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前級音量,主動式喇叭輸入阻抗請益?

看板Audiophile標題Re: [問題] 前級音量,主動式喇叭輸入阻抗請益?作者
Oswyn
(Oswyn)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10

※ 引述《MITSUNAGI (S:K=Y)》之銘言:
: 想不到第一篇不是心得文,而是奇怪的問題文…
: 如題,小弟原本服役系統是:2gougo2cmdardas rca轉xlr轉接頭si a14m
: 因為長年沒使用過平衡,之前在某臉書社團看到無源前級團購就跟了。
: (無緣前級是ppa 02b,design by mr k)
: 原本接上去聲音是都沒啥問題,今天在試音量的時候發現幾個bug。
: 喇叭原廠建議我用無衰減,但是目前怎麼調都怪怪的,所以現在固定在1/3( -14db的地: 方),然後因為好奇我看了一下說明書…才發現前級原廠說明是同時使用rca跟xlr最小輸: 入阻抗要20kΩ…可是a14m最小阻抗是10kΩ…這樣是不能使用的意思嗎?
: 可是hugo2輸出印象只有0.025Ω,實在很難想象經過變壓放大就會到20kΩ,想請問有沒有用
: 過類似裝備的版友,目前聽起來是沒啥問題,另外想請益因為hugo2純dac模式好像只是音量直接調到紫色,是不是
: 降低hugo2的音量然後喇叭調整成無衰減比較好,音量用前級調整這樣,以上問題,先感: 謝各位版友。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5.

阻抗跟放不放大沒關係,跟電路特性(真空管也較高)或輸出入的 buffer 電路有關
一般希望輸出阻抗低、輸入阻抗高,這樣前級輸出的信號才會比較好的傳送到後級輸入

3.3 Output Port Connections
Connect the output amplifier input to your Passive Preamplifier
output, to the corresponding RCA (Red and White Ports)/XLR. Since
the minimum output impedance of PPA – 02B is 10kΩ (20kΩ if
using XLR and RCA together), your output amplifiers should not be
lower than 10kΩ with the input impedance. Some amplifiers in the
markets applied a 600Ω transformer for input impedance, this will
cause function defect if these types of amplifiers are used for
connections.

指的都是 PPA–02B 的輸出阻抗

OUTPUT 開關切到 RCA ONLY 時 minimum output impedance 10kΩ
切到 XLR & RCA 時 output impedance 20kΩ

如果後級是接 XLR,PPA–02B 的輸出阻抗就是 20kΩ

所以後級的輸入阻抗不應低於 10kΩ(表示應該要大於前級的輸出阻抗

OUTPUT XLR & RCA 時,前級的輸出阻抗20kΩ,所以後級的輸入阻抗也應大於此

不然的話會造成 function defect,講白話就衰聲、響應可能不如預期的平坦
嚴格說這應該可以直接說會失真,但失真一詞可能對行銷太敏感


Hugo2 紫燈 Line level mode,輸出為 3 Vrms

A14-M Input Impedance Sym, 10k Ohms
Sensitivity for 100 dB @ 1m 0.775 V

Level 旋鈕是 Input Sensitivity Potentiometer
表示目的是調整輸入信號的大小

雖然也要看聆聽距離及所聆聽的音量大小
但 A14-M 這種近場監聽應該不會離太遠才是

Hugo2 的輸出電壓遠大於 A14-M 一般聆聽所需
由於本例負載阻抗只有源阻抗的一半
粗算 Hugo2 輸出 3V、A14-M 只能拿到約一半,還是大於 100 dB @ 1m 時的靈敏度

降低 Level 一般有幾個選項
直入主動式或綜擴使用其音量控制
使用數位前級或 DAC 自帶的數位音量控制
或使用無源前級、衰減器

一般用前級控制信號大小多半都會 Pass 主動上的音量控制,因為錢都花了
但也很難說,有的時前面降一些後面降一些,兩邊都不要降太多組合起來也可能不錯
畢竟不產生失真、最大化 SNR/最小化 Noise floor 是 Gain stage 的核心

但 PPA–02B 的輸出阻抗太大,而 A14-M 的輸入阻抗不夠大
這有可能是怎麼調都感覺怪怪的原因,因為阻抗不匹配 cause function defect

