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Vivy值得看嗎

看板C_Chat標題Re: [討論] Vivy值得看嗎作者
zxcmoney
(修司)
時間推噓 推:0 噓:0 →:4

※ 引述《lturtsamuel (謹言慎行 拼relocate)》之銘言:
: ※ 引述《teddy12114 (lilinyiu)》之銘言:
: : 推 XXXX: 當情感番看根本沒那麼多問題。當硬科幻、沒被情緒打 06/22 21:45
: : → XXXX: 到才會計較那些外殼的東西。 06/22 21:45
: : 推 YYYY: 沒辦法,選了AI當主題,你就必須面對客群 06/22 21:48: : → YYYY: 外殼雖然是外殼,但是做不到位當然有人有意見 06/22 21:49
不,硬科幻的主要精神是科幻產物如何實現的幻想,
而軟科幻則是探討如果有某種科幻產物會發生什麼事,
實際上Vivy劇中完全沒說明那些科技的原理,
所以基本上就不能歸類在硬科幻作品,
就只是軟科幻作品,或著說以軟科幻背景去寫AI的故事。

: 我覺得最近蠻常看到這個論點,但個人是覺得有點怪的
: 很多人覺得vivy結局可惜的點並不是有沒有科幻上的新意
: 或者技術細節是否考究
: 這兩點固然很加分,作為情感番倒也不一定要花力氣著墨
: 但在我看來比較多人覺得不合理的就三點
: 1. 大反派動機缺乏鋪成
: 2. 前十集的劇情沒能善加運用
: 3. 回憶/成長/救世的關聯不明確,卻用演出強行帶過

重新研究了一下,
這三項實際可能的問題在於全在第一點。

也就是正史的問題沒講清楚,松本帶來訊息過少,
假設第一集用上帝視角,
知道亞卡布的AI意識一致通過毀滅人類,
而托瓦克也維持在激進組織,最終與AI決一死戰。

那麼對比最後托瓦克演變出穩健派,
AI意識中出現反對暴走的AI,
第二點與第三點的問題其實就解套了,
甚至極端點,最初的理由可以是AI覺得人類只會妨礙他們使命的達成,
演變成人類只會依靠AI,(因為這世界人類信任AI之類的理由)
來說明兩邊的歷史走向與引爆點其實完全不同。

當然這可能跟現代製作上太趕有關,
我們是事後收尾重新看才知道,
原來問題出在第一集,
而現代的製作方式在做最後一集時,第一集可能早就做完了,
沒機會重新修正。

: 1. vivy 為了這百年回憶而寫歌,但她是為此而唱嗎?
: 答案恐怕是否定
: 如果 vivy 終老在第十集的博物館,她也許永遠唱不出來,帶著這個遺憾停機
: 事實就是她被狂粉亞卡布勒索、以全人類生命為人質而唱歌
: 這種情況能說是成長或幸福嗎?就比較可疑了
: (突然覺得有點像史蒂芬金的戰慄遊戲 狂粉綁架小說家逼續寫……)
: 比較正面的解釋是亞卡布的逼迫令她跨越心魔,反而完成長久以來的夢想,帶著滿足離世: 但這所謂心魔在最後三集也少有琢墨,更沒有明顯跨越的表現
: 所以她是為了救人類而唱嗎?
: 即使想這麼相信,但第十二集結尾也告訴你了
: 經歷百年回憶卻唱不出歌,衛星在眼前砸下亦然
: 到十三集結尾中間又跨越了什麼?不清楚
: 所以恐怕只能說,她是為了劇情而唱歌
其實是反過來,就是為了琢磨跨越的表現才會讓結尾變成那樣,
也就是為了讓劇情變成完成自我成長,進而拯救世界,
而非為了拯救世界,進而達成自我成長所做的劇情安排。

第十二集的結尾之一,跟松本的對話就是跨越點,
「"心"只能由你自己定義」、
「請回想這百年之旅的種種」、
「對你來說"心"是什麼」

但就算加上這點,我還是覺得結尾安排的不好就是了。

: 2. 亞卡布選上這首歌為關鍵
: 這點很多人試著合理化了,不能說完全沒道理
: 只是放在 AI 已經撕破臉全面開戰的時刻提出來,難免有御都合之嫌
: 而且也令人覺得 vivy 自始至終照著人家的劇本在活
: 成敗也好感情也好都是設計過的
這點很難否認,特別是Diva的出現與消失,
可以說是很明顯為了達成這結局的安排。

: 3. vivy 最終讓誰幸福了?
: 死了成千上萬的人,又有成千上萬會行走會思考的AI被強制停機
: 這樣的裂痕有可能彌補到像十三集結尾那和平的世界嗎?
: (除非那真是不同世界線,若是如此這段戲的意義就更存疑了)
: 如果時間和努力真能彌補,那也不該演得像
: 「因為有個AI救了世界,所以大家盡釋前嫌」
: 更寧可編劇留下一個戰火衝天的世界
: 但有一小撮人看見 vivy 最後的身影而選擇相信,而努力
: 而且這努力不是「阻止別人踢機器人屍體洩憤」這麼廉價聖母
: 因為我們都知道,要修補那個世界絕對還有更艱苦的挑戰在前頭
: 如此我會覺得 vivy 真的用歌聲使人幸福,即使人數不多,而不是編劇強行要大家幸福: 不過我心中最好的結局是照第十集的走向再多補幾筆日常,回收前一輪AI叛亂的伏筆
: 做個道道地地的感情番==

單看最後幾集可能會有這樣的感想,
但加上奇點計畫計畫的其他影響,
基本上一直是在深化這種結局的可能性,
「阻止別人踢機器人屍體洩憤」只是再重複一次Vivy的這些行動,
在最終的結局看來是有意義的。

但問題是這種手法就要給觀眾足夠的時間去回憶,
甚至要有回憶的引導人,
像是松本見證了這件事,然後回想其他Vivy帶來歷史的改變之類的,
當然這可能是因為原本是小說,載體上翻頁慢點就可以,
但直接轉到動畫上,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這又跟現代的動畫製作模式有關。

嘛,反正資本主義的自然走向就是如此,習慣就好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145.11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zxcmoney (114.38.145.114 臺灣), 06/23/2021 09:12:48

lomorobin06/23 09:19要這樣講所有作品的英雄旅程都只是被劇本規劃的,單純

lomorobin06/23 09:19的命運承擔者。

zxcmoney06/23 09:21英雄之旅就是不斷研究英雄故事的要素與安排的結論

zxcmoney06/23 09:22何況這部為了完成心靈成長也放棄了英雄之旅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