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給女性研究生和申請者

看板studyabroad標題[心得] 給女性研究生和申請者作者
secret1984
(黑嘴端鳳頭燕鷗)
時間推噓 3 推:4 噓:1 →:6

要寫這篇某種程度上要提起勇氣。有些事情明明想置之腦後,卻被現實層面逼得不得不面對。尤其在還沒有看開前,一切都變成一種折磨。

剛進研究所時不覺得有什麼特殊需要先瞭解的,畢竟當初是孑然一身,沒有什麼特殊計畫,不像那些攜家帶眷的學生們。我真的覺得他們很厲害!

這篇不適用於全部的人,即使你符合”女性、國際學生、研究生”的條件,也不一定適合你。我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會需要這樣的經驗分享,也不知道甚麼樣的人可以直接左轉離開,但如果你跟我當年一樣對於”女生研究生要進入研究所跟找老闆前需要先熟悉什麼”完全沒有感覺,或是覺得沒差的人,不妨看看。

圖文版
https://lifeunexpected2019.blogspot.com/2023/05/for-female-students.html


我當年很假掰的買了單程機票,一個人帶了兩個被航空公司罰錢的超重行李去太平洋的另一端,很興奮的展開新人生。所以對於攜家帶眷去國外唸書的人真的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分享,除了鼓掌跟心裡滿滿的敬意外,還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遇到他們的感覺。但依據朋友的經驗,建議可以事先問當地研究生以及移民家庭有什麼需要事先準備、以及住宿、就學問題。大多數研究生沒有家眷,但若有遇到,他們絕對可以給你很大的幫助!舉凡學校有可能提供的幫助到當地的媽媽團、爸爸團,各項資訊都可以省很多心力。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人,很多當地移民家庭會遇到跟你類似狀況,雖然他們不一定知道學校可以給你甚麼幫助,但他們知道社區中心或是朋友的朋友、親戚可以幫你。常常在臉書團體上看到”台灣人在XXX…”這
類的群組,原則上這些當地居民都很熱心提供協助(當然我也見過例外的,誇張到我懷疑是不是走錯版了……),有這樣的社群媒體也不錯。

另外要很注意的,就是選老闆這件事!!

針對一般學生選老闆的建議,請見另外一篇(這邊-->點我)。有家眷的研究生,在找老闆時可以試探性地詢問你有興趣的老闆,實驗室裡有沒有類似狀況的學生,是否可以拿到對方的聯絡需訊問問。如果有拿到資訊,也可以藉機問問這個學生該老闆對於有家眷這件事的態度。當然,在直接跟老闆談時就可以委婉地試探。我覺得攜家帶眷到國外念書完全沒問題,只要你深思熟慮過,有計畫,有信心可以勝任,能夠同時求學又跟家人享有時光是很好的事情!但是的確有些老闆覺得研究生就是只有吃飯、工作、睡覺(甚至工作、工作、工作),沒有其他休閒沒有其他人生。所以對於有家眷的研究生可能會有所刁難疑慮。在選老闆時這點就要好好考慮!

如果你的家眷只是另一半,但你們有考慮不久的將來要有小孩,這就更要仔細探聽老闆對於”研究所期間請育嬰假”的態度!!很不幸的,學術單位不少老闆跟一般營利機構裡的老闆一樣,表面上沒說什麼但其實非常不支持學生生小孩、請育嬰假,甚至直接露出不屑的面貌。更糟糕的是,一般勞工受勞基法保護,研究生沒有!研究生處在一個灰色地帶,如果遇到什麼職場霸凌或是不友善工作環境,老闆又置之不理或是成為幫凶,即使你跟學校投訴大部分都是沒有用的(註1)。如果今天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是國際學生,那學生的處境就更麻煩了。因為你的簽證跟學籍是綁在一起的,如果因為在實驗室被刁難,能換實驗室還好,學籍不受影響。若無法以其他方式繼續學習,導致你不想繼續念書要休學,那你就要跟簽證say goodbye了。本地生因為有家人、有其他門路,也不受移民局規範,大不了休學回家、申請其他學校、或先去工作,但國際生就是受限。這一陣子我們實驗室有學生在社交場合遇到另一個program的學生受到類似待遇,大家茶餘飯後都在討論這個問題。社群媒體上還有很多例子,發生在世界各地,連號稱非常注重學術職場倫理的那個國家(註2)也是。

ㄟ,稍微離題了,回到剛剛講的育嬰假。總之,你如果有計畫最好先探聽。我身邊有三個朋友有遇到這樣的狀況。兩位朋友是國際學生,一位是本地生。

朋友A跟我是同個program的,他的老闆是個很有名的PI,正值事業巔峰。A博班入學後獨自在溫哥華,但原國家還有家眷。他後來決定休學一年回去照顧家眷,他老闆同意了,一年後再回去繼續完成學業,隔一陣子後把家眷帶來溫哥華,在博士班期間還生了兩個小孩。今年初完成學位,回去本來的國家在業界工作。

朋友B跟我不同program,不過她是台灣人所以我們也熟,她本來就是有帶家眷來念書,後來在念書期間懷了第二胎,但在這段時間她的PI正值職位變動(據說也不是個小咖,是個快要退休但依舊很活躍且當時轉去另一個學校),在討論時她老闆要她在某段時間去醫院繼續做實驗。

「可是我那時間正值請產假耶!」
『恩?請產假還是可以工作啊!?醫院裡面很多人都這樣,他們很多人是工作狂不會說你怎樣。』
ㄟ等等,產假就是沒有要工作的意思啊?不然怎麼叫"假/leave"???

