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持續買進》用數據分析最佳的投資策略
網誌好讀版:https://reurl.cc/L4ZQOe
--------------------------------------------------------------------
這是個人覺得重要的重點節錄,多麼希望十年前剛出社會的時候就能看到這本書
作者:尼克.馬朱利 / 譯者:李芳齡
1. 窮人的重點應該放在存錢,富人的重點才是放在投資:
「儲蓄的期望值」 = 未來這一年可以存多少錢
「投資成長的期望值」 = 未來這一年投資可以獲利多少錢
當” 儲蓄的期望值”大於” 投資成長的期望值”,我們應該更努力地存錢。本金不夠大
,投資獲利自然高不了,累積本金才是重點。
當本金很少的時候,與其糾結要投資什麼,還不如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收入。
2. 關於儲蓄的最佳建議是,把你能存的錢存下來:
所得越高的人儲蓄率越高,貧窮的人再怎麼節省也有極限。與其樽節開支不如思考如何增加所得。
退休需要存的錢可能比想像中的要少,美國超過一半的退休人士即使每月提領生活費,金融資產因為投資仍然持續增加。
3. 如何沒有罪惡感的花錢「兩倍法則」:
當要支出一筆大額消費時,投資或捐贈一筆同樣的金額。
合理花費是將滿足感最大化,花錢買體驗、買時間或個人認為值得的事物。
若獲得一筆額外的獎金或加薪,至少將50%存起來。
4. 購屋的適當時機:
你計畫待在這個地點至少十年。
你有穩定的收入和私人生活。
你買得起,擁有房價的20%作為頭期款,每月還款金額小於收入的40%。
5. 該如何存一筆錢:
如果預期存兩年以內,那麼存放現金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預期要存兩年以上,那應該考慮投資債券。
如果需要存五年以上,那應該再加入股票在組合當中。
6. 何時可以退休「4%法則」:
退休後每年提領的金額不超過總資產的4%,也就是退休時的總資產應該有年支出的25倍。家庭年支出有可能會隨著年紀逐漸減少。
另一個更嚴苛的算法是每年的投資所得大於支出。
規劃好退休的生活方式,否則退休會失去與人的連結與互動,造成存在危機。
7. 以財務資本取代你的人力資本:
隨著時間的過去,個人能付出的人力資本逐漸減少,必須以投資取得的財務資本來彌補。
8. 你應該投資什麼:
「股票」:投資指數型基金或ETF勝過於個股。股票是獲利的主力但必須承受可能崩跌
30~40%的高波動性。
「債券」:目的是為了減少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同時也具備高流通性,投資美國國庫券以減少風險。
9. 盡早投資,早買比晚買好:
市場在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走揚,我們無法預測谷底何時會到來,逢低買進是不切實際的。現在投資全部的錢比分批投入好,現金放越久投資報酬率往往越差。雖然風險也會因此上升,但可以透過較平衡的投資組合來改善。
10. 危機時期應該持續買進:
當股市崩盤超過30%時,這時所投入的資金可以獲得更好的報酬率。但這限於投資整體市場,若只投資個別的國家或公司,那可就不一定了。
11. 買進要快,賣出則慢:
由於市場長期而言會持續上揚,賣出投資部位應該分批、漸進的賣,減少損失。若是出售資產能夠改善生活、增加幸福,那麼應該毫不猶豫地賣出,畢竟如果無法享受投資的成果的話,又為什麼要投資呢?
投資組合的再平衡雖然會減少獲利,但同時也減少了風險。
12. 你永遠也不會覺得自己富有:
有沒有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永遠可以在周遭找到比自己更有錢的人。若淨財富大於93000美元(約290萬台幣),就已經在世界排名前10%了。
錢永遠買不到的是時間,我們應該優先優化我們的時間,而不是金錢。隨著年紀增加,對於生活的期望值會降低,幸福感反而會上升。
--
這本是23年我讀投資相關書籍心中第一
這本書剛出的時候,有幸去某咖啡廳消費剛好能免費看
第一點也太怪了,投資獲利要大於儲蓄,等於投資要翻
倍才進行投資。應該是說投資後的總資產(本金+獲利
)大於儲蓄吧
他是指一年內投資預計的獲利 跟 一年內工作可存的錢 做
比較吧
對於賣出那段15%看不懂
我搜尋整頁都沒有15%這數字啊
購屋那點不適合現在台灣
15%是在說出場,通常15%以內都是正常年度波動(例如去年8月
至11月,但已嚇死一堆人),不用出場。而如果跌15%還在震盪
沒收穩,可能會有波動要注意,有這章節
只是這心得沒寫出來而已,是書內內容
感謝跌15%
是指全數出清換債券嗎?
