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UCLA Biomath/UCSD BISB PhD 錄取心得

看板studyabroad標題UCLA Biomath/UCSD BISB PhD 錄取心得作者
peter0816
(peter ya)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0

Program: Bioinfo/Biostat PhD, 2023 Fall

Admission:
UCSD BISB PhD
UCLA Biomath PhD

Rejection:
Stanford BMI PhD
CMU CPCB PhD
UPenn GCB PhD
UC Davis Biostatistics PhD
NCSU Statistics PhD

Decision:
UCSD BISB PhD

Background:
BS in Public Health, NTU (2016-2020)
GPA: 3.83/4.30 or 3.75/4.00 (WES)
Ranking: 4/38

MS in Biostatistics, UCLA (2021-)
GPA: 3.93/4.00

Test Scores (沿用申碩的):
TOEFL: R29 L28 S21 W20 T100
GRE: V152 Q167 AW3.0

Research Experience:
2019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 @ Biostatistics & Bioinformatics lab, N
TU
2021-2022 Graduate Student Researcher @ UCLA Health
2021 Summer Biostatistician Intern @ Foundation Medicine

Publication:
1*Local Conference Poster, first author
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aper, first author on IEEE BIBM
1*Journal Paper, fourth author

Recommendation Letter:
1 from UCLA Bioinfo (強推)
2 from UCLA Biostat
1 from NTUPH
1 from Foundation Medicine

=============================================================================

「前言」
我的狀況也算是蠻特殊的,其實本身是喜歡做研究,但碩班做研究的體驗不是很好,所以當初申請時並沒有把主要的精力都拿來申請博班,反而花了一些時間來找工作。博班申請的清單看起來非常的亂,但最主要是以留在加州為主加上一些有事先認識的教授,因此只申請了7間學校。

很幸運年初蠻早就收到工作跟博班的offer,因此最主要是花時間詢問業界與學界前輩以及繼續面不同公司。此篇以兩大核心問題去分享,也順便紀錄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
1. Ph.D. vs. Job
2. How to choose the lab
如果想看Biostat人完整選校應該注意哪一點請左轉去Baltimore地頭蛇pitaya13大的選校文,他的文十分的詳盡的分享了該如何選校,最後希望自身經驗能幫助到生統領域的朋友們。

1. Ph.D. vs. Job
這是最核心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問題,我對研究有興趣到底我該念博班還是碩班畢業後直接去工作呢?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甚至你在不同時期也會有不同的感觸。

以我為例,我在大學畢業時百分之百想唸博班,那時主要是以Causal Inference和Statistical Genetics為博班想發展的領域,也很幸運的那時有機會可以直攻博,但在最後做選擇的時候膽怯了,其一是因為怕自己適應不良以及不確定跟指導教授的八字合不合,其二是在還未見過業界環境的情況下,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對研究是否能維持長久的熱忱,基於以上原因,我選擇先讀碩班,想透過碩班這兩年先在國外環境做研究並且能夠趁暑假去業界實習。

兩年碩班生活過後,回頭來看,我非常肯定當時的選擇。有了業界的實習與在實驗室的研究經驗後,我對生統/生資研究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比較知道業界主要需要什麼技能,更清楚的知道我未來想做什麼。

今年年初,很幸運地透過老闆的強推能夠拿到博班入學,但同時因為怕博班共估,所以持續在面試業界工作也剛好拿到offer。在面對選擇繼續當學生或者是要去工作時,我想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的問題,我統整為以下幾種。

- Timeline: 博班要花五年畢業都30了 & 要當好久的學生…
- Imposter syndrome: 我有能力畢業嗎? 我熱忱可以持續這麼久嗎?
- Career Planning: 我畢業後同儕早就賺了第一桶金& 業界工作真的需要博班嗎?

