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攀升 在亞洲超越日韓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攀升 在亞洲超越日韓作者
SRadiant
(Radiant)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4

※ 引述《Berlina (berlina)》之銘言:
: 剛剛在國外生產
: 可以分享一下在這裡的經驗
: 出院同時
: 醫院會把你跟寶寶的資料送到實際居住地的公立兒科診所
: 每一間兒科診所都有負責的地域區塊
: 我們的兒童診所下樓過個馬路就到了
: 你和寶寶如果沒有搬家的話
: 基本上就是同一個兒科醫師看你看到長大
: 出院一回到家
: 你的診所就會跟你聯繫
: 寶寶滿月前會有兒科醫師和護理師分別家訪各2-3次
: 觀察寶寶狀況、了解餵養情形、指導照護方式等
: 護理師第一次家訪的時候
: 會觀察家中情況,看尿布台、嬰兒床
: 會詢問媽媽第幾胎、第幾次懷孕、生產情形、母乳或配方,還有家長職業等
: 如果有大寶的話會了解幾歲、現在在哪裡、有沒有上幼兒園、哪個幼兒園等
: 鉅細靡遺,邊問邊筆記
: 我想如果是有問題的家庭
: 護理師可能就會通報社會局介入了
: 因為對他們來說 新生兒不只是你家的
: 還是國家的資產
: 要盡量確保他們都能平安健康長大
: 寶寶滿月要驗血、驗尿、超音波檢查
: 以上都是免費的
: 而且有一個app會提醒你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檢查、該打什麼疫苗
: 可以在app上直接預約
: 去過的門診、做過的檢查結果都電子化紀錄在app上面
: 如果換醫院,這些歷史資料都會跟著你走
: 醫院都查得到
: 大家都說現在低端人口才愛生那麼多小孩
: 這些人大部分沒資源、沒後援、或許對寶寶哭鬧沒耐心、不會也不願照顧
: 我們政府往往到了孩子照顧不當或被虐傷重、致死
: 才會發現這孩子需要幫助
感謝你的分享
我也來分享一下內人年初在台灣生產(第二胎)的經驗

兩胎都是在台北馬偕生的
一出生就會交給兒科醫生接手,也算某種指派吧,但大醫院才會有(至少要有兒科)
當然想換醫生也可以,自己掛號別的醫生即可
我是沒換,所以一直同一個看到大
我那隻是剖腹產,在醫院住了5天,因此衛教也都是在醫院完成
你列的那些問題也都有問
該教的也都有教(不只一次)
資料登錄也是,然後要提供父親的身分證影本登記
才能領到出生證明(之後再自己以出生證明報戶口)
回家後當天還是隔天有接到衛生局打來電話訪問
確認相關資料
然後因為小孩不是在我家照顧(感謝岳母)
所以主要的電話訪問是在那邊

檢驗的話是出生時就會做
可以自己選擇要哪些項目
公費補助的、自費的
應該是驗血而已,忘了有沒有驗尿,因為都是出生後在醫院內完成
我也不用帶去所以沒跟著
接著是出生後每個月回診一次
每次回診都會預約下次回診
台北馬偕有賴APP群組,上面有一些相關資料
衛生局也會簡訊提醒接種疫苗(超過時間的話)
更不用說接種資料、健保資料當然也不受換醫院影響
每次費用,大概就是基本的300~500元左右吧
不是免費的

第一次健兒門診
補助時程:出生至2個月

建議使用年齡:1個月

身體診察:身長、體重、頭圍、營養狀態、一般檢查、瞳孔、對聲音之反應、唇顎裂、心雜音、疝氣、隱睪、外生殖器、髖關節篩檢。

以上供參考
差異最大的應該是沒有家訪(但其實非常重要)
其他其實都有
歐美確實對於小孩、兒童的照護、福利、保護非常好
這無庸置疑
華人社會就...至少台灣不是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00.91 (臺灣)
PTT 網址

t81511270 07/05 08:02你現在出生了 離國中大考還有幾千小時

t81511270 07/05 08:03現在還不開始認真讀書

LoveMakeLove 07/05 08:03台灣少子化成功...

rdadi 07/05 08:04台灣少子化政績,未來沒有主人翁

shihho 07/05 08:06沒票,不重要

ctwt 07/05 08:07台灣只有政客

mugigi 07/05 08:16台灣的後代是房子不是孩子

mugigi 07/05 08:17以後房子會出來當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