朋友C是本地生,在念博班期間轉換過program但是留在同一個實驗室,這個更強,博班期間她生兩個!無論是換program還是請產假,她說她老闆都很支持。

去年某個場合,現在這個學校的一個PI去演講,過程中提到各個計畫成果的學生,通常開頭前兩句都是在介紹學生。二十幾張投影片下來好幾個開頭都是”她完成這個計畫後就請產假了”或是”這是她請完產假回來後的研究”,語氣中竟然還有點驕傲! 總結時,他說整
個實驗室好幾個女生博士生畢業時同時也多了小孩,他覺得當教授就是要支持學生,對於這樣的結果他也很歡喜。我當下聽了好感動啊!相較之下,我之前遇過的老闆還曾經半開玩笑地說"no marriage, no pregnancy"(私下背著當事人露出請產假的不滿,然後掙扎著想發好期刊卻一直沒有)!而這位實驗室產出很多成果加小孩的PI,是出了名的好老闆,同時也贏了某協會的年度研究獎。有沒有很諷刺?

我念博班時沒有對自己將來什麼時候要有家庭沒有計畫也沒有概念。身邊很多有醫學背景的朋友,都在說要生要快,三十歲前是生理上最好的時間。但開玩笑,有多少人三十歲前有那個時間跟金錢啊?更別提單身的人連對象都沒有,跟她講這個是不是太過份了一點。雖然現在社會較開放,但生理時鐘這件事不會改變,傳統觀念也不會完全消失,之前每次去看醫生都被問:有沒有生過小孩?有沒有計畫?有計畫要快點喔!或是許久不見的朋友劈頭就問:結婚了嗎?什麼時候結婚?要通知喔!即使時間金錢姻緣不允許,你也一直被耳提面命。只是,有時候,當時間與金錢允許了,生理就不允許了。或是在某個瞬間,任何的可能性就被剝奪了,而你卻束手無策。

如果你跟我當初一樣對未來的家庭規劃是零,但現在看到這篇,那你至少還有機會可以想一想。不要否定任何可能性。

研究生消耗的是他們最精華的一段人生,這個年紀有一定的見識、成熟度、智力、穩定性。同時也是很多人開始建立家庭的年紀,或至少開始思考規劃。如果選到不支持學生人生的老闆把學生視為棋子任他使用,尤其女生,就如同把自己一去不付返的精華人生奉獻出去,卻沒有得到等值的報酬。全身而退還算幸運,很多人最後弄得遍體麟傷、心理創傷久久無法復原。

所以,在選老闆時,不妨把這個因素納入考量!





註1: 投訴這件事,原則上在加拿大不太有用。有越來越多學校會有專門的EDI處理這件事,但我從來沒有聽過有學生遭遇到問題投訴後問題受到解決。曾經聽過的案例是學校委託當地政府的仲裁員介入調查,學校收到報告後可能會依據報告作出懲處。但甚麼樣的懲處呢?這就不得而知。可能警告?禁止該師在幾年內指導學生?如果沒有涉及公部門(e.g.移民局,警察局),學校也不太可能開除教授。

註2: 曾經有人跟我說加拿大果然就是未開化的地方,在美國這種事都會調查。我朋友從美國來加拿大沒多久後聽到我們當時實驗室發生的事情,他很震驚地跟我說:"這種事若發生在美國會很大條耶!"我相信在那個國家,EDI更被重視(雖然有朋友跟我說他們也只是說說做做樣子),但是我們實驗室最近看到很有名的例子都是在美國發生的。我只能說…….非常精彩!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3.177.203.41 (加拿大)
PTT 網址

caseypie07/06 05:33不可能因為這樣的事情就開除教授,哪裡都一樣

caseypie07/06 05:35而且該投訴的對象不是學校,是學生工會和勞工局

caseypie07/06 05:35投訴給學校無論在哪個國家八成都是沒用的

agario07/06 06:36為何要故意刪文重發,是因為原本的文有什麼推文嗎?

axisaxes07/06 08:44原文已被板主我刪除。原文未附內文屬灌水文。

axisaxes07/06 08:46因議題有重要性,故允許重發。將研擬板規規範是否能重發

louisnight07/06 15:05我實驗同儕結婚 老闆還加薪

uwmtsa07/06 21:19我個人的經驗就不太一樣,老婆生小孩的時候校方友善到不行

uwmtsa07/06 21:22有人要是問我我也建議早生,醫學背景的人從醫學角度去建議

uwmtsa07/06 21:23沒問題啊。建議的意思就是說要不要聽隨你不是嗎?

chipnndale07/07 22:47秘魯也是太平洋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