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有人看「捍衛戰士2」時也有同樣的誤解嗎?

看板movie標題Re: [討論] 有人看「捍衛戰士2」時也有同樣的誤解嗎?作者
ewings
(火星人當研究生)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3

※ 引述《sonans ()》之銘言:
: 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一直以為任務是:
: 轟炸完,爬升到山頂時要立即往下飛,
: 這樣才不會超過限高被飛彈鎖定。
: 而且我以前沒聽過「棺材角」,當阿湯說那是「棺材角」的時候,
: 我還以為是飛到山頂要再往下飛的G力太大,「角度」很抖,所以很「棺材」Orz
: 所以當我看到實際執行任務時,他們就直直的往上飛,導致被飛彈鎖定,
: 我還以為有人失誤,沒往下飛而突破限高。
: 另外這導演蠻反Zack Snyder的,他幾乎沒用慢動作,
: 導致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注意到一點,第二次看才注意到,
: 那就是阿湯之所以能躲過SU-57的第一顆飛彈,
: 是利用被擊毀的第一台SU-57當作誘彈。

棺材角在航空領域是被作為專有名詞使用,
意思是飛機的失速速度和超速速度非常接近,
把速度與高度關係繪製在圖上,會有一個角落失速速度和超速速度交會在一起,
飛機的飛行狀態靠近那個角落時,就像要準備進棺材一樣,
所以被飛行員稱為棺材角

https://miro.medium.com/max/828/1*e83oBCJM2LZImtu70c6vaw.png

圖 有人看「捍衛戰士2」時也有同樣的誤解嗎?

這張圖只是顯示平飛時的棺材角,
而在轉彎飛行時還要考量的點更多,
像是4G轉彎和9G轉彎時,棺材角的條件也會變化而不同,
而這些數據都要看那型飛機的飛行手冊才能得知。


如果是看電影,那就不要拘泥於那些專有名詞,好好享受電影。

不然看星際效應就得要去讀懂相對論與黑洞物理,
看全面啟動就得要去看佛洛伊德的書,
那看電影也看的太痛苦。

不然就是像“鐵鷹F-16”一樣,
看到20mm機砲的砲彈打到地上威力比100lb彈藥還強時,
覺得自己敗給導演的唬爛一樣......

--
航空工程師在飛機上設計飛行員的座位

是因為飛行員的價格與重量比相同功能的機器裝置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240.169 (臺灣)
PTT 網址

sonans 10/30 21:15計畫是「靠誘彈躲飛彈」對我這外行人來說也太扯了,

sonans 10/30 21:15所以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才一直腦補成失誤,因為不可能

sonans 10/30 21:15有那麼蠢的計畫。

電影為了讓觀眾看懂,也只能用一些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方式呈現。 電影中的地對空飛彈是S-125(北約代號SA-3) 是使用無線電導引,也就是用地面上的電腦遙控的, 打熱焰彈根本一點鳥毛用也沒有。 但是掛自衛電戰夾艙或是丟干擾絲,觀眾會看不懂飛行員到底在幹嘛, 所以只好改用熱焰彈讓大部分的觀眾能看懂

truant 10/30 21:28現實其實是熱焰彈和干擾絲一起噴

F-18上的ALE-47散布器是熱焰彈和干擾絲分開的, 在節流閥上有個選擇按鈕,向前撥是干擾絲,向後是熱焰彈

https://forums.vrsimulations.com/support/index.php/File:HOTAS_ALE-47.png

圖 有人看「捍衛戰士2」時也有同樣的誤解嗎?

Victory2 10/30 22:08ALE-47是可程式化的,飛行員要設成一起丟是OK的

已經知道敵方地對空飛彈的型號,不帶熱焰彈而多帶幾枚干擾絲, 獨孤俠就不會因為干擾絲用完而被擊落嘍 (但這樣就沒有F-14的戲份了)

furio 10/30 22:27記得U2就飛在棺材角最上面

※ 編輯: ewings (42.73.240.169 臺灣), 10/30/2022 22:44:09

moswu 10/30 22:47就某人腦補幾個月後終於看懂了

truant 10/31 18:12還是會碰到紅外導引的短程空空導彈和肩射導彈啦

truant 10/31 18:12熱焰彈帶太少也是很抖

lulalachan 11/02 04:35e大超專業文!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