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錄取] 荷蘭LLM法律碩士申請心得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荷蘭LLM法律碩士申請心得作者
nbamm
(namm)
時間推噓20 推:20 噓:0 →:5

申請過程中參考了本版很多相關資訊,鑑於荷蘭目前資訊還是相對比較缺乏,所以就把
我部落格的文章修改部分內文上色後貼過來囉,要看原始排版的話可以到部落格看,但
看下面的應該就夠了(部落格網址:https://tinyurl.com/vthgmk7)

[申請結果]

Admission:
Universi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大學):Law and Finance
Vrije Univeristeit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Finance & Behaviour
Tilburg Univeristy(提堡大學/蒂爾堡大學):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Rejection:
None

Decision:
Tilburg University


[個人背景]

教育背景

.臺灣大學法律系(學士),GPA 3.74/4.3
.沒有讀研究所
.大四下學期有去荷蘭University of Groningen交換半年,但成績不是很好,
 有一門課被當掉,扣掉被當掉那門課的成績平均也只有7.23/10,所以實在不
 知道這個經歷是加分還是扣分

語言

.托福106:R28/L30/S24/W24

著作/期刊論文

.無,只有課堂期末報告之類的稱不上正式著作的東西XD

工作經歷

.大學畢業以前從來沒有任何工作經歷
.畢業後唯一工作是在某律師事務所當受雇/實習律師,負責所內非訟業務,因
 為我們是小所所以案件比較雜,硬要說是商業/金融為主,申請時(2019/10)
 的工作經歷是一年九個月左右,其實滿短的

[申請準備]

考試

我申請的項目只要語言成績就好,托福、雅思都可以,每間學校的標準都不同,
而且學校的標準每年都可能會調整,聽說荷蘭今年某些項目的標準就調高了,所
以申請前務必看仔細。我申請的三間學校以UvA標準最高,以托福來看,除了總分
要求100外,各個分項又要求至少要24分,所以我算是低空過關。

因為怕考不過,所以我6月底就考了托福,準備時間大概從2月開始,幸好一次就
考過了。會選擇托福只是單純因為之前有考過,所以可以縮短準備時間,雖然我
還是對托福口說的考試方法滿無法適應的。

準備方法只簡單描述一下,閱讀方面我有買林功的單字書(黃黑封面那本),個
人覺得滿好用的,很符合托福閱讀考試的單字需求;至於聽力就是多聽了,下班
走到捷運的路上都會散步順便聽spotify的英文podcast(類型不限,我都挑自己
有興趣的),跑步的時候也是聽podcast,總之就是盡量讓自己沉浸在英文環境中
;口說是我最大罩門,我是下載小站托福每天刷題庫練習,大概至少練個10題以
上,錄完後也會自己聽,檢討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寫作則是我最沒準備的一
塊,畢竟平常工作也會用英文寫東西,就覺得沒特別練習的必要,只要快考試時
有寫題目熟悉題型而已。除此之外,我每天也會做TPO練習,平均每天做1/3回。

選國家

我在選擇國家這塊是決定滿快的。法律系要留學(就業取向的留學)的話,首選
一定是美國,畢竟美國LLM學歷認可性高,鍍金有效,又可以考bar,學習的課程
也確實比較實務取向,所以美國一直是商務律師留學首選。

但是,美國最大的缺點就是貴,太貴了。而我留學的目的其實不是為了回台灣能
提高多少薪水,就只是因為自己之前交換體驗很好,喜歡出國讀書的感覺而已,
另外自己也滿想體驗看看在國外工作的感覺,若以前面兩點來判斷的話,美國似
乎就不會是第一考量,至少我不覺得我的錢花得下去。

篩掉美國後,英語系國家留學的選項就剩下歐洲和澳洲,而因為個人喜好考量,
所以還是以歐洲為優先考量。歐洲有開英文LLM Program的除了英國外,各個國家
其實多多少少都有,荷蘭非常多、比利時有、德國有,其他國家大概也有(不過
我沒詳細了解過),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LLM Guide,裡面整理了非常多學校
的資訊。

我曾經認真考慮過英國,但基於預算考量+當初決定的時候他們還沒開放找工作簽證
,所以也被我排除了。魯汶有個學程我滿有興趣的,但個人背景不符合;德國的課
程則不夠吸引我,篩到最後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荷蘭堅強地活著,考量課程、就業機
會,最後還是決定以荷蘭為主。

雖然前面說了那麼多原因,但我想我在下決定的時候也混雜了滿多私人情緒的吧,
因為自己本來就很偏心荷蘭、荷蘭也有我很喜歡的朋友(另外一個好朋友在隔壁德
國,要去找他也很方便),所以就決定是它了。

