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錄取] UIUC/CMU/OSU MSE PhD

看板studyabroad標題[錄取] UIUC/CMU/OSU MSE PhD作者
hsnuoscar
(Oscarchen)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2

本文代po



<Intro>

這幾年來越來越少材料系(MSE)的心得文,今年也貌似還沒有美國材料系PhD的錄取文,所以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給之後的申請者一點參考。受惠於PTT留學版許久,所以希望能夠貢獻一己之力,將所見所聞分享給各位。



<Research Interests>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Microscopy, Metallurgy



<Admission, all with funding>

OSU, MSE (11/23, assigned professor, interviewed)

UIUC, MSE (1/30, no interview)

CMU, MSE (2/1, no interview)

UMN, ECE (2/7, assigned professor, no interview)



除了OSU之外,其他三間學校都有與我研究領域相近的研究團隊,這可能是我拿到錄取的主因。



<Rejection>

MIT, MSE (1/25, no interview)

MIT, EECS (2/21, no interview)

Caltech, MSE (2/21, no interview)

Cornell, Applied Physics (2/29, no interview)

Northwestern, MSE (4/3, no interview)

UW—Madison, MSE (5/12, no interview)



MIT非常難;Caltech每年收人非常少;Northwestern今年錄取約40個,約有600人申請;Cornell可能因為我的物理背景不夠;而Wisconsin則不得而知。



<Pending>

UChicago, PME



不知道是不是申請資料有漏......



<<Decision>>

UIUC, MSE



因為自己非常喜歡凝態物理,而考量到UIUC的凝態物理實在是太強大,再加上許多材料系的老師和物理系有合作讓我覺得在他們那邊做研究一定會學到很多,讓我不得不選擇他們。CMU的金屬和Additive Manufacturing研究是美國的第一把交椅,有很多有名的冶金大師在那邊,放棄他們實在是很心痛。OSU的焊接中心非常厲害,有著許多業界的資金投入,整個材料系圍繞在他們強大的金屬/焊接研究,加上他們頂級的顯微鏡,是做結構金屬人的夢幻之地。而UMN的ECE有很多厲害的固態研究團隊,有許多理論和實驗學家進駐,能夠拿到他們的offer很開心。



<Background>

1. GPA:

NTU, BEng in MSE, 2015-2019

-- Cumulative GPA: 4.05/4.30 (3.93/4.00)

-- Rank: 5/50



2. TOEFL:

1st : 94 (R:27, L:22, S:23, W:22)

2nd : 93 (R:29, L:23, S:20, W:21)

3rd : 102 (R:28, L:27, S:23, W:24)



托福在第二次全力準備的情況下還比第一次裸考還低, 那時候真的很低潮。



3. GRE:

V:151, Q:169, AWA:3.5



只準備一個多月,太少。



4. Physics GRE:

930/990 (88%)



準備時間不夠,只有Cornell Applied Physics有用到。



5. Research Experience:

- 台大材料系學士專題

- 台大凝態中心暑期研究計畫

在學士論文完成之後才開始撰寫paper,所以在申請時只有under review。



6. Publication:

1 under review (1st author)



7. Awards:

--台大學士論文院長獎

--Member of the Phi-Tau-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8.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s:

--系上專題教授x1

--凝態中心專題教授x1

--系上修課教授x1



<時程表>

2017.03 – (大二下)進入材料系實驗室做專題

2018.01 – (大三寒假)開始準備GRE

2018.03 – (大三下)開學考GRE

2018.07 – (升大四)暑假進行暑期研究計畫@凝態中心

2019.02 – (大四下)開始學士論文的規劃和撰寫

2019.04 – (大四下)學士論文口試及論文提交

2019.05 – (大四下)第一次考托福

2019.07 – (畢業後)開始準備托福

2019.09 – (畢業後)考第二次托福

2019.10 – (畢業後)考第三次托福

2019.11 – (畢業後)開始撰寫CV, SOP, 推薦信及送件



<選校>

一開始申請前我是只看US news 2020材料專科的排名,並且從top 30的每一間材料系一間一間去看他們faculty的研究領域,如果幾乎沒有老師做的領域和我有興趣的領域相關,基本上我就不投。接下來,開始看與自身領域相關的物理和電機學程,但後來發現這樣要投的學程實在太多,因此考量自身的背景,主要還是以申請材料系為主,而物理系和電機系為輔。再者,我有興趣的領域在凝態物理和顯微分析上面,因此Berkeley, Stanford, UPenn等很好的學校可能就比較不符合我的條件(個人看法),還是得割愛。



申請策略的部分,我的作風比較保守, top10, top 10~20, top 20~30各區間我都有申請,然後依照個人主觀喜好以及套詞的結果來分配選校。想是許多學校我有興趣的老師可能只有一兩位,若他們沒有回信,或是回信告知明年決定不收學生,我就會放棄申請這間學校。



在申請前,我一直很猶豫自己該申請那些學校,始終敲不定最終版本給推薦信教授。想申請很多很好的program,卻覺得自己上不了,所以轉而放棄。UCSB MSE, U Michigan MSE, Yale Applied Physics這幾個學程都是當初因為覺得自己已經投太多dream schools才刪掉的學校。



