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陳子軒:台灣職業運動與與城市的距離

看板Baseball標題[討論]陳子軒:台灣職業運動與與城市的距離作者
b1essing
(超級胖)
時間推噓 X 推:10 噓:12 →:21

陳子軒/房子不等於家──台灣職業運動與城市的距離

場景1: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世界大賽第三戰
地點:費城市民銀行球場
事件:費城費城人隊在暌違13年後,再次打進世界大賽,邀請來這座城市四大職業運動的傳奇球星──有自家隊史上最佳三壘手史密特(Mike Schmidt)、NBA「J博士」厄文(
Julius “Dr. J” Erving)、NHL費城飛人隊名人堂門將帕朗特(Bernie Parent)以及
NFL費城老鷹隊超級盃冠軍的防守悍將葛拉漢(Brandon Graham)──共同進行開球儀式
,也為費城人隊進行冠軍加持。

場景2:T1聯盟開幕週
地點:新莊體育館
事件:中信兄弟啦啦隊Passion Sisters,同日趕場T1新北中信特攻開幕戰與中職中信兄弟季後賽,並邀退休球星「恰恰」彭政閔擔任開球貴賓。

場景3:強強聯手「王者球員卡」
地點:全台全家便利商店
事件:中職季冠軍樂天桃猿與T1元年冠軍高雄全家海神,攜手推出聯名商品。

47支運動聯盟球隊、31支冠城巿名,台灣職業運動的屬地夢落實了嗎?
台灣職業運動在經歷多年的摸索之後,屬地主義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經營的模式也都大都依此模式。在2019年《報導者》中職30的系列專題中,本人曾撰文討論〈職棒30載,未竟的屬地夢〉;3年過後,如今,職棒六隊除了味全之外,都已有鮮明的主場旗幟;職籃加入戰局,半職業的企排、企甲足球、木蘭女足、企業女壘都可見城市之名出現在球隊名稱上,但這屬地夢是否已然成真?

從下表可見,台灣主要運動聯盟的47隊中,已有31隊冠上城市的名稱,看似已有很好的成效,但是若更仔細看看目前為止的操作,或許這些球隊都有了城市的「姓氏」,棒球、籃球隊也多有自己租來的「房子」了,但是否真的都已經有「家」了呢?
運動與都市開發這門好生意怎麼經營?
美國靈魂歌手路德.范德魯斯(Luther Vandross)在他著名的歌曲〈房子不等於家〉(A House Is Not a Home)中是這樣唱的:

A room is a still a room 房間就只是房間
Even when there's nothing there but gloom 儘管裡面是一片昏暗
But a room is not a house 但房間不等於房子
And a house is not a home就像房子不可能是個家
When the two of us are far apart 當你我距離遙遠
And one of us has a broken heart 我倆之一有顆破碎的心
簡言之,房子是物理性的空間,家則是情感之所繫。當台灣的(半)職業運動與都市的連結在這幾年間看似快速鏈接起來的時候,房子與家之間的落差卻並未同步疊合。

在資本主義的消費與都市景觀(urban spectacle)化之下,世界各國的城市治理已經進入文化地理學家哈維(David Harvey)所稱的「都市創業主義」(urban
entrepreneurialism)的機制之下──各個都市都被置於單一競爭平台上,必須與國內、
區域內甚至全球的都市爭搶有限的資源;以全球的職業運動來說,將運動與都市開發或是都市更新劃上等號,是筆穩賺不賠的生意。至於球隊前方的都市名,究竟是自然而然的事件發生地點?還是人為的「冠名」?若沿用前述的「姓氏」比喻,這都市的名稱,是原生血緣的家族姓氏,抑或是嫁人(入贅)後的夫(妻)家姓氏呢(請姑且原諒我如此性別意識不正確的比喻)?