選校

選校對我來說反而是最煎熬的一塊,最早先是以Leiden為目標(畢竟是荷蘭法學院
第一指標,個人之前去萊頓旅遊時也很喜歡整個小鎮的氛圍),但某次參加完荷蘭
在台教育協會的講座後,他的地位就開始動搖,想去的program也是不斷改變中,總
之最後考慮了很多後就申請了UvA、vu Amsterdam、Tilburg University三間學校。

因為有想要在當地工作看看的念頭,我在選校過程中最主要考量的是「未來在當地
就業的可能性」,從那點延伸出很多小篩選條件。

既然需要提到就業,就得先說說我在講座時聽到什麼好了。講座中讓我最為醍醐灌頂
的是「荷蘭對於學校排名的重視程度並沒有像台灣一樣」這個觀念。首先,他們的研
究型大學只有10幾間,其實非常少,對當地人來說每間學校沒有高下之分,所以如果
真的要讀大學的人很多會就近讀書,不太會去追求排名在前的學校;當然,就特定科
目而言可能還是有所謂的名校,例如理工科TU Delft就很有名,但不會像台灣那麼明
顯的名校情節(以上有向荷蘭友人求證過,事實似乎確實如此)。既然排名沒那麼重
要,那重點會是甚麼呢?講座的主任說,其實要進業界工作,他們可能反而比較重視
你有學過甚麼東西勝過你學校的名氣。例如,一個在Leiden讀國際公法的人與一個在
Tilburg讀國際稅法的人比較起來,哪個會是業界比較需要的人才?No offense to PIL
,但他對業界來講真的沒甚麼用。

所以,我選校系看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課程是否符合實務需求」,原先我很有興趣的
Law and Digital Technologies (Leiden)就因為太過學術傾向而被我從名單中排除。
另外我搜尋過資料,發現稅法因為國際差異較不大,所以讀稅法相較於其他法科留下來
的可能性比較高(注意:這是荷蘭的情形,不保證其他國家也是如此),但有鑑於我沒有
稅法基礎、也沒有太多興趣,他就不在我名單中了。曾經考慮過專利法,但也是因為和
我背景結合度太低而放棄,最後還是選擇以國際商法、金融法為主。會選擇以這兩者為
主,是因為我知道外國人很難以「法律」為重點在國外工作,所以已經做好轉換跑道的
心理準備,既然要轉換跑道,就必須學習其他領域也可以運用的知識,而前面這兩者和
一般企業運作較有辦法結合,所以最後才會選擇他們。

但是,每間學校的商法、金融法著重的點也不太一樣,有的會著重歐洲法律、有的偏學
術、有的實務導向,這個就必須要去學校網站認真做功課了。我自己是每一門課都有點
進去看、去研究,甚至還去linkedin搜尋校友看看他們的就讀體驗。

「實習機會」也是個我納入考量的重點。當然,我知道非歐盟國人的法律系學生在荷蘭
非常難找實習,但還是有些微機會的。我就注意到Tilburg國際商法的某些校友在學期間有去事務所或是公司實習,其中甚至有非歐盟成員國的人,我寫信去問program
coordinator才知道說因為program director是某公司的法務,所以會釋出少量機會給學生實習。我想,這應該滿競爭的,但有總比沒有好囉。

最後我考量的是國際多樣性。雖然不是最重要的點,但還是希望自己未來就讀的學程不要是個以某國為重的組成,如果能多樣一點會比較好。

綜合以上種種考量,我才精挑細選選出這三個Program。建議選校過程中如果有任何疑問或是想知道更詳細的資訊,都可以隨時聯繫Program Coordinator,有時候回覆速度可能沒那麼快,但問他們總可以得到最詳盡、最直接的資訊,我就問了好幾次問題,獲益良多。另外,linkedin真的是個好工具,可以看到校友畢業後的去向、班級組成比例等等,如果必要還可以和過去的校友接觸,了解細節。

題外話,選校過程中我還有摻雜私人情緒……Groningen從一開始就被我排除在候選名單
了。不為什麼,只是因為之前在那邊交換時太美好了,實在不希望用新的記憶蓋過那段回憶,就這樣而已。

最後要說的是,我的選校一切都是基於「在當地工作」為考量,回台灣的發展性幾乎完全沒有納入考慮,如果要把回台加入考量的話,我應該會再多著重於學校在台灣的知名度/世界排名,所以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唷,每個人還是要依據自己的需求設定不同的標準。