個人意見1:我認為學校的好壞與申請難度us news的排名只是個參考,排名較低不代表學校比較差,也不代表比較容易錄取。舉例而言:加州系列(UC)的學校,以及Rice, UT-Austin 等等非常好的學校,即使材料專業排名不高,申請難度依舊非常高。



個人意見2:因為我的托福口說只有23,許多學校在系上網頁都有規定要求的分數,舉例來說:Purdue MSE 要求口說24和Georgia Tech MSE 要求口說26,所以我當初就沒有打算申請。但從朋友的申請狀況來看,即使要求分數未到,也還是有進入到waitlisted的名單當中,甚至有一位朋友拿到Purdue的offer。所以關於硬門檻這個問題,我是覺得如果TOEFL真的沒有辦法考高,或是真的很喜歡這間學校,我覺得還是可以大膽申請,除非系統直接把你擋掉。



<申請資料>

0. 心路歷程

上了大學之後,覺得自己喜歡學術,就立定了讀PhD的目標。因為一直非常喜歡物理,所以大三開始,決定之後要往物理發展。在認知到物理系的PhD非常要求修過四大力學以及最好要有相關學位,我修了很多物理系的課和在大四拿到了輔系資格。但在大四上這一學期,其實逐漸認知到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同時兼顧物理系和材料系的課業,同時還要做專題非常心力交瘁,甚至覺得自己可能會兩頭空。所以過了一學期之後,我放棄了物理系輔系,把時間拿來寫學士論文,並把畢業學分好好修完。當初做這決定非常難過,甚至覺得自己很爛。但事後看來這決定其實給了我更多的
空間和時間喘息,好讓我在畢業之後能夠全力準備申請文件;也讓我可以把申請集中火力在材料系上面。



1. CV & SOP

首先,以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CV和SOP都很重要!



CV是你給學校和教授的第一印象,好壞影響非常大。在我和教授面談的時候,許多教授也是直接點開我的CV問我問題,而且他們因為非常忙,CV有可能是他們認識你的唯一管道。網路上有許多CV的模板,無論是Word或是Latex做的都可以參考。建議大家如果有認識的學術界前輩可以把CV給他們修修看,但勿濫用。



SOP很多人覺得不重要,但我覺得SOP可能是我拿到offer的關鍵(?)。SOP和CV不同,沒有固定的寫法,但清楚的架構和邏輯是一個好的文章所必須具備的。我參考了網路上和留學版許多人的文章,再加上一些個人的故事與經歷寫出一份屬於自己的SOP,也推薦大家多多參考別人的文章。SOP花了我最多的時間在上面,前前後後大概修改了五個版本之多,但我相信花在上面的時間覺得是值得的。也建議大家找專業編修的人去修改你的文章。



個人意見3: 我認為SOP不單單只是火力展示而已,他還像是你的人物寫照,必須有“人”的成份在裡面,不要讓文章看起來就像是客觀的第三人稱描述。如何將你的個性、你的思維還有你的故事融合在SOP裡面,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也是我所採用的寫法。



2. 套詞

套詞簡而言之是寄信聯絡老師。許多人認爲套詞很重要,大大影響你的申請好壞;也許多人認為套詞投報率太低,因此認為沒什麼用。我個人覺得兩者都對,因為要寫一個好的套詞非常花時間,但效果非常好。網路上有許多中國學生寫的套詞分享,大家可以參考。簡而言之,套詞的目的在於展現你對於這位教授的研究題目了解有多少,淺則是描述你會那些儀器,並且說明你對於研究主題的造詣有多少;深則能夠想到一個未來可執行的題目,並且該如何執行,列出實驗方法,就像是寫一個計畫給教授。由此可知,一個好的套詞信必須花多少時間在上面。
因此我建議大家有多少時間做多少事,不要因為套詞顧此失彼。



套詞有用與否,和學校的招生方式有關,有的是committee制、有的是教授獨自招人、有的則是混合制。而純committee制基本上套詞用處不大。以下是我自己整理出來可以套詞的學系:



可套詞:PSU MSE, OSU MSE, UT-Austin MSE, JHU MSE

EECS 好像大多都可套

Physics好像大多都不可套



我自己會把套詞分為兩種:一種是申請前的套詞,一種是申請後的套詞。申請前的套詞教授的回信率極低,若是回信,通常也只是鼓勵你申請。少數有申請前就願意跟你Skype面談,並且願意收你的教授。但要如何找到這種「少數」的教授呢?我覺得實驗室網站上面如果有直接說「有興趣的學生直接寄信聯絡」這種教授就可以嘗試。但時間不夠的人,可以先著重在申請文件上,等申請後再進行套詞。以我同學申請為例,PSU MSE和UT-Austin
MSE在申請後都必須主動聯繫教授。若苦苦乾等可能只會吃到reject,因此若是在二月之後沒有收到申請結果的學校我都建議各位務必套個詞或是寄信詢問一下學校狀況,畢竟學校大多不會通知你目前他們的招募進展到哪,只能主動得知。