15%那段我也看了兩遍,但我認為這是作者用回溯的算法
事實上我們不可能預測一整年到最後到底會跌多少
就算上半年跌了15%,下半年仍有可能回升或是跌更慘
如果跌到30%那更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更是要繼續投入
所以在無法預測未來的前提下,我們只能持續買入
沒有跌15%就撤出這種事,這是我理解到的
爆
Re: [請益] 2千萬流動資產沒房沒車能靠投資過一生嗎我以前也是累積超過2千萬的數字,就辭掉穩定的工作,開始當專職投資人 過去有分享過類似心得,如果你是神人等級就不適用,但一般散戶可以參考看看 假設你原本年薪100萬,然後資產已累積到2000萬,你想說股市長期平均年化報酬至少7% ,換算年薪140萬,已經超過上班的薪水,想專職投資,那麼辭職前要考慮什麼風險? .37
Re: [問題] 為啥不推存股?我個人就是從存股 (2018股市八千多點開始到2020年底) 轉到指數投資的案例 一開始買一些大家熟知的定存股,股息在5%以上就買入 每年發股息時,的確感到開心與安心,而且隨著本金投入整體股息一直成長 但是遇到一些問題: 1. 心臟不夠大無法大量押注個股,以至於錯過了某些的確表現很好的個股15
[心得] 要存多少錢才能退休呢?好讀圖文版: 在“不被工作綁住的理財計劃”這本書當中,有提到以下重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依最著名 的安全提領率(SWR)案例研究,就是1998年發表的三一研究(Trinity study),該研究設定 退休年期是15~30年,投資組合至少含有50%股票和股票基金。該研究作者總結,剛開始退 休時提領總投資組合的3%~4%,然後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通貨膨脹率,每年向上調8
[心得] 投資理財一個階段轉折我只是普通鄉民,投資路上也是失誤重重,論投報率也肯定比不上諸多高人前輩,但也有點小小心得分享一下。 大家都很認真理財,可難免會遺憾資產增長的速度不夠快,甚至不增反減。難免心浮氣躁。 其實大家都知道金錢的時間價值。隨著你持續儲蓄投入,加上原本的投資獲利,你的資產會成指數型增長。只是在本金還小時,這個增長很緩慢,不容易看出來。 尤其在年輕階段,收入較少,欲求又多。即使有結餘,難免在支出還是儲蓄投資掙扎,總難兩全。 但這階段只要忍耐,終究會慢慢過去。你想要的事物,總會慢慢滿足。你的收入有機會逐漸增加。你的儲蓄/投資也逐漸增加,當然你的投資報酬也會逐漸增加。6
Re: [請益] 剛出社會 思考買第一間房還是投資理財認真回 別買房先理財 如果你已經有穩定獲利的投資手法請持續投資並且紀律性的放大本金 年輕的時候應該要努力買進資產而不是負債 如果要獲得財富自由就必須選一條比較少人的路走 這是過來人的體會5
[心得] 持續買進【書名】:持續買進 【作者】:尼克.馬朱利 【譯者】:李芳齡 【出版】:商業周刊 Podcast:2
[心得] 如何透過心理特性增加儲蓄率好讀圖文版: FB: 在“ 金錢心理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學會聰明花費”這本書當中,作者提到探討我 們經常觀察同儕和和鄰居怎麼作,看他們的房子、車子、度假,藉此來判斷適當的消費水 準,這些都是我們看得到的東西(或許也是他們特意要SHOW給其他人看的東西)。反觀,他2
Re: [請益] 「持續買進」書本中的一個疑問先說我沒看過這本書,只是來名詞解釋一下 理論上,你投資部位的獲利,是來自於你承擔的風險。 因此獲利多寡可以很簡化的 = 投資金額 x 風險大小 x 時間 現在買 = lump sum 單筆投入 = all in 就是一種最大化投資金額和時間的方式,也是理論上報酬最高。1
[分享] 儲蓄的重要性 by 怪老子好讀圖文版: FB: 本文理財觀念出自「怪老子的簡單理財課:不必死命存,一樣變有錢」 投資是「錢滾錢、利滾利」,一般來說,年輕人因為薪資收入有限,能夠投資的金額相對 較小,即便是拿出15萬元投資翻1倍,也只能累積30萬元;但是當你累積到500萬時,翻1- 【讀書筆記】《無限投資學》:活用資產的複利,獲得無限的現金流 ꀊ 網誌好讀版: ꀊ 今天想要來分享一本托比.馬帝斯(Toby Mathis)所寫的《無限投資學》(Infinity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