代辦

先說一聲,我在申請的過程是全程DIY,沒有找任何代辦,甚至連潤稿都沒有。首先,我想省錢,畢竟出國就要花一大筆錢了,實在不想增加額外支出。另外,我也還算有時間掌握進度、查詢每間學校需要的文件,不需要另外請代辦幫忙控制時程。最後,個人認為申請荷蘭碩士的眉眉角角並不多,學校的網站一般都寫很清楚,網站資訊也很充足,自己做功課就夠了,所以沒有請代辦的必要。至於為什麼沒有請潤稿?一方面是荷蘭本身沒有像美國競爭那麼激烈,錄取率高(有的學程甚至是只要大學成績、英文成績、大學背景符合標準就一律錄取),所以在CV、SOP的撰寫就不用那麼戰戰兢兢,另一方面就是個人單純的自信過剩,覺得自己英文寫作勉強OK。

結論是,我覺得申請荷蘭碩士請代辦的必要性並不高(美國的情形可能比較複雜,所以另當別論),但如果沒有時間搜尋資料或對自己掌握進度沒信心、每天加班到沒日沒夜的人來說,也許就可以考慮請個代辦。

CV、Motivation Letter

我對這兩點其實沒甚麼好說的……因為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寫得好不好:p

不過反正就是網路上提到的重點都注意一下,例如CV要條例式分項、分時間寫清楚,如果有數據的話也要寫入CV比較有信服力;然後SOP要具體寫到自己過去的經歷、未來預計發展,切忌太抽象,所以我三間學校寫的幾乎完全不一樣,完全量身打造。

網路上應該滿多資訊的,大家就自己多注意一下囉。

Recommendation Letter

我申請的三間學校只有vu Amsterdam需要推薦信,其他兩間都不用。荷蘭在推薦信這塊每個校系規定其實都不太一樣,有的要推薦信、有的不用,有的規定兩封信都要來自學術單位,有的規定推薦人需要回答特定問題,所以做功課時可以仔細看一下,不敢找教授老闆要推薦信的人也可以專挑不用推薦信的學程申請XD就我個人對LLM的觀察而言,基本上有要求推薦信的都是兩封就夠了。而且,推薦信的上傳系統也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嚴謹,基本上很多學校都是給學生自己上傳電子檔(也可以教授自己寄)。

我申請的vu Amsterdam要求兩封信都要來自學術單位,所以我其中一封信是找之前交換時的講師幫忙寫(是一門seminar,大家都要口頭報告、上課也要討論,所以講師對學生比較熟悉),另一封是找台大的教授寫(教授名聲很響亮,但我會找他寫的原因倒不是這個,而是因為他也是教我專題討論課,我覺得他對我可能還可以有一點點印象)。

我覺得至少要留給教授一個月的期間寫(當然能越早越好,但我太晚決定要申請的學校了,所以只留給教授一個月的時間),畢竟人家也不是整天閒閒沒事做幫我們寫推薦信。因為我現在在上班,平常不會見到教授,所以我只有寄電子郵件給教授詢問他們可否幫忙,裡面有附上個人背景、與教授的交集(上了甚麼課、我當初的課堂報告是甚麼)、我的CV、SOP、想申請的校系、希望拿到推薦信的時程。基本上,如果寫信有禮貌、給教授充足的時程,他們應該不太會拒絕。在學學生、跟教授比較熟的人可以當面直接問教授。

有的推薦人會要求學生自己先寫草稿,他們再來修改,但剛好我的兩個推薦人都人很好自己寫推薦信,所以我就沒經歷這個階段了。之前我曾經問過老闆可不可以幫忙寫推薦信(當時我還是以萊頓為第一志願,而萊頓只有規定至少一封信來自學術單位就好,所以原本我有要請老闆寫推薦信的意思),老闆就是要我先自己寫草稿(基本上實務界應該這種狀況比較多),而當初他給我的建議是:盡量寫得具體一點,說我曾經做過甚麼了不起的案子令人印象深刻,不要抽象地說我是個很有能力、負責任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但如果沒有具體例證地話就只是空談。

[申請過程]

Studielink

有申請荷蘭學校的人應該對這個系統很熟吧!總之就是荷蘭一個註冊學校用的系統。有的學校會規定在申請他們的program前需要先在studielink裡面匯入那個要申請的program(例如UvA、vu Amsterdam),但有的學校則是一開始先在學校自己的系統申請、之後確定就讀再匯入studielink即可,例如Tilburg。

Studielink登記上限是4個Program。

申請日期

荷蘭學校一般都是10月開始申請,每一年可能都有些微差異,有的學校採用自己系統的也有可能會跟別人時間不一樣,但應該就是10月多。現在越來越多學校採取rolling basis先到先審,所以建議能早點投就早點投,要不然後面只會越來越搶。不過還是有些
program是設定一個期限,統一一起審查,就沒有需要早點投的問題了。