之所以如此提問,是因為台灣運動近年來的屬地主義風潮,並非如歐美從市民社會經過上百年所累積下來的──巴塞隆納是球隊也是都市的名字;紅長襪隊(Red Stockings)在
1869年成為世界上首支職棒隊伍時,其誕生地辛辛那提自然而然地成為他的姓氏。運動與認同是水到渠成的關係,上至國族、中至都市、下至社區、班際競賽,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正成為美國華裔地理學者段義孚所稱「戀地情結」(topophilia)一種體現的形式。

既然運動產業屬地風正夯,但又為什麼不是所有球隊都帶著都市名稱呢?以發展最久的中華職棒來說,雖然各隊都有固定的主要主場,味全龍遊走於天母與新竹之間,新軍台鋼雄鷹也選擇在高雄澄清湖球場落腳,但僅有樂天桃猿將地名鑲嵌其中;至於職籃兩個聯盟12支球隊中,除了都有固定主場之外,也僅各有一支球隊不以城市為名。足球的企甲與木蘭聯賽都落實了主場比賽,企排與企壘則是巡迴全台各地進行比賽。職棒、職籃、足球以明確主場館進行比賽者,帶著城市名稱十分合理,但企排、企壘等運動以巡迴各地方球場集中比賽的方式進行比賽,與所謂的在地連結真的就少多了。既然如此,為何還帶著城市的名稱呢?

中信兄弟身在台中洲際、心向台北巨蛋,屬地還屬企業?


所以我們也許需要釐清,都市與運動的婚姻關係中,究竟誰比較需要誰?在都市創業主義之下,各地政府是否只是成了以運動發展為名的提款機?如果是原生家人,姓氏是自然繼承下來的,唯有不對等的婚姻關係下,那樣的「孩子跟誰姓」才需要討價還價,不是嗎?

富邦勇士在2019年時獲得台北市府的冠名贊助,以掛上台北之名,作為市民也必須提問,如果屬地如此自然,何以需要冠名贊助?連有賺錢的職籃,都還需要由公部門花錢冠上原本就是這座驕傲城市的名號?歐美球隊與都市在現代化下的進程中看似如此自然的結合,在台灣卻顯得如此人工與不情願,這些隊伍前面的都市名稱中,有的是贊助、有的是透過標案、有的則是以補助的形式進行,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還是因為市民社會所能供養給運動的養分尚且不足,因此公部門只能暫且身先士卒一番,而不同形式的挹注,也各有其不同的著眼點以及現實考量。

這麼說來,運動屬地主義在台灣,一點都不天然,也有我們的玩法。話雖如此,少數球隊前面帶有都市名稱,並非都有從縣市政府拿到贊助(如臺南台鋼獵鷹、高雄陽信等)。

當然,這樣的結合關係未必是穩固的, 2011年,當時的LaNew熊從高雄澄清湖搬到了桃園青埔而更名Lamigo桃猿,也是當時桃園縣政府提供一年30萬的優渥租約所吸引,如今雙方互利共生。百年根基如美國職棒在球隊命名時以州或城市,亦不乏政治與市場的考量,這些因素也驅動著球隊在城市間的遷移,例如未來幾年內,運動家隊就極可能從奧克蘭這座藍領城市遷往華麗的拉斯維加斯。中信兄弟雖然以台中洲際球場為主場,也將連續兩年在台中舉辦冠軍遊行,但業界也都清楚,他們真正想望的是大台北都會區,尤其是落成後的大巨蛋。

所以,台灣的職業運動依舊是企業主的球隊,從來就不是都市的,更不是球迷的;所以在序言中,場景2與場景3的棒籃結盟,我們看到的並不是以都市為本,否則恰恰應該幫太陽或夢想家讚聲才是,不是嗎?桃猿也可就近跟領航猿或雲豹聯手航空城的驕傲啊?
如此具有台灣特色的屬地主義,最樂觀的情況下,多少還是帶著希望由上而下的推力,或許可以慢慢培養透過運動建立都市認同的投射,進而深化台灣運動底蘊。不過,我們也必須考量到最悲觀的狀況,也就是各地方政府在砸錢投入後,或為了知名度提升、形象優化或也真正為了給予台灣運動員更好的舞台等等良善的目標,但是目前以企業為主體的操作方式中,卻又硬生生地把原本稍微建立起來的屬地關係中拉扯開來,至於球隊前方的都市名稱反倒成為需要花錢買來的「冠名」,則更是喧賓奪主的逆行。

