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擴大機的進步幅度大嗎?

看板Audiophile標題[討論] 擴大機的進步幅度大嗎?作者
LIONDOGs
(栗悟飯とカメハメ波)
時間推噓27 推:27 噓:0 →:51

7、80年代,日本經濟最輝煌的時期,

日系品牌百家爭鳴,每家用料都不手軟,

耐用度更沒話說,

至今仍有許多美品在市面上流通,

MYAV也有老機器專版,

我自己現役的擴大機也是老YAMAHA A-2000a,

當初買喇叭時,

店家接的擴大機是馬蘭士ND-8006,

之後買了STA-9,

覺得不滿足之後,

去朋友那邊接SANSUI AU-D907F EXTRA試試看,

覺得老擴大機比STA-9好不少,

最後入手了YAMAHA A-2000a,

購入價格與STA-9相當,

但整體素質比前面兩台好上不少,

但是也差了三十年,

整體素質感覺還是差了一大段,

就好奇擴大機進步的幅度是否比DAC小很多?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0.251 (臺灣)
PTT 網址

Tosca10/15 08:42是真的小很多 所以直接攻頂 可以用一輩子

GLUESTICK10/15 08:52icepower/hypex這種D類 高S/N值 低失真 省電

GLUESTICK10/15 08:54sta-9是設計厚暖的調性

icekiba10/15 09:01D類還是…

corydoras0910/15 09:22我不會選D類^^ 聽來聽去還是覺得少了什麼

yamatai10/15 09:30其實訊源也退步很多,你有聽黑膠就知道

yamatai10/15 09:31不過你說的sansui跟yamaha當年都是高價品

yamatai10/15 09:31光大小就比 STA-9大很多

bogie10/15 09:42D類少了失真 發燒友不愛呢

yohsiatai10/15 09:42其實科技上的進步幅度還是很大,尤其像Benchmark AHB2

yohsiatai10/15 09:43 or Hypex D類擴大機的量測數據遠勝70、80年代。但市

yohsiatai10/15 09:43面上主流大廠的擴大機(無論晶體、管機)量測數據大多還

yohsiatai10/15 09:43是停留在90年代以前的水準...

yohsiatai10/15 09:45DAC晶片的大幅進步也是智慧型手機流行以後才有

Tosca10/15 09:51D類模組的缺點是貴 所以環擴很少用D類 用不起

odanaga10/15 10:00還好啦96db動態範圍夠聽了

yamatai10/15 10:09我也用過 icepower 1000ASP 速度很快 音場超大

yamatai10/15 10:09可是聲音完全沒表情 很無聊

yamatai10/15 10:10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聽這種聲音長大的 大概也習慣了

yamatai10/15 10:13歐對 nuprime reference 20 我也用過

yamatai10/15 10:14他有想要把聲音表情弄出來一點 不過AB類的一換過去

yamatai10/15 10:14還是得下課 當時我是用 McCormack DNA500 換掉他的

djboy10/15 10:31你習慣了A類擴大機的聲音,不習慣D類的現代感。

yamatai10/15 10:33抱歉 我很討厭 A 類,我用的都是 AB 類

yamatai10/15 10:33現在我最喜歡的主力擴大機是 Yamaha MX-1

yamatai10/15 10:35即使是 NAD 自己的 PWM 放大我覺得都比 icepower 好聽

instill810/15 11:19什麼類都不重要 聲音結像有出來比較重要

nicejeffery10/15 11:20同意,其實D類還是有分等級,聽過burmester,jeff rowla

nicejeffery10/15 11:20nd,audio research D類擴實際聽過還是很不錯

yamatai10/15 11:28burmester 的D類是用自己設計的線性電源,效果會好很多

yamatai10/15 11:29之前也看過在DIY的人說D類模組用附的電源很慘,要用線性

yamatai10/15 11:29音樂性會好很多

icekiba10/15 11:33手以…測量數據高分的D類,好像被大家嫌棄呢?

martinlin7710/15 11:59「聽說」被動元件跟音響黃金時代比都退步其他不知道

Tosca10/15 12:12被動元件以前沒那麼多環保製程規範 聽說有差

Reshiram10/15 12:14好像因為RoHS一堆東西停產?

yamatai10/15 12:24我認為D類的問題,很可能是在線路的可塑性太低,廠商無法

yamatai10/15 12:24依照自己的聲音想法去微調

yamatai10/15 12:25只好從電源方面下手去調

yamatai10/15 12:26他另外一個問題是太多特規零件,萬一停產擴大機壞掉很難

yamatai10/15 12:26

Tosca10/15 12:27沒的修 只能換模組

yamatai10/15 12:30沒得換的時候只能丟掉,所以註定不能賣貴

GLUESTICK10/15 12:38我一台Crown D類後級原廠保6年 比一般家電久 不錯了

Reshiram10/15 12:45還是有高價D類 TAD M1000,ML No.53 也是類D

Reshiram10/15 12:45雖然我買不起就是了=.=

corydoras0910/15 13:41不能當傳家寶,失敗

thjh01042710/15 14:08進步最多的還是d類跟dac的部分 畢竟ic製程進步就擺在

thjh01042710/15 14:08那 基本的放大線路 幾十年前就被玩透了

Tosca10/15 14:18要說IC了話類比IC也有進步啦

yohsiatai10/15 14:29>100W的AB類放大晶片現在也有啊,datasheet還很漂亮,

yohsiatai10/15 14:29不過比較少看到擴大機直接拿這種IC來做,通常出現在主

yohsiatai10/15 14:29動式喇叭裡面的樣子

corydoras0910/15 14:34會比配對晶體管好嗎?不過配對晶體管陣列比較帥就是

corydoras0910/15 14:34

BootingZ10/15 14:49D類進步很多,A類、AB類相對少。至於調音多寡,一樣是

BootingZ10/15 14:49個人喜好,只是D類近代機種普遍偏向低失真調音少的走向

BootingZ10/15 14:49,AB類走美聲路線相對多些。小弟是A類單端管機跳D類ST-

BootingZ10/15 14:4910M, 一樣聽得開心XD

yamatai10/15 15:07音響線路一切都是取捨跟抓出特色,並不存在玩透這種事情

yamatai10/15 15:08速度要快要慢,要解析還是厚聲,鮮豔還是透明,要寬鬆還

yamatai10/15 15:08是硬朗

yamatai10/15 15:09都是不一樣的思維。光是輸入阻抗要不要拉超高,這種事情

yamatai10/15 15:09都是見仁見智

yamatai10/15 15:10不然不會有人喜歡grado有人喜歡深海,有人喜歡鐵三角AKG

yamatai10/15 15:11不要把音響弄成3C思維

GLUESTICK10/15 15:38參在一起 前A後D 前管後D

icekiba10/15 16:09阿就把音響當成3C的人不少阿…用耳朵聽跑分高低的也很多

icekiba10/15 16:09

thomas88888810/16 00:29覺得音響好聽的關鍵在組合後最終呈現出來的韻味,以

thomas88888810/16 00:29前聽過Jeff Roland的D類跟2a3的管機推推同一組喇叭

thomas88888810/16 00:29,結果後者好聽很多。不過方便性來說,管機感覺麻

thomas88888810/16 00:29煩很多。

sumins10/17 03:20現代電子音樂用老機器聽會電不起來 我到是很喜歡d類中性

sumins10/17 03:20的表現

icekiba10/17 10:04電子樂D類很適合阿…看看帝瓦雷

icekiba10/17 10:05電子重點是要有那個線條感吧?

yamatai10/19 00:01電子音樂屬於低細節的音樂 基本上只要動態跟低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