如果主因是阻抗問題造成的,用 Hugo2 調整多半也不會得到太大改善
因為失真的點沒有改善,或許這組合就是有點無緣也說不定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68.140 (臺灣)
PTT 網址

martinlin7705/30 08:15推好文

martinlin7705/30 08:16chord家應該都鼓勵直接用DAC調整音量

MITSUNAGI05/30 08:21看來只能直接拔前級不要用紫燈了?其實一般我是用2go

MITSUNAGI05/30 08:21用dlna撥記憶卡的檔案居多,bubbleup的app其實是可以調

MITSUNAGI05/30 08:21整數位音量的,如果用這樣調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

djboy05/30 08:28

boris2005005/30 08:50如果是傳送電流訊號就會相反,改成輸出阻抗低,輸入高

boris2005005/30 08:51就是了,只是會這樣設計的系統通常會自己配成一套

apoloo05/30 08:51

一般會比較關心 Power amplifier 跟喇叭&Headphone amplifier 跟耳機間的阻抗匹配 但前級跟後級間的阻抗匹配也會產生問題 最直接的就是音量損失、與低頻損失(也有說法是高頻及諧波也會受影響) 主因在於輸出入阻抗跟標稱阻抗&特性阻抗一樣 單位雖然是用 Ω,但實際上並不是純電阻性 相關問題可以參考下面 PS Audio 保羅的說明 Mix And Match Impedance

https://www.psaudio.com/pauls-posts/mix-and-match-impedance/

How to avoid losing bas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HGS6W7ZiGY

理論上會希望輸出阻抗無限小、輸入阻抗無限大 一般會看到經驗法則是負載至少高於源阻抗10倍 阻抗匹配的問題可以透過在設備輸出或輸入端加上 Buffer amplifier 來解決 但另一個通常會有的狀況是一些發燒廠及發燒友不喜歡 Buffer amplifier :D 幾個月前剛好有看到個有料的 Audio engineer 發了個影片 主要是討論主機版直出,但也有提到關阻抗的內容 他同時也有提到,阻抗匹配的影響是主觀性的,也有人就是會喜歡不匹配產生變化 但現有點懶可能晚點再說了XD

odanaga05/30 13:24

yys31005/30 13:31不過也很奇怪 Paul自己也說不出為什麼加前級會改善XD

yys31005/30 13:32現在正常DAC輸出阻抗都夠低了 AMP輸入阻抗也夠高 照理說都

yys31005/30 13:32符合上面的那些倍數了

也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沒在看輸出入阻抗啊XD 但是原PO 這台就中標了 像有些發燒友愛管機,有一部分的原因也是管機的輸出阻抗高 高輸出阻抗帶來的變化對部分人來說是討喜的 這種主觀式的變化是看人的 也所以 Damping factor 的經驗法則是至少 10倍,還是有人覺得要 20倍 會出現不同的數字,而沒有一個標準

MITSUNAGI05/30 13:46我覺得很神奇是比起hugo2直接接,用hugo2調整音量,加

MITSUNAGI05/30 13:47上前級聲音是真的有改善,比較厚,就是音量沒辦法轉太

MITSUNAGI05/30 13:47大而已…但是感覺不太科學

我猜主因是整個系統的 SNR 改善了 數位音量也是與 SNR 相關 Potentiometer 都會有熱噪聲與通道平衡的問題,無段式更嚴重 無源變壓前級相對於電阻式也是有比較好的 SNR,而且還是級進式的 且單端轉平衡的環節明顯升級了 可能相對於頻率響應的變化,對於噪聲的變化更有感 相關主題可以找一下 Gain stage 的資料,這個也是沒什麼人在管的 但實際上是很多系統調校與設備匹配的關鍵問題

yys31005/30 14:58還是可能都沒說清楚是幾Hz時的輸出輸入阻抗? 之前在看模組

yys31005/30 14:59時有看到icepower 125asx2的輸入阻抗在DC時270k 低頻時27k

yys31005/30 15:00高頻時掉到不到6k DAC的輸出阻抗也是隨頻率在變嗎?

yys31005/30 15:13https://youtu.be/Ae9UBIHViFE 這篇

Buffer 提供高輸入、低輸出阻抗,是用來解決阻抗問題的存在 一般用管機多半是想要真空管特有的溫暖著色(失真) 但單獨看 Preamp,會跟訊源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類比訊源的 Level 很低,所以需要多級放大像 Mic 放大器、唱放、前級 Gain 越大會產生越多的失真與噪聲,所以品質好=價格三級跳 但數位訊源的 Level 一般比較高,像標準的 CD play line out 是 2 Vrms 專業用的 DAC 可能有 10 Vrms 以上以因應長距離傳輸及抗干擾 但加一台 Preamp 目的可能是為了添加音色變化、切換訊源 為了放大過低的信號、為了衰減過熱的信號、或為了方便調整訊號大小(音量 目的不同、需求與適合的設備也不同,不適合把歸類為 Preamp 的產品概括 因為 Preamp 只是放在 Amplifier(後級)前面的東西

※ 編輯: Oswyn (220.136.218.145 臺灣), 05/30/2022 15: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