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迦太基對羅馬來說真的很難啃嗎?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迦太基對羅馬來說真的很難啃嗎?作者
IMPMatthew
(大帝)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6

※ 引述《wvookevp (ushiromiya)》之銘言:
: 最近在看軍神榮耀
: 主角漢尼拔自幼被視為迦太基主神‧雷神巴力賜予的恩惠
: 聰慧過人之餘卻又毫無感情
: 在漢尼拔六歲的時候
: 迦太基在羅馬的進擊下被迫放棄西西里島
: 同時還支付了大筆賠償
: 致使國內在戰後發生動盪 拿不到錢的傭兵陸續叛亂
: 三年後
: 羅馬又趁機佔領了科西嘉島、薩丁尼亞島
: 一時間幾乎就要完全控制西地中海
: 對羅馬人來說
: 迦太基真的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嗎?
: 海上的重要門戶接二連三被敵人拔掉
: 這時期的迦太基看起來完全是被羅馬巴假的啊

  迦太基之所以被當代羅馬人憎惡、而在後世被當成羅馬人的死敵的原因是在於迦太基是羅馬發跡的過程中,少數曾經將羅馬逼到絕境、甚至幾乎要亡國的對手。



  迦太基人與羅馬前後總共進行了三次戰爭(布尼克戰爭),一般人熟知的漢尼拔是第二次布尼克戰爭的主角,不過要談論這兩國的恩怨,就得從第一次的布尼克戰爭說起。



  第一次布尼克戰爭之前,迦太基的勢力明顯比羅馬大上許多。迦太基的商船縱橫地中海,商業勢力只有希臘人堪匹敵;他們在北非多處建立殖民地,甚至也將勢力範圍拓展到西西里島。而羅馬人則剛擊敗伊庇魯斯的皮拉斯國王,剛將勢力範圍擴展到南義大利,確立了羅馬在義大利半島上的共主地位,但是與縱橫地中海的迦太基相比,羅馬顯然只是一個地區強權,兩者在地中海的影響力是完全不同等級的。



  第一次布尼克戰爭是一場圍繞著西西里島霸權的爭奪戰。戰爭爆發之前,西西里島上有三大勢力:迦太基人在島嶼西側建立殖民地,東南方是希臘城邦敘拉古的的地盤,東北方則是另一個小城邦墨西拿。衝突爆發在敘拉古和墨西拿之間,墨西拿同時向羅馬及迦太基求援,讓這場戰爭演變成羅馬與迦太基對西西里霸權的爭奪。



  戰爭爆發之初,兩方的軍力看起來似乎相距懸殊:羅馬徵召公民編組軍團,並且要求同盟國派遣援軍,陸軍戰力有模有樣,但是卻根本沒有海軍的編制。相反地,迦太基靠著雄厚的經濟實力聘請傭兵作戰,而海軍方面同樣也有大量的戰艦,也有許多經驗豐富的水手。於是羅馬人開始組建海軍,他們從同盟城邦徵集有經驗的水手,也造了不少新船編組了新的艦隊。結果兩方的海軍交戰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新成軍的羅馬艦隊竟然屢次在海戰中擊敗迦太基海軍,反而是海上的風暴帶給羅馬人的損失還更嚴重一些。



  陸地上的戰爭則是互有往來,迦太基靠著強悍的傭兵指揮官取得過一些勝利,不過羅馬則靠著士兵的輪調維持士氣,也出過許多優秀的將領,整體來說羅馬的陸軍也比迦太基強了一些。戰爭末期迦太基由漢尼拔的父親漢米卡領軍,在陸地上扳回頹勢,但海上的劣勢卻讓他們無力再戰,只好求和。整體上來說,兩方的領導階層對於戰爭的態度相差許多,羅馬元老院的意志十分堅定,雖然每年輪調執政官與軍團,不過整體戰略不因官兵輪調而改變;迦太基方則顯得有些反覆,國內派系爭權影響作戰的積極度,將領也是一換再換,因為跟傭兵價碼談不攏而開除傭兵將領、吞下敗仗的將領也會被召回處死。這場戰爭歷時二十多年,最後以迦太基的投降告終,迦太基勢力被完全逐出西西里島,並且支付大筆戰爭賠款。



  至於要說迦太基被羅馬打假的?按照開戰前兩國在地中海的影響力,迦太基的表現的確是非常掉漆,但還是跟羅馬僵持了二十年,期間羅馬也損失了不少的人力,甚至也有派軍遠征非洲卻全軍覆沒、主將被大象拿來當球踢的慘案,迦太基的中央政府的確無能,但還是給羅馬造成了不少的麻煩。



  二十多年後的第二次布尼克戰爭就是由大家所熟知的漢尼拔發起,這場戰爭也堪稱羅馬最大的夢靨,讓羅馬幾乎要亡國。對於戰爭的過程這裡就不贅述,從入侵義大利直到坎尼會戰為止,漢尼拔每一場戰役都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而且是幾乎都讓羅馬軍全軍覆沒,幾次戰爭下來殲滅加俘虜的人數超過十幾萬人。坎尼會戰之後羅馬進入生死邊緣,幾乎沒辦法湊夠足夠的軍隊與漢尼拔對決,唯一的防衛剩下羅馬城的城牆。