申請方式

我申請的經驗是一律線上投就好,多數學校在審查的時候不會要求紙本資料、托福成績也是提供電子檔就好,等到錄取確定就讀後再送學位證書還有成績單的certified copy過去、透過ETS送托福成績過去,所以還滿為申請者著想的,至少不會花一堆錢寄東西。

但是,還是有些學校(我忘了是哪間,但我確定有看到)要求在申請階段就要寄紙本文件,等他們收到紙本文件後才開始審。

申請費

每個學校有不同的規定。UvA、vu Amsterdam申請費是100歐元(若決定錄取可從學費扣掉),Tilburg則不用。

面試

vu Amsterdam的國際商法要面試,他們的官網明明就沒寫,真是嚇爛我了。

他們的面試「原則上」應該要用skype進行,但幫我面試的人說他比較習慣whatsapp,所以我們就改用whatsapp了。

雖然program coordinator跟我說有兩位教授要面試,但最後不知道為什麼只有一位教授幫我面試。他問的問題還滿一般的,例如說為什麼選擇荷蘭、為什麼選擇這個學程之類的,他還有問說我怎麼跟推薦人認識的(台大的推薦人,因為比較大咖一點所以他有點驚訝),其他問題我忘了XD最後有QA時間,有甚麼疑問的話要好好把握,我當時好像是問說為什麼這個學程學生那麼少(只有25人上下)、這個學程原本是跟UvA合開的,為什麼現在只有他們自己辦。雖然乍看之下面試內容很少,但我們當初也是聊了超過半個小時……因
為我很廢話每個問題都回答超久。

面試結尾他就跟我說會跟selection committee推薦我了,而我果然當天就接到錄取通知。

數學考試

這個比較特殊一點。UvA的Law & Finance包含財金課程,所以他們要求學生必須通過數學考試。只有初選(除了數學以外的其他考量)通過的人才會接到數學考試的邀請,只要拿到6分(總分10分)就及格並確定被錄取了。

考的內容滿簡單的,基本上都是國高中數學的範圍,例如函數、解方程式、統計等等,官網也有提供教學影片、投影片、模擬試題等等給我們練習。雖然我承認我一開始真的是忘光光那些東西,但看看影片、稍微練習一下手感就回來了(別小看數學15級分),要及格不是太難的事。啊,但每年考試範圍會有些微差距,今年就比去年多了統計的部分。

UvA會給我們10天的時間準備,只要在規定期限前完成線上考試即可。考完後大概兩三天可以知道成績。

Argument Letter

UvA曾經拒絕過我,而且信中並未附上任何理由。我很早的時候就申請了,所以相信不是因為額滿的問題,但我實在無法接受沒有任何理由被拒絕。

所以我就很憤慨地寫了一封argument letter,說希望他們可以告訴我為什麼拒絕我,然後又說如果是成績的問題(嗯,畢竟我在荷蘭有一科被當掉,某些主科成績也確實不理想),雖然我確實某些課程並不突出,但是與這個學程相關的課程(例如:公司法)我都還算表現不錯,而且我的數學很好(非常不要臉),也有相關工作經驗,我相信自己絕對是個qualified candidate;而且這個program過去沒有台灣人就讀,連其他亞洲人都很少,我相信錄取我可以有效增加文化多樣性。

當初是抱持著就算不能改變他們想法,也要死得明白的心態寄出這封Argument Letter,沒想到他們最後竟然真的改變主意了。

提醒想要寫argument letter的人以下幾點:

1.每間學校argue制度不同,有的學校有嚴格的程序,必須寄送紙本信函;但有的學校沒有制定相關的規定(例如UvA),所以電子郵件他們也接受。
2.抱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不要太渴求也不要太無禮。
3.針對他們拒絕的理由argue,如果沒有任何拒絕理由(就是我),就盡量猜想他們的疑慮,說出自己有哪些特質是讓自己夠格被錄取的。
4.不要強求他們改變決定。雖然在我的情形下他們改變決定了,但相信有更多的是下定決心就不被影響,所以自己心態要先調整,以免失落太大。

Timeline

UvA

2019/10/08 遞交UvA申請

2019/12/19 收到拒絕通知(……),我當天馬上寄出Argument Letter

2020/01/14 UvA改變心意決定錄取我並寄給我數學考試邀請

2020/01/28 完成數學考試

2020/01/31 UvA通知我通過考試

2020/02/06 收到正式錄取通知(需兩週內答覆)

vu Amsterdam

2019/11/01 遞交vu Amsterdam申請

2019/12/05 收到vu Amsterdam面試邀請

2019/12/12 面試,當天收到錄取通知

2019/12/13 收到正式錄取書(需四周內答覆)

