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請益] 請教分散時間投資

看板Foreign_Inv標題Re: [請益] 請教分散時間投資作者
au5
(......)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5

謝謝大大回覆
進一步請教一下

1)流動性風險的部分,是否指如果我要到期前賣掉call, 卻找不到下一個買方?

2)如果將他當借錢來看,以SPY為例:
SPY目前現股價格449,假設我付出$223.5的權利金,買一個2023/12到期、且執行價格在230 元的買權,是否可視為大約付出4.5元去借230元,且最遠可以借到2023/12。如果我決定到期執行,兩年後我付出230元買下現股,如果跟現在相比漲價當然很好,如果漲不夠或跌價我就繼續持有現股,上面這樣算起來借貸成本似乎不高?

3)您說目前被動投資開槓桿,美國人比較合適,可否說明一下原因為何?


非常謝回覆
感謝賜教
※ 引述 《hans0406》 之銘言:
: 標題:Re: [請益] 請教分散時間投資
: 時間: Thu Sep 9 16:34:35 2021
:
: ※ 引述《au5 (......)》之銘言:
: : 近期看了這本書後
: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097
: : 雖然覺得中文翻譯是災難
: : 但對於分散時間投資的概念覺得認同
: : 也想試著操作看看
: : 目前在TD / Charles Schwab / IB三家都有部位
: : TD最早 IB最晚
: : 本身在台灣有房貸
: : TD與Charles Schwab裡面總合大概九成是股一成是債,股裡面接近八成是VTI,剩下是V: EU。
: : IB裡面三成是VRWA, 七成是現金
: : 目前想做的幾個方向
: : 1)債全換為股
: : 2)TD / Charles Schwab的股裡面調高非美的比重,之後每年再平衡美國/非美的比例: : 3)IB應該會全持有VWRA
: : 4)尋找加大槓桿的工具,例如:buy 50%價內的VTI / VEU/ QQQ的Call ,其中QQQ & V: TI最
: : 遠可以到2023到期,覺得是比較理想的持有標的,VEU的到期日只有大約半年,然後IB: 的VWR
: : A沒有call可買,在想IB是否用Margin trading, 或是買VT的call?
: : 想請教諸位前輩
: : 以上想法是否有任何要深入考慮的地方
: : 大家會建議利用何種方式操作槓桿
: : 另外是否有同時兼顧槓桿與再平衡的方式
: : 個人投資美股ETF已有五年以上只進不出
: : 去年三月時的信念就是整包跌100%也不立即影響我生活,因為我不靠投資維生,就覺得: 不需
: : 要逃跑。自覺心態應該不會太脆弱,懇請板上前輩針對分散時間投資不吝賜教,大感謝:
: 開槓桿有很多方法,但要小心借貸成本跟被斷頭的風險
: 我個人比較贊成用option的方式
: 不過還是會有隱藏的借貸成本(會反應在option價格內)
:
: option最大的問題是流動性風險
: 因為會玩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人很少會去碰超過一年又深價外/內的商品
: 目前最好標的應該是SPY的option (量夠大)
: 雖然SPY沒中小型股,但另外用ETF補就好了
: 至於美股以外市場,適合的標的應該是沒有…也是只能用ETF來補
:
: 當然信貸也不是不行,只是利息要夠低
: 目前有人可以拿到可以接近房貸的1.6%
: 但要特殊職業才有機會,一般上班族很難
:
:
: 結論:
: 目前被動投資想要開槓桿比較適合美國人 (美國人就算200%配置美股也合理)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8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Foreign_Inv/M.1631176484.A.B96
: ※ 編輯: hans0406 (42.72.2.8 臺灣), 09/09/2021 16:36:27
: ※ 編輯: hans0406 (42.72.2.8 臺灣), 09/09/2021 16:39:09
: 推 hungdino: 只好想辦法變成美國人了(X 09/09 16:48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40.254 (臺灣)
PTT 網址

daze09/09 18:44 #1W7PNpA5

daze09/09 18:59或者你也可以參考 put-call parity的另一邊

au509/09 22:22感謝D大,文章非常清楚,我沒有考慮失去股利的成本這樣離開o

au509/09 22:22ption的隱含成本其實頗高,但好處是沒有margin call

daze09/09 22:32如果按hans0406的想法,把借貸成本與保險成本拆開,借貸成本

daze09/09 22:34的部分其實還好。只是看你對保險的部分有沒有需求。

au509/09 22:42更正 這樣來看

daze09/11 01:44話說想知道市場對股利的預測,CME 有 S&P500 Dividend Index

daze09/11 01:45Futures。不太確定到底準不準,但多少可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