  不過,漢尼拔最終沒有選擇直攻羅馬,他擔心義大利半島上羅馬的盟邦騷擾他的後方。最終決定第二次布尼克戰役的,恰好也是這些戰場以外的外交及內政因素。



  在十六年的鏖戰中羅馬的盟邦始終堅定支持羅馬,每年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協助作戰,除非遭到漢尼拔直接攻擊,否則甚少背叛羅馬。而迦太基仍然受制於國內內鬥,兩派的鬥爭使得迦太基對於援助漢尼拔十分地不積極,甚至將許多支援改送到西班牙的領地。這樣的結果導致於漢尼拔始終窮於應付羅馬的盟邦,但卻又甚少得到國內送來的支援,只能在義大利自己想辦法,缺乏能夠進一步擴大戰果的資源。



  另外在外交場合上羅馬也是佔盡優勢。羅馬人成功破壞了漢尼拔串連馬其頓的計畫,靠著煽動帕加馬讓馬其頓放棄出兵,也讓漢尼拔得不到支援。在北非他們也插手迦太基盟邦努米底亞的內鬥,成功讓支持羅馬的一派登上王位,讓羅馬終於得到了優秀可靠的騎兵來源。當然,戰爭後期大西比奧橫空出世、在西班牙接連獲勝又在札馬會戰擊敗漢尼拔結束了第二次布尼克戰爭,但追根究底,迦太基高層才是讓漢尼拔兵敗的真正豬隊友。



  正因為第二次布尼克戰爭中漢尼拔讓羅馬瀕臨亡國、帶給羅馬的恐懼感實在太過強烈,同時也記取了第一次布尼克戰爭後迦太基沒花多少時間就從戰爭中恢復過來的經驗,戰後羅馬定下的合約極度苛刻。羅馬要求高額戰爭賠款,還要求迦太基放棄殖民地、削減軍備、甚至喪失與羅馬的同盟國作戰的權力。這樣的合約讓迦太基幾乎失去一個獨立國家應有的主權,變成要向羅馬俯首聽命才能存續下去的三流國家。



  第三次的布尼克戰爭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開打。事件的起因是迦太基和在第二次布尼克戰爭中支持羅馬而一躍而成北非強權的努米底亞起衝突,努米底亞在羅馬人的默許下侵佔迦太基的土地,迦太基向羅馬申訴無果,一怒之下雇用傭兵攻擊努米底亞,因而引起羅馬的討伐。雖然迦太基攻防戰歷時三年,但這其實是場一面倒的戰爭,迦太基早已被廢除軍備,只能靠著拆毀城內建築、融解雕像做武器對抗羅馬人,是絕望的迦太基人的最後一搏。最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俘虜被賣為奴隸、迦太基城被徹底破壞的結局。



  事實上,在三次布尼克戰爭之前羅馬並非沒有碰過難纏的對手,但無論是伊特魯里亞人、薩莫奈人或是伊庇魯斯,頂多都是有來有往的交戰,真正被逼到亡國邊緣也只有高盧人入侵羅馬的那一次而已。而在迦太基滅亡之後,羅馬稱霸地中海的過程中就再也沒有碰到與自己同等實力的對手,小西比奧征服西班牙面對的是當地的部落,到龐培為止的東方征討對手是已經衰弱的希臘諸國,凱撒的高盧戰役也是面對部落聯盟,與東方大國安息的多年戰事雖然互有勝負,但也沒有到威脅到哪一方的存亡。與這些對手相較,迦太基的確是羅馬崛起的過程中,最危險也最讓羅馬人恐懼的敵人。

--
《奧馬哈眾王國記》 秀威出版
貝魯西亞王國,一個由魔法師組成的貴族們統治著老百姓的國家。一場顛覆王國的風暴即將發生。在這場風暴中,有遠見的伯爵千金、兩個不滿體制的革命份子、充滿野心的王子,他們究竟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等待在他們前面的又是什麼樣的未來?

IMPMatthew巴哈小屋 https://bit.ly/2A9hmDB 試閱及網購連結 https://bit.ly/2LDdcbG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0.78.197 (臺灣)
PTT 網址

Despairile12/22 06:33看完心得是 迦太基自己內部鬥爭問題更嚴重Y

Despairile12/22 06:34甚至可以說前面2次就是內部鬥爭導致迦太基第三次亡國

  真的超嚴重。漢尼拔的巴卡家族是支持國外發展的一派,但是政敵卻認為比起拓展海 外領地更該優先發展國內,他們也不是沒有行政才能,的確迦太基內部發展的也不錯,但 是在這種戰爭時刻看起來就像是扯後腿。

hank1324112/22 06:39跟東吳一樣,內部鬥爭優先於對外戰爭

hank1324112/22 06:40不過迦太基軍事方面也太著重於傭兵了

  迦太基沒有公民兵的觀念,這點和許多的希臘殖民地類似。雖然希臘本土對抗波斯、 後來與馬其頓戰爭都是靠公民兵,但是希臘的殖民地卻習慣花錢買傭兵,雖然也有一定的 效果,但是後來在羅馬的公民兵、甚至共和末期的職業軍人面前就是被押著打的份。

※ 編輯: IMPMatthew (60.250.78.197 臺灣), 12/22/2022 06:58:20

Despairile12/22 07:36應該說 早期希臘文化在軍事上 常見的反而是雇傭兵

Despairile12/22 07:36羅馬的公民軍/職業軍人在當時是異類

aegis4321012/22 11:12常備兵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希臘大多用傭兵,防守才會用

aegis4321012/22 11:12公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