我期待的是,當台灣各項運動漸漸成長、「共好」之時,仍能以都市為本,當然,我也知道出錢的老闆們多少以自家利益為考量,但能否稍為放下那麼一點本位,別把好不容易慢慢建立起來的一點屬地文化又急著把它撕扯開來?T1的台鋼獵鷹在去年(2021)年底與中職的統一獅結盟,以府城為念,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明年台鋼雄鷹在高雄啟動後,這樣的關係是否又會被拉扯開,就有待觀察了。期待如同場景1所體現的費城驕傲一樣,台灣所有的城市,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運動歷史與驕傲。

原文 https://reurl.cc/QWLGqo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6.248.230 (臺灣)
PTT 網址

kira92511/12 15:37廢文 中信集團在洲際開發案一堆

kira92511/12 15:39指桑罵槐寫一堆 職籃跟職棒不同成因也在大鍋炒

snoopy556611/12 15:45先學會走再講飛吧

snoopy556611/12 15:45十二隊有幾隊能活過三年再說

mavescott11/12 15:45台灣市場跟美國可以這樣比嗎@@

snoopy556611/12 15:46台灣的大小,比美國一個州還要小耶

sswwer11/12 16:02ame-cheerleading-gender

crazy022811/12 16:02長篇廢文

sswwer11/12 16:03重貼連結 https://reurl.cc/aanAxX

sswwer11/12 16:05作者的另一篇 陳子軒/男生打球,女生加油?中職「啦啦隊

sswwer11/12 16:05之必要」的運動性別分工意涵

niceright11/12 16:05這篇真的廢還不知所云

sswwer11/12 16:05總之欠噓

lemon097011/12 16:07他在寫三小文章

JimK051111/12 16:09台灣屬地本來就是硬分的 中職除了統一哪隊跟屬地有多深

JimK051111/12 16:09的連結

jack232411/12 16:13寫的很好啊,只是難做到啦,畢竟企業母公司還是在北部多

ongioku11/12 16:19喊廢文的是真的有看完嗎

kira92511/12 16:31不如說他的屬地主義根本沒人這樣玩

kira92511/12 16:31還要配合其他運動 美國球隊換老闆甚至搬家的怎麼算

kira92511/12 16:32現在運動家要搬家了 他的說法就會變成運動家怎麼不讓市

kira92511/12 16:32政府繼續支援無力

kira92511/12 16:33說穿了 是覺得其他運動這麼軟爛嗎?

faache1711/12 16:34寫的還可以吧,台灣的屬地主義真的只有殼啊

faache1711/12 16:35球隊的組成也真的是企業由上而下組成的沒錯

CrossroadMEI11/12 16:48那三木谷同時有勝利船跟金鷲 難道就老死不相往來

CrossroadMEI11/12 16:48不然就破壞屬地主義嗎?

snoopy556611/12 16:51哪一個國家的屬地主義還要管到同一個老闆其他公司

snoopy556611/12 16:51就是看完了才覺得是白癡廢文

niceright11/12 17:00而且中信特攻是一支新球隊 善用自己企業裡的其他運動大

niceright11/12 17:00咖球星來拉抬聲勢很合理吧

niceright11/12 17:01不然還要特地去問富邦悍將的球員嗎? 然後富邦願意?

Ginpunch11/12 17:09看統一獅就好了 幾乎都在經營台南 但台南的票房買帳嗎

Ginpunch11/12 17:09桃園也是強在主場經營和啦啦隊 不是簡單因為屬地

Ginpunch11/12 17:09屬地在台灣的市場價值很低落啦

yoyo83091711/12 18:39講人話很難

misq201111/12 20:13.....

ssh71311/12 20:58其實台灣老闆也想屬地阿 只是都想是台北XX隊 但是台北沒那

ssh71311/12 20:59麼多場館阿

loveleexx11/12 21:57學者的文章

sluggers11/12 23:45樂天如果主場經營真的很強還需要一直送票喔??

chuegou11/13 01:00聽君一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