這三大面向我認為是困擾我最久的核心,但最後我的心得其實很簡單,我認為這些都是心態問題,當你足夠確定你以後想做的工作或是想進入的行業是什麼的時候,就會做出朝這個方向最好的決定。而要怎麼知道自己未來想往什麼方向發展,就是要看你的經歷以及跟前輩們聊。

以我來說,因為先前的實習是在molecular diagnostics 相關公司,自己也非常非常喜歡這個產業,給自己的職涯目標是希望可以到Biotech R & D當Biostatistician / Bioinformatician / Statistical Analyst 等職位。但以Biostat MS的畢業生,最大宗的人仍是以CROor consulting group 的statistical programmer / Biostatistician 為第一份工作,雖說現在各大生醫公司逐漸增加了HEOR/RWE的比重而且我也很幸運的拿到了非常solid 的package,但在諮詢過前輩們後,我還是想要追夢、想要學更多、加上美國經濟大環境不穩定,因此最後選擇了唸博班,在心態上就是以第一份工作的態度來面對這五年,想著自己能夠成為某領域的人才慢慢扎根,希望畢業時經濟好可以直接在大公司卡到位子。

2. How to choose the lab
再來講講我選擇博班實驗室的心得,我很幸運的因為碩班老闆的強推,能夠待在加州並且有LA 以及SD的實驗室選擇。其中UCLA的老闆是領域中德高望重的神人,基本上講到LA的computational medicine 就一定會講到的神人;相較之下,UCSD的老闆就是光譜的另一端,她是去年剛加入的新老師,底下還沒有博班生,也剛開始在SD建立connection。

LA
- 實驗室大、collaboration多、funding 穩定成長、resource 多到炸,但是老闆忙、組織大責任不明確、。

SD
- 實驗室tiny、collaboration成長中、funding 不穩定、resource 也需要時間成長,年輕老闆非常有時間但能夠預期老闆拼tenure 會有一定壓力。

雖然在LA的lab待了兩年,老闆人很好、資源、錢也很多,但最後還是忍痛decline 惹,最主要是因為老闆的working style 跟我不同,我是很需要能定期找到老師的人,我認為LA的環境反而對一個在學習的博士生比較不適合,但一定更適合要做博後的人,在跟兩位PI都各聊了至少3次之後更加篤定了自己會想要換個環境,我也非常肯定SD的老闆夠強,實驗室絕對撐的下去。LA老闆也人很好的祝福我能夠在SD順利,真的很感謝他這兩年來的照顧,還在同個領域,肯定修嘟欸丟。

Conclusion
無論是申請博班或是找工作,在美國生活真的大不易,在論文、課業、博班、工作的多重壓力下,時常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感到不安與無助,很感謝在我墜落的時候撐起我的家人、朋友與女友Anne,也謝謝任何被我煩過的業界學界的前輩們,有了你們的經驗,讓我學習到了很多
也獲得了不同產業界的知識,另外更感謝BTBA, SoCal TBA組織生醫產業的台灣人,才能讓後輩更早接觸到產業界的趨勢。最後感謝LA的老闆Bogdan給菜雞碩班生如我很大的自由度讓我能夠在stat gene 領域中大開眼界也更清楚目標。

希望我的心得能夠讓生統領域的朋友更有概念該如何思考自己來美國後的下一步,也祝福所有的申請人都能順利!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站內信我,我會努力回答各位問題,但拒絕伸手牌謝謝。

感謝大家看完我的流水帳。

最後兩句話給正在面對猶豫的大家!
1. 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致於一手污泥
2. We’re all traveling through time together everyday of our lives. All we cando is do our best to relish this remarkable ride

祝好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2.58.19.164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studyabroad/E.xVI6xhyr-Hfk

blackmaninEE04/16 08:33

star0704/16 11:56

whsptt04/16 13:11推推 big congrats!!!

Koh556604/16 18:01推!

yuukan11048904/16 22:06推!

※ 編輯: peter0816 (169.232.71.176 美國), 04/17/2023 1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