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acOS TV.app 救星:Hang Loose Convolver
連續分享了很多如何運用虛擬介面來啟動 macOS CoreAudio 的 DD+ Atmos
解碼、DRC 及播放。
可是對於無法調整音訊延遲的 TV app 來說,DRC 加上電子分頻,會造成嚴重的
影音不同步。
現在市場上終於有一個即時的卷積引擎(Convolution Engine)可以在 macOS
上運作,除了跑頻響修正濾波器之外,還能做低頻管理!
這軟體叫做 Hang Loose Convolver
產品網址:https://accuratesound.ca/products.html
這個軟體基本上是一個 AU / VST3 的外掛,安裝使用非常簡單,執行也不會佔用
CPU 資源。
安裝好之後,點兩下啟動桌面程式,手冊會指引您將 AU / VST3 外掛掃一遍,
這個桌面程式就能呼叫 HL Convolver。
接下來設定音訊路徑:
https://imgur.com/ET99k7l.jpg

我的音訊路徑輸入端是 BlackHole。BlackHole 可以觸發 DD+ Atmos 解碼,然後
解出 7.1.4 沈浸音樂給 HL Convolver 做 DRC;輸出則是直接選 Merging Virtual
Audio Device (VAD),作 12 聲道的輸出:
https://imgur.com/M61yL1Z.jpg

由於 Atmos 是清一色 48KHz,所以這個引擎就設定為 48KHz,當然若是要聽其他
sample rate 的內容,像是 Auro-3D,就可改為 96KHz。
Audio Buffer Size 就看自己的系統能耐到哪裡... 我的環境最低只允許到 128 個
sample(2.7ms),若加上 Merging Ravenna 的延遲 64 個 sample(1.3ms),整體
延遲只有 4ms。
IR 濾波器可以從免費的 REW 產生,也能從其他收費的應用軟體例如 Audiolense XO
產生,但在濾波器設計時,一定要「全部」是 minimum phase,這樣才不會造成另一
個內部演算延遲(蓋:多數的 IR 濾波器是混合式的,例如 EQ 部分是 minimum
phase 但分頻部分卻是 linear phase,故在設計濾波器的時候,請留意這個眉角)。
HL Convolver 是需要一個附帶 .cfg 的濾波器:
https://imgur.com/ccWzJOM.jpg

這個濾波器自 HL 主控視窗匯入即可,正常的話會顯示濾波器的取樣率和 taps 數:
https://imgur.com/C4l9g0k.jpg

我個人喜歡 65K taps 濾波器,能調出相當平順的低頻頻響;這個 taps 數大概是
StormAudio 或 Trinnov 的五倍精確度,而且可用 Apple Silicon CPU 64-bit 雙
精度浮點數去算得更滑順。
這些設定完成之後,就能將 macOS 的 TV app 打開看 Atmos 電影了!截圖是示範
用 Safari 觀賞柏林演奏廳 4K + Atmos 串流,基本上延遲已經能在我個人能接受
的範圍了:
https://imgur.com/B86OeYm.jpg

在截圖右邊可以看到 HL Convolver 的 meters 正努力的運算空間校正和電子分音。
若版友有多聲道 DAC 能接,或是運用 aggregate 技巧將數台 2ch DAC 整合成一個
多聲道輸出,都能用這個方式來看對嘴對的算準的串流 <3
--
推accurate sound
真心強大,推一個!
17
[心得] 我的沈浸音樂 Atmos 7.1.4 數位端介紹(這是延續今年年初的文章 #1X-EbR7R 以及 #1YEgpe2E) 經過幾番波折,總算將 Merging+Hapi Mk II 收入後宮,並正式成為 Anubis 的 slave(疑?) 由於已經有一台內建 4 個平衡類比輸出端子的 Merging+Anubis Premium(XLR x2 +12
Re: [問題] 聲霸Atmos很實用嗎?敝人和 Audiophilestyle dot com 站長 Mr. Chris Connaker 在過去兩個月不斷在 尋找不藉由 HDMI 就能達到 ATMOS 回放的方式,在西部大荒野探索一切可能,是非 常有趣的事情,相關文章都在 Audiophilestyle 首頁供參。 目前 Mr. Connaker 正在解決各聲道的後級,有興趣可以去追一下系列文 XD 這邊就過去的經驗來嘗試解釋本文及留言的一些問題,若有刪到不是不重要而是8
[心得] 用手上的2ch DAC併為多聲道DAC放ATMOS***這是 Mac-only 的方案*** 延伸之前的 ATMOS 討論,一定有朋友問,如果我沒有多聲道 DAC,那不就無法 玩 ATMOS? 其實蘋果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就把這個梗埋好了(自從我認識 Mac OS X 開始就有了 好像),只是這個東西深藏在工具檔案夾裡,感覺不是很重要。8
[心得] Audiolense XO + M30 測麥做 IR 修正Roon 開宗明義說了: "No system is perfect. No room is perfect. No content is perfect." 拜數位音訊處理高度成熟,市面上越來越多套裝產品可以選擇,從最入門的 miniDSP 到百萬元等級的 Trinnov 日益蓬勃。 不過這些套裝系統總是有些限制,例如:5
[心得] ATMOS-TrueHD 升頻多聲道 DSD256自從取得 Merging+Anubis 之後,就不斷的探索可玩性,除了回放 NativeDSD.com 的多聲道 DSD/DXD 之外,還能運用 BlackHole + HQPlayer 的技巧,來升頻播放 Apple Music 的 ATMOS 音樂。 蘋果電腦自 2018 年開始支援 Dolby Digital Plus JOC 之後,就能在指定的機器 播放 ATMOS 電影內容(若我沒記錯的話,是當年度以後生產的 Mac 筆電率先支援5
Re: [問題] 聲霸Atmos很實用嗎?獲得創作者真正想帶給聽眾的內容(樂器和人聲的安排),以及不同聲道下都能有 近似的聽感。 : 在用戶的家庭劇院組合是 2.1.2、5.1.2 or 7.1.2 時 : 製作方預先壓好的完整 2.1.2、5.1.2、7.1.2 (有包含 Object 變化的內容) : 會比現場渲染的 Dolby Atmos 差或好或是其實完全相同嗎?5
Re: [心得] 只做一半的apple空間音訊atmos若以時序來說,Tidal 比蘋果還早支援 ATMOS 音樂,而且推出當時只能從 Apple TV 的 Tidal app 回放;另以蘋果「埋梗」的時間來說,早在 2019 年 CoreAudio 即正 式支援 DD+ ATMOS,Apple Music 提供 ATMOS 則是 2021 年 10 月才開始。 個人認為蘋果電腦花了兩年的時間去鋪路並非是「順勢而為」,而是她想在音樂製作 市場搶得一席之地。若您有接觸 DAW 相關軟體的話,您一定會很有感觸,只有5
[心得] 柏林愛樂採用杜比 Atmos 重現主場音樂廳柏林愛樂音樂廳應該算是近代的經典建築,她們也很時髦的運用 Dolby Atmos 技術,將相關現場演奏會製作成串流,提供給無法親臨的愛樂人享受現場聽感。 (若 live 沒有標註 Atmos 那麼就只有 2ch)4
[討論] 串流影音atmos 的誠實性我昨天才發現,現在串流影音都會標Atmos圖示,但實際上給的都是5.1的dd+,如果設定 直通擴大機的話,擴大機也會很誠實的給5.1。 我想問的是,這樣標的意義何在? 明明給的是5聲道的dd +,實際上反而要靠用戶的播放機轉成Atmos ,不像藍光機播BD直 接給的就是Atmos ,這樣沒有標示不實的嫌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