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請益] 畢業後求職規劃

看板AfterPhD標題[請益] 畢業後求職規劃作者
a904f03
()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39

各位先進大家好

小弟於年初完成博士學業,現在正在服替代役並預計明年四月中退伍,打算趁這半年準備後續求職事宜,而現階段有思考出幾個方向想徵詢各位先進的意見。

小弟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工業工程相關,目前發表總計三篇SCI論文(皆為一作,IF>5)以及三篇相關之研討會論文,尚有兩篇碩班研討會文章。

由於還是想要待在台灣,因此目前短中期目標設定為專任助理教授,有理解到目前是否有職缺釋出仍要看當下機運(而且也要看是否能應徵上),加上我的擅長領域並非所有學校都有相關系所,因此有可能變成長期抗戰。

目前小弟的規劃是看看能否在服役期間再趕出1~2篇期刊論文,並準備相關文件先積極丟履歷看看,但如果事與願違,目前考量四種備案:

1.先乖乖當博士後研究員持續累積研究成果,好處應該就是專心進行研究,因為簽約時間通常不會太長(印象中)想說可以同時進行求職。

2.找業界缺,其實有考慮是否要去業界累積相關經驗,畢竟在研究領域上比較偏向於工程類,有的學校也會看業界經驗,但除非運氣很好不用加班,否則可能較無時間累積發表,造成往後應徵教職不利。

3.找專案缺,總體看來好處是可以先累積相關授課經驗,但怕的是會被丟一些行政雜事導致無法專心發表(好像也是看運氣lol)。

4.聽香港朋友說有Research assistant prof這個職位(台灣目前打聽下來比較少),據說是三年約,雖非正式的助理教授,但也需要開授一門課,此外就是專注在發表以及拉產業項目,感覺是很好的跳板但考量說是卡三年時間,可能不一定能銜接台灣有開缺的時程?

以上是目前小弟對於這幾個備案的想法,假如未能在退伍前如願找到教職,便會積極往這些方向進行,雖說各個備案都有優缺,有時候也是看運氣有什麼先做什麼,但仍想詢問各位先進會如何選擇與規劃。

謝謝大家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163.128 (臺灣)
PTT 網址

limingche11/14 11:07建議2,業界經驗可以多一個科大的選項

qtzbbztq11/14 11:28如果想在臺灣 建議找博後往美國找 另外 博後研究領域可

mmonkeyboyy11/14 11:28真想教書先去另一個國家 香港那個....你要很確定

qtzbbztq11/14 11:28以換 增加自己的機會 國內還是需要一點人脈 能的話多參

qtzbbztq11/14 11:28加研討會多和國內的教授認識

popblue11/14 11:29在目前 台灣找比較競爭的助理教授職缺 需要很高點數的pap

popblue11/14 11:29er 或者 領域大佬的強力推薦

popblue11/14 11:29所以目前你只適合2

reallove11/14 11:31工工現在的缺很多在科大 被技職法卡到

reallove11/14 11:32有碰AI或智慧製造 私立跟業界都可以走很順

reallove11/14 11:331.要嘛蹲國外或大佬下 不然沒意義

reallove11/14 11:343.4.在台灣個人不建議

感謝各位先進的耐心解答,有一些面向想再跟各位請教: 如果是博士後的話,還是會以海外為主,畢竟資源上還是比較充足(還有薪水也是lol) 關於業界方面,畢業時有跟研究室博後學長以及身邊的師長請教,他們建議是以不影響發 表能量為主,但可預期的是全職工作下,心力多少會被分散,因此想請問通常業界銜接教 職的這段過渡期大概抓多久會比較適當呢? 而關於香港的Research assistant prof,我的理解為可以同時累積授課經驗以及發表,應 該是優於台灣專案缺,想知道為何各位前輩不甚推薦? 最後發表累積方面,想請教說論文的發表需要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有競爭力呢?雖然每個領 域的要求不甚相同,但查詢一番後,大多關注在SCI數量以及IF高低;小弟目前的發表主 要還是博班產出,但很幸運都能在領域前段的期刊發表,以我理解目前助理教授的門檻而 言,質的方面我認為可以接受;而在接下來的過渡期,各位前輩認為持續集中火力投稿前 段期刊,或是以多產為主將數量衝起來比較好呢? 再次感謝各位先進