個人意見4: 我因為時間不足,所以寫的套詞信都沒有很好,老師的回信率也都不高。但會回信的老師幾乎都是助理教授或是研究領域與我大學專題領域相關的老師,因此如果想利用套詞來增加曝光度的學生可以往這個方向試一試。



3. 獎學金

獎學金是一個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對於申請PhD的申請者。假設博士生一年的養成須要兩百萬台幣,五年就是一千萬。而大多數的申請者都沒有funding來源,因此學校錄取你就必須給你scholarship,亦或是透過教授的研究經費來供。若你有自帶經費申請學校,學校會比較願意張開雙手歡迎,而且在選教授的話自由度也會比較高(因為教授不用花錢養你),因此尋找經費非常重要,也會是學術界的人一生的課題(哈。



目前就我所知的獎學金來源有二:第一個是公費留學獎學金(有返國義務);第二個是百大獎學金(無返國義務)。相關規定辦法都可以在網路上查詢得知。我很可惜今年因為時間不足沒有辦法申請百大獎學金,但就我所知,獎學金的申請過程相當繁瑣,因此若有需要的人請儘早關心。



<心得與反思>

申請的這段過程中,真的就像大家說的一樣,準備的時間三成,剩下的七成時間都在焦慮,常常睡不著覺。因為歷屆學長們樹立的門檻實在是太高,跟他們比起來我真的不覺得自己有辦法申請上這些好學校。害怕自己全滅、覺得事情永遠做不完……等等負面的心態常常席捲而來。但這一年所遇到的各種挫折和遭遇,其實都讓我成長很多,讓我更了解自己一點。本來是無法接受失敗的人,但經過了托福的三戰(其實也沒很多);本來是很沒耐心的人,申請文件的一再修改、以及等待放榜那種焦慮不安的心情之後,我覺得自己變得更有耐心了。本來是很容易患得患失的人,可能
因為一封教授的回信,可能會開心或難過好幾天,但現在我變得更能夠坦然面對這些。現在回想當初申請時每天的情緒起伏,都覺得自己能夠走到這一部非常不容易。若能重新申請一次,我會希望自己能夠不要這麼緊張和焦慮,而能夠更豁達地面對這一切。畢竟,人生還很長(茶。





希望大家大家在申請繁忙之際真的要好好照顧自己的情緒和身體,讓自己多一點時間喘息和恢復,博士班只是開始不是結束,保持身心平衡才能走得久。





<感謝>

我相信任何事的完成都是靠許多人的幫忙才能完成,所以我絕對要好好謝謝各位的幫忙。

--家人:絕對是最大的依靠。

--材料系專題老師:我的啟蒙老師、帶我走向研究一圖,我的典範。

--凝態的專題老師:總是不吝於給我任何機會、給我信心。

--材料系的修課老師:毫不客氣地答應幫我寫推薦信。

--材料系的H老師:給了我很多寶貴的意見和機會。

--鼓勵我寫錄取文的E:幫助我任何事情,比起老師更像是朋友。每次有問題問他,絕對回我一大堆。有一次開會前還特底打電話來跟我聊,真的有幸認識你。

--UMN的學長:幫助我很多申請的事,回台灣的時候還陪我一起幹樵。

--EPFL的學長:從大學時期就幫助我到現在。即使人在瑞士還是幫我看CV, SOP。

--Berkeley的大學長:那麼忙還一大早撥空陪我視訊兩個小時,教我寫套詞和關心我。

--UIUC的大學長:感謝你給了我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帶我走出盲點,我非常感激。

--B02, B03的學長們:感謝你們願意借我申請文件參考,還有回答我的一大堆問題。

--B04的朋友們:申請時大家一起討論切磋,很寶貴的經驗。

--Friend L:在我心情很差的時候陪我聊天。

--Friend N:陪我一起被托福擊潰的戰友,大學最好的同學兼朋友。

--Friend K:陪我準備申請的戰友,一起來UIUC的夥伴。

--Friend J:明明忙碌卻陪我練托福口說的戰友。

--TOEFLR和GRE讀書會的戰友們:一輩子的朋友,超愛你們。

--實驗室的夥伴們:謝謝有你們的陪伴。



還有其他幫助過我卻沒有寫到你的人,真的很感謝你們。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231.247.28 (美國)
PTT 網址
※ 編輯: hsnuoscar (73.231.247.28 美國), 05/27/2020 17:14:48 ※ 編輯: hsnuoscar (73.231.247.28 美國), 05/27/2020 17:20:50

sam12209405/27 17:28我們愛你

karco05/27 17:36推 很實用

JCPHI05/27 18:45推強者我同學,(補)GaTech 也一定要套詞

bmpss9515605/27 22:00推 少有的心得文

ejijojo05/27 22:19哇 強者

harrey81071905/28 01:33恭喜恭喜,歡迎來到玉米田

wayne122905/28 12:08

JamesChen05/28 17:07恭喜,不過英文這樣真的會比較辛苦點。加油。

ponmimi05/28 20:20推推

ponmimi05/28 20:22

swampni05/29 00:11學長太神啦

NBL12306/06 00:47恭喜學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