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心得] 那些出國念書後沒有人跟你說的事

看板studyabroad標題Re: [心得] 那些出國念書後沒有人跟你說的事作者
Voldemort
(一葉飄然煙雨中)
時間推噓32 推:32 噓:0 →:14

很高興看到我的發文引起了一些迴響,這是我一開始發文想要達到的目的。
就我自己而言,出國念書時只有滿腔熱血,沒有做夠功課,才吃了那麼多苦頭。
不是每個人在出國念書前都有足夠的智慧可以準備周全,但是希望前輩們在這邊花這麼多時間試著講述血淚故事可以讓正在準備要出國的人有多一點參考。


我之前的文章,多在講述我的經歷。在這裡我摘要一下我學到的一些心得

1.不要誤以為博士班只有唸完了,拿到學位才有用。我在念博士班的時候,一直在思索
博士教育的本質是甚麼。我認為博士教育的目的在於訓練一個人發現問題,闡述問題,
解析問題的脈絡,嘗試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檢視進度,調整策略直到問題解決為止。因為我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所以不論我是否可以畢業,不論研究的成果是否有成為論文發表,我都持續的在進步。等到我創業了,我才發現我在博士班的訓練,讓我遭遇到一個新的問題的時候,可以很沉著有自信的應對。我在創業之後,因為找不到人合作,因而自學AI,讓公司進一步升級成為醫療影像AI公司,甚至發了幾篇醫療影像AI應用的研究論文,就是我在博士班的學習有用的最好的證明。

2.多花些心思培養可轉移的技術(transferable skills),意即在別的專業領域也可以應用的技術。博士班有很多時間可以磨練思考,培養專業技術。現在社會變動得非常劇烈,專業領域的版圖也在快速的變動。有可轉移的技術可以讓你有更多轉換跑道的選擇。有可轉移技術以及快速適應新領域能力的人才是會受到業界高度重視的。我們公司幾位醫師,都是跨領域的,除了我跨最大之外,也有醫師負責醫材法規事務,擔任醫療影像AI產品經理,或是負責AI顯微鏡影像系統等等。這些工作,只受傳統單一專業領域訓練的人很難勝任。我們公司有一個世界唯一,難度非常高的產品,AI骨髓抹片自動分類計數系統。這產品現在還是由我在當產品經理,因為需要整合太多領域的知識跟技術,從醫學、影像分析、AI、顯微鏡軟硬體、數位相機軟硬體、軟體工程、臨床研究等等,很少有人有足夠多的經驗可以去整合這樣複雜的產品。我認為現在AI帶給醫療的機會,需要有具備大量可轉移技術的跨域人才,才有辦法充分實現。

3.不要覺得萌生想轉換跑道的念頭,是懦弱的表現。我們常會被一句"我不是半途而廢的人"絆住了。如果走在一條不適合的道路上,下定決心轉換跑道,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作法。我以前在博士班覺得心情灰暗,人生沒有價值的時候,也逃不出我怎麼會這
麼沒用的想法。但這是不適合的環境對我所造成的影響,而且環境的力量大到我自己無法跳脫。等到我創業了之後,我才發現我在做我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原來耐壓性是異於常人的高。每當被問起創業最艱難的時候是甚麼,我都回答不出來,我發現創業的過程對我來說太快樂了,說到艱難,我第一個想起的都是念博士班的時候。別誤會,我的公司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我們要找投資人,要組團隊,要把產品賣出去,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這些挑戰我都欣然接受。我要說的是,找到你適合的跑道,你會發現原來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個超人。

4.不要關在實驗室裡、家裡,不跟人交流。這世界上幾十億人,你的經歷肯定都有別人經歷過。早點參考別人的經歷,研擬出自己的策略才不會浪費人生。有看過后翼棄兵吧?
西洋棋大師訓練的過程當中,花了非常多的時間鑽研別人的棋譜,經典的開場、中局、終局等等,有些步法已經被證明沒用就別再浪費時間自討苦吃了,有用的就盡量利用,然後從中求變,把自己的未來建立在前人的經驗上,沒有必要甚麼事情都一定得自己經歷一遍才願意相信。你可能會賠上你的健康。當然,我不排除適度的磨練對於韌性的培養,可是這是一件很兇險的事情,有人可能挺不過,或是留下一輩子的傷痕。

以上幾點心得供各位參考,願現在正在準備出國,或是已經出國的人可以走在你想要的
道路上,活出快樂的人生。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2.86 (臺灣)
PTT 網址

clemsontiger11/24 00:20

bridgephenN11/24 00:31真的很謝謝佛地魔大哥願意揭露這些,雖然有些黑暗,

bridgephenN11/24 00:31有些可怕,但也幫助我們多一些心理準備

blueseal11/24 00:59推個

yuchent11/24 00:59說實在創業失敗債務累累的人 大有人在

yuchent11/24 01:00並不是不唸博士 就沒有挑戰 但同意你說的轉跑道並不可

yuchent11/24 01:01

yuchent11/24 01:01至於你的第二點 老實說念哲學文學的可能會比較困難

yuchent11/24 01:02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blueseal11/24 01:04許多案例根本無法”做足準備”,就像原po第一篇說的,

blueseal11/24 01:04很多受害者不願意張揚,都是進去才發現是坑,要轉其實

blueseal11/24 01:04也是各式麻煩,PI之間也有政治問題

weiman070211/24 02:54大推這篇

rick5091111/24 03:55推!

dQoQb11/24 04:01push

oxhill11/24 07:50寶貴的分享

tenhou11/24 09:03

yuannnnn11/24 10:19

psion11/24 12:28矽谷這麼贊助startup的地方 也才5%存活率 比PhD低很多吧?

psion11/24 12:31人貴適志 難就難在知道能力+志向跟世界到底接不接軌

candy221211/24 12:34推!

darkseer11/24 12:51推,四個建議真的都很好

darkseer11/24 12:52可能某些建議不適用某些領域,但想/嘗試一下也是好的

PianoCat042311/24 13:22謝謝分享

Fabulo5511/24 15:24

nindo1230111/24 18:04

oscarcc11/24 21:33中肯大推~

swancloud11/25 00:07

peter8501711/25 00:13

dyLathetRee11/25 01:04

music74185211/25 01:50推234 尤其2學校給的都是單一純精隨,跨領域得靠自己

music74185211/25 01:50摸索結合

penguinchia11/25 03:52

fredi11/25 09:59

goalways11/25 13:14

flyer81008611/25 15:43推推,社會科學人在下對2有點嘆息,只能再努力想想

flyer81008611/25 15:43看。謝謝很好的建議們

backpacker1811/25 20:21

ohmyginny11/26 09:15

jessel11/26 10:28大推!說的很好,我也有差不多的感觸!

imsueed11/26 14:33想問第4點建議要怎麼執行呢?

yuchent11/27 03:05樓上 關於第四點 我自己本身愛好滑雪登山 所以朋友多

yuchent11/27 03:06我覺得社團很適合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zardmih11/30 05:36推 謝謝分享!

autbb12/13 20:25

origa03/03 04:06推 人社科也部分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