※ 編輯: a904f03 (27.246.163.128 臺灣), 11/14/2020 13:21:54

ligth11/14 14:21剛邁入教職第三年,也還在丟學校,三年內9篇SSCI,Q1/Q2等級

ligth11/14 14:221個產學、1個1年期科技、2年期科技部、還有國際加值。

ligth11/14 14:23但還是無法到我想要的學校。我想說的是,發表只是個門檻

ligth11/14 14:24更重要的是專長符合系所、人脈、甚至是服務。

Miahh11/14 16:26想辦法累積一些台灣學界的人脈,讓人家認識你

jack575611/14 17:05117企管缺工工的人教生管、物流,以及(或)資管

ampicillin11/14 17:41香港的RAP 每個學校制度可能有些出入,但有些硬傷

ampicillin11/14 17:41例如不能丟early career scheme,只給丟GRF(一般型)

ampicillin11/14 17:42在某些學校RAP其實跟專案缺是一樣的。

ampicillin11/14 17:56此外薪水也比AP少(曾經是差不多的) Q_Q

ampicillin11/14 17:56此外,香港有的funding body也並不是很多,工科除非

ampicillin11/14 17:57有辦法找到產學案,否則大多只能找RGC跟中國NSFC

ampicillin11/14 17:58或是ITF偏創新類的 對RAP來說也不是很友善

ampicillin11/14 17:59其實如果要洗經歷,funding track record其實也蠻重要

youzi111411/14 20:09技職法那個沒差啦,作產學,去工研院都算,就看系所要不

youzi111411/14 20:09要你而已

youzi111411/14 20:12去業界除非真的能發期刊,不然去越久越吃虧,真要有經

youzi111411/14 20:12歷一年就夠了

JamesChen11/14 22:24香港的約應該都是可以隨時跳脫的,沒有綁三年的問題才

JamesChen11/14 22:24是。

JamesChen11/14 22:25我在香港做過一年博後,但是那是這幾年的事情發生前,

JamesChen11/14 22:25不敢說香港現在是個好去處。即使薪水的確高。

JamesChen11/14 22:26何不在新加坡換個學校做博後?

namon11/15 12:173,4不要 1找歐美,除非不想做學術了才2

namon11/15 12:21台灣至少普遍認為的是新聘專任是要能帶資源進來的,所以要

namon11/15 12:21先證明自己有國外線。此外,有能耐自行在國外著名機構拿到

namon11/15 12:21博後加分不少。因為那些機構只要博後別太糟糕,往往畢業後

namon11/15 12:21就轉正

namon11/15 12:22不能說畢業,應該說博後到期後,剛才筆誤

Qaaaa11/16 17:33洋學歷 可以試試後段私校先 然後同時當你的博後

recorriendo11/16 21:53歐美博後轉正 沒有很常見吧 通常都是得了大grant才

recorriendo11/16 21:53有可能

jabari11/17 01:36/_\ 還蠻難轉的

playcool11/17 02:04如果真的要鐵了心找教職,那就是1了,而且以台灣目前的

playcool11/17 02:04歪風來看,最好是歐美線才算是做過博後。

abeyance11/17 14:20香港的RAP,就我的理解和台灣專案差不多。而且通常是約

abeyance11/17 14:20滿不續聘。如果只是過水,可以接受現在香港的狀況也無

abeyance11/17 14:20不可。

sunkao103511/17 14:29我跟你很像也是博士剛畢業,目前在Ai相關產業服務

machinly11/18 20:49建議 1 或是到香港當 post-doc 衝發表也好

machinly11/18 20:50台灣有些單位會要求教學經驗,可能是考慮 2 的點

machinly11/18 20:50我自己也在求職迷惘中 Orz 啊一起努力

reallove11/18 21:21台灣的新聘狀況 我是覺得教學經驗的順位在很後面

skyboy11/18 21:35ntu不是蠻多postdoc or research fellow, 選1吧

sunkao103511/19 01:18產業經驗其實很重要...看看一堆沒經驗的...

hvincent11/19 03:20Ntu 跨領域+累積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