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明末崇禎一開始用孫承宗就ok了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明末崇禎一開始用孫承宗就ok了嗎作者
jodawa
(jodaway)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4

※ 引述 《jameskey (阿帕阿帕)》 之銘言:
:  
: 明末唯一跟女真匹敵的孫督師,清代史官分析,
: 崇禎只要一直用孫承宗,明代就不會亡於滿清,
: 為什麼崇禎一開始要用袁崇煥,而不用孫老師呢
: -----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中國歷代常見的幾個主要弊端:

1. 軍事漸廢
剛建國時兵精將廣,到太平後就日漸荒廢,然後上位者貪污腐敗(明代更荒謬,酷制之下清白官甚至活不下去,所以人人皆貪污,包括張居正) 。於是戰力漸弱,越弱就要徵越多兵,然後國庫越空虛,乃致到最後一脫拉庫兵乾領薪餉,但很多老弱或投機分子,真打起來靠不住。
於是地方總督只能擁兵自重。但那種為防內賊,沒幾年換個將軍的制度,也很不好,到最後都要仰賴像袁崇煥這種一上任就能打仗的不世出奇才。



2. 稅制潰亂 豪強兼併 內亂四起
社會貧富差距自然擴大,沒有再平衡機制,豪強兼併,貧民或成佃農或成遊勇,天災一來便成內亂。外患尚可應付,但內亂病入膏肓,內部有能力處理卻沒人想處理,表面朝廷仍在,實為亂世。



3. 朝廷內部空虛,行政腐敗
獨裁集權的體制,外加皇城繼承等種種政治問題,導致國庫空虛,行政力弱。通常需要不世出的皇帝或丞相才能稍稍力挽狂瀾,但長期終究擋不住趨勢。這也是“萬歷十五年”表達的一種歷史宿命觀。到最後地方勢力終究會抬頭以圖自利,中央政府逐漸名存實亡(無錢無人)。



4. 家天下易走向衰亡

家天下制度優點在於繼承者產生相對簡易,但缺點極多,包括天生智障,皇帝尚幼,外戚干政,宦官亂政,精盡人亡,皇權內鬥。總之,歷代大多開國皇帝可能是數一數二優秀的,後面很高機率會越長越歪。在加上後來的皇帝生活基本上接近病態,從這個環境長大的很容易不太正常。然後皇權體制很容易把家族問題直接放大為國家問題,比夫妻不合、兄弟吵架,父子吵架,權力鬥爭等,芝麻綠豆的小事就可能成為老百姓的惡夢。

而萬中選一的人才,為了擠進官場窄門,又要應付政治鬥爭,又要設法拉幫結派,又要提防小人,太過清廉也可能真的家徒四壁,又要扮君如扮虎,又有種種規章條例,... 等到終於位極人臣,身心還沒有腐化已經很不錯了。


所以一個朝代往往走到後期,別說進步,沒有直接亡國就很不錯了,通常是彌留個幾十 一百年,名存實亡,最苦的是老百姓。皇權獨裁政府是沒有退場機制的,一定要爛到打起仗來,才能換人。


_------------

無怪乎柏楊用醬缸來形容,越陳越腐。但我想中古時期的西方應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民主制真的還是挺不錯的,雖然也是說得出許多缺點,但相較其他選項,真是好太多了。



----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http://philog8sophia.blogspot.com/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152.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E.J0lzVLvpFQ8A

chugliang 07/08 23:37最大問題~就是君主多疑

chugliang 07/08 23:37臣子再忠心,只要不順君主的意,就會被

chugliang 07/08 23:38懷疑是有二心...就開始釀殺意了

A80211ab 07/08 23:38這文是在臭誰

milk7054 07/08 23:39明朝能撐幾百年已經是奇蹟了,只有朱元

milk7054 07/08 23:39璋跟豬弟這兩個狠人能壓榨民力到極致

chugliang 07/08 23:40JUDY算是真的神了...

※ 編輯: jodawa (219.70.152.25 臺灣), 07/08/2023 2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