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卦] 革命時沒把滿清皇帝留在紫禁城很可惜?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革命時沒把滿清皇帝留在紫禁城很可惜?作者
anono
(nono)
時間推噓 推:0 噓:0 →:2

1905年的時候﹐孫中山十六字綱領前八個字還是這個。

1905年7月﹐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國政治經濟體制﹐回來奏請仿照日德君主立憲
1906年﹐預備立憲﹐1906年9月1日慈禧太後頒布《宣示預備立憲先行厘定官制諭》﹐
1908年8月27日﹐欽定憲法大綱頒布﹐內閣都是皇室成員。一切權力收歸皇權。
這一步開始﹐清廷已經失去了立憲派的支持﹐連君主立憲派都
都發現清廷無意讓權。清廷以9年為限﹐但立憲派不答應﹐
最後在1910年﹐同意改為5年。這個時候距離辛亥革命隻剩下1年。
1911年11月﹐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辛亥革命爆發於10月10日。現在還有人會看
君主立憲﹖十九條還反復強調了皇權神聖不可侵犯。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

為什麼皇帝沒有保留下來﹐一方面是傳統是皇帝輪流座﹐今年到我家。
一方面﹐清廷根本就無意實施君主立憲﹐當然這個跟傳統也有關系。
歷史上並沒有虛君制﹐哪怕是內閣制最強的明朝﹐皇帝撒手煉丹
內閣一樣能保証國家機器運轉。但皇帝都是幕後的老大﹐擁有不遜於如今
泰皇這樣的權力地位。所以清廷本身對君主立憲實際上也憂慮重重。
畢竟無論是傳統﹐還是現實裡﹐孫大炮都說了要驅逐韃奴。

這個傳統在民國時代也是如此。作為北洋政府的黎元洪就是個吉娃娃。
搞出個府院之爭﹐還是輸給了大軍閥。
段祺瑞孫傳芳張作霖都是一方軍閥﹐虛君制很難應對當時的局面。

孫中山從宋教仁被刺﹐議會制失敗﹐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看了一圈
發現沒有革命的軍隊就沒有革命的實踐﹐無論理論多麼美好
都無法訴諸現實。所以轉而去廣州創建革命軍﹐組建黃埔軍校。

換句話說﹐文化傳統裡面﹐對於強人一直是有期待的。
內閣制本身爭吵不斷﹐在中國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
有幾千年皇權傳統的歷史中﹐儒家社會所構建的文化基因。
都決定了﹐需要有強力的領導人來決斷。
不然黨爭之亂會癒演癒烈﹐永無寧日。

※ 引述《laidos (道士)》之銘言:
: 人家日本民主了,也還是把日皇留下來,英國民主了,也還是把皇位留下來,國內另闢內: 閣首相,這樣保留歷史很好呀
: 為何中國偏偏愛毀滅前朝一切制度,如果留下滿清皇帝在紫禁城,一方面表示尊重歷史保: 留歷史緬懷歷史,大家也可以比較清楚以前的皇帝過怎樣生活,增加老百姓平常聊天八卦: 議題,皇宮也可以保留很多人,增加就業機會,這樣不是很好嗎?
: 有卦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113.145.35 (中國)
PTT 網址

serenitymice 10/10 10:31那個動亂的年代有強人反而是好事

heavensun 10/10 10:33根本被軟禁在紫禁城 不能出宮der