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問題] 球速與轉速造成的物理與感受性問題?

看板Baseball標題[問題] 球速與轉速造成的物理與感受性問題?作者
kenkenken31
(葫蘆裏頭裝瓠瓜)
時間推噓29 推:29 噓:0 →:34

當初因為JOSH幾年前做過陳偉殷相關的轉速影片,那時就有這樣的想法,
https://reurl.cc/z8DxN0
https://reurl.cc/MvjqXK

剛好前田健太的文提到陳偉殷的球難打又再次讓我的疑問浮出來了~

以前沒有球轉速的數據時,我們都會把陳偉殷的速球之所以難打是因為高轉速,

造成"尾速下降少"比預期快"等感受差異性,雖然由客觀數據來看並非如此

(陳的轉速只能算平均),但看影片仍然會覺得全盛期陳偉殷的速球尾勁真的特別好!

所以不禁讓文組的我也開始思考這樣的物理問題,就是轉速與球速對球位移的影響

或許兩者並不是相輔相成的? 不是客觀高速+客觀高轉就能造就最難打的球~

而是球的高低轉的好壞跟本身的球速是相對比較而來的?

(客觀數據的高轉在一顆相對太快的球上,算是不好的低轉,無法造成好的位移
而在一顆比較慢的球上,客觀數據的普通轉速卻是能造成優秀位移的相對高轉)
-----------------------------------------------------------------------

(舉例)
一顆"110MPH 3000轉"的球,會不會它的後續位移(movement)反而差,

因為對110MPH的球來說,3000轉可能是相對低轉,無法讓初速110MPH的球後續跑出足夠的位移?

而一顆"88MPH 3000轉"的球,反而因為3000轉對88MPH的球來說是相對"高轉",

而讓這個球的尾勁在進壘時給打者更強烈的感受?

------------------------------------------------------------------------
美國的轉數單位都是每分鐘轉速(RPM)我覺得太失真了,

反而日本拍過的"到本壘藤川轉41次.松坂33次那個影片"

我覺得比較容易去腦內模擬這個物理問題,

以18.44公尺的距離來說,各種球速到本壘的時間以網路上查的大概是

160km/hr=0.383sec
150km/hr=0.409sec
140km/hr=0.438sec
130km/hr=0.472sec
120km/hr=0.511sec
110km/hr=0.558sec
100km/hr=0.613sec

一分鐘3000轉的160速球到本壘轉了19.15圈,
150速球到本壘轉了20.45圈
140速球到本壘轉了21.9圈

那同樣的3000轉,對這不同的球速都算是高轉嗎?還是越快速越相對低轉?越慢速越相對高轉?

極端假設來說,如果有人可以球速2XX以上,而他的轉速有4000RPM,但到本壘實際才轉了8圈,

那這個轉速可能根本無法在18.44公尺內產生多厲害的位移吧?這樣算不算超低轉速球?

像V中偶而投出100MPH被幹砲,球速提升但轉速沒生,在打者眼裡會不會尾勁反而弱了點?

而陳偉殷客觀數據來看球速普通轉速也普通,但它的轉速配他的球速產生球位移就是好?

文組想討論物理沒引用數據只憑感覺,真的欠鞭,各位討論看看吧?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81.165 (臺灣)
PTT 網址

hybridpi05/07 11:44球的旋轉角度也有很大的關係 不是單純看spm

我知道沒這麼單純,我是先撇除出手角度.入壘角度.旋轉角度其他影響打者判斷的東西, 想問問就物理上我的理解有沒有錯? 因為我不懂物理就完全的紙上談兵

funnycar05/07 11:45不錯

yasan102905/07 11:45還沒看懂不過先幫你推

Tabrisyang05/07 11:48很酷的想法 先推

qaz59605/07 11:48初速跟末速也許可以帶進來討論

pc8017605/07 11:48覺得姿勢也有關,揮臂小+持球隱蔽,只要改一點節奏就會

pc8017605/07 11:48就會讓打者在判斷來球有些誤差

shifa05/07 11:50如果這個論點就是低速才可以發揮高轉的功用啊

shifa05/07 11:50高速你不管多少轉其實差異都不大,因為飛行時間太短

照我的說法確實是如此,飛行時間越短球越快必須有更暴力的轉速帶動位移,不然差異不大

navy110954705/07 11:50的確很有可能是這樣的

alrin89120205/07 11:51主要是姿勢吧

BuBuLoop05/07 11:52包爾單位啊

※ 編輯: kenkenken31 (49.159.181.165 臺灣), 05/07/2020 11:55:25

baseballbin05/07 12:03@Josh請解說

max260405/07 12:04這感覺要去計算球轉一圈可以造成多少的位移吧

goldseed05/07 12:09很有趣

pujos05/07 12:20不考慮旋轉軸,剛好相反

tommy12331005/07 12:21個人覺得轉數快的球才能破風 所以尾速才會快(也可以

tommy12331005/07 12:21理解成尾速沒嚴重衰退)

