齋工作的晚年生涯,

  年已古稀的北齋(田中泯),此刻生活與作畫的地方已是遠離繁華的偏僻村落,

  偶爾武士階級出身的小說家柳亭種彥會前來拜訪,

  自由創作既被幕府視為干犯政治之舉,

  身為武士卻暗中從事小說創作,就是「政治不正確」。
  
  柳亭掙扎著是否要放棄創作以保全家族聲名,

  北齋則受中風之苦,慣用手靈活盡失便無法繼續創作,
  
  劇中沒有著墨太多辛苦復健的過程,

  他以行動不便之身獨自踏上旅程,

  而後完成了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

  其中,〈神奈川沖浪裡〉便是最熟悉常見的一幅。

  本章裡,描繪了北齋隨時隨地寫生的習慣,

  在捕捉眾生相的一幕,妙趣橫生XD

  可以看到老年北齋的表情特寫,超精彩!

  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幕,

  當北齋在雨中捧起普魯士藍顏料,淋得全身盡藍時的狂喜,

  雖然沒有隻言片語,但情感的渲染力十足,

  很喜歡這一章的鏡頭。



 四之章
  

  看到終章時,其實心情已經蠻低落,

  柳亭對上司(?)揭露自己便是《偐紫田舎源氏》作者時,
  
  並未立即交代他是如何死去。

  然而,聽聞噩耗後的北齋心中直覺:他不是自盡,而是被殺,

  腦海不斷浮現柳亭抵抗被殺時鮮血飛濺流淌的血腥畫面,

  「正因為是這樣的日子才更要創作」,

  他創作了一幅不能公諸於世,只能暫時藏在學生鴻山(青木崇高)家中的作品。

  破滅與潛藏,
 
  是整齣戲最後令人惆悵的餘韻……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68.115 (臺灣)
PTT 網址

Edouard 09/04 07:01想看但戲院有夠少

wcc960 09/04 15:31真的沉悶 編劇想藉題發揮(幕府的風俗統制)又很膚淺

wcc960 09/04 15:32只會編成說教感滿點的台詞由角色說(=最拙劣的方式)

ronale 09/04 15:34感謝樓上 省錢了

wcc960 09/04 15:35拆成4章演 但2章大可併入1章 3-4章也同樣東西講兩遍

wcc960 09/04 15:44要講大道理流於表面 要講北齋人生也不清不楚

wcc960 09/04 15:50頭尾還被蔦屋+歌磨和種彥整個喧賓奪主

wcc960 09/04 16:15看完感想是真想認識北齋的話還不如孤狗 因為這部編

wcc960 09/04 16:35劇志不在此(只把北齋當說教用的載具) 當傳記電影看

wcc960 09/04 16:36完全失格+失焦

wcc960 09/04 16:42浮世繪三個字也止於視覺 隻字未提在當時的時代意義

 這部確實不像是個人傳記...

riddlerkuo 09/04 18:13推wcc960 上星期看完之後也覺得很失望

Edouard 09/04 19:54剛看完,中間睡了一下,會想去小布施就是了

Edouard 09/04 19:56謝謝原 Po 整理,我應該沒漏看太多

Edouard 09/04 19:59百日紅好看很多 https://youtu.be/CQ2AIijB2JA

 百日紅、北齋之女都不錯~

umachan 09/04 22:57一直猶豫要不要看,感謝推文幫忙省錢XD

wcc960 09/05 02:46應該說為什麼會產生衝撞 因為化政時代是庶民全盛期

wcc960 09/05 02:50文化的金主/受眾從士族轉為商人 中心從京都移到江戶

wcc960 09/05 02:51江戶的繁榮讓迎合百姓喜好的浮世繪來到最高峰

wcc960 09/05 02:53美人畫=現代的正妹圖(還有春畫) 寫樂畫歌舞伎演員的

wcc960 09/05 02:56大首繪=現代的偶像美照 透過版畫技術進步的大量印製

wcc960 09/05 02:57成為人人喜愛又買得起的"流行文化"

wcc960 09/05 02:59幕府守舊派下令查禁 某方面來講跟當前某國認偶像中

wcc960 09/05 03:01性打扮 BL題材"敗壞風俗"如出一撇 而百姓反應當然是

wcc960 09/05 03:12怨上頭管太多 民怨後來也成搞事者(松平定信 水野忠

wcc960 09/05 03:13邦)下台的原因之一 當時幕府會顧慮民意/群眾壓力

wcc960 09/05 03:14也早非初期(家康-家光)誰敢不服就殺頭的威權統治了

wcc960 09/05 03:17種彥便當給那麼壯烈 那好歹也演一下他寫的偽紫田舍

wcc960 09/05 03:21源氏是偷渡什麼才被幕府釘上 不然當時小黃書(洒落本

wcc960 09/05 03:29黃表紙)作者也不只他一個 何德何能最後排場還比真正

wcc960 09/05 03:30罵幕府的政治犯還威XD

wcc960 09/05 03:31ps:歷史他活到60歲 死因多為病死 也有自殺說

wcc960 09/05 03:39北齋最特出也最具代表的"漫畫"居然一陣風就帶過

wcc960 09/05 03:40這也是我最不滿 也感到編劇根本沒認真要談北齋的點

wcc960 09/05 03:42就是那驚人的觀察力和再現力 才讓他畫出經典的神奈

wcc960 09/05 03:42川沖浪裏的那個如瞬間定格的浪花

 筆記~ψ(._. )

nhltc1975 09/05 10:35寫得很詳細 感謝分享 上禮拜有去電影院看

nhltc1975 09/05 10:36很多畫面 配樂 情感的表現 還是要去電影院才會感受

nhltc1975 09/05 10:36因為平日去看 整廳只有2人 更能感受畫家的孤寂感

nhltc1975 09/05 10:38本片依舊有日本風格的繽紛色彩表現

nhltc1975 09/05 10:39最後柳亭種彥被殺的畫面 真的超夢幻又寫實

tv1239 09/05 11:31我自己覺得就很像是借北齋談創作自由 然後成品就兩

tv1239 09/05 11:32邊各沾一點 看內容的話,認真會覺得片名有點微妙XD

daver24 09/05 16:47還好沒看 感謝原po

together129 09/05 21:02恩,其實預告感覺就不怎麼樣了。可惜了自己滿喜歡

together129 09/05 21:02玉木宏的

   後來補看預告,也覺得剪得還好。  不過,演員們表演得很精彩呢!

Dvdkuo 09/12 23:39最後那幅頭顱的畫是電影原創的對不對

tv1239 09/18 07:59不是 那張就叫生首図

 感謝釋疑!   

※ 編輯: lupins (106.104.96.142 臺灣), 10/02/2022 2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