Tilburg

2019/11/26 遞交Tilburg申請

2020/01/07 收到Tilburg錄取通知

[小結]

申請的過程非常煎熬,選校系很煎熬、算錢很煎熬(想到飛逝的錢……)、等老師的推薦
信很煎熬、寫CV時發現自己其實是個貧乏的人很煎熬、SOP的架構怎樣都不順很煎熬、等學校的決定最煎熬。有一段日子每天都滿焦慮的,心想自己要是沒被錄取、要是自己現在做錯決定怎麼辦,但幸好最後還是順利結束了。

感謝網路上所有論壇(我參考過的包括ptt studyabroad、StudyinNL版、Dcard留學版、中國的知乎、寄託天下、LLM Guide)、感謝所有在申請過程跟我聊天陪我抒發焦慮、聽我說話的所有人,謝謝所有幫忙過的人,謝謝寫推薦信的老師,感謝跟我說可以幫我看文書的人(雖然我最後沒給他看,因為不好意思哈哈),謝謝所有留學戰友,感謝我的家人沒有插手我的決定,對我一切放任與尊重。長越大越覺得自己能達成某些事絕對不是單靠自己而已,如果沒有大家的支持與幫忙,我可能最後會放棄並決定留在台灣。

然後一些感性的抒發時間。那時在荷蘭的體驗真的是影響我做「留學」這個決定的關鍵。並不是去當交換學生這件事就足以讓我對出國留學這件事那麼堅定,如果在過程中沒有那些關鍵性的經驗,我大概不會那麼想要再出國讀書吧。那些經驗包括:修InternationalInvestment Law、參加當地桌球隊。如果沒有修那門課,我無法體會到課堂上各個國家學生交流意見的有趣、也不會知道原來自己有能力去做很好的英文presentation,也是那門課讓我能夠非常勇敢流暢在課程中表達意見,謝謝捷克法律系好朋友當初拖我一起下水;而如果不是加入桌球隊,我大概只會和交換學生們交流,沒有機會和當地正式學位生熟稔,我也沒機會認識那些我非常喜歡、在我交換生活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甚至是現在的生活都還佔有一席之地的人。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80.93 (臺灣)
PTT 網址

KunEco02/16 02:20推,太猛

bowlbone02/16 08:39恭喜!當地法律行業對荷語情況如何呢

就我所知還是要會荷蘭文、甚至會當地法律才比較吃香,畢竟法律是個滿吃地域的項目。可能還是有很少部分不要求荷蘭文,但我在LinkedIn看到的幾乎都有語言要求

tom19218002/16 09:30端視所嚮往的業界不同,所需求的科系價值也會有差異:

tom19218002/16 09:31)還是謝謝你的分享!

這倒是,當商務律師當久了,不自覺就用市儈的角度(?)來思考所有事情...謝謝你的回應~

※ 編輯: nbamm (182.235.80.93 臺灣), 02/16/2020 09:32:18 ※ 編輯: nbamm (182.235.80.93 臺灣), 02/16/2020 09:41:08 ※ 編輯: nbamm (182.235.80.93 臺灣), 02/16/2020 09:42:40

loveeling02/16 11:57荷蘭國際稅法就業前景真的非常好,尤其是之前的Leiden

loveeling02/16 11:57 llm, 國內Big4幾個tax的partner都是那回來的。

johnsonlin1602/16 14:20推詳細!

ron090802/16 16:50詳細推推

hlhss8908302/16 19:53推!

brian621202/16 23:11難得有荷蘭錄取文,推一個

rosa854502/17 04:36歡迎來Tilburg!

rosa854502/17 04:36我是B03現在在這邊唸研究型碩士:)有生活問題可以問我

poposleep02/17 09:55恭喜!

ddkkz200302/18 09:56

Fjallravens02/18 13:14推,非常實用的分享

sbflight02/19 15:30推推

maxlove015202/20 08:21恭喜

nindo1230102/20 15:48推推

sjr50002/22 22:28地點挺特別,推個心得文

bigtable02/23 04:54

Ja5perle302/29 14:55

pharPSYde05/11 01:01回二樓,跟我同期去讀LLM的若不是嫁荷蘭人,其他都回台

pharPSYde05/11 01:01了,給你參考

yunchen11306/05 14:40您好,可以請問您荷蘭學費大概台幣多少嗎?

yunchen11306/05 15:15並想問荷蘭llm畢業會需要寫論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