pujos05/07 12:21轉速越高,位移只會更小

chargebro05/07 12:22看不太懂,轉速不是跟球質比較有關嗎?轉速越高角動量

chargebro05/07 12:22大反而位移小吧?蝴蝶球轉速低才有更大的位移不是嗎?

tommy12331005/07 12:25轉速越快 球的垂直位移量越小 路徑越直 看起來越快

HansLee05/07 12:29支持新觀點繼續深入研究

m122e05/07 12:30看野球太保學物理.轉速越高 根據白努力定律 球的垂直落差就

m122e05/07 12:31一定會越小.

sunnyyoung05/07 12:35不是只有球速和轉速,球是立體的,還有轉的角度要考慮

sunnyyoung05/07 12:35

Stras3705/07 12:42可以從所謂的「感受」到底怎麼具體化分析

Stras3705/07 12:42如果說是垂直位移的話,其實球速慢還是會位移比較大

Stras3705/07 12:43畢竟重力還是大於轉速造成的上升力

steventsaijj05/07 12:45老王轉速慢啊

Alvarez05/07 12:46轉速越高 球到本壘板的衰退越少 對打者的視覺感受 上升位

Alvarez05/07 12:47移是越多的 但從Driveline這影片 可以清楚看出相同轉速

Alvarez05/07 12:47不同轉軸 球跑的路徑就不同 紅~綠 所以轉軸角度才是球會

Alvarez05/07 12:47會跑 難不難打的關鍵 https://reurl.cc/O1rx8y

phix05/07 13:01還要看打在球上半 還是球下半

hyd78905/07 13:21理工組先推

adagiox05/07 13:24轉速正比偏向力 但是速度是加速度對時間的積分

star0705/07 13:43看馬格努絲力吧

gamer05/07 13:56空氣阻力=1/2球速平方*迎風面積*阻力係數

gamer05/07 13:57先不考慮縫線的影響,阻力係數於轉速是負相關(非線性)

gamer05/07 14:00基本上球一出手就受重力往下位移,所以阻力越大,向下位移

gamer05/07 14:00越大。同理,球速越慢,向下位移也越大(重力做用時間長)

gamer05/07 14:00

gamer05/07 14:03所以慢速變化球基本上球都是不太轉,這樣阻力大,速度慢,

gamer05/07 14:03落差才會大。而速球則不同,為了球速更快,要求轉速要更快

gamer05/07 14:03,阻力才會小。

kenkenken3105/07 14:05我中文用詞有些用錯了,我的位移不是只水平位移,而

kenkenken3105/07 14:05是高旋轉帶來的破風減少速度耗損的"那個移動量"

kplpop05/07 14:05轉速影響比較多的是球的位移 再來是末速吧 只是多少轉以上

kplpop05/07 14:05可以提升多少末速好像還沒有公式 實際到本壘板的時間要找

kplpop05/07 14:05出該球的平均球速 記得MLBtv 會顯示 有些100哩的球 到本壘

gamer05/07 14:05至於橫向的位移就很複雜了,因為縫線的影響很大,而不僅僅

gamer05/07 14:05是因為旋轉軸偏移造成的角動量影響而已。

kplpop05/07 14:05板有時剩不到90哩 有些會超過 還有投手的放球點到本壘板

kplpop05/07 14:05的距離 每個人也不一樣 一定會小於18.44 光這些就可以影響

kplpop05/07 14:05到本壘的時間了

gjo3gjo3gjo305/07 14:06這想法很有趣欸 從來沒想過

chuegou05/07 17:24低球速高轉速 阿不就變化球嗎...

Aero05/07 18:42原po 在STATCAST系統偵測下 藤川球兒和吳昇桓的直球轉速都略

Aero05/07 18:43低於大聯盟平均 但他們的垂直位移都滿出色的

kenkenken3105/07 19:37謝樓上,所以他們靠的是球的垂直位移極小,而不是所

kenkenken3105/07 19:37謂的高尾